上坡地隧道光面爆破设计三级围岩
Ⅲ级围岩全断面爆破设计

范家山隧道出口Ⅲ级围岩全断面钻爆设计一、工程概况范家山隧道出口位于黄土高原的丘陵及低山区,覆盖层为新生界第四系新黄土、老黄土、砂及卵砾石,第三系黏土和粉质土、半胶结砾石岩,下伏中生界砂岩、页岩、泥岩。
二、本钻爆方案适用范围范家山隧道出口段:DK426+836- DK429+000三、钻爆参数:掏槽方式:斜眼掏槽周边眼间距:35cm抵抗线:50cm该段计划循环进尺3.0m,周边眼间距35cm;抵抗线50cm,掏槽眼底部30%长度加强装药,孔口20%长度进行弱装药,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爆破网络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底板眼向外斜5度,孔深较进尺加深20cm。
周边眼采用φ25mm药卷,药卷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其它炮眼采用φ32mm药卷连续装药结构。
全断面光面爆破炮眼药量分配表表2 Ⅲ级围岩光面爆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光面爆破技术要求一、技术控制1、钻爆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爆破材料和出碴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2、爆破开挖一次进尺应根据围岩条件确定,开挖时应控制在3m左右,开挖坚硬完整的围岩时应根据周边眼的外插角及允许超挖量确定。
3、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最小抵抗线。
围岩软弱、破碎,周边眼间距取小值,E/W取小值。
4、严格控制周边眼装药量,并使药量沿炮孔长度合理分布。
周边眼宜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爆速炸药,可借助传爆线实现空气间隔装药。
周边眼雷管应与内圈眼雷管跳段使用。
5、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保证开挖面平整,但掏槽炮眼应比辅助炮眼眼底深20cm。
当开挖面凸凹较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并相应调整装药量。
6、周边眼宜一次同时起爆,软弱围岩段或断层处必须对爆破震动加以控制时,可分段起爆。
7、对内圈眼的爆破参数应严格控制,防止围岩过度龟裂。
8、斜眼掏槽的炮眼方向,在岩层层理或节理发育时,不得与其平行,应呈一定角度,并尽量与其垂直。
三级围岩爆破设计

三级围岩爆破设计引言:在建筑、矿山和隧道工程等领域,围岩爆破是常见的开挖和拆除方法。
正确的围岩爆破设计可以提高工程效率,确保工程安全。
本文将就三级围岩爆破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程概况该工程是一个煤炭矿山的围岩爆破设计。
矿山位于山区,围岩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
矿井深度为200米,井壁高80米,井筒直径为10米。
矿井附近有居民区及公路,爆破工程需考虑周围环境的保护。
二、围岩爆破设计参数1.炮孔布置与几何参数:根据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初始围岩应力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炮孔布置和几何参数。
采用等间距三角形排列,炮孔直径为76毫米,孔距为2米,行距为2.5米。
2.装药要求:考虑到矿山的围岩为软硬交互层状岩石,采用了沿深度装药的方式,具体情况为上段高药填充60%硝铵油浸胺乳化炸药,中段和下段填充50%硝铵油浸胺乳化炸药。
各段的装药量按照设计的爆破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3.导爆系统:采用电子导爆系统,保证了爆破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爆破参数:通过现场试验和模拟分析,确定了适当的爆破参数。
爆破顶板的装药高度为1.2米,下段装药高度为1.8米,爆破的起爆系列为上前延期爆破。
爆破的振动速度限制为10mm/s,距离爆破点30米以内的建筑物振动速度限制为5mm/s。
三、爆破过程及保护措施1.预处理:在爆破前,对围岩进行了预处理。
首先进行了水准测量,确定爆破点的高程。
其次进行了围岩的松动厚度和侧漏断面的测量。
最后进行了仪器和设备的校准,确保爆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爆破过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爆破孔的钻探和装药。
在爆破前,对所有爆破孔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残留泥土和水分。
在爆破时,严格按照起爆系列和爆破顺序进行,保证爆破的效果和安全。
3.爆破保护:根据现场环境,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对于邻近的建筑物,采用了预振功能压缩绳,以减少对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同时在振动测点附近设置振动速度监测仪和远程监控系统。
对于周边居民区,临时封闭道路和采取安全隔离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隧道ⅲ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技术总结_secret 2

吉草高速公路xxx隧道Ⅲ级围岩光面爆破施工技术摘要:介绍xxx隧道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施工方法及工艺,对控制隧道超欠挖起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隧道光面爆破参数选择施工技术一、工程概述xxx隧道位于永吉县西阳镇境内,地处低山区,区内草木茂盛,气候属中温带湿润季风冬夏长而春秋短,年平均气温-1℃~6℃,昼夜温差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700mm,雨季多为6~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降雪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积雪深度可达40~50cm,霜冻期5~6个月,约160天,初冻一般在10月上旬,次年五月下旬才能完全解冻,最大冻深1.90m。
隧址区高程在350~490m,相对高差150m左右,左幅最大埋深101m,右幅最大埋深90m。
入口处地形坡度约为10°~20°,洞身段地形坡度约为20°,地表为一不规则山脊,出口地形坡度10°~15 °。
左幅隧道进口里程为ZK144+650,出口里程ZK145+775,全长1125.00m, 右幅隧道进口里程为YK144+670,出口里程YK145+750,全长1080.00m。
隧址区岩性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地表层的坡积~残积成因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d1~el),另一种为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大河深组的安心岩(P1d)。
全隧围岩类别以Ⅴ、Ⅳ、Ⅲ级为主,其中Ⅲ级围岩占51.4%,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
二、施工方案选择根据xxx隧道围岩情况及工期要求,隧道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钻孔采用YZ28型气腿式凿岩机配合自制门架式开挖台车钻孔爆破。
三、隧道光面爆破的意义及光爆效果的影响因素根据“新奥法”原理,光面爆破施工,可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增强围岩的自承能力,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以减少危石和支护的工程量,而且保证了施工的安全;由于光面爆破使开挖面平整,岩石无破碎,减少了裂隙,使隧道轮廓线符合设计断面要求,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超欠挖量。
隧道Ⅲ级围岩爆破施工技术交底

隧道Ⅲ级围岩爆破施工技术交底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隧道Ⅲ级围岩爆破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和交底。
隧道工程中,隧道围岩爆破是一项关键施工技术,它既能提高施工效率,又能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
本文档将介绍隧道Ⅲ级围岩爆破的施工步骤、安全措施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以供工程施工人员参考和理解。
施工步骤以下是隧道Ⅲ级围岩爆破的施工步骤:1.前期准备:在施工之前,需要对隧道工程的围岩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评估工作,确定围岩的强度、稳定性等参数,以便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和施工计划。
2.爆破设计:根据前期的勘探和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爆破设计方案。
爆破设计需要考虑围岩的硬度、断裂带、空洞和地下水等因素,以保证爆破施工的安全有效。
3.布置爆破孔:根据爆破设计方案,确定爆破孔的位置和布置方式。
爆破孔通常由钢管或钢筋混凝土制成,在围岩中钻孔安放炸药。
4.安装起爆线和导火线:在爆破孔中,安装起爆线和导火线。
起爆线用于把火药的火源传输到爆破孔内,而导火线用于将火源传递到起爆线上。
5.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和听觉保护设备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6.火药装药:在爆破孔中,装入预定数量的火药。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火药的意外燃爆。
7.爆破施工: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爆破施工。
点燃导火线,确保火源能顺利传到起爆线上,使炸药能够按照设计方案爆炸。
8.施工评估:完成爆破施工后,需要对施工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包括围岩的破裂情况、爆破后的岩体位移和裂缝情况等。
安全措施在进行隧道Ⅲ级围岩爆破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爆破施工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未经允许的人员靠近施工区域。
3.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和防护网,以防止爆破时产生的烟尘和岩屑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4.施工前应检查爆破孔是否存在积水等情况,如果有,需及时排除。
浅谈隧道施工中的三级四级围岩光面爆破技术

浅谈隧道施工中的三级四级围岩光面爆破技术摘要:隧道的建成有利于缓解运力紧张,提高运输能力,方便不利地形的通行,助推经济的发展。
特别适合人口众多、流动量大,具有客货运输需求量大、运输密度高等特点,隧道的修建一般会涉及到爆破环节,本文对河都高速高岭一号隧道三级, 四级围岩光面爆破的适用范围条件、材料要求、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注意问题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石灰岩地区;隧道;围岩;光面爆破;施工工艺Abstract: The completion of the tunnel to help alleviate the capacity constraints and improve the transport capacity, facilitate the passage of unfavorable terrain, boos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large population and high turnover rate, with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 demand, high traffic densit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will normally be related to blasting aspects of this paper, three of the river are high-speed kaolinite on the 1st tunnel, the four surrounding rock light surface blasting the scope of conditions, material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nd construction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described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Key words: limestone areas;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smooth blas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隧道的修建施工中一般都涉及到爆破环节,对于包含爆破分项工程的工程项目,一般根据工程项目类别进行招标资格预审,而在工程项目中爆破分项施工比例较大时,要求以投标单位为主、同时联合具有爆破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联合投标。
三级围岩爆破设计说明书

Ⅲ围岩爆破设计一、全断面开挖钻爆设计:(一)爆破参数设计1)炮眼直径炮眼直径采用:d=42mm2)循环进尺循环进尺为3.0m,炮眼利用率0.9。
3)掏槽方式掏槽眼采用斜眼掏槽,其他炮眼采用直眼扩槽;4)炮眼深度及角度①掏槽眼: 深3.5m;角度75°。
②崩落眼:深3.3m;角度90°。
③周边眼和二圈眼:深3.3 m,87°。
5)掏槽眼形式及参数掏槽形式及孔网参数如下图:掏槽孔装药量计算:按装药系数确定直孔掏槽的炮孔装药量:Q=ηlq1=0.6×3.5×0.78(线装药密度KG/m)=1.638kg,取Q=1.80kg。
6)崩落孔爆破参数抵抗线:根据经验取抵抗线W=700mm。
炮孔间距取:ar=(0.8~1.3)War =1.1×700=770m,在实际爆破过程中取ar=800mm。
图1 掏槽形式及孔网参数示意图(单位:mm)下方15、17段崩落孔抵抗线与空间距为0.85m和1.00m。
崩落孔装药量1:Q=qv=qarwl=0.9×0.80×0.70×3.0=1.512kg,取Q=1.50kg。
崩落孔装药量2:Q=qv=qarwl=0.9×1.00×0.85×3.0=2.295kg,取Q=2.25kg(下方15、17段崩落孔)7)底板孔装药量计算Q=qv=qarwl=0.9×0.60×0.70×3.0=1.14kg取Q=1.2kg8)周边孔爆破及参数周边孔参数按经验公式计算孔间距:E=(8~12)d,在计算时取E=12×42=504,故取E=500mm。
抵抗线:W=(1.0~1.5)E,在计算时取W=1.2×500=600mm。
装药集中度:q=0.04~0.19kg/m,取q=0.18kg/m,故Q=0.18×3.3=0.594kg,取Q=0.60kg。
III级围岩爆破施工方案

III级围岩爆破施工方案根据目前上半断面掘进地质情况,隧道已全断面为白云岩,岩石整体性一般,但人力、风镐开挖困难,必须采取爆破方式进行开挖方案:开挖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上半断面的开挖高度在6.5m左右。
1、周边眼设计周边眼爆破要求轮廓形状完全符合设计,壁面光滑整齐,控制方法有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空眼切割轮廓线及预留光面层等方法,根据东峪隧道地质条件,采用光面爆破法。
2、掏槽形式由于开挖断面较大,浅眼爆破,选用二重楔性形掏槽,爆破器材炸药选用2#岩石铵梯炸药,每米0.2Kg的光面爆破专用炸药,(φ22-φ25mm),导爆管、毫秒非电雷管、导爆索。
循环进尺循环进尺定为3m,起爆循序掏槽→掘进→二台→内圈→底眼→周边爆破参数掏槽眼深度L=1.3+0.2=1.5m其余各炮眼深度都是1.3m炮眼数目单位面积炮眼数1.5~4.0个/m2,断面面积100M2N=K*S 取2.0个N=200个炮眼布置先布置掏槽眼,再按光面爆破布置周边眼,然后是底眼,内圈眼、二台眼、最后是掘进眼,掘进眼均匀布置,眼孔总数213个,与计算相符。
周边眼参数经验计算间距E=8~12d d取40mm抵抗线w=(1.0~1.5)E=60CM装药集中度q=0.04~0.19Kg/m 取q=0.15Kg/m则一次爆破总装药量:Q=K*J*L*SK—炸药单耗量,0.6~0.8,这里取K=0.6L—循环进尺,1.5MS—爆破断面面积,100m2则:Q=0.6*1.5*100=80可Kg单孔装药量计算周边眼按光面爆破考虑,因装药集中度q=0.15Kg/m,所有周边眼单眼装药量重:q1=0.15*1.3=0.195Kg,标准炸药每卷0.15Kg0.195/0.15=1.3卷,周边眼单孔装药量1.3卷其他炮眼装药量计算公式:q=k1αwLλα—炮眼间距w—炮眼爆破方向抵抗线L—炮眼深度λ—炮眼所在部位系数二圈眼q2=0.4*0.6*0.8*1.3*1.2=0.3kg (2卷)掘进眼q3=0.4*1*0.8*1.3*1=0.416 kg (3卷)掏槽眼q4=0.4*0.6*1*1.4*2=0.672 kg (4卷)二台眼q5=0.4*0.8*0.8*1.3*1.2=0.4kg (2.5卷)底眼q6=0.4*0.66*0.7*1.3*1.5=0.36kg (3卷)各炮眼装药卷数计算:周边眼 1.3*60=78卷掘进眼3*69=207卷掏槽眼 4.5*6=27卷二台眼3*16=48卷周边眼2*38=76卷底眼 3.5*24=84卷二圈眼2*38=76卷总药量520*0.15=78kg,与一次爆破计算药量相符合装药结构周边眼小直径光爆炸药连续结构,其余采用连续柱状装药起爆网络采用簇联炸药78kg(含光爆炸药)非电毫秒雷管214个火雷管25个8#导爆管1盘,导火索2m。
三级围岩爆破设计

Ⅲ围岩爆破设计一、全断面开挖钻爆设计:(一)爆破参数设计1)炮眼直径炮眼直径采用:d=42mm2)循环进尺循环进尺为3.0m,炮眼利用率0.9。
3)掏槽方式掏槽眼采用斜眼掏槽,其他炮眼采用直眼扩槽;4)炮眼深度及角度①掏槽眼: 深3.5m;角度75°。
②崩落眼:深3.3m;角度90°。
③周边眼和二圈眼:深3.3 m,87°。
5)掏槽眼形式及参数掏槽形式及孔网参数如下图:掏槽孔装药量计算:按装药系数确定直孔掏槽的炮孔装药量:Q=ηlq1=0.6×3.5×0.78(线装药密度KG/m)=1.638kg,取Q=1.80kg。
6)崩落孔爆破参数抵抗线:根据经验取抵抗线W=700mm。
炮孔间距取:ar =(0.8~1.3)War =1.1×700=770m,在实际爆破过程中取ar=800mm。
下方15、17段崩落孔抵抗线与空间距为0.85m和1.00m。
崩落孔装药量1:Q=qv=qarwl=0.9×0.80×0.70×3.0=1.512kg,取Q=1.50kg。
崩落孔装药量2:Q=qv=qarwl=0.9×1.00×0.85×3.0=2.295kg,取Q=2.25kg(下方15、17段崩落孔)7)底板孔装药量计算Q=qv=qarwl=0.9×0.60×0.70×3.0=1.14kg取Q=1.2kg8)周边孔爆破及参数周边孔参数按经验公式计算孔间距:E=(8~12)d,在计算时取E=12×42=504,故取E=500mm。
抵抗线:W=(1.0~1.5)E,在计算时取W=1.2×500=600mm。
装药集中度:q=0.04~0.19kg/m,取q=0.18kg/m,故Q=0.18×3.3=0.594kg,取Q=0.60kg。
9)炮孔堵塞长度l的计算l 0=(0.2~0.5)W,取l=0.5×0.8=0.40m,在实际施工中取l=6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钻探、物探成果,隧道地层从上至下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现分述如下:
1)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以粘土夹含碎石土为主,夹角砾,棕褐色,褐色,可塑、松散,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碎石含量55~60%,隧道出口处较厚平均约10.5m。
39
2
1.2
1
39
5
15
底板眼
18
2
1.2
0.5
9
合计
167
161.2
本表设计是依据类似围岩的经验取得,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围岩情况逐步调整。
上下台阶法钻孔布局及起爆顺序见示意图5。
图5光面爆破设计图
3.2隧道水压爆破设计
3.2.1隧道水压爆破理论
隧道水压爆破是利用在水中传播的爆破应力波对水的不可压缩性,使爆炸能量经过水传递到炮眼围岩中几乎无损失,十分有利于岩石破碎。同时,水在爆炸气体膨胀作用下产生的“水楔”效应有利于岩石进一步破碎,炮眼中有水可以起到雾化降尘作用,大大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5)确保工期。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按期完工。
3爆破施工总体方案
本工程主要为隧道爆破。隧道爆破限于作业空间小,采用人工风枪钻孔开挖,钻孔直径φ40mm。掏槽眼、辅助眼的装药采用φ32mm的乳化炸药;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不耦合装药,也可以采用φ32mm的药卷,但要加大药卷间的距离,以保持设计规定的线装药密度,每个药卷插起爆雷管。炮孔眼口采用砂与粘土拌制的炮泥堵塞。
W=75cm,孔距E=(0.7~1.0)×W,取60cm,对于坚硬和破碎岩石取小E值,对于较软或完整性好的岩石取大E值。
④底板眼的布置
底板眼的眼底也须落在设计轮廓线以外5cm~10cm左右,并与辅助眼、周边眼的眼底落在同一垂直面上,而且采取较大的炸药单耗,有利于克服上覆石渣的压制并起到翻渣作用。
4)装药结构及堵塞
图7掏槽眼装药结构
3.3爆破安全设计
安全是爆破工程的关键环节,爆破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必须进行有效地控制。根据甲方提出的安全要求和国家爆破安全有关规定进行如下设计。
3.3.1安全距离验算
R安全=(K/V安全)1/aQ1/3
其中,V安全——安全允许震动;
Q—一—次爆破所允许的最大药量(kg);
R安全——爆破震动安全距离(m);
1.2地形地貌
上坡地隧道从斜坡上部穿越山体,出口位于上坡地村附近,隧道穿越山体地属中低山区。山体雄浑,地形坡度相对较陡,一般25~45°。隧道进口段,斜坡坡度33°,见基岩出露,局部分布较薄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其上植被发育较好,以灌木为主;出口段地形坡度26°,但其后缘斜坡高陡,基岩裸露,可见表生溶蚀现象较发育,溶蚀裂隙及溶沟多发育,岩体较破碎。隧道出口大里程方向为上坡地村,地貌为较缓的岩溶槽谷,其地表覆盖层较厚。
图4非电雷管的起爆网络图
7)以上爆破参数见装药分配表
表1隧道爆破参数及装药分配表
爆破参数
单位
数值
周边眼间距
cm
60
周边眼抵抗线
cm
75
掏槽眼间距
cm
75
掏槽眼抵抗线
cm
75
辅助眼间距
cm
80
辅助眼抵抗线
cm
80
底板眼间距
cm
75
底板眼抵抗线
cm
75
炸药单耗
kg/m3
0.8~1.5
表2隧道装药分配表(以孔深2m计)
3.1隧道爆破钻爆设计
隧道周围围岩情况复杂,须根据开挖后岩石出露情况采用合理的爆破开挖方案。
单线单洞隧道爆破采用全断面上下台阶法施工。上台阶开挖: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减震开挖,尽可能减少爆破对隧道的影响。掏槽眼设置在爆破掌子面的中部,爆破每循环进尺为2m(详见钻爆设计图);全断面开挖: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减震开挖,爆破每循环进尺为2m(详见钻爆设计图)。
3)爆破参数的确定
a孔径
由于钻孔机具选用凿岩机(风枪)钻孔,炮孔直径为40mm。
B炮眼深度
隧道及横通道掘进每循环进尺为2m,根据施工情况调整。
c炸药单耗k值的确定
参照有关工程实例,隧道爆破中实际采用的炸药平均单耗k值取0.8~1.5kg/m3之间,本工程根据不同岩性以及开挖部位不同选取不同的的k值,根据本工程实际破量,为周边眼创造有利的爆破条件,所以辅助眼的布置应由内向外,逐层布置,逐层起爆,逐步接近开挖轮廓线。孔距E=(0.6~0.8)W;炸药单耗k值取较大值,并采用孔底连续装药结构。
③周边眼的布置
周边眼的布置一般沿设计轮廓线均匀布置,为了控制超欠挖以及便于下一次钻眼时好落钻孔眼,应将炮眼方向以3%~5%的斜率外插,对于中硬岩石及硬岩,眼底应落在设计轮廓线以外10cm~15cm。
起爆
顺序
雷管
段别
炮眼名称
炮眼个数
孔深(m)
炸药单耗(kg/m3)
单孔药量(kg)
每段药量(kg)
中空眼
1
2.2
1
1
掏槽眼
4
2.2
1.5
1.75
7
2
3
扩槽眼
6
2
1.2
1.2
7.2
3
5
辅助眼
20
2
1.2
1
20
4
7
辅助眼
53
2
1.2
1
53
5
9
辅助眼
13
2
1.2
1
13
6
11
辅助眼
13
2
1.2
1
13
4
13
周边眼
(1)炸药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在水中的衰减速度要远远小于在空气中衰减的速度。所以在炮孔底部加入一定量的水袋,使炸药产生的冲击波通过水袋直接作用在岩石上,大大的减少了炸药能量的消耗,提高了炮眼利用率。
(2)炮眼中的水袋,在炸药爆炸的作用下,会产生“水楔”效应,有利于围岩的进一步破碎,减少爆破产生的大块率。堵塞水袋在爆炸的作用下会产生雾化作用,可以吸收粉尘,降低爆破后的粉尘浓度,减少了爆后对环境的污染。
K———与爆破场所有关的系数;
a———与地质有关的系数;
参照爆破震动安全允许标准可以取V安全为10,并且K值为200,a为1.7,Q为199.32,则
R安全=(K/V安全)1/aQ1/3=(200/10)1/1.7×199.321/3=34m
右线距离电塔50m,在安全爆破安全范围。
3.3.2小近距隧道爆破时的震动保守防护措施
3)安全第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特别是落实好安全措施和防护,使所有施工活动处于安全受控状态,确保爆破对周围建(构)筑物不产生损害、确保工程施工中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4)质量第一。优化爆破施工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严格按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要求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这样一来,我们把上台阶起爆的次数由6次改成了11次。实际起爆分为两个程序进行:1~5次为第一个程序,6~11次为第二个程序。两个起爆程序中间由150msd的孔外延期雷管进行接力传递,一次激发起爆成功。同样,下台阶1~6次为第一个程序,7~12次为第二个程序。这时一次齐爆的最大药量由9.72kg减为2.16kg,见表4、表5。
在小近距隧道爆破时,由于双洞距离较近,为确保前洞推进并支护修筑以后,后洞爆破时不会给前洞造成震动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减震及防护措施。
主要减震及防护措施如下:
1)将循环进尺降为1.0m,这时的单孔装药量降到了原来的55%。
2)把每段药量超过2.16kg的部分都再次分为2段,这样每一次齐爆的最大药量就只有2.16kg。
2编制依据及原则
2.1编制依据
1)国务院:《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9)
2)国家标准局:《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建设部:《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4)现场勘察资料
2.2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循技术标准、规范和甲方的有关规定。
2)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分析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强化过程控制和工序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隧道爆破要遵循以下原则。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指爆破时必须采用毫秒延期控制爆破,控制爆破震动对围岩的扰动,确保围岩稳定。短进尺指每循环开挖深度要小,在确保施工安全的情况下,开挖深度选择在1~3m为宜。强支护指爆破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确保后续循环作业的施工安全。
隧道光面爆破流程见图1。
图1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
(3)由于采用了炮泥加水袋堵塞,避免了炸药能量的外泄,炸药能量充分利用在爆破岩石上,使得爆破效率提高,减少了炸药的消耗,提高了隧道开挖的经济效益。
3.2.2上坡地隧道水压爆破设计
水压爆破设计与传统的隧道光面爆破设计方案基本相同,只是在装药结构和炮孔堵塞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1)爆破器材
根据施工中常用的爆破器材、现场设备的选用,以及水压爆破的特殊要求,爆破器材选用直径为32的防水乳化炸药,并采用电雷管和导爆管雷管作为起爆器材。炮孔内所用水袋及堵塞材料都由专用机械加工而成,长度约为20cm。
(3)装药结构
1)周边眼采用空气间隔、不耦合装药,采用导爆索起爆,将导爆索插入空底药卷内,炸药均匀分布装入炮孔内。为克服底部炮眼的阻力,一般将底部药量稍微加大。在装药前先在炮眼孔底装入长约20cm的一节水带,并在装药结束后再装入2节水袋,再进行堵塞。(如图6)。
图6周边眼装药结构示意图
2)掏槽眼、辅助眼、底边眼等采用连续耦合装药,雷管埋入孔底药卷,聚能穴朝孔口方向。在装药前先在炮眼孔底装入长约20cm的一节水带,并在装药结束后再装入2节水袋,再进行堵塞。其结构如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