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感悟
淮海纪念塔参观心得(优秀3篇)

淮海纪念塔参观心得(优秀3篇)淮海纪念塔参观心得篇1淮海纪念塔参观心得今天是一个晴朗的天气,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淮海纪念塔。
我们一到塔下,就被眼前的这座壮丽的建筑所吸引。
塔身高耸挺拔,气势雄伟,让人不禁感叹它的伟大。
我们沿着石阶而上,每一步都感觉离塔顶更近了一步。
当登上塔顶时,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整个淮海平原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我们在塔顶上停留了一会儿,仔细观赏了塔上的装饰细节,发现每一处都充满了文化韵味。
塔内还陈列着一些历史文物和照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在塔下我们还参观了纪念馆,了解了更多有关淮海战役的详细信息。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团结、坚韧、顽强等品质的重要性。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的来说,这次参观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还深刻认识到了团结、坚韧、顽强等品质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次参观对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淮海纪念塔参观心得篇2淮海纪念塔参观心得淮海纪念塔,是我们一行人从课本上学到的建筑物。
它的雄姿矗立在我们眼前,使我们对它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我是怎么也想象不到,那些沉睡在地下的人,竟然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文化遗产。
这次的参观,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冲击,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当我站在淮海纪念塔前,我被它的雄伟气势所吸引。
塔身高达32.95米,底座面积约200平方米,给人一种直插云霄的感觉。
塔身呈八角形,每一面都刻有精美的浮雕,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战场。
夜晚的淮海纪念塔,灯光璀璨,更是显得格外的神秘而庄重。
参观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
淮海纪念塔不仅是一座建筑物,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它记录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和智慧,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站在塔上,我仿佛能听到那些英雄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声音,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热血沸腾。
淮海战 役陈官庄纪念馆观后感

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观后感《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观后感》前些日子,我去参观了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
说实话,去之前我心里只是把这当成一次普通的出行,可当我真正踏入那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刚到纪念馆,那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远远望去,纪念馆的建筑宏伟而庄重,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走进大门,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上刻着“淮海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我怀着敬畏的心情,慢慢地走进了纪念馆的展厅。
一进展厅,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就映入了我的眼帘。
那些黑白照片虽然已经泛黄,但却生动地记录下了当年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
其中有一张照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群战士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然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
他们身上的棉衣破破烂烂,脚上的鞋子也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无畏和坚决。
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猛地一揪,仿佛能够感受到当时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和艰辛。
在展厅里,还有一些当年战士们使用过的武器和装备。
有破旧的步枪、生锈的刺刀、简陋的手榴弹等等。
这些武器看起来十分简陋,但就是靠着这些简陋的装备,我们的战士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我不禁在想,这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和勇气啊!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淮海战役的细节。
这场战役的规模之大、战况之激烈,让人难以想象。
陈官庄地区,曾经是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缅怀先烈的圣地。
我在一个展柜前停下了脚步,里面陈列着一封战士的家书。
信纸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那饱含深情的话语却依然让人动容。
信中,战士对家人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为了国家和人民战斗到底的决心。
看着这封家书,我的眼眶湿润了。
这些战士们,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亲人,但是为了国家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战斗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一)

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一)“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期间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是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
淮海战役的胜利,打响了国共内战的决定性一战。
馆内布置进入“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馆内的布置非常精美,每一个展厅都采用了专业的展示手法,充分展现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顽强抗战精神。
现场的讲解员也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各个展厅的背景和展品的意义,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淮海战役的历史。
展品的精选在“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中,精选的展品也非常丰富多彩,包括战争中所使用的各种武器装备、各种实物、各种文件资料等等,这些展品都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战斗和生活场景,并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
深刻的历史教育“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不仅让我们具体了解了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的惨烈程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悟到了那场战争所传达的抗战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身在和平年代的人们也具有很强的历史教育和人格教育意义。
结束语总的来说,参观“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让我收获颇丰,对于淮海战役和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这些精神也会一直影响和激励着人们前进的脚步。
收获与感悟参观结束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顽强抗战的决心和毅力,也更加明白了和平不是来之不易的。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不断努力奋斗,让国家更加富强强大。
初心不忘,砥砺前行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勇于承担历史的责任和使命,将淮海战役中所体现出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要坚定信念,保持初心,不忘历史,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推荐最后,我向所有的国人推荐“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往参观,了解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瞻仰英雄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让我们倍加铭记历史,不断涅槃重生,为实现中国梦献上自己的力量。
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有感

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有感
今天我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这是一座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胜利而建立的综合性军事博物馆。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感受到了当年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和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斗的精神。
在展览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淮海战役的重要性和意义。
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通过了解这场战役的历史背景、作战计划、战场形势等,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还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斗的精神。
他们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和意志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他们的这种精神让我深深地敬佩和感动。
最后,我认为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一个值得人们前来学习和感受的地方。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丰功伟绩,更是对那段历史的真实再现。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淮海战役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更加珍惜和平、尊重历史的价值观念。
淮海战役纪念馆个人观后感2021年作文5篇

淮海战役纪念馆个人观后感2021年作文5篇淮海战役纪念馆个人观后感2021年范文暑假里,我有幸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
在距纪念馆几公里之外,就看见雄伟壮观的纪念塔高高地矗立着。
“淮海役烈士纪念塔”九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纪念塔后面的碑林上清晰的刻着29881名淮海战役阵亡的革命先烈的姓名。
纪念塔的左边是著名的淮海战役总前委雕塑像。
据介绍前委就是当年淮海战役的总指挥部。
由刘伯承,邓小平,谭震林,栗裕,陈毅五人组成。
我还在总前委群雕前留了影呢!介绍淮海战役最全面的就是纪念馆了。
走进馆内,陈列着各种长短不一,型号各异的枪炮武器鳞次栉比,就像把我带到了当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
瞧!在碾庄战斗中,敌人采取了前堵后退的战术,对我军进行疯狂围追堵截。
当时敌人依仗阵容强大,且装备精良,摆出了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
而我八路军不足六万兵力,仅有小米加__的装备。
针对兵力和装备的悬殊,我军果断采用伏击战和迂回战术,将敌人优势兵力花整为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经过七天七夜英勇激战,最终取得了碾庄战斗的胜利!在淮海战役中最为激烈的战斗要数徐州会战了。
由蒋介石亲自督战。
以徐州为中心,在徐州东北、南边、西南分别委任国民党、军阀,黄维、李溺、韩伯滔三大集团军摆成三角形的阵势,将徐州城团团围住。
并且徐州由杜聿明重兵把守!整个布局构成了众星捧月之势。
真可谓强不可攻,严不可破。
在这种情景下我军要想拿下徐州必须从徐州的外围城市突破。
从徐州以南的蚌埠和西南的永城同时开战突破,然后两路直逼徐州,与此同时徐州以北的枣庄驻军进取配合策应举军南下,三路配合,迂回包抄,强攻合围,直取徐州。
这次会战中敌军共出动八十万人。
经过历时几个月的拉锯式争夺战,敌我双方均伤亡惨重。
在这关键的时候,我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进取响应和拥护。
民工支援前线盛况空前。
男的送军粮、抬担架、运物资;妇女缝军衣、做军鞋、救伤员。
有资料统计支前民工达543万余人,平均每位战士有9名民工支援,从而极大的鼓舞了我军士气。
淮海战 役陈官庄纪念馆观后感

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观后感《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观后感》前些日子,我有幸去参观了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
这一趟下来,内心的触动可不是一星半点。
刚到纪念馆门口,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那高大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场激烈战役的种种。
走进纪念馆,里面的陈列和展示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历经战火的实物,都在静静地讲述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我在一个展示战争场景的模型前驻足了好久。
那逼真的地形,密密麻麻的“士兵”和“武器”,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场景。
我想象着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佩之情。
在一个展区,我看到了一位烈士的遗物。
那是一本破旧的日记本,纸张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
透过那一行行文字,我似乎能感受到这位烈士在战斗间隙时内心的坚定和对未来的期许。
他写道:“今天又打了一场硬仗,兄弟们都很勇敢,可伤亡也不小。
但我们不怕,为了胜利,为了人民,这点牺牲算什么!”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无尽的力量。
还有一组展示军民鱼水情的照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照片里,老百姓们推着小车,为前线的战士们送粮食、送弹药。
有一张照片上,一位老大娘正拿着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往战士的手里塞,战士们推辞着,老大娘却一脸的坚决。
看到这一幕,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在那样艰难的时刻,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战士们才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纪念馆里,我还看到了许多当年战士们使用过的武器。
那些简陋的枪支、破旧的火炮,和敌人精良的装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当我走到一个展示烈士名单的墙壁前,那密密麻麻的名字让我感到无比震撼。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牺牲的时候还那么年轻,有的甚至还没有我现在的年纪大。
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一切。
淮海战役观后感及心得(精选多篇)

淮海战役观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淮海战役观后感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所得6月18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参观学习,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摆正心态,对今后做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意义。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
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条件相差悬殊。
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回想起纪念馆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的文字介绍,至今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其中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一条河,那时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
战士们顺利的通过了大河,取得了总攻的胜利。
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团职干部有的年仅24岁。
24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正是现在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无忧无虑上大学的时候,而他们却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想想当初革命先辈们,看看自己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时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们,我们应该知足、惜福。
摆正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今天而牺牲的先辈们!我们要学习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全局观念,坚决维护和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继承和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革命精神,保持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那样一股革命热情,那样一种拚命精神,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素有破除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淮海战役纪念馆个人观后感2021年作文5篇

淮海战役纪念馆个人观后感2021年作文5篇淮海战役纪念馆个人观后感2021年作文5篇淮海战役纪念馆个人观后感2021年范文暑假里,我有幸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
在距纪念馆几公里之外,就看见雄伟壮观的纪念塔高高地矗立着。
“淮海役烈士纪念塔”九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纪念塔后面的碑林上清晰的刻着29881名淮海战役阵亡的革命先烈的姓名。
纪念塔的左边是著名的淮海战役总前委雕塑像。
据介绍前委就是当年淮海战役的总指挥部。
由刘伯承,邓小平,谭震林,栗裕,陈毅五人组成。
我还在总前委群雕前留了影呢!介绍淮海战役最全面的就是纪念馆了。
走进馆内,陈列着各种长短不一,型号各异的枪炮武器鳞次栉比,就像把我带到了当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
瞧!在碾庄战斗中,敌人采取了前堵后退的战术,对我军进行疯狂围追堵截。
当时敌人依仗阵容强大,且装备精良,摆出了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
而我八路军不足六万兵力,仅有小米加__的装备。
针对兵力和装备的悬殊,我军果断采用伏击战和迂回战术,将敌人优势兵力花整为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经过七天七夜英勇激战,最终取得了碾庄战斗的胜利!在淮海战役中最为激烈的战斗要数徐州会战了。
由蒋介石亲自督战。
以徐州为中心,在徐州东北、南边、西南分别委任国民党、军阀,黄维、李溺、韩伯滔三大集团军摆成三角形的阵势,将徐州城团团围住。
并且徐州由杜聿明重兵把守!整个布局构成了众星捧月之势。
真可谓强不可攻,严不可破。
在这种情景下我军要想拿下徐州必须从徐州的外围城市突破。
从徐州以南的蚌埠和西南的永城同时开战突破,然后两路直逼徐州,与此同时徐州以北的枣庄驻军进取配合策应举军南下,三路配合,迂回包抄,强攻合围,直取徐州。
这次会战中敌军共出动八十万人。
经过历时几个月的拉锯式争夺战,敌我双方均伤亡惨重。
在这关键的时候,我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进取响应和拥护。
民工支援前线盛况空前。
男的送军粮、抬担架、运物资;妇女缝军衣、做军鞋、救伤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感
悟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感悟
(姜蕤)
2016年6月18日,碧空环抱,朗日高悬,在4个半小时的车程后,我来到了淮海战役纪念馆。
当我漫步于纪念区林间的荫荫小径,仰望于纪念塔身遒劲有力的题字,凝眸于淮海战役的五位领导的雕像,回忆着那一段沧桑而峥嵘的历史,心头油然而生一种厚重而深沉的敬仰和感慨。
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胜利而伟大的中国革命!
我们住建系统党员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下庄严重温了入党誓词。
淮海战役纪念塔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在徐州兴建的,以此纪念这一伟大的战役。
塔高38.15m,面向朝阳,巍然耸立。
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
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照耀下相交的两支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
塔座正面镌刻着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
塔下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三万多名烈士名录。
而这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的丰碑。
瞻仰了巍然矗立的纪念塔,我又来到了淮海战役纪念馆。
纪念馆的陈列厅分为四个体块,分为序厅、战前形势、战役实施、战役胜利、人民支前、缅怀先烈、全景画馆七大部分。
展厅内共展出珍贵的文物、照片、艺术品和制作品近3000件,生动展示了淮海战役胜利的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
室内陈列根据淮海战役战例设15个战争场景,结合板面、文物说明,以现代化手段再现当年战争场景。
其
中,全景画馆特色鲜明,直径50米的全景画馆位于中央,形成新馆的中心。
展出的《淮海战役全景画》以淮海战役三大战场为背景,配以音响、灯光等特技,描绘了气势恢弘的战争画卷,从而使纪念馆的陈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当我走出这凝聚了上个时代沧桑和一代人回忆的纪念塔时,我再次转身,深深凝望那高耸而又坚挺的塔身。
历史只属于昨天,都过去了,而时代的精神,先烈的鲜血却经久不散。
淮海战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一代人的前仆后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要继续发扬老一代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必须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倾听实践的呼声,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历史永远地过去了,但历史也永恒地存在着,它联结着过去和未来,在当代人的血脉中流淌。
无法忘记的是血与火交织的滚烫日子,记忆中永存的是生与死碰撞的闪光瞬间。
也许时代在变,但我们的价值观和评价观不能变。
今天在先烈们面前,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珍惜这幸福的生活,烈士们的高风亮节,激励着我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