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测试及答案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测试及答案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测试一、填空题(25分)1.《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所著,先写的是,另外,还有《》《》《》和《》。

2.三家分晋,是、、。

3.《宦官五侯》的五个宦官是:、、、、。

4.《起死回生》之所以把秦越人叫做“扁鹊”,是因为。

5. 汉朝一共有个皇帝,持续了年。

6. “千金一笑”是朝的天王为了让笑一笑而出的赏格。

7.“仙鹤坐车”讲的是将仙鹤分了等级。

8.管仲和鲍叔牙是中古时候最要好的朋友,有句成语代表了他们的友谊。

9.“一鸣惊人”讲的是霸主。

10.“负荆请罪”是讲的向请罪的故事。

二、填字题(5分)毛()自荐混出()关一鼓作()退()三舍兄弟相()三、判断题(10分)1. 郑国在外表上加入了中原联盟。

( )2.晋文公靠着秦穆公的帮助,做了国君。

()3.秦桓公有个特别的爱好,喜欢玩仙鹤。

()4.老马识途是诸葛亮想的。

()5.苏武被匈奴扣留了。

()6.晋襄公桃园打鸟。

()7.《破釜沉舟》讲得是章邯带兵打胜仗的故事。

()8.项羽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先生出山。

()9.孟获被擒了七次还不投降。

()10.刘备统一了天下。

()四、连线题(10分)千金一笑陈胜揭竿而起苏秦指鹿为马周幽王破釜沉舟赵高悬梁刺股曹植自贬三级诸葛亮完璧归赵廉颇煮豆燃萁蔺相如负荆请罪刘备三顾茅庐项羽五.选择题(25分)1.是( )把石头当成老虎给射烂了。

A.刘备B.掘突C.李广2.汉军东征时韩信出了一计,名叫()。

A.暗度陈仓B.瞒天过海C.空城计3.《老马识途》中是()出的主意让老马带路。

A.齐桓公B.管仲C.黄花D.燕庄公4.《张良拜师》中的老头儿,给张良的是()。

A.《孙子兵法》B.《孙吴兵法》C.《太公兵法》5.《“仁义”大旗》中是()讲“仁义”。

A.公孙固B.宋襄公C.公子目夷6.百里奚的妻子是()A姜氏B杜氏7.自己输了还认为仁义在自己这一边的人是()。

A公子小白B公子目夷C宋襄公8.老关在宫中从来没有开过一次笑脸的人是()。

小学语文阅读林汉达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精编版

小学语文阅读林汉达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精编版

小学语文阅读林汉达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选择:1.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谁?(B)? 战国故事A.张仪B.苏秦C.靳尚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A) ?战国故事A.秦始皇B.炎帝C.周幽王3.利用老马识途,让将士们化险为夷的是:(C)春秋故事A.孙膑B.重耳C.管仲4.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C)三国故事A.曹操B.刘邦C.刘备5.人们称秦越人为扁鹊的原因是:(A)? 战国故事A.他治病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的神医扁鹊B.他带兵打仗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勇猛的扁鹊C.他特别有学问如同上古时代博学的扁鹊6.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的意思是:(B)战国故事A.失败B.背着C.担负7.“退避三舍”中的“一舍”有多少里?(A)春秋故事A.三十里B.五十里C.一百里8.提起赵括你会想到什么故事?(C)?? 战国故事A.完璧归赵B.一鸣惊人C.纸上谈兵9.以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B D)? 西汉故事A.揭竿而起B.破釜沉舟C.暗渡陈仓D.四面楚歌10.这本书中历史故事的顺序是:(C)A.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三国故事B.春秋故事三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战国故事C.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11.诸葛亮七擒孟获却都放了他,是因为:(C)三国故事A.诸葛亮与孟获曾是朋友,不忍心捉拿他B.诸葛亮要让孟获心服口服,想让孟获认可他为谋士C.诸葛亮认为孟获爽直,想争取他使南方长期安定12.汉武帝派张骞前往西域,其目的是为了:(B )? 西汉故事A. 显示汉朝的强大,以得到更多的土地、物产B.联合西域各国抵抗匈奴C.让他作为使者,与匈奴求和13.东汉昌邑县令王密送礼给荆州刺史杨震,并说此事无人知晓请杨震放心收下。

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的含义是:(B )东汉故事A.这件事情只有我们俩知道,只要我们不说谁都不知道B.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C.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如果泄漏了就一定是你说的14. 楚汉之争,霸王项羽为什么会输给汉王刘邦的主要原因是:(C)西汉故事A.因为项羽武功不及刘邦B.因为项羽兵力不及刘邦C.因为项羽勇而无谋,气量狭小,而刘邦善于用人,胸怀大志15.请你评价一下秦始皇:(A B C)?? 战国故事A.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战乱,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B.焚书坑儒,专制残暴C.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各地文化经济交流,有利于国家发展填空1、《赠送绨袍》这个故事中,()赠绨袍于范雎,从而得以释嫌弥祸。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六年级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1.用“\”划掉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4分)(1)他寥寥几笔就勾勒.(lèlēi)出蒙.(ménɡměnɡ)古草原的美丽风光,真令人惊叹!(2)一下车,游客们就直奔.(bēn bèn)气势磅.(bànɡpánɡ)礴的黄河,想一睹母亲河的风采。

二、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判断其在句子中的运用是否正确。

(6分)1.骏马和牛羊在草原上()足()望,好像在赞叹草原的神奇和美丽。

( )2.那个人看起来好像喝醉了,走路左( )右()。

( )3.小猫发出( )山()海的叫声。

( )4.叔叔在围棋比赛中()()一筹,赢得了大赛的冠军。

( )三、按提示写词语。

(10分)1、写出一个既能点明原成语中的错别字,又能说明改法的成语。

(4分)例:呆若花鸡——移花接木羊不可破——生无反顾——危居乐业——心猿意鹿——2、用“望”字组成6个词语分别填在下文相应的括号里。

(6分)有一个叫李青松的青年在获救后说,压在废墟中的他并没有(),他()着奇迹的出现……救援部队来了,他觉得自己有(),一种求生的()让他大声呼喊……他得救了。

在医院里,他对前来()的朋友说:“()未来,我依然充满信心。

”四、积累运用。

(10分)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___________绣上了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4.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

6.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

7.向同学推荐一本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语文六年级上人教版期末试卷及答案13(含答案)

语文六年级上人教版期末试卷及答案13(含答案)

语文六年级上人教版期末试卷及答案13一、看拼音写汉字,把字写的正确、端正、美观。

(6分)lián mián qǐ fú shān luán wān yán①万里长城像一条长龙,顺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峦),由西北面(蜿蜒)而来,向着南面伸展开去。

mèi cháo zhē②黄昏的海岛,阳光仍然很明(媚)。

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cān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鱼贯而出,很快引来了许多食肉鸟,他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二、在下面句子中,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4分)1、法国作家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看着)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

2、这本书太厚了,我没有细读,只是(浏览)了一遍。

3、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4、我抬头(仰望)星空,只见皓(hào)月当空,繁星点点。

三、把句子里画横线的部分改写成一个成语,写在括号里。

(8分)1、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头顶云天、脚踏大地的英雄好汉!(顶天立地)2、同学们面对着面,你看我,我看你,就连生物比赛得过奖的的比利也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面面相觑)3、蔺(lìn)相如理由正确,气势雄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理直气壮)4、老头儿不忍心朝船边的死鱼多看一眼,它已经给咬得破碎,很不完整了。

(残缺不全)四、选择恰当的名言、警句填写在横线上。

(4分)不动笔墨不读书四海之内皆兄弟天才出于勤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1、四海之内皆兄弟。

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齐聚北京,北京人民张开热情的双臂欢迎世界各国的运动健儿。

2、张良劝说刘邦:“公刚平定天下,不要贪图享乐啊!我说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啊!”3、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如人们说的“天才出于勤奋”4、他读书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细读、精读。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 出自哪个典故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 出自哪个典故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出自哪个典故指鹿为马主人公:赵高。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高。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出自哪个典故1赵高指鹿为马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几乎成了太上皇,渐渐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

一天,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时,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臣进献一马供陛下赏玩。

”胡亥虽然糊涂,但是鹿是马还是分得清。

他失声笑道:“丞相错了,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板起脸地问左右大臣;“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围观的人,有的慑于赵高的淫威,缄默不语;有的惯于奉承,忙说是马;有的弄不清赵高的意图,说了真话。

胡亥见众口不一,以为自己是冲撞了神灵,才会认马为鹿,遂召太卜算卦,太卜道:“陛下祭祀时没有斋戒沐浴,故至于此。

”胡亥信以为真,便在赵高的安排下,打着斋戒的幌子,躲进上林苑游猎去了。

二世一走,赵高便将那些敢于说“鹿”的人纷纷正法。

2指鹿为马成语故事秦二世时,赵高做了丞相,在朝廷里为所欲为,阴谋篡夺皇位。

赵高怕众人不服,于是决定先来个下马威。

有一天上朝时,赵高命人牵着一只鹿到朝堂上,对二世说:“臣昨日得了一匹好马,特来献给皇帝陛下”二世笑了,说:“丞相错了,这是一只鹿,头上还长着角,怎么说是马呢?”赵高回答:“这确实是一匹好马,您若不信,不妨问问左右大臣,看他们怎么说”大臣有一些向来对赵高阿谀奉承,连忙回答:“丞相没说错,这明明是一匹好马”也有大臣坚持真理,就说:“这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能说是马。

”赵高从中摸了底散朝后,凡是说鹿的大臣都被强加上各种罪名赶出朝廷,有的甚至坐牢杀头,而说是马的大臣却个个加官进爵了。

从此朝廷百官惧怕赵高,再也不敢说真话了。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的答案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秦朝丞相赵高与秦二世胡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单元检测题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单元检测题⼀、单项选择题1.马云在回忆⾃⼰的创业经历时说:“当你不去旅⾏,不去冒险,不去拼⼀份奖学⾦,不过没试过的⽣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游,⼲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嘛?”这告诉我们()A.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不要留下遗憾B.青春是充满⽭盾的,要促进⽣理和⼼理相协调C.青春是喜悦的,莫因烦恼⽽感到悲观失望D.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创造美好⼈⽣2.爱美之⼼,⼈皆有之。

要想使⾃⼰的青春更具魅⼒,就要()①⽆论⾃⼰的体态、容貌如何,都努⼒追求美②注意⾃⼰的外表,体现外在美③注重穿着打扮,跟上时代潮流④提⾼⽂化修养,加强品德修养,培育内在美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3.进⼊青春期,伴随着⾝体的变化,我们也会产⽣很多⽭盾和困惑。

调节青春期的⽭盾⼼理我们可以()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②通过求助他⼈,学习化解烦恼的⽅法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盾⼼理④学习⾃我调节,成为⾃⼰的“⼼理保健医⽣”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 对下边漫画《指⿅为马》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A. 我们要形成独⽴意识,培养思维的独⽴性,不接受别⼈的任何意见B. 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C. 学会相互尊重,乐于包容与⾃⼰不同的观点D. 随⼤流,别⼈怎么说⾃⼰就怎么说5.2018年5⽉,彭超获得2017年度"中国⼤学⽣⾃强之星标兵"称号。

这位失去双臂的95后,虽遭命运的不公,但却依靠着内⼼⾥的坚定、独⽴、⾏动上的坚持、努⼒,坚持“认为别⼈能做到的,我⼀样能够做到,我不⽐别⼈差”,⼀路“打怪升级”成为⾃⼰的王者,也成为⼴⼤中国⼤学⽣学习榜样。

从彭超⾝上我们可以看出()①坚强的意志②进取的精神③持久的坚持④⾃信的青春态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6. “古之⽴⼤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外研版(I卷)附答案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外研版(I卷)附答案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外研版(I卷)附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题号知识基础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习作总分得分试卷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橱震振( )窗()艺 ( )柜 ( ) 奋 ( )颤()慑2、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栗子(lì sù)摩平(mā mó)含糊(hú hù)寺院(sì shì) 计较(jiǎo jiào)养尊处优(chǔ chù)3、先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语写下来。

框( ) 峻( ) 蝉( ) 债( )眶( ) 竣( ) 婵( ) 绩( )4、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美是广泛的,_______,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_______,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_______,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_______,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

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A.姑苏江南大漠孤烟明眸皓齿羽扇纶巾B.大漠孤烟姑苏江南明眸皓齿羽扇纶巾C.姑苏江南大漠孤烟羽扇纶巾明眸皓齿D.大漠孤烟姑苏江南羽扇纶巾明眸皓齿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云就像天上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C、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啊!D、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2020高考语文 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8(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 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8(含答案)

高2020届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8(含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

父浑,凉州刺史。

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

”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

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

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

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

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

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

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

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

”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

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

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

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

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

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

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

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

”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

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

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王戎传》[注]①虓(xiāo),怒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鹿为马》阅读答案
导读: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使用该成语形容一个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指鹿为马》阅读答案,希望你会喜欢!
《指鹿为马》阅读原文
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

”王曰:“丞相误邪,与鹿为马也。

”高曰:“乃马也。

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

”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

《指鹿为马》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字意思。

(1)赵高驾鹿而从行。

从: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

从:
(3)以鹿为马。

以:
(4)以臣之言不然。

以:
(5)以鹿为马。

为:
(6)丞相何为驾鹿。

为: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

(翻译句子)
3.“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

赵高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4.“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你认为言鹿者为何人?言马者为何人?
《指鹿为马》阅读答案
1.(1)赵高驾鹿而从行。

从:跟随、跟从。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

从:相信。

(3)以鹿为马。

以:将。

(4)以臣之言不然。

以:以为、认为。

(5)以鹿为马。

为:当作、作为。

(6)丞相何为驾鹿。

为:与何一起意为为什么、为何。

2.译为:秦王不相信自己而相信了馋臣的话。

3.目的是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

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注:解此题应了解历史及历史人物,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

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

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

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
4.说是鹿者,是反对厌恶赵高者;说是马者是巴结讨好赵高者。

《指鹿为马》阅读译文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

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左
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

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指鹿为马》阅读答案】
1.指鹿为马阅读理解答案
2.指鹿为马的作文
3.关于指鹿为马的故事
4.《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
5.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
6.用指鹿为马造句
7.成语指鹿为马的故事
8.指鹿为马的故事
上文是关于《指鹿为马》阅读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