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资料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原资料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原资料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讲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原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对它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唯物、唯心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

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存在即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

(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对它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可以被认识。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认为世界在原则上是不可以认识的,或至少是不可彻底认识的。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1)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

(2)阶级根源——落后阶级的需要和宣扬

(3)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认识的某一方面、环节、过程片面地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

3、怎样理解马哲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从内容上看,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从对象上看,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从社会作用上看,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理论难点

1、一元论就是唯物论。

(1)错误。

(2)一元论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唯物论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3)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唯一的本原是精神)和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唯一的本原是物)。

唯心论也是一元论,此题说法以偏概全。

2、马哲是科学之科学。

(1)错误。

(2)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问题上的观点。旧哲学往往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没有科学解决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它们的“总和”。哲学只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往往以主观的判断代替真实的联系,阻碍具体科学的发展,也阻碍哲学的发展。

第二讲世界的物质性

基本原理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产生的意义。

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 意义: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第二,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

2.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有什么意义?

(1)静止是运动的尺度,不了解静止,就无法把握运动。

(2)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

(3)相对静止的存在,是我们把各种事物区别开来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3.为什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劳动使猿爪变成人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

(2)劳动使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得以产生。

(3)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

4.意识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疑难问题

1.世界的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

(1)错误。

(2)承认世界统一性的观点,即承认世界有一个共同本原的哲学学说称为一元论。在一元论的哲学学说中,既有唯物主义一元论,也有唯心主义一元论。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才是马哲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这一原理是被科学证明了的。它是批判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思想武器。唯心主义和有神论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反科学的,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错误。

(2)这是旧唯物主义中的机械反应论。旧唯物主义不了解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不了解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而只是把认识看作是照相式的、消极被动的活动。因而又被马克思称为“直观的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随着社会历史和科学的发展,旧唯物主义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代替。

(3)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3.错误思想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正确。

(2)这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来自客观世界,只不过错误思想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错误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其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

讨论话题

熵定律与时空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

熵定律:在所有过程中,熵的增加是不可逆的。此定律说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只能由有效能量转化为无效能量,系统的整体状态只能由有序变为无序。

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著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包含两方面的含义:(i)时空客观实在性的不变性和具体特性的可变性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它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而受物质运动特性所制约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人们关於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也是相对的。(ii)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时空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而具体事物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暂时的,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熵定律&时空观:

克劳修斯于1865年提出了“熵”的概念。从微观上看,熵表示系统实现一定状态的或然率大小的量度;从宏观上看,熵显示一孤立系统中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能力的衰减程度。它指出了自然的过程是有方向的,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世界是一个非稳定和有涨落的世界,整个宇宙及其所包含的各种物质形态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宇宙的运动不可能是一个方向,而是有不同的方向,同时它总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因此,宇宙永远处在运动、演化过程中,它的历史不可能有终结。

历史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不断向前发展。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熵定律&历史观:

熵增加原理所揭示的趋势性也可以用来提醒我们的历史观。熵和时间就像历史的两个车轮,总是向前滚动,世界毕竟呈现多样化趋势,人们的思维只能是越来越丰富,观念只能越来越开放,媒体只能是越来越透明,民主意识只能是越来越提高,这也许是一些人看到的“混乱”,但也恰恰是熵公理的真谛。

人生观:(1)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自我价值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因此,我们应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要反对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享受不讲创造的片面观点,要正确处理个人自我价值与为社会、他人作奉献的关系。(2)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途径是参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共产主义人生观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熵定律&人生观:

什么是低熵社会?低熵社会是人类在自觉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在低熵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在感恩思想的指导下善待万物,自觉抑制生物学的自然贪欲本能,改变追求财富的最大社会陋习,还原人类生产的生物学本性,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

条件的情况下,追求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坚持“小即美”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熵流积聚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不仅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在自然环境系统中人与世界万物间的关系也是和谐的。只有这样,人类才有望能够与生存环境系统实现长久共生,及共同进化的目的。才望有一天当地球表面发展到不再有利于人类生存时,人类已经进化到了已经具备进入宇宙环境永续生存的时代。

低熵社会,是人类建立和谐社会最现实和最具体的可操作系统和表现形式,而低熵社会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当前来说,低熵社会就成了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哲学本质和依据。

你对宗教和无神论有何见解。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是强调观察宗教问题必须尊重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于是就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研究: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是一个历史范畴,要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有着深刻的客观基础,是由宗教赖以存在的根源的长期性决定的;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是整体而言,具体宗教能否长期存在取决于对社会的适应程度。

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实质是个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该一致起来。只有深入把握宗教问题的群众性,才能科学认识和正确发挥宗教的社会作用。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长期性和群众性,也是认识宗教问题应该把握的两个基础的、本质的属性。深刻认识宗教的长期性,分析宗教问题才能把握规律性和复杂性。对反复出现、长期存在的东西,要特别注意把握其规律。深刻认识宗教的群众性,从事宗教工作才能找准立足点和出发点。对大量出现、普遍存在的东西,要特别注意掌握好政策。

从实践论的角度看,强调认识社会主义的宗教问题要透彻、深刻地把握长期性和群众性这两个基本属性,则是因为我们一度比较容易忽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群众性,因而也就容易把宗教问题看简单了。这是长期以来导致我们在宗教问题上认识不清晰,或认识上左右摇摆,实践中发生错误和失误的病根。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唯物论,主张无神论,在世界观上与一切有神论对立,因此在领导群众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就要特别注意防止简单化和“短视症”,忽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注意防止把信仰上的差异扩大为政治上的对立,只看到宗教被敌对势力利用的消极面,忽略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宗教问题“根本是长期性”、“关键是群众性”,这是两个最基本、却恰恰容易出偏差、犯迷糊的老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我们进一步调整观念,对这两个问题得出更自觉、清醒、透彻、深刻的认识。我们常说,宗教工作“左”不得,右不得,难的是“左”不得;急不得,松不得,主要是松不得。对宗教问题长期性、群众性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摆脱“左”了、“右”了的困惑。

在社会主义社会处理宗教问题时,把握好宗教问题的根本是长期性、关键是群众性,“怎么看”就清楚了,“怎么办”也就比较好统一认识,拿出办法来了。这就引出了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着眼宗教问题的“关键是群众性”,我们就要一切着眼于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自主选择,就要确定并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着眼宗教问题“特殊的复杂性”,我们就要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中,国务院2004年颁布了第一部关于宗教事务的综合性行政法规《宗教事务条例》;——同样着眼宗教问题“特殊的复杂性”,由于历史上我国经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宗教一度成为帝国主义用作侵略我国的工具,至今一些反华势力还要利用宗教作为渗透、颠覆、西化、分化我国的突破口,所以我们要特别强调“坚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着眼宗教问题“根本是长期性”,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会长期存在,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不能是“削弱”宗教、“促退”宗教,而必须立足宗教在这个阶段会长期存在甚至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候还会有所发展的现实,积极引导已经存在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其积极作用。

为此,就引出四句最重要、最基本的话: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就是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无神论:广义上讲,无神论是不相信一切鬼神或灵魂的存在的思想的总和;狭义上,无神论指认为鬼神不存在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当代价值

通过对有神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产生有其深刻的阶级压迫的社会根源,也有人类认识论方面颠倒了的世界观的根源。那么,在消灭了阶级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在认识论较为发展的西方科技社会,宗教或有神论是否会销声匿迹、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呢?其实并没有出现这样机械地正反比例互为消长的情况。无论是信仰无神论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是宗教气氛浓烈的西方发达社会,宗教和有神论仍然是一个明显的现实存在。这种现实是否自然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本质的判断或对有神论的批判过时无效了呢?是不是理性主义常讲的科学进一步、宗教就退一步的推论也失去了现实依据了?不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观点和理性主义关于宗教演变的推论仍然体现着它们严谨的科学性和持久的生命力。只不过这个维护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和理性主义传统的判断应该从宗教内部深刻的演变中去寻求解释,而不是停留在对各种宗教无神论社会现象的表面观察之上。面对这些疑问,我们不妨这样判断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或宗教观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

首先,西方基督教传统的核心观念——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并以教会救赎人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强调人的存在价值和独立思考禀性的存在主义和科学的进化论的批判和冲击之下,基督教社会并不再对上帝于某日创造伊甸园、创造世界万物乃至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之类的观念像过去那样坚信不疑了。他们在阅读和宣讲《圣经·创世纪》时往往更加强调上帝对人类的博爱和信仰者内心深处的体验性虔诚,而不是要求信仰者断然接受创世纪中具体事实的真实性。不仅如此,基督教世界还经历了从三位一体之一的上帝之子——耶稣对人类的救赎到依靠教会对人类的救赎、到在教会之外对人类的救赎、甚至到基督教世界之外的其他宗教传统或文明传统对人类的救赎的巨大演变,这些都不能不使人们承认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和其他世俗的价值观对有神论传统的批判所产生的积极社会效果。其次,基督教传统内部也逐渐形成了开放的判教标准。过去基督教神学界只以基督教为真正的宗教,而将一切其他传统统统斥为某类意识形态,如与基督教同属于一个“亚伯拉罕信仰系统”的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分别被贬称为“犹太主义”和“穆罕默德主义”,以别于自己的“基督宗教”,其他的文明传统则统统被贬称为“某某主义”,如“印度主义”、“佛陀主义”、“道家主义”、“儒家主义”及“共产主义”等。而现在基督教世界的神学界也不反对将世界宗教理解为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了,这其中包括以人格神为特征的犹太-基督-伊斯兰宗教,以神秘主义的“梵”为最高观念的印度教体系和以“天人合一”为特色的中国圣人宗教体系。甚至在宗教的基本定义上,基督教的神学界也提出了以“终极关怀”、“实体”这样的心理体验和哲学概念来补充或替代传统的人格神宗教的定义,使超越人格神之神这一绝对的神秘观念占据了传统宗教最核心的地位。

最后,在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上基督教教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放弃了敌对科学的立场。如今的罗马教廷已经公开承认历史上对科学家的审判是个错误,而且今后也不可能再在教会的干预下,用宗教裁判所审判科学家或用火刑柱烧死科学家了。西方的宗教院校甚至神学院也可以开设自然科学的各类课程,传播与《圣经》教义相径庭的科学思想,神学家的著作中也有了达

尔文进化论的引证……。这些情况表明,无神论与具体的科学思想已经促成了传统的基督教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化,传统宗教的存在和新的发展是以放弃某些与无神论及科学思想相矛盾的观念和原则为前提的。而这也恰好证明了无神论、理性主义和科学思想对传统有神论宗教批判的价值之所在。

第三讲事物的联系、发展及规律

基本原理

1.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新事物既是促使旧事物灭亡的因素,又是旧事物赖以存在的因素。

(2)新事物对旧事物是辩证的否定。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从根本上看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哪些方面?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对立表现在:

(1)普遍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变化发展的观点与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4)承认事物的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的观点与否认矛盾和不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观点的对立。

而是否承认事物的矛盾性,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它们对立的焦点。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它是贯串于辩证法其他规律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

(3)在它基础上建立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

4.把握辩证否定观有何方法论意义?

(1)在实践中,它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曲折,进而坚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在理论上,它是批判形而上学直线论和循环论的思想武器。(直线论否认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循环论否认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

理论难点

1.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论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条件论。

(1)正确。

(2)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论认为,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条件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改变条件、创设条件本身也是有条件的,任何事物的存在、运动、发展,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才是无条件的。

(3)“条件”是普遍联系范畴的具体化,它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多要素的总和。普遍联系揭示的是联系的共性、普遍性,条件则是每一个具体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具体联系,揭示的是联系的个性、特殊性。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有条件地联系着,没有条件联系就不可能存在,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2.辩证法的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1)正确。

(2)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和

矛盾的次要方面。它同只肯定其一,而忽略或否定其二的形而上学“一点论”有质的区别。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在两点中着重抓住重点,即着重把握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同不去把握甚至否认重点、把各种矛盾或矛盾双方平均看待的形而上学的“均衡论”有质的区别。

(3)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互包含。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

3.度就是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1)错误。

(2)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度就是反映事物质和量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关节点是不同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极限或界限。

(3)度是一个区间,不能等同于关节点。度包含了关节点。

联系实际

试述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与其它事物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

这个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二:

一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条件论的思想。联系是普遍的,而具体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联系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但又不唯条件,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

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和系统论一样,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功能上看,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试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阐释一两个历史或现实问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1)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事物自身肯定和否定的矛盾运动的结果。(2)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环节的周期性运动,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一、关于革命历史进程中的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作为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规律,它的独特作用,在于揭示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和真实的历史过程。恩格斯和列宁都把这种趋向和过程,描绘为发展的螺旋形式。列宁在阐述辩证法诸特点时,指出的首要特点,认为“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的否定”),发展是按所谓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列宁的论述表明,由重复性和上升性的结合形成的螺旋式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特征。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用辩证法的宇宙观观察革命的命运,总结历史,分析现实,预察未来,断定“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动的道路一样,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他认为由曲折性和前进性相结合的波浪式发展,是事物发展、也是革命发展的普遍规律。毛泽东同志描绘的“波浪式”,同恩格斯、列宁描绘的“螺旋式”,在表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形态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否定之否定”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辩证法的组成部分,首先用作制订革命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持久战》一书,他从实际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导伟大的抗日战争。毛泽东同志精细地分析了当年中日双方的战争条件和力量对比的情势,以其否定之否定的高瞻远瞩,既科学地预见到抗战必胜的前景,又实事求是地指明了抗战三阶段曲折前进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过程,雄辩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确立了抗日持久战这一唯一正确的战略方针。这是运用“否定之否定”制定革命战略方针的一次光辉典范的历史性展示。

其次,在认识中国内战特点和革命战争方式上的运用。毛泽东同志根据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总结了“围剿”和“反围剿”是中国内战主要的战争形式。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围剿”,红军展开的反“围剿”,由此反映到战斗上,出现敌攻我防和我攻敌防的战斗形式。由中国具体条件决定的战略持久战中,势必出现“围剿”和反“围剿”战略形式的长期反复,进攻和防御两种战斗形式的长期反复。然而这种形式的反复,并不是内容和水平停留在同一层次上的简单重复。“这里的规律,是‘围剿’和反‘围剿’的规律一次比一次大,情况一次比一次复杂,战斗一次比一次激烈。”呈现螺旋形升级的趋势。

这种反复的长期性,是中国内战的特点。然而当时党内犯有“左”倾错误的人,不懂得这种形式长期反复的规律性,否认战斗形式上采取防御手段的必要性,试图径情直遂地直线进攻,有进无退,结果造成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战术,既反对只攻无防、有进无退的冒险主义,也反对只防不攻、只退不进的保守主义,而是指出:“革命和革命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这种说法才是完全正确的。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何况军事运动。”我军在长期敌强我弱的劣势条件下,依据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战略战术的指导,创造了游击战特别是运动战的作战方式。运动战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以壮大和发展我军力量为出发点,采取进攻和防御、前进和后退的有机结合。从土地革命战争起,经过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运动战在我军作战方式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我军在劣势条件下克敌制胜的威力。运动战,是否定之否定辩证法在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战争方式上的创造性运用。

第三,反映在对革命发展的规律性上的认识。一九四五年十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正处于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关头。毛泽东同志在完成党中央关于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的重托,回到延安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全面分析了国内时局和国际形势,坚定地指出无论中国和世界,历史总趋势是光明的,同时又告诉全党和全国人民:“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概括了中国和世界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科学结论。对于人民革命事业所作的这种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性估计,是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和世界进步的实际观察中,从历史前进的曲折行程中,掌握了历史过程的否定之否定而取得符合历史实际的辩证认识。因而到一九四九年八月,毛泽东同志在驳斥美国白皮书的评论中,进一步总结了中国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和现代史,把一百多年内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中华民族的反动行径和可耻下场,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革命历史经验,上升为两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一是帝国主义的逻辑:“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再就是人民的逻辑:“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条定律。这两条历史定律,从一反一正的两方面,把人民革命事业的光明前途和曲折道路的概括,具体化并精确化了,鲜明地体现了“否定之否定”在人民革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反映了人民革命事业沿螺旋式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关于认识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本来就是统一的。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进一步论证了二者的统一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突出地表现在,他把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同人们的认识总过程结合起来。更确切地说,他富有独创性地揭示了人们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列宁曾对认识过程下过一个著名的论断,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列宁把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本质地揭示出来了,在认识领域,区分出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原则界限。然而认识过程的螺旋曲线,作为认识规律的更本质的揭示,还有待于深化。毛泽东同志出色地完成了这个“深化”的任务,这就是人所共知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关于认识规律的三条著名公式。

首先是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从认识运动的本原来说,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又是认识的归宿。认识来自实践之后,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证实真理,纠正偏误,完善和发展认识。认识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接受考验,这时的实践又成为新的认识源泉。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环循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同志说:“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他在这里展示了人类认识的总过程,指明了人类的实践愈来愈深广,人类的认识越来越高级。实践无尽头,认识无止境,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无限系列。

其次,是特殊——一般——特殊的无限往复。从认识运动的秩序来说,特殊是认识的起点。人们要具体地认识事物,总是要从一个具体的点,从一个特殊的事物开始。只有积累了认识的许多点和许多特殊事物之后,才能进入抽象概括的工作,抓住事物的共同本质而上升为一般。然后再以一般为指导,深入新的点和特殊事物的探索与研究。这就是我们经常采用的试点、蹲点、以点带面等工作方法的认识论根据。人类的认识,总是循着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回到特殊的螺旋线往复地进行。“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这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循环运动,是从认识秩序的侧面体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性来的。

第三,是群众——领导——群众的循环往复。从认识运动的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所谓认识,归根结底是群众的认识。一个比较正确的完整的认识,首先总是从实践着的群众中孕育、产生的,然后通过领导机关(群众认识的加工厂)将群众中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系统化,整理成系统的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实践中验证这些意见的正确性。“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结合与统一。

人类认识的循环运动,还可以有其它表现形式。如马克思阐明的认识运动由感性具体——抽象——思维具体的规律性,也是认识过程否定之否定的重要侧面。毛泽东著作中提出的认识过程的上述三个方面,是随列宁之后,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概括、新贡献,成为毛泽东哲学思想中认识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光辉范例。

第四讲实践和认识

基本原理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什么?

(1)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的对象不依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物质世界是认识内容的最终来源;

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实用答题模板

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实用答题模板 12月份的考研考试马上就要来了,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考研政治马原超实用的答题模板,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搞透哲学原理: 注:哲学关于辩证关系原理的万能公式: 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48 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1)A 和B 并列关系(40 对): ①总论: A 和B 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 A 和B 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 A 和B 相互依存: A 离不开B: B 离不开A(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句话变三句话(任何A 离不开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B 的A ,离开了B,A 也不存在了); 二是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A 和B相互渗透:A 渗透着B: B渗透着A A 和 B 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 能转化成B: B 也能转化成A (2)A 和B 从属关系(6 对:物质与意识; 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形式与内容)

①总论:A 和B 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A 和B 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A 决定B(A 决定B 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 B 反作用于A(当B适应A促进A的发展,当B不适应A阻碍A 的发展)。(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即是并列关系也是从属关系。 2、搞活哲学原理: 注意: 第一、哲学的题型有三种 ①死记硬背的题目

②哲学家的命题或原话 ③情景型题目(例子题) 第二、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 ①先写... ...认为: 唯物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为: 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 认识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马原部分重点章节详细解析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马原部分重点章节详细解析 在2016考研政治的学习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共有八章内容,凯程考研政治老师认为可划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复习。第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涉及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第二部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围绕资本主义论部分展开,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三部分为科学社会主义,包括第七章及第八章。在这三个部分中,尤以第一部分最重要。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老师就带各位考生来详细分析。 在2010至2015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连续六年的分析题均考查第一部分马哲,凯程政治名师大胆推测,2016年分析题也会延续命题老师的一贯风格。在第一部分中,第一章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本章为引导章节,属高度概括内容,因此多考查选择题;第二章为“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该章重点为辩证法,唯物论也蕴含其中,所以分析题的重点一般在本章出现,需要注意的是,辩证法的应用非常灵活,命题老师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素材,以多种形式来命题;第三章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属于认识论内容,以本章内容来命制分析题可能性同样较大,本章中原理逆推出它所能够阐发的命题,是掌握本章的要素所在;第四章是“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该章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一般不会命制解析题。 在第二部分中的知识点多出现在选择题中,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以及第六章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两章是原来政治经济学的部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是资本主义的积累阶段。在选择题中有时会涉及应用公式的计算题,考生要提起注意。 第三部分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七章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八章是“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两章内容介绍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化。该部分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的角度基本集中在毛中特课程中,且多命制单选或多选,考生针对此部分备考,将概念性的内容掌握即可。 各位考生,通过今天凯程考研政治老师的讲解,你们是否对马原部分的逻辑结构及重点章节有了透彻的了解?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取得理想佳绩!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圣才出品】

第8章《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1.《老子》一书之时代考证 《老子》一书,相传为系较孔子为年长之老聃所作。其书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为《老子》系战国时人所作。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之作品。 (1)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 (2)《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 (3)《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2.老聃、李耳之考证 李耳为“隐君子”,其讲学必不愿标自己之名。传说中恰有一“古之博大真人”之老聃,故李耳即以其学为老聃之学。既可隐自己之名,又可收庄子所谓“重言”之效。故《荀子》《吕氏春秋》《庄子·天下篇》,皆以《老》学为老聃之学。及司马迁知李耳为《老》学首领,而又狃于世人之以《老》学为老聃之学之说,故遂误将老聃及李耳合为一人矣。今当依司马迁认李耳为战国时《老》学首领,但认李耳为历史的人物,而老聃则为传说中的人物,二者是二非一也。 二、《老》学与庄学 1.《老》学

《老子》之学说,《荀子》批评之,《庄子·天下篇》称述之,《韩非子》“解”之“喻”之,《战国策》中,游说之士亦引用之;故可知其在战国时已为“显学”矣。 2.《老》学与庄学之考证 (1)汉以前,无道家之名,《老子》之学说与庄子亦不同。上文谓《老》学为杨朱之学之更进一步者,而庄学则为其更进二步者。 (2)《老》学注意于先后,雌雄、荣辱、虚实等分别。庄学则“外死生,无终始”。《老》学所注意之事,实庄学所认为不值注意者也。 (3)战国以后,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 (4)《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 三、楚人精神 楚人为新兴民族,本无较高文化,孟子又谓“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可见楚人慕周之文化者,须至北方留学,方能得之。然楚人虽不沾周之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四、道、德 1.道 (1)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道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 (2)《韩非子·解老》云:“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①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唐刘禹锡唯物②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① 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 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 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② 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 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中的 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 (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 ①阶级性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 ;(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实践性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实践 ③ 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 ; 抽象与具体 ; 指导与被指导 ; 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 ①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② 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④ 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马原笔记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 2个核心:社会、人 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考研政治分值分布_考研政治 马原哲学四大学习的方法

考研政治分值分布_考研政治马原哲学四大学 习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是马原理的绪论部分,此章跟20__年大纲相比变化是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唯物论部分没有变化。辩证法部分将“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改为“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删掉了“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将“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改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将“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改成“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第三章所指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部分,有两处更改,将“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改为“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改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这样表述更加完备,使知识点更加全面、综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部分相对于20__年变化如下: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

论意义”改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将“经济基础的内涵”改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删掉“上层建筑的含义”;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删除“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将“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改为“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综上,我们针对20__年新的考研(微博)政治大纲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变化和命题规律进行了分析,下面,根据《20__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针对新大纲的特点,政治考研辅导老师们谈一下20__年考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 第一,概念清晰,逻辑框架鲜明 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首先要准确地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切忌在概念上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界限不明。例如,我们把哲学定义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不是定义为世界观。因为人人都有世界观,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识到了,但并非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形成了理论体系,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只有形成了理论体系的世界观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并非一切世界观都是哲学。在掌握哲学这个概念时,政治考研辅导老师们建议广大的20__年的考生们既要注

马原哲学原理

马原哲学原理 重要: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中有关于环境破坏之类的,或者是做事情过度,急功近利)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材料中出现根据某种情况来制定计划或者做某件事,或者立足于国情啊现状啊之类的。) 5.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6.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7.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8.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关键词:有利于,引起,合作,结合,相互,关系。。) 9.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18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哲学基本问题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8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考研政治马原的高频考点之一,在复习的时候需要考生强化记忆。下面小编重点解读这一考点,希望考生注意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记忆。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者是恩格斯,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提出了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基本问题中,思维可以等同于精神、意识、主观,存在则等同于物质、客观。(注:当且仅当在哲学基本问题中存在等于物质)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我们可以把哲学基本问题分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个方面探讨世界的本原到底是物质还是意识,究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研究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是从不同的维度去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注重研究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家则更加注重研究第二方面的内容。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又可以形成四种派别:从第一性方面来讲,形成的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同一性方面来讲,形成的派别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些为我们以后学习哲学基本派别奠定了基础。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研究哲学基本问题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其实研究它不仅重要,而且必要。首先,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最后,它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重要依据。这些都是他的理论性质。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马原答案

简答论述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科学回答了社会的物质性? P28 答: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与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答:(P33)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这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P253 答:(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方向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述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43 答: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的同一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P44+资料 P3 答:(1)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

政治马原备考关键点:哲学基本问题

政治马原备考关键点:哲学基本问题 在我们翻开马原课本的时候,第一个映入眼帘的知识点就是哲 学及哲学基本问题。这个知识点考的概率比较小,但是从知识的全 面性角度出发,我们还是应该掌握这个知识点的。而且,通过了解 哲学基本问题,我们还可以了解很多其他知识点。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哲学家在思考这个世界,完成自己的哲 学体系的过程中,必定会有意无意的逐渐完成自己对哲学基本问题 的解答。首先解决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世界的本源是 什么?是物质还是意识?费尔巴哈在对黑格尔以及基督教的批判的同时,在他声称是人创造了神而非神创造了人的瞬间,间接的确定了 自己事实上唯物主义者的身份——即使他自己声称自己是唯心主义 的有神论者。而黑格尔在承认“绝对意志”的那一瞬间,也就承认 了自己唯心主义者的身份。笛卡尔在论证“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 的时候,也就承认了自己二元论的建立。 如果我们翻阅哲学家的著作,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哲学家 都不会直接发表声明,声称自己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但是对 这一问题的回答一定会在哲学著作中体现,费尔巴哈在后期甚至拒 绝使用唯物主义这个词,称自己为人本主义,但是仍然不能改变自 己唯物主义者的身份。世界本源问题支撑着所有哲学家的理论体系,就像大楼的地基,树木的根一样。在这个问题被哲学家们解答以后,他们是不会再轻易修改它的,否则,他们的哲学大厦就会在一瞬间 倾塌。这就是为什么世界的本源问题会被称为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 面的原因。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我们能不能完全认识这个世界。在我们完成对世界本源的探讨后,对于意识和物质是否可以完全同一这一问题上,又有了一个分歧,一部分哲学家遵从古代哲学家的脚步,认为意识可以完全认识 物质,另一部分哲学家则开始踏入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领域。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是不容割裂的。认识论必 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哲学家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回答,其 确定性的内容是由他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所决定的,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实际发生过程来说,都只有回答 了本体论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论的问题。即使是那些否定本体 论的哲学家,在他们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本倾向和态度中,也总是 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认

马原基本原理——方法论意义

马原基本原理——方法论意义 基本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二、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会受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会不同。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2、方法论要求: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既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 基本原理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2、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二、因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2、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圣才出品】

第6章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1.孟子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盖孔子开以讲学为职业之风气,其弟子及以后儒者,多以讲学为职业。然能“以学显于当世”者,则推孟子荀卿。二人实孔子后儒家大师也。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历史,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高明亢爽亦似之。 2.孟子的抱负 孟子邹人,邹与鲁极近,皆为儒家之根据地,故儒家者流。孔子一生之职志为继文王周公之业,孟子一生之职志为继孔子之业。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1.孟子对《诗》《书》之态度 (1)“为诗”不能“固”,即孟子所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孟子讲《书》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2.孟子对周礼之态度

(1)政治经济制度,虽不必为历史上的周制,历史上的周制,在详细节目上,在诸国亦不能如此之整齐画一;然周制之普通原理,与此所说,当相差不远。 (2)仁政,即是上述之政治经济制度。“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以“分田制禄”,其结果必与“周室班爵禄’’大致相同。就此方面观之,孟子对于当时之传统的制度之态度,为守旧的。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1.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制度 传统的观点,一切政治上经济上之制度,皆完全为贵族设。依孟子之观点,则一切皆为民设。此一切皆为民设之观点,乃孟子政治及社会哲学之根本意思。 (1)孟子贵王贱霸,王、霸,乃孟子政治理想中二种不同的政治。王者之一切制作设施,均系为民,故民皆悦而从之;霸者则惟以武力征服人强使从己。 (2)孟子以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制度皆为民设,所谓君亦为民设。故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3)孟子虽以为社会中仍应有君子野人,治人者及治于人者之区分;但此区分乃完全以分工互助为目的。 (4)政治上至高之位,必以最大之德居之。所谓天子,必圣人乃可为之。故尧舜禅让,成为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制度。 2.孟子之理想的经济制度 (1)依孟子之理想,乃土地为国家所公有,人民受土地于国家而自由耕种之。其每井中公田之出产,虽仍可为国君卿大夫之禄,“以代其耕”;但农民之助耕公田,乃如纳税于国

马原哲学部分

马原重点哲学部分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5.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二、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背景 1.1836年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法国、德国、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19世纪西欧三大现金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3.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前提。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请简述马克思注意的XX特征) 1.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时间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一编)【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 (1)“三皇”传说 ①三皇 a.有巢氏 有巢氏是指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 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c.神农氏 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 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 ①伏羲氏

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 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 (1)五帝 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 ①大规模战争 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 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 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 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 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商周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 (1)以氏族制为基础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2)宗法制度 西周的社会结构仍以氏族制为主,但统治者氏族内部又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①区分嫡庶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②分派子弟到各地管制臣民,推行封建制、世袭制。 ③明确远近亲疏、上下等级,创设礼仪规范。 3.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1)“帝”是至上神 殷人凡事都要贞问“帝”,“帝”是至上神,其形成经历着一个漫长的过程。 ①三皇、五帝的传说透露出他们主要的面向是自然界。

2020年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一)

2020年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 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 (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 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②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④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马原 哲学有关语句(很实用!)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哲学问题的经典论断 1、“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马、恩) 2、“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 3、“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恩) 4、“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列宁)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7、“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 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恩) 9、“头脑的辩证法只是观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马、恩) 10、“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 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已。”(马、恩) 11、“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 12、“辩证法对观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观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观存事 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马、恩) 13、“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马、恩) 1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马恩) 15、“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 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恩) 16、“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列宁) 17、“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 18、“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 1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2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 2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恩) 22、“人的思维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马、恩) 2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恩) 。 24、“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 25、“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恩) 26、“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马、恩) 27、“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 〖JP〗 28、“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 2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马、恩) 30、“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列宁) 3l、“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 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恩) 33、“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恩) 34、“人的本质,在其观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 35、“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恩) 36、“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马、恩) 37、“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捉琴。”(马、恩) (二)中、西哲学史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典型命题列举 1、“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苟子) 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4、“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 5、"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 6、“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7、“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刘禹锡) 8、“水是万物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 9、“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10、“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三)中、西哲学史上古代自发辩证法典型命题列举 1、“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指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三编)【圣才出品】

第三编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社会历史概况 1.宋代变化状况 (1)宋代门阀士族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大量的中小地主阶级; (2)门阀大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佃耕制取代了荫户制,农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 2.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北宋统治者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带兵的权力; (2)北宋统治者在军队实行将军与士兵分离的政策,并派遣大量的文官做地方官,直接管理地方的财政,使地方节度使成为毫无实权的虚衔; (3)北宋统治者继续完善科举制,使科举制成为士人出仕的主要渠道,这就将大量的庶族地主吸引到统治阶级营垒中来了; (4)北宋政府实行扩军政策,每遇饥荒,就大量地招募流民,既防止流民起义,又扩大了武装力量。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后果 (1)科举与恩荫造就了大量的官吏,为其政治体制带来了一个致命的顽症——冗官; (2)扩军与将兵分离的政策造成了其军事体制中的一个顽症——冗兵;

(3)冗官、冗兵以及北宋向辽、夏、金的纳贡,造成了经济体制当中的顽症——冗费。 4.北宋的改革 (1)庆历新政,其核心是吏制,即试图通过精兵简政、振顽起懦,以解决冗官、腐败与办事不力的问题,但最后却败于“朋党”之议; (2)王安石变法,其核心是解决财政问题,即试图通过开源节流以解决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但最后却废于新旧“党争”。 二、儒、佛、道三教的并存与相互吸取 1.三教并存 (1)隋代以来,佛教一直居于三教的峰巅,至唐代又形成了最具中国文化灵秀之气的禅宗,并深入人心; (2)唐代,道教充分利用皇家宗教的招牌,从宗教的组织规模到教理理论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3)随着韩愈反佛的呼声与古文运动的崛起,儒学正以新的形式萌生着复兴的希望。 2.三教相互吸取 (1)佛教中国化 当佛教以“格义”的形势走进中国时,就已经开始向中国文化靠拢了。而禅宗的形成,则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2)道教向儒家靠拢 中唐以后,当道教的形式与理论基本具备以后,主要向儒家靠拢,表现为从外丹神仙之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认识是实施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级和最后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关系的社会化随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垄断组织的统治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就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争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享有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劳动者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意志当做世界的本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朱熹、柏拉图)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但这个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为物质世界是彼此鼓励的、静止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只有机械运动,否认事物因内部矛盾而引起的发展。 直观反映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先验论(唯心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 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是人类对本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唯心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精神或思维的发展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