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与功能
绿色园林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

绿色园林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绿地的建设与保护,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绿色园林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
1. 人们身心健康绿地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锻炼的场所,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接触自然环境能够减轻压力、缓解疲劳、改善情绪,并有助于焦虑和抑郁症的缓解。
在繁忙的都市中,人们可以在绿地中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提升身心健康。
2. 空气质量的改善城市绿地的建设能够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有机和无机气体等污染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绿地的布局合理和种植植物的选择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微气候环境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3. 水资源调节城市绿地的建设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调节水资源。
绿地具有很好的雨水滞留和渗透能力,能够减缓雨水的流速,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降低地表径流,减少城市排水压力。
同时,绿地和植被能够有效净化雨水中的有害物质,保护水资源的质量。
4. 社会融合与互动绿地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交流与互动的场所,加强了社会融合。
公园、游乐场和户外运动设施为不同年龄、职业和兴趣爱好的人们提供了聚集的场所,促进了社交和交流。
绿地还是人们参与社区活动、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增进了居民的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
5. 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补充和延伸,对于保护和增加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规划和保护绿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各类动植物的群落生存和繁衍,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总结起来,绿色园林城市绿地建设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水资源、促进社会融合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与功能

浅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与功能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本文将从社会、环境和生态三个方面来浅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与功能。
首先,城市公园绿地在社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功能。
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享空间,可以促进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
在城市公园绿地中,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加强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并且可以共同参与各种活动,增加社会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外,城市公园绿地还是促进城市文化和传统的重要场所。
在公园内,人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舞蹈表演等,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城市文化。
其次,城市公园绿地在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和功能。
首先,它们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绿色空间,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城市公园绿地中的花草树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净化空气。
同时,城市公园绿地还可以吸收和分解废气和有害物质,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它们还能够调节城市的温度和湿度,并且可以减少交通噪音等外部干扰,为人们提供一个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最后,城市公园绿地在生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和功能。
一方面,城市公园绿地可以保护和维护城市的生态系统。
它们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源,吸引了各种野生动植物在城市中生存和繁衍。
同时,城市公园绿地还可以形成城市的生态廊道,连接不同的自然区域,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另一方面,城市公园绿地还可以带来很多生态服务。
例如,它们可以吸收雨水并减少洪水的发生,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地下水资源。
此外,城市公园绿地还可以提供风景和休闲活动,增加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关注。
总之,城市公园绿地在社会、环境和生态方面的意义与功能不可忽视。
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社交互动的场所,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环境、促进了生态平衡。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城市公园绿地,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不断创新和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和管理。
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与方法

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与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城市绿地的匮乏。
城市绿地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以及一些常见的建设方法。
一、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1.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城市绿地是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理想场所。
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人们渴望能够有一个绿草如茵、清新宜人的环境,享受户外健身、散步、野餐等活动。
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带来减压的效果。
2. 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绿地具备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大量的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提高城市空气的品质。
3. 调节气候:城市的高密度建设导致热岛效应的加剧,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缓解这种现象。
通过绿化、树木的遮荫及蒸发作用,城市绿地能够降低城市的气温,并改变城市的微气候格局,为人们创造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
4. 保护生态环境:城市绿地不仅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还能够保护城市的水源、土壤等生态功能。
它们可以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流失和土壤的侵蚀,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城市绿地建设的方法1. 建设公园和绿地:公园和绿地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预留一定的用地空间用于公园和绿地的建设。
这些公园和绿地应该尽可能多样化,包括花坛、草坪、树木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 竖向绿化和屋顶绿化:城市中的立体绿化可以通过在建筑物外墙和废墟上种植藤蔓植物或树木来实现。
屋顶绿化是将建筑物的屋顶进行绿化处理,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形成绿色屋顶,不仅可以提供休闲空间,还能减缓雨水流失和降低室内温度。
3. 林草结合的开放空间:结合城市的地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在城市中建设一些以草地、花坛和树木为基础的森林公园。
通过增加绿地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居民活动的场所。
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和效益

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和效益城市绿地建设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社会、环境、健康等方面详细阐述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和效益。
一、提升居民生活质量1.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休息、聚会和娱乐的场所,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交和娱乐需求,提供一个放松心情、减轻工作压力的空间。
2.促进安全感和社区凝聚力。
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宜人的居住环境,不仅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还有利于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凝聚。
3.改善生活环境。
城市绿地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减少噪音,并吸收雨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1.调节气候和改善环境。
城市绿地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2.保护水资源。
城市绿地可以起到保护水源的作用,吸收雨水并减少水质污染,提供水源补给,维持城市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3.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绿地为各种植物和生物提供了一个生存繁衍的栖息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了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物种。
三、提升居民健康水平1.增加运动和休闲机会。
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适合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跑步、散步、骑自行车等,促进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2.缓解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城市绿地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和疲劳,提供心理舒适感,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
3.改善环境质量和减少疾病发生。
城市绿地的存在可以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四、推动经济发展1.促进旅游业发展。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一大景观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旺。
2.创造就业机会。
城市绿地建设需要大量的设计、施工、养护等人力资源,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提升房地产价值。
浅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与功能

浅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与功能城市是一个人口、资源高度集聚的载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人类越来越严重的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失衡将会导致城市生态危机,对人类是一个不良信号,近年来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对于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当今世界,人类为了追求更享受的生活,往往不顾自然生态、环境,恣意的污染破坏地球。
但是,对地球造成的伤害越多,反噬的力量就越大。
一次次巨大的灾害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阿富汗发生7.6级新西兰强烈地震、美国东北部大雪、日本地震海啸、美国中部龙卷风、智利火山爆发、中美大旱、泰国洪水、土耳其强震等灾害让人感到恐惧。
而我国则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与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积极主动地改善环境、提高生存环境质量对我们而言成为一个长期而巨大的挑战。
城市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居住、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城市往往因公园的存在而变得更有文化魅力。
随着全国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创建的兴起,公园绿地的建设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1.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2平方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建设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公园绿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改善环境的社会需求,人们发现营建公园、绿地乃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并从此使公园绿地的建设开始得到迅速发展。
城市绿化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城市绿化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标志。
城市绿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建设美丽城市的重要体现。
一、城市绿化的必要性1.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城市是人口聚集、工业集中的地区,车流、工业排放等都会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下降。
而城市绿化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
2.增加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系统城市绿化建设可以营造出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原和发展,减轻城市生态系统的压力。
3.改善城市水体质量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中的水体不断被污染。
一些植物如水生植物、河道边缘植物等,具有很好的固定、沉淀、吸收功能,能有效改善城市水体质量。
4.缓解气候变化、改善城市气候城市绿化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气候变化。
沿街绿化、城市森林、大型公园等都可以降低大气温度,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二、城市绿化的意义1.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文化内涵城市绿化建设可以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文化内涵。
城市绿化也是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元素,显示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和素质。
2.增加市民文化和娱乐活动场所城市绿化建设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休闲能够活动场所。
人们在享受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会体验到文化、艺术等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3.提高市民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城市绿化建设可以为市民身心健康提供保障,降低市民的心理压力、缓解城市人群的情绪,提高生活品质。
在城市绿地、公众花园等地方,人们可以进行户外活动、运动、休闲等多种健身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三、如何推进城市绿化建设为了推进城市绿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城市绿化,提出具体绿化指标,加强绿化设施的规划、建设。
2.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城市绿化建设不可少的一部分。
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及内容。

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及内容城市公园绿地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为大多数人服务;同时,它又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被称为城市的“起居室”和“橱窗”。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具备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效益,还承载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展现城市文化与特色等多重意义。
一、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生态意义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中的自然生境被大量破坏,而公园绿地则成为了城市中残存的自然生境的庇护所。
它们不仅为城市中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还能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降低噪音、调节温湿度等生态功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社会意义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居民共享的公共空间,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意义。
首先,公园绿地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娱乐、体育锻炼、文化交流等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有助于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其次,公园绿地还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支持。
例如,老年人可以在公园中散步、健身、聊天,享受晚年生活;儿童可以在公园中玩耍、学习,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经济意义城市公园绿地虽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在间接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公园绿地的建设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和商业繁荣,提高城市土地的价值。
其次,公园绿地作为城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消费,为城市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
最后,公园绿地的建设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岗位。
二、城市公园绿地的内容城市公园绿地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绿化植被绿化植被是城市公园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多种植物类型。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态过程,发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及建议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及建议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品质,增加城市氧含量,还能调节城市气候、净化水源、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就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建议进行分析。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1. 美化城市环境城市园林绿化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繁华的都市中,绿树成荫、花香草绿的城市景观,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2. 改善空气品质城市园林绿化还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有效净化空气。
树木还能够吸收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和灰尘颗粒,阻挡音频的传播,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品质。
3. 调节城市气候城市园林绿化可以调节城市的气候,减缓城市的气温上升速度。
绿化带来的湿度和阴凉可以降低城市的气温,让城市更舒适,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4. 净化水源城市园林绿化可以起到保护水源的作用。
植被可以保护地下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从而保护城市的水源,净化城市环境。
5.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的生态价值。
绿地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憩的场所,还可以为城市增添一份清新的绿色空间,带给人们舒适与愉悦。
二、建议分析1. 加大绿地建设力度针对当前一些城市中绿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应加大绿地建设力度,适当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
2. 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例如步行、骑行等,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的污染。
3. 加强植树造林工作通过加强植树造林工作,扩大城市植被覆盖面积,增加城市的绿色氧吧,改善城市的空气品质。
4.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对于一些环境恶化比较严重的地方,应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土地的绿化植被,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力度,对城市中的绿地进行精心设计和合理布局,保证城市绿地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与功能
摘要:本文以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地球灾害为背景,围绕着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一主题,剖析了城市生活中公园绿地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功能,倡导城市发展与绿地建设和谐统一。
关键词:自然环境、公园绿地、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with the earth disasters occuring frequently in recent years, focuses on the theme that how to protect the envi ronment of mankind’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s and functions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in the city life, and advocates the harmony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Key words: natural environment; park green spa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
当今世界,人类为了追求更享受的生活,往往不顾自然生态、环境,恣意的污染破坏地球。
但是,对地球造成的伤害越多,反噬的力量就越大。
一次次巨大的灾害摆在我们面前,仅去年一年,新西兰强烈地震、美国东北部大雪、日本地震海啸、美国中部龙卷风、智利火山爆发、中美大旱、泰国洪水、土耳其强震等灾害让人感到恐惧。
而我国则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与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积极主动地改善环境、提高生存环境质量对我们而言成为一个长期而巨大的挑战。
2、公园绿地的相关指标与功能意义。
随着全国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创建的兴起,公园绿地的建设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1.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2平方米。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建设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2]城市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居住、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城市往往因公园的存在而变得更有文化魅力。
2.1公园绿地的起源和发展
公园绿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改善环境的社会需求,人们发现营建公园、绿地
乃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并从此使公园绿地的建设开始得到迅速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破坏的城市时,欧洲许多国家都开始将绿地系统引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由此改变了工业革命初期的那种拥挤、杂乱、污染的所谓“近代城市”形象。
从西方公园绿地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尤其是二战之后它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2公园绿地设立的目的
公园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营的市政设施。
换句话说,公园是公共团体,或政府为保持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国民教育,并自由享受园内的设施,兼有防火、避难及防灾的绿化用地。
虽然因职业、年龄及社会方式的不同,对公园的概念和要求多少有些不同,然而,对公园要求有新鲜空气、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环境优美这一点是相同的。
公园补充了城市生活中所缺少的自然山林,风景奇丽的树木,宽阔的草坪,五彩的花卉,新鲜湿润的空气,随心所欲的散步和运动。
这对在城市生活中的人有着恢复身心疲劳的作用,被称之为城市的肺。
公园设立的目的,是补充现代社会人类偏重于物质文明生活的缺陷,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自然的生活,陶冶精神。
因公园有无形的教育功能,这对提高人民的素质起到一定的作用。
2.3公园绿地的功能
随着城市集中发展,工业化进程速度加快,引发了城市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浊、噪声严重等城市公害,城市生活环境恶化。
而公园绿地能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公害的重要作用。
因此,现代公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2.3.1公园绿地的直接功能
人类生活中必须的自然环境,在公园中暂时可以获得满足。
公园可提供人们湿润新鲜的空气,提供人们运动、娱乐的场所和设施。
公园中的音乐台、舞池、剧场直接为市民提供集会和娱乐活动场所。
公园环境优美,改善附近的卫生环境,同时也能对预料不到的灾害,如火灾、地震等起预防或避难场所的作用。
另外,还有防噪声、防有害气体、防尘作用。
2.3.2公园绿地的间接功能
在城市人工环境中,有了树木花草,使城市充满生机,城市面貌更加美丽;抑制了尘土飞扬,使城市清洁卫生。
同时,公园中的名胜古迹、纪念碑、不同景点、景物,对市民起到爱国主义和热爱家乡、城市的教育作用。
公园中的植物园、专类园、温室、动物园、水族馆、图书室、展览室等,均有科普、科教的作用,人们在游览休息中无形地获得教益,这对提高市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以上的直接、间接功能外,城市公园在阻隔性质相互冲突的土地使用、降低人口密度、节制过度城市化发展、有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改善交通、保护文物古迹、减少城市犯罪、增进社会交往、化解人情淡漠、提高市民意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3、公园绿地应在建筑与城市发展中和谐统一
在当今的商业时代,寸土寸金,从开发商乃至政府,无不在追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天平前,倾向选择高密度的建筑面积,以为提高容积率就能获得更高的效益,殊不知事实刚好相反,优良的人居绿化环境与楼盘的高品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甚至能为后者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公园绿地亦如此,一个利用自身特色建设起来的公园绿地,不仅能为城市带来环境、经济、社会效益,还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甚至成为一个国家最美的标志。
例如法国凡尔赛宫、美国加州德斯康索花园、英属哥伦比亚宝翠花园、意大利埃斯特庄园、英国斯托海德风景园、德国波茨坦无忧宫、我国的网师园等。
[3]
参考文献:
[1] 山西新闻网[N]. 山西日报,2012-03-12.
[2] 陈锡波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J]. 中国园林建设网,2009:2-2
[3] 2010年09月13日08:31 凤凰家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