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的提取实验设计讲课教案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及咖啡碱的实验方案

学习钙离子沉淀提取茶多酚的关键步骤方法和特点。
2.2.村料与设备:
2.2.1.材料:绿茶磨碎样、沸水、脱脂棉、生石灰(兑成饱和石灰水)、pH试纸 、柠檬酸(5%)。
2.2.2设备:茶样粉碎机、水浴锅、漏斗、三角瓶、容量瓶、烧杯、离心机、玻棒。
2.3.实验方法:
2.3.1.取绿茶磨碎样20克加人250ml沸水水浴浸提30分钟,棉饼过滤,滤液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inensis
简 称:GTP
别 名:茶鞣质、茶单宁
物理性状: 1 外观:白色晶体。2 易溶于水及有机溶液,味苦涩。
稳定性:在 PH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 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稳定性极强,在PH值4—8、250℃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列入GB2760-89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2、化学性质
药理作用
1. 具有很强的消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
2.抗衰老作用。
3.抗辐射作用。
4. 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5. 抗菌、杀菌作用。
6. 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
7. 对烟民有好处,可以清洗肺部尼古丁。
文献了解:
茶多酚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保鲜防腐 ,无毒副作用 ,食用安全。有防降解的作用 ,还具有明显的抗衰老、 消除人体过剩的自由基 ,去脂减肥,降低血糖、 血脂和胆固醇 ,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细胞等药理功能 ,防治艾滋病 ,防龋护齿 ,抑制口臭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有助于美容护肤 ,抗过敏 ,防腹泻 ,抗流感 ,增强免疫力 ,解烟毒等多种功效[。所以在食品加工、 医药、 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茶多酚的提取实验报告

茶多酚的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掌握茶多酚的提取方法,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茶多酚。
三、实验步骤
1.将10克干燥的绿茶叶粉末加入500毫升蒸馏水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10分钟。
2.将煮沸后的茶叶汁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液加入等量的乙醇中,搅拌均匀,过滤,收集滤液。
4.将滤液加入等量的正己烷中,搅拌均匀,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加入等量的氯仿中,搅拌均匀,过滤,收集滤液。
6.将收集的氯仿溶液挥发干燥,得到茶多酚。
四、实验结果
经过提取和干燥,得到了0.5克茶多酚。
五、实验分析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茶多酚,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提取溶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但是,水提法提取茶多酚的效率较低,需要多次提取和分离,操作较为繁琐。
此外,茶多酚的提取量受到茶叶品种、加工工艺、提取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水提法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得到了0.5克茶多酚。
茶多酚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本实验掌握了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对茶多酚的性质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茶叶有效成分的提取

茶叶有效成分的提取(茶多酚)一、实验目的:1、了解溶剂萃取法萃取得到茶多酚的过程;2、进一步熟悉洗涤、浓缩、萃取、蒸馏、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3、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锻炼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4、学会检验产品,计算产率二、实验原理:茶多酚(Tea Polyphones,简称TP)是茶叶的主要成分,其药理作用是能够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分子式C15H14O6,3,3’,4’,5,7一五羟基黄脘儿茶酚。
本实验利用茶多酚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而不溶于氯仿的性质来提取茶多酚。
三、实验器材及材料:器材:250ml的三口烧瓶,布袋,蒸发皿,分液漏斗,等;试剂:茶叶,碳酸钠,乙醇,氯仿,乙酸乙酯,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浸提与浓缩:将计量的维生素C和0.8%的NaHSO3溶于乙醇中配制成2500ml 80%的溶液;将粉碎细化后的绿茶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并将配制的乙醇溶液分别以1200ml,800ml,500ml分三批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升温回流浸提;浸提时间分别为60min,40 min,30 min,每次的浸提液分别倾出到烧杯中放入冷冻箱内,并将茶渣挤滤干,整个浸提过程中保持PH<5,浸提液置于冷冻箱中冷冻2个小时或者过夜后进行提液抽滤,将上层清液抽出,计量后放入1000ml的单口烧瓶中进行常压浓缩,回收其中的乙醇,得到浸提浓缩液,并记录其体积;并计算浸提物料的收率。
1.2 络合:将浓缩液加入100ml的80%乙醇溶液,用CHCL3进行萃取,每次用CHCL3150ml,共萃取4次,取萃取余相加入到四嘴瓶中;向体系加入络合剂三氯化铝和三氯化铁,搅拌,用5%的氨水调节PH值介于5~5.5之间,维持温度在30~35℃之间,并缓慢搅拌使络合沉淀完全;将得到的固液悬浮液进行抽滤,并用蒸馏水100ml分两次洗涤滤饼,进行抽干,称量滤饼质量。
1.3 酸化转溶:将所得的滤饼用10%HCL 600ml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用乙酸乙酯萃取4~5次,每次用400~500ml;得到的萃取液,用含1.5%的柠檬酸,20%的NaHSO3的溶液进行水洗1次;乙酸乙酯相用无水Na2SO4 200g 进行干燥,并过滤;用100ml烧瓶将上述滤液进行真空旋转干燥,应用减压干燥,并控制外边的水浴温度为35℃左右,并保证旋蒸时间充分;得TP重量,计算全程百分收率;并回收络合剂。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五、思考题
1.从茶叶中提取的粗咖啡因有颜色绿色光泽,为什么?
工业上,咖啡碱主要通过人工合成制得。它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因此可以作为中枢神经兴奋药,它也是复方阿司匹林(APC)等药物的组分之一。咖啡因可以通过熔点及光谱法加以鉴定。另外,咖啡碱可以和水杨酸反应生成水杨酸盐石灰
四、实验内容
1.称取10 g茶叶末,用滤纸包好,放入脂肪提取器的滤纸套筒中,在圆底烧瓶中加入75 mL 95%乙醇,用水浴加热,连续提取至提取液颜色很淡。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时,立即停止加热。稍冷后,改成蒸馏装置,回收提取液中的大部分乙醇。
2.趁热将瓶中的残液倒入蒸发皿中,拌入3~4 g生石灰使成糊状,在蒸气浴上烘干,期间应不断搅拌,并压碎块状物,务必使水分全部除去。
对于脂肪提取器右图脂肪提取器是利用溶剂回流和虹吸原理是固体物质每一次都能被纯的溶剂所萃取因而效率较高为增加液体浸溶的面积萃取前应先将物质研细用滤纸套包好置于提取器中提取器下端接盛有萃取剂的烧瓶上端接冷凝管当溶剂沸腾时冷凝下来的溶剂滴入提取器中待液面超过虹吸管上端后即虹吸流回烧瓶因而萃取出溶于溶剂的部分物质
咖啡碱是杂环化合物嘌呤的衍生物,它的化学名称是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如下:
嘌呤咖啡因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系无色针状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乙醇氯仿等。在100 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 时升华相当显著,至178 时升华很快。无水的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 。
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一、实验目的:研究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大致含量,并分析比较现有的醇提和水提工艺,结合不同的纯化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比较得出其优缺点,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
二、实验原理:1.,(粗提部分)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含水乙醇和乙酸乙酯等溶液中,而不溶于氯仿,苯等试剂,利用茶多酚在上述溶剂中具有具有不同分配系数等特性,经过多次萃取进进行提取分离纯化。
2.,(纯化部分)未氧化的茶多酚及其初级氧化产物易溶于乙酸乙酯3,(纯化部分)茶多酚能与无机盐中的金属离子(如Ca2+、Mg2+ 、Zn2+ 等)配位生成沉淀而对茶多酚进行分离4,在一定PH值条件下,酒石酸能与多酚类物质反应形成蓝紫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540nm波长下具有最大吸光度。
在适当范围内,茶多酚的含量与络合物的吸光度成正比,符合朗柏-比尔定律,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对茶多酚定量分析。
三、实验仪器:干茶,真空干燥箱,分液漏斗,旋转蒸发仪,乙醇,氯仿,乙酸乙酯,纱布,烧杯,玻棒,漏斗,电子天平,水浴锅,95%乙醇,氯化钙(无水),氯化镁,硫酸,氨水均为分析纯。
索氏抽提器;PHS一3C数字酸度计;800型离心沉淀器;GSP一805型圆盘搅拌器;79—1磁力加热搅拌器;UV-9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微波炉;LD4—800大容量低速离心机。
四、实验步骤:(一):茶多酚乙醇提取和有机溶剂纯化实验(3次平行实验)1、乙醇提取:称茶叶磨碎样3g于烧杯中,加入5倍量(15ml)85%乙醇,将烧杯置于30-40℃水浴锅中,浸提20min,浸提过程不断搅拌,然后滤出滤液,剩下的茶渣再加2-3倍量(约6~9 ml)85%乙醇,再浸提20min,过滤。
合并两次滤液。
(取3ml留样分析)2、减压浓缩:将滤液装入旋转蒸发仪中,在40-50度水浴温度下减压浓缩至基本除去乙醇为止。
3、氯仿除去杂质:将浓缩液装入分液漏斗中,将同等体积的氯仿加入,摇匀后混合液分为两层。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案

设计性实验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实验方案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班级:葡工162班姓名:王勇峰学号:220162712指导老师:阿不都热依木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用无害溶剂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2.分离、纯化茶多酚粗品,掌握溶剂提取法提取茶多酚的原理及方法。
3.定量分析茶多酚产品含量。
二.实验原理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是传统的提取工艺。
是利用茶叶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提取分离。
在粗茶叶萃取溶液中,除含有茶多酚以外,还含有咖啡碱、酯质、色素、植物多糖、有机酸、以及悬浮物,且茶多酚含量仅为25%~40% ,所以大多数工艺用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机溶剂反复萃取的方法进一步除杂、纯化、精制。
茶水用氯仿萃取可得到水层和有机层,咖啡碱存在于有机层,而茶多酚则存在于水层中,根据萃取及过滤原理,将有机层和水层分别进行浓缩、萃取,即可得到相应粗产物。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天平;分析天平;铁架台;抽滤装置;超级恒温水浴槽;长颈漏斗一个;滤纸若干张;分液漏斗一个;100毫升的烧杯(三个);玻璃棒一个;药品:1.乙醇水溶液(50%);2.干茶叶原料;3.氯仿(分析纯);4.Na2SO4溶液馏水四.实验步骤1、温度设定:打开超级恒温水浴电源开关,使温度达到90℃2、称量:称取30克干茶叶,放在100毫升小烧杯中。
3、溶解:用量筒量取40毫升50%乙醇水溶液,倒入小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干茶叶完全浸润在乙醇溶液中。
4、加热:将干茶叶和乙醇水溶液的混合液置于超级恒温水浴槽中,加热20分钟。
5、过滤:将加热完毕的混合液取出,冷却到室温;用长颈漏斗对混合液进行过滤,滤除茶叶残渣。
再对残渣进行乙醇萃取.6、分离萃取:1)对分液漏斗进行试漏,调整好铁架台高度;2)用量筒量取20毫升氯仿①,置于100毫升小烧杯中;将茶叶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将氯仿倒入其中,再倒入少量Na2So4溶液②,轻轻摇匀,使之混合充分,静置,分层,上层应为茶多酚水溶液,呈茶色,下层为氯仿乙醇混合液,为无色。
茶多酚提取

目的:掌握用茶多酚提取BORMELAIN 的方法原理:1、茶多酚(1)与单宁酸、儿茶酚类相似, 可以以氢键形式结合蛋白或酶并改变其活性(2)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对于易氧化失活的巯基蛋白酶来说, 具有稳定作用,(3)(3)最佳络合条件为:茶多酚浓度0.8%, 温浴温度30℃, pH5 , 温浴时间0.5 h ,冷存时间0.5 h , 此时获得最大的菠萝蛋白酶活性回收率(约82.1%); 材料:1、新鲜菠萝2、试剂:0.8%茶多酚提取液,pH3.5 0.1mol/L PBS3、器材:水浴锅,冰箱,榨汁机,离心机,玻璃棒,小烧杯,滴管方法:1、菠萝蛋白酶的粗提取菠萝皮、肉、茎叶等各部分分别经打碎、榨汁、纱布粗滤、离心( 4000 r / min , 10min ) 后得澄清液, 存放于冰箱中备用。
2、沉淀分离10ml蛋白酶溶液+ 10ml 0.8% 茶多酚提取液-----> 30度30min------> 4度0.5h----> 4000r/min 10min ---->弃去上清液-------> 沉淀中加pH3.5 0.1mol/LPBS至10ml讨论:1、As I had used the method "salting out" to extract casein, I choose a new method this time.Using TP has obvious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using organic agents, such as 硫酸铵、乙醇、单宁. It's safer as it is extracted from tea and the enzyme has high activity extracted by using TP. And the operation is very easy.2、菠萝蛋白酶与TP 络合后, 最适反应温度及最适pH 无明显改变但范围变窄, 均为55℃与pH7左右;参考资料:《茶多酚对菠萝蛋白酶的分离及特性的影响研究》黄惠华高孔荣食品科学1996 V ol.17《茶多酚对菠萝蛋白酶的回收及其特性的影响》王晓玲,王洪新《食品工业》07.1。
茶多酚的提取方案(正交分解)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方案茶叶中富含一类多羟基的酚类物质, 即茶多酚( T ea Polyphenols, 简称T P) , 它是以儿茶素类( 约占TP 的79% ) 为主体的多酚类化合物; 此外, 还含有黄酮、黄酮苷类、花色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等。
TP 占绿茶干物质的20% ~ 30%, 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和良好的药理作用, 能够高效地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清除人体自由基、降血糖和血脂。
本研究以茶多酚提取产率和含量为指标, 对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时间、等量氯仿萃取次数、等量乙酸乙酯萃取次数等因素进行比较, 确定绿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 为茶多酚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绿茶、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恒温干燥器、过滤及萃取的设备。
1.2 试剂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乙醇、氯仿、乙酸乙酯等均为优级纯化学试剂。
1.3 茶多酚提取采用溶剂萃取法, 其原理是根据T P 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等溶剂的性质, 用水或乙醇先将茶多酚从茶叶中提取出来, 用氯仿除去杂质, 再用乙酸乙酯将其从水提物中分离出来,最后将乙酸乙酯回收, 即得到固体的茶多酚, 计算其产率。
提取方法见图1。
1.4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按照上述提取工艺, 经过多次单因子对比试验, 正交试验设计为: 选择浸提溶剂乙醇浓度、浸提时间、等量氯仿萃取次数、等量乙酸乙酯萃取次数等4 个因素,每个因素3水平,见表1。
以茶多酚的产率和含量为考察指标, 用L9( 34) 正交表安排试验, 其结果见表2。
表1 正交试验因素- 水平表( 试验条件)水平因素浸提溶剂浓度( %) A浸提时间( h) B等量氯仿萃取次数C等量乙酸乙酯萃取次数D1 95 1 1 12 80 1.5 2 23 60 2 3 3表2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A B C D 产率( %) 含量( %)1 1 1 1 12 1 2 2 23 1 3 3 34 2 1 2 35 2 2 3 16 2 3 1 27 3 1 3 28 3 2 1 39 3 3 2 1产率( %)K1 E = E = K2K3R含量( %)K1K2K3R1.5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所制得的茶多酚粉末0.1g,加入蒸馏水,完全溶解,定容至100 mL 水溶液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多酚的提取实验设计1茶多酚的提取实验设计(单因素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超声波萃取和微波萃取的一般方法,应用茶多酚含量测定实验的方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液茶多酚含量,选取各因素最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正交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1.超声波提取技术2.超声波是指频率为20千赫~50兆赫左右的电磁波,它是一种机械波,需要能量载体—介质—来进行传播。
超声波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的正负压强交变周期,在正相位时,对介质分子产生挤压,增加介质原来的密度;负相位时,介质分子稀疏、离散,介质密度减小。
也就是说,超声波并不能使样品内的分子产生极化,而是在溶剂和样品之间产生声波空化作用,导致溶液内气泡的形成、增长和爆破压缩,从而使固体样品分散,增大样品与萃取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目标物从固相转移到液相的传质速率。
在工业应用方面,利用超声波进行清洗、干燥、杀菌、雾化及无损检测等,是一种非常成熟且有广泛应用的技术。
3.超声波萃取的原理4.超声波萃取中药材的优越性,是基于超声波的特殊物理性质。
主要是主要通过压电换能器产生的快速机械振动波来减少目标萃取物与样品基体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固--液萃取分离。
(1)加速介质质点运动。
(2)空化作用。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产生特殊的“空化效应”,“空化效应”不断产生无数内部压力达到上千个大气压的微气穴并不断“爆破”产生微观上的强大冲击波作用在中药材上,使其中药材成分物质被“轰击”逸出,并使得药材基体被不断剥蚀,其中不属于植物结构的药效成分不断被分离出来。
加速植物有效成份的浸出提取。
(3)超声波的振动匀化(Sonication)使样品介质内各点受到的作用一致,使整个样品萃取更均匀。
5..超声波萃取的特点6.适用于中药材有效成份的萃取,是中药制药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煮醇沉萃取方法的新方法、新工艺。
与水煮、醇沉工艺相比,超声波萃取具有如下突出特点:7.(1)无需高温。
在40℃-50℃水温F超声波强化萃取,无水煮高温,不破坏中药材中某些具有热不稳定,易水解或氧化特性的药效成份。
(2)常压萃取,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易行,维护保养方便。
(3)萃取效率高。
超声波强化萃取20~40分钟即可获最佳提取率(4)具有广谱性。
适用性广,绝大多数的中药材各类成份均可超声萃取。
(5)超声波萃取对溶剂和目标萃取物的性质(如极性)关系不大。
(6)减少能耗。
由于超声萃取无需加热或加热温度低,萃取时间短,因此大大降低能耗。
(7)药材原料处理量大,成倍或数倍提高,且杂质少,有效成分易于分离、净化。
(8)萃取工艺成本低,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微波萃取机理微波萃取的机理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微波辐射过程是高频电磁波穿透萃取介质,到达物料的内部维管束和腺胞系统。
由于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迅速上升,使其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承受能力,细胞破裂。
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萃取介质捕获并溶解。
通过进一步过滤和分离,便获得萃取物料。
另一方面,微波所产生的电磁场加速被萃取部分成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速率,用水作溶剂时,在微波场下,水分子高速转动成为激发态,这是一种高能量不稳定状态,或者水分子汽化,加强萃取组分的驱动力;或者水分子本身释放能量回到基态,所释放的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分子,加速其热运动,缩短萃取组分的分子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从而使萃取速率提高数倍,同时还降低了萃取温度,最大限度保证萃取的质量。
微波萃取优点传统热萃取是以热传导、热辐射等方式由外向里进行,而微波萃取是通过偶极子旋转和离子传导两种方式里外同时加热。
传统热萃取和传统热萃取相比,微波萃取具有以下特点:a、质量高,可有效地保护食品、药品以及其他化工物料中的功能成分;b、产量大;c、对萃取物具有高选择性;d、省时,可节省50%~90%的时间;e、溶剂用量少(可较常规方法少50%~90%);f、低耗能。
微波辐射技术在食品萃取工业和化学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虽然起步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已足以显示其以下优越性:a、反应或萃取快;b、产率高,产品质量好;c、后处理方便;d、安全;e、无污染,属于绿色工程; f 、生产线组成简单,节省投资;微波萃取技术是食品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一项新技术。
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清洗机和微波萃取茶多酚,设计单因素实验,通过溶剂萃取所得的萃取液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选择一组优化的提取方法,为进一步实验做好准备。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一)器材超声波清洗机 2台微波炉 1台粉碎机 1台托盘天平 3台离心机(50ml离心管)1台离心管(50ml,具盖)9个/组超声波细胞粉碎机 1台吸水纸 3卷置物篮 2个小烧杯(100ml)9个/组量筒7个/组漏斗(滤纸) 3个/组 25ml容量瓶 9个/组吸量管0.2ml 1个/组 5ml 2个/组具塞试管20ml 19个/组 15*150试管 19个/组滴管 2个/组分光光度计(比色皿5付)(二)试剂茶叶150g;酒石酸亚铁溶液600ml;缓冲液1800ml;蒸馏水450ml提取液:30%~80%乙醇;10%~60%丙酮各组自配。
每种浓度约150ml,(70%乙醇,40丙酮约500ml)(注:各种试剂多备30%左右)四、操作方法(一)材料准备取一定量的茶叶,用粉碎机粉碎,备用。
(二)超声波和微波萃取单因素实验1.称取1g粉碎后的茶叶(每组先称取1g/份*18),于50ml离心管,加入适量溶剂,称重放入超声波清洗机或微波炉,按下表具体操作,每个处理重复3次。
2.过滤收集上清液,(每组得滤液2到3ml即可)。
8.以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法测定上清液中茶多酚含量,按下式技术茶多酚的提取收率,结果记录于试验表中。
茶多酚提取收率=(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加入溶剂体积)/茶叶总质量*100% 9.数据分析,判断最优化条件及各因素的影响。
找出相对优化的条件。
单因素实验数据表格实验设计方案:四人一组,一到五组超声波提取,六组不同机器处理。
(每梯度重复三次,三梯度9管同时进行。
)一组料液比 1:20;提取时间10*2min;0%和30%~70%乙醇六个梯度。
二组料液比 1:20;提取时间10*2min;0%和20%~60%丙酮六个梯度。
三组70%乙醇料液比1:20 提取时间10*2min20*2min30*2min(注:第四组提取液为40%丙酮,其余和第三组相同)三四组,20min提取的,放置一小时后,再次测定茶多酚含量(与前处理同),检验放置时间对茶多酚的影响。
五组70%乙醇料液比1:10 提取时间10*2min1:201:3040%丙酮料液比1:10 提取时间10*2min1:201:30六组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分别按如下处理:水料液比1:20 50%乙醇时间 3min40%丙酮微波提取:(用100ml三角烧瓶处理,此步提取我做。
)料液比 1:20 水50%乙醇时间3min40%丙酮(注:第6组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有些难度。
)各组长提前20min到实验室,先称好18份茶叶和配一组空白液作为对照,离心管贴写上组别。
建议四人分工,一人负责配提取液和过滤,一人负责定容,一人测定,一人打杂。
(提取液浓度,高浓度等体积稀释,或两相邻浓度等体积混合即可。
)各组测定后数据给老师,各大组数据共享。
一实验目的1.1 学习生物碱的提取方法;1.2 了解咖啡因的性质;1.3 学习脂肪提取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重点掌握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和纯化。
三实验原理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约占1~5%,另外还含有11~12%的丹宁酸(鞣酸),0.6%的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
为了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可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等)在脂肪提取器中连续萃取,然后蒸去溶剂,即得粗咖啡因。
粗咖啡因中还含有其它一些生物碱和杂质(如单宁酸)等,可利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
实验装置如下:1 .提管 2. 通气管 3. 虹吸管4. 小烧瓶5. 冷凝管四实验仪器和试剂试剂:茶叶 95%乙醇生石灰仪器:索氏提取器50 mL ),烧杯,干燥器,脱脂滤纸,镊子,分析天平,烘箱,恒温水浴,脱脂棉。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5.1 粗提:a、仪器安装:索氏提取器( 50 mL ),烧杯,干燥器,脱脂滤纸,镊子,分析天平,烘箱,恒温水浴,脱脂棉。
b、连续萃取:称取10g茶叶,研细,用滤纸包好,放入脂肪提取器的套筒中,用75mL95%乙醇水浴加热连续萃取2~3h。
c、蒸馏浓缩:待刚好发生虹吸后,把装置改为蒸馏装置,蒸出大部分乙醇。
d、加碱中和:趁热将残余物倾入蒸发皿中,拌入3~4g生石灰,使成糊状。
蒸气浴加热,不断搅拌下蒸干。
e、焙炒除水: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压碎块状物,小火焙炒,除尽水分。
5.2 纯化:a、仪器安装:安装升华装置。
用滤纸罩在蒸发皿上,并在滤纸上扎一些小孔,再罩上口径合适的玻璃漏斗。
b、初次升华:220℃砂浴升华。
刮下咖啡因。
C、再次升华:残渣经拌和后升高砂浴温度升华。
合并咖啡因。
5.3 检验:称重后测定熔点。
纯净咖啡因熔点为234.5℃。
六实验注意事项1、脂肪提取器是利用溶剂回流和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为纯溶剂所萃取的仪器。
溶剂沸腾时,其蒸气通过侧管上升,被冷凝管冷凝成液体,滴入套筒中,浸润固体物质,使之溶于溶剂中,当套筒内溶剂液面超过虹吸管的最高处时,即发生虹吸,流入烧瓶中。
通过反复的回流和虹吸,从而将固体物质富集在烧瓶中。
脂肪提取器为配套仪器,其任一部件损坏将会导致整套仪器的报废,特别是虹吸管极易折断,所以在安装仪器和实验过程中须特别小心。
2、用滤纸包茶叶末时要严实,防止茶叶末漏出堵塞虹吸管;滤纸包大小要合适,既能紧贴套管内壁,又能方便取放,且其高度不能超出虹吸管高度。
3、若套筒内萃取液色浅,即可停止萃取。
4、浓缩萃取液时不可蒸得太干,以防转移损失。
否则因残液很粘而难于转移,造成损失。
5、拌入生石灰要均匀,生石灰的作用除吸水外,还可中和除去部分酸性杂质(如鞣酸)。
6、升华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
若温度太低,升华速度较慢,若温度太高,会使产物发黄(分解)。
7、刮下咖啡因时要小心操作,防止混入杂质。
七实验成败关键方法一为焙炒和升华时温度的控制;方法二为有机相脱水干燥过滤时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