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实验报告七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综合实验报告目录一.8255并行口实验二.8259中断实验(一)三.8253定时/计数器实验四.A/D转换实验五.步进电机实验六.综合实验:十字路口交通灯实验七.实验体会四.8255并行口实验1.实验目的:(1)学习利用并行接口芯片8255构成并行接口电路的基本方法(2)熟悉掌握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基本性能及在时间应用中的硬件连接、初始化编程方法2.实验内容:编写程序,使8255的PB口为输出口,PA口为输入口,从PA口将K0~K7作为一个字节读入,在从PB口输出这一反码字节。

3.实验程序: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TART:MOV DX,21BH ;8255初始化命令字MOV AL,90HOUT DX,ALBG: MOV DX,218H ;从PA口读入数据IN AL,DXXOR AL,FFH ;求反MOV DX,219HOUT DX,AL ;从PB口输出JMP BGCODE ENDSEND START4.实验框图5. 实验电路图6.实验方法说明通过8255控制字设定PA口为输入口,PB口为数据输出口,读取PA口的数值并通过求反指令将数据取反后,经由PB口输出。

8259中断实验(一)1.实验目的:(1)了解PC机的中断结构及8259中断控制器的初始化(2)熟悉8259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硬件连线方法(3)了解8259的应用和硬件编程方法了解8259中断屏蔽2.实验内容:编写中断实验程序,主程序使8255的PB口为输出口,输出0FFH,L0~L7指示灯全亮,中断服务程序从PB口输出0FFH,L0~L3亮,L4~L7灭,并延时一段时间后返回主程序。

3.实验程序INT0 EQU 220hINT1 EQU 221hP8255B EQU 219HP8255K EQU 21BHSTACK SEGMENTSTA DB 50 DUP(?)TOP EQU LENGTH STA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S:STACKSTART:CLIMOV AX,TOPMOV SP,AXPUSH DSMOV AX,0000H ;定义IRQ0中断MOV DS,AXMOV AX,OFFSET IRQ0ADD AX,0000HMOV SI,20HMOV [SI],AXMOV AX,CSMOV SI,22HMOV [SI],AXPOP DSMOV AL,13H ;对8259进行初始化ICW1MOV DX,INT0OUT DX,ALMOV AL,8 ;对8259进行初始化ICW2 MOV DX,INT1OUT DX,ALMOV CX,0FFFFHLOOP $MOV AL,9 ;对8259进行初始化ICW4 MOV DX,INT1OUT DX,ALMOV CX,0FFFFHLOOP $MOV DX,INT1MOV AL,0FEH ;对8259进行初始化OCW1OUT DX,ALMOV CX,0FFFFHLOOP $MOV DX,INT0 ;对8259进行初始化OCW2,普通EOI返回MOV AL,20HOUT DX,ALMOV CX,0FFFFHLOOP $STIMOV DX,P8255K ;对8255进行初始化MOV AL,90HOUT DX,ALDSP: MOV AL,0FFHMOV DX,P8255BOUT DX,ALJMP DSPIRQ0: STIMOV CX,0FFFFHLOOP $MOV AL,0FHMOV DX,P8255BOUT DX,ALMOV DX,INT0MOV AL,20HOUT DX,ALMOV CX,0FFFFHLOOP $MOV CX,0FFFFHLOOP $IRETCODE ENDSEND START4.实验框图5. 实验电路图6. 实验方法说明主程序使8255输出高电平,实现L0~L7指示灯全亮。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概述: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验学习,可以加深对计算机内部运行原理的理解,提高软硬件的开发和调试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对微机原理实验的学习和思考。

实验一:二进制转换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首先了解了二进制数的概念以及其和十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加深了对计算机内部数据表示方式的理解。

这对于后续学习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编程语言至关重要。

实验二:逻辑门电路实验逻辑门电路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使用逻辑门芯片构建各种逻辑电路,并能够通过真值表分析和验证逻辑电路的正确性。

这对于理解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处理和控制逻辑有着直接的帮助。

实验三:运算器设计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通过学习和设计算术逻辑单元(ALU),了解了计算机的算术操作过程,并能够通过运算器实现基本算术运算。

这对于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四:存储器与外设实验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存储器的类型、组织结构和访问方式,并通过外设与存储器的交互,实践了计算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过程。

实验五:微处理器实验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通过实验,我学习了微处理器的基本运行原理,能够通过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并通过微处理器执行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

这个实验为我今后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总结:通过这几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课程的实践内容和相关知识。

实验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使用仪器设备和工具,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不断的实践,我对计算机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未来展望:微机原理实验的学习只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小部分。

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加深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学习,并不断深入钻研,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2. 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3. 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如CPU、内存、硬盘、主板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系统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②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系统的整体结构。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②了解各个阶段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2)实验内容: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如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等。

(3)实验步骤:①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②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功能;③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提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2)实验内容:编写一个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以下功能:①计算两个数的和;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③输出程序运行结果。

(3)实验步骤:①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上述功能;②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③分析程序运行过程,确保程序正确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了解了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通过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掌握了微机的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通过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熟悉了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提高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微机原理实验,我对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目录软件实验部分:实验一清零程序实验二拆字程序实验三拼字程序实验四数据区传送子程序实验五数据排序实验实验六查找相同数个数实验七无符号双字节快速乘法子程序实验八多分支程序实验九脉冲计数(定时/计数器实验)实验十电脑时钟(定时器、中断综合实验)硬件实验部分:实验一 P1口亮灯实验实验二 P1口转弯灯实验实验三 P3.3口输入,P1口输出实验四工业顺序控制实验五继电器控制实验六 8255控制交通灯实验七 LED16×16点阵显示实验实验八串并转换实验实验九 A/D转换实验实验十 D/A转换实验十一电子音响实验十二步进电机控制实验十三 8032串行口应用实验㈠——双机通信实验十四小直流电机调速实验软件实验部分本节共编了十个软件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程序的调试,使学生熟悉MCS-51的指令系统,了解程序设计过程,掌握汇编语言设计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实验系统提供的调试手段来排除程序错误。

本节提供的软件实验,涉及外部数据存储器扩展寻址操作,因此需按下图连接实验线路。

1.将存储器单元的D0—D7总线接口用8芯扁平线与数据总线单元D0—D7的任一接口相连,存储器单元的A0—A7地址接口与地址总线单元(低8)A0—A7的任一接口相连,存储器单元的A8—A12地址接口与地址总线单元(高8)A8—A12的任一接口相连。

注意外部扩充的数据区的有效范围。

2.存储器单元的WE/PGM插孔与六位LED左下方的IOWE插孔相连。

3.存储器单元的OE插孔与六位LED左下方的IORD插孔相连。

4.存储器单元的CS1插孔与六位LED右下方的IOWE插孔相连。

实验一清零程序一、实验目的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熟悉键盘操作。

二、实验内容把2000H-20FFH的内容清零三、程序框图四、实验步骤用连续或单步方式运行程序,检查2000-20FF中执行程序前后的内容变化。

五、思考假使把2000H-20FFH中的内容改成FF,如何修改程序。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微机原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掌握微机系统的编程和调试方法,提高我们对微机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一台2、微机原理实验箱一套三、实验内容1、 8255 并行接口实验了解 8255 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通过编程实现 8255 芯片的 A 口、B 口、C 口的输入输出控制。

2、 8253 定时/计数器实验掌握 8253 芯片的工作方式和编程要点。

利用 8253 芯片实现定时和计数功能。

3、 8259 中断控制器实验学习 8259 芯片的中断管理机制。

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实现中断响应和处理。

四、实验原理1、 8255 并行接口8255 是一种可编程的并行接口芯片,具有 A、B、C 三个 8 位端口。

通过对控制字的编程,可以设置各个端口的工作方式为输入或输出。

2、 8253 定时/计数器8253 包含三个独立的 16 位计数器,每个计数器可以工作在不同的方式下,如方式 0 到方式 5。

通过对计数器的初值设置和控制字编程,可以实现定时和计数功能。

3、 8259 中断控制器8259 用于管理外部中断请求,可实现中断优先级的判断和中断嵌套。

通过对 8259 的初始化编程,可以设置中断触发方式、中断向量等。

五、实验步骤1、 8255 并行接口实验连接实验电路,将 8255 芯片与实验箱上的相关引脚连接好。

编写程序,设置 8255 的控制字,使 A 口为输出,B 口为输入。

向 A 口输出数据,从 B 口读取数据,并观察实验结果。

2、 8253 定时/计数器实验连接实验电路,将 8253 芯片与实验箱上的相关引脚连接好。

编写程序,设置 8253 计数器 0 的工作方式为方式 2,初值为 1000。

启动计数器,观察输出引脚的波形变化。

3、 8259 中断控制器实验连接实验电路,将 8259 芯片与实验箱上的相关引脚连接好。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内容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根据实验所需,搭建适当的微机实验系统,包括各种硬件设备的连接与设置。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的硬件接口,进行实验操作,学习硬件接口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使用相应的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

4. 中断实验:通过调用不同的中断服务例程,进行实验操作,学习中断的使用原理和应用场景。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连接各种硬件设备,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选择一个硬件接口,例如并行口,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读取和输出数据的功能。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相应的程序,并进行调试。

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4) 中断实验:选择一个中断服务例程,例如键盘中断,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对键盘输入的响应。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2. 实验结果:(1) 硬件接口的实验结果:通过编写程序并连接硬件接口,成功读取和输出数据,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2)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正确执行,并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3) 中断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响应相应的中断信号,并实现了对键盘输入的处理。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硬件接口的连接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等。

但通过彼此的合作与讨论,我们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实验。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微机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2013)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2013)

计算机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实验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目录一、调试程序DEBUG二、熟悉80486指令系统三、熟悉汇编语言汇编程序上机过程四、汇编程序分支程序设计一五、汇编程序分支程序设计二六、汇编程序循环程序设计一七、汇编程序循环程序设计二八、汇编综合程序实验一调试程序DEBUG一、实验题目:调试程序DEBUG二、实验目的:1. 熟悉调试程序DEBUG2. 掌握调试程序DEBUG的操作步骤调试程序DEBUG:调试程序DEBUG.EXE是DOS提供的一个调试汇编语言程序的程序,每个版本的DOS都带有该程序,具有跟踪程序运行、设置断点、显示修改内存与寄存器的内容等功能,还可对小段程序进行汇编调试。

动态调试程序在编写和运行汇编程序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错误和问题,需要对程序进行分析和调试,调试程序DEBUG 就是专为汇编语言设计的一种调试工具。

它在调试汇编语言程序时有很强的功能,能使程序设计者接触到机器内部,能观察和修改寄存器和存储单元内容,并能监视目标程序的执行情况,使用户真正接触到CPU 内部,与计算机产生最紧密的工作联系。

DEBUG 的执行DEBUG 命令格式主要DEBUG 命令DEBUG 的执行在操作系统(DOS 或WIndows )命令行方式下,直接调入DEBUG 程序,键入命令的格式如下:D>DEBUG [d:][Path][filename[.ext]][Parm1][Parm2]其中[] 的内容为可选项,可以有也可以缺省。

[d:] 为驱动器号,指要调入DEBUG 状态的可执行文件在哪个驱动器中,如A: 、B: 、C: 等。

[Path] 为路径,指要调入DEBUG 状态的可执行文件是在哪个目录下或子目录下。

[filename[.ext]] ,指要调入DEBUG 状态下的可执行文件的文件名,该文件可以是通过编辑、汇编、连接后产生的可执行文件,也可以是在DEBUG状态下汇编的程序段,通过写盘命令W 写入磁盘的文件。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院别: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011班姓名:刘小云学号:2010128134实验一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的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数据传送和算术运算指令的用法熟悉在PC机上建立、汇编、链接、调试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将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要求被加数和加数均以ASCII码形式各自顺序存放在以DATA1、DATA2为首的5个内存单元中(低位在前),结果送回DATA1处。

三、程序框图四、实验所用程序DATA SEGMENTDATA1 DB 33H,39H,31H,37H,34H;被加数DATA1END EQU $-1DATA2 DB 34H,35H,30H,38H,32H;加数DATA2END EQU $-1SUM DB 5 DUP(?)DATA ENDSSTACK SEGMENTSTA DB 20 DUP(?)TOP EQU LENGTH STA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ES:DATA 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AX,STACKMOV SS,AXMOV AX,TOPMOV SP,AXMOV SI,OFFSET DATA1ENDMOV DI,OFFSET DATA2ENDCALL ADDAMOV AX,4C00HINT 21HADDA PROC NEARMOV DX,SIMOV BP,DIMOV BX,05HAD1: SUB BYTE PTR [SI],30HSUB BYTE PTR [DI],30HDEC SIDEC DIDEC BXJNZ AD1MOV SI,DXMOV DI,BPMOV CX,05HCLCAD2: MOV AL,[SI]MOV BL,[DI]ADC AL,BLAAAMOV [SI],ALDEC SIDEC DILOOP AD2MOV SI,DXMOV DI,BPMOV BX,05HAD3: ADD BYTE PTR [SI],30H ADD BYTE PTR [DI],30H DEC SIDEC DIDEC BXJNZ AD3RETADDA ENDPCODE ENDSEND START五、实验程序分析及预计结果数据定义段省略分析MOV SI,OFFSET DATA1END ;将DATA1的偏移地址给SI,SI中存放的是0004 MOV DI,OFFSET DATA2END ;将DATA2的偏移地址给DI,DI中存放的是0009 CALL ADDA;调用子程序ADDAMOV AX,4C00HINT 21HADDA PROC NEARMOV DX,SIMOV BP,DIMOV BX,05HAD1: SUB BYTE PTR [SI],30H;将SI中的数值变为十进制数SUB BYTE PTR [DI],30H;将DI中的数值变为十进制数DEC SI;将SI中的地址前移一位改变下一个数值DEC DI;将DI中的地址前移一位改变下一个数值DEC BX;定义循环的次数JNZ AD1;在BX中的数值不等于0的情况下循环执行AD1MOV SI,DX;重新初始化SIMOV DI,BP;重新初始化DIMOV CX,05HCLC ;将进位标志位清零AD2: MOV AL,[SI]MOV BL,[DI]ADC AL,BL;将AL,BL中的数据用带进位的加法相加,保存到AL中AAAMOV [SI],ALDEC SIDEC DILOOP AD2MOV SI,DXMOV DI,BPMOV BX,05HAD3: ADD BYTE PTR [SI],30H;将十进制数转化为十六进制,并存到SI中ADD BYTE PTR [DI],30H;将十进制数转化为十六进制,并存到DI中DEC SIDEC DIDEC BXJNZ AD31、在数据段,定义了一个data1,分配的地址是00~04,data1end里面的内容是04h,且不占内存,定义的data2,分配的地址是05~09,类似的,data2end里面的内容是09h2、在循环AD1过程中,data1里面的内容从开始的33h,39h,31h,37h,34h变为3,9,1,7,4;data2里面的内容也从开始的34h,35h,30h,38h,32h变为4,5,0,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2.掌握无符数和带符号数比较大小转移指令的区别。

二、实验内容
1.在数据区中定义三个带符号字节变量。

2.编写程序将其中的最大数找出送到MAX单元中。

三、编程思路
该题目要求掌握多分支程序设计方法。

为了实现指定功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确定编程的算法思想。

(2) 确定带符号数比较大小转移应选择哪一组条件转移指令。

四、编写程序及其验证
1、在可视化编程软件下写入程序:
2、在MASM环境下建立6.OBJ文件:
3、在MASM环境下建立6.EXE文件:
4、运行6.EXE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