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常用剂型共45页文档

合集下载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部分参考模板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部分参考模板

4.银翘解毒丸(颗粒、片)【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为君药。

薄荷、荆芥、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为臣药。

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止咳、清利咽喉;淡竹叶清热生津止咳,均为佐药。

其中甘草调和诸药而兼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

【临床应用】感冒外感风热所致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无汗、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作用。

【不良反应】服用本品后有发生心慌、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眼前发黑,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及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禁忌】无特殊禁忌。

【注意事项】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者不宜用。

2.孕妇慎用。

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用法用量】丸剂:浓缩蜜丸及水蜜丸,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一次1丸,一日2~3次;浓缩丸,口服,一次0.7~0.8g,一日3次。

颗粒剂:开水冲服。

一次15g或5g(含乳糖),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片剂:口服。

一次4片,一日2~3次。

【剂型规格】丸剂:浓缩蜜丸每丸重3g;水蜜丸每丸重9g;浓缩丸每10丸重1.5g。

颗粒剂:每袋装(1)15g;(2)2.5g(含乳糖)。

片剂:薄膜衣片每片重0.52g。

三、表里双解5.防风通圣丸(颗粒)【药物组成】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大黄、芒硝、滑石、栀子、石膏、黄芩、连翘、桔梗、当归、白芍、川芎、白术(炒)、甘草。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方解】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疏风解表,使外邪从汗而解,共为君药。

常见中成药介绍(DOC)

常见中成药介绍(DOC)

常用中成药简表1.解表剂(表证)药名处方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事项主要组成银翘解毒片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服药期间忌粘腻及生冷食物。

风寒感冒者忌用。

双黄连颗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

内科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

用于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鼻窦炎口服液辛夷、荆芥、薄荷、桔梗、柴胡、苍耳子、白芷通利鼻窍。

五官科用药。

用于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等。

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凡属鼻涕清稀的虚证型患者忌用。

2.泻下剂麻仁丸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木香、陈皮润肠通便。

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孕妇忌服,习惯性流产、体虚、年老者不宜常服,血少阴亏的便秘也应慎用。

3和解剂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芩舒肝清热,健脾养血。

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忌辛辣、生冷食物,孕妇忌服。

4 祛暑剂十滴水健胃,驱风。

暑湿类非处方药药品。

治疗因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等。

六合定中丸祛暑化湿,健脾和中中暑,霍乱转筋,泄泻,痢疾,伤饮食,心胃痛。

藿香正气口服液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阴虚火盛者忌服。

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5温里剂艾附暖宫丸理气补血,暖宫调经。

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

6表里双解剂防风通圣丸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体虚便溏者慎用,孕妇忌服。

7 清热剂黄连上清丸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栀子泻火解毒,疏散风热。

常用中成药_百度文库.

常用中成药_百度文库.

常用中成药张雪亮中国中医科学院常用中成药r厉者荡也”、"丸者缓也”。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彳艮多,常用的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酒、露、锭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冲剂、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感冒药y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或轻或重,无汗,头痛身痛,咳嗽,鼻塞流清涕。

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应该解表发汗、疏风散寒・选用风寒感冒冲剂、荆防颗粒(才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剂. 桂枝合剂等等・•风热感留: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咳嗽,痰粘稠或色黄,咽干,口渴欲饮,鼻塞流黄涕.舌边尖红, 苔薄黄,脉浮数.应疏风清热、解毒、利咽.选用风热感冒冲剂.车艮翘解毒丸(片).柴胡口服液、桑菊邻I翘散;咳嗽较重者,桑菊感冒片;热象较重者,柴胡口服液.银柴颗粒等;热再重称毒,清热解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感冒药・气虚感冒:平素气虚,反复感冒,多为风寒,除感冒症状外,伴有气短乏力、苔白. 脉弱。

疏风散寒参苏丸,平时可用玉屏风A夏天感冒:多为署湿感冑,胃肠型感冒。

可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恶寒发热, 头痛头荤,舌淡苔腻,脉濡。

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

蹩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咳嗽类风寒:咳嗽,痰稀白,恶寒,头痛或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或浮数。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通宣理肺丸等。

风热:咳嗽,胸闷,痰白粘或黄粘,口渴欲饮水,苔黄,脉浮数。

清肺,润肺,止咳化痰,平喘,川贝清肺糖浆、止咳定喘口服液等.咳嗽类O燥咳:干咳,咽干,痰少不易咳出,苔弔白少津,脉细弦衣。

清肺润燥,化痰土咳, 生津利咽,二母宁嗽丸' 秋梨润肺膏等• 阴虚咳嗽:咳嗽日久,痰少咳吐不爽,雯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

■舌琴少苔,脉细数-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希阴清肺膏、百合固金丸♦川贝清肺糖浆等。

伤食1. 饮食伤胃:胃脫胀满,食欲不振,口臭,呃逆,吞酸。

苔白厚,脉数。

开胃消食:大山楂丸;或健胃消食,加味保和丸。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文档讲课文档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文档讲课文档
的病因、病性、病位等的概括,是由若干症状组成的证候群。 v 所谓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
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也叫证候。
v 中医的辩证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三焦 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可用于不同性质疾病的辨证诊断 。
n 各部分收载品种参照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成药功效分
类进行介绍。
6
第六页,共52页。
临床各科用药按功效分类情况
内科用药
n(一)解表剂
n(二)泻下剂 n(三)清热剂 n(四)温里剂
n(五)化痰、止咳、平喘剂
n(六)开窍剂
n(七)扶正剂
n(八)安神剂
n(九)止血剂
n(十)祛瘀剂 n(十一)理气剂 n(十二)消导剂 n(十三)治风剂 n(十四)祛湿剂
品种介绍
n 【药品名称】
n 【药物组成】 n 【功能主治】 n 【方 解】 n 【临床应用】
n 【药理作用】
n 【不良反应】
n 【禁 忌】 n 【注意事项】 n 【用法用量】 n 【剂型规格】
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中收载的中成药名称
10
第十页,共52页。
《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
品种介绍
n 【药品名称】
n 【药物组成】
n 【功能主治】
n 【方 解】 n 【临床应用】 n 【药理作用】
n 【不良反应】 n 【禁 忌】
n 【注意事项】 n 【用法用量】 n 【剂型规格】
处方中药物名称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中收载的 名称。处方中药物排列顺序严格按照国家标 准表述。
11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第一章解表剂感冒清热冲剂【药物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等。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装12克(含糖型)或6克(无糖型)。

【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正柴胡饮冲剂【药物组成】柴胡、陈皮、防风、芍药、甘草、生姜。

【剂型规格】冲剂,含糖颗粒每袋装10克,无糖颗粒每袋装3克。

【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2袋,每日3次,小儿酌感或遵医嘱。

小青龙合剂【药物组成】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剂型规格】合剂,每瓶100毫升,每1毫升相当于生药0.8克。

冲剂,每袋或每块重13克。

糖浆剂。

【功能】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用法用量】合剂,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用时摇匀。

冲剂,以温开水冲服,成人每服1~2块,每日2~3次,儿童酌减。

【禁忌】阴虚干咳无痰者禁用。

凡是风热咳喘及正气不足的虚喘不宜用。

九味羌活丸【药物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甘草。

【剂型规格】水丸,每500粒重30克,每袋18克;冲剂,每袋5克;片剂,每片重0.5克。

【功能】解表除湿。

【主治】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干,肢体酸痛。

【用法用量】丸剂,一次6~9克;冲剂,每次15克;片剂,一次4~5片。

均一日2~3次,用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

【禁忌】阴虚气虚者慎用。

银翘解毒丸【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

【剂型规格】浓缩蜜丸,每丸重3克;片剂,每袋装16片;颗粒剂,每袋装15克;包衣浓缩水丸,每10丸重1.5克;合剂。

【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发热,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1、乌鸡白凤丸属于(A)
A蜜丸
B水蜜丸
C水丸
D糊丸
2、颗粒剂按溶解性可分为(B)
A颗粒状和块状
B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
C有糖型、无糖型
D以上都是
3、注射剂可分为(D)
A注射液
B注射用无菌粉末
C注射用浓溶液
D以上都是
4、胶囊剂的种类有(D)
A硬胶囊
B软胶囊
C肠溶胶囊
D以上都是
5、散剂的优点是(D)
A治疗范围广
B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
C制作简单、携带方便、节省材料
D以上都是
6、片剂以(A)为主
A口服普通片
B含片
C咀嚼片
D泡腾片
7、(A)系指药材用乙醇、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制成的供无破损患处揉用的液体制剂A搽剂
B洗剂
C涂膜剂
D注射剂
8、急诊患者一般较少选用的剂型是(C)
A注射剂
B气雾剂
C丸剂
D滴丸剂
9、眼用制剂中最有前途的剂型是(C)
A滴眼液
B眼膏
C眼用凝胶
D不确定
10、中成药的剂型选则必须遵循(D)的原则
A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B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
C五方便(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D以上都是。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

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

因此,正确选用中成药应首先了解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一)固体制剂固体剂型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用方便。

1.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

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

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但也应注意散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2.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

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

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

3.胶囊剂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

胶囊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易于吞服;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对药物颗粒进行不同程度包衣后,还能定时定位释放药物。

4.丸剂系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类型。

其中,蜜丸分为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的含蜜量较少;水丸崩解较蜜丸快,便于吸收;糊丸释药缓慢,适用于含毒性成分或药性剧烈成分的处方;蜡丸缓释、长效,且可达到肠溶效果,适合毒性和刺激性较大药物的处方;浓缩丸服用剂量较小。

5.滴丸剂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并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中医药的常用剂型

中医药的常用剂型

中医药的常用剂型
中医药的常用剂型包括以下几种:
1. 中药饮片:是将中药原料煮熬浓缩后制成的片剂,常见的有水煎剂、浓缩剂等。

2. 中药颗粒剂:将研磨后的中药原料制成颗粒剂,便于口服。

3. 中药丸剂:将中药研磨后制成丸剂,便于口服。

4. 中药口服液:将中药原料煮熬后加入适量的辅料制成口服液剂。

5. 中药散剂:将中药原料研磨后制成散剂,便于服用。

6. 中药注射剂:将中药提取物或浓缩液制成注射剂,一般用于严重病症治疗。

7. 中药贴剂:将中药制成贴剂,贴于患处进行治疗。

8. 外用中药剂型:如药膏、软膏、搽剂等,用于外用局部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中医药剂型时,应根据病情、个体差异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且应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