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辽宁工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预应力混凝土T 梁、箱梁桥主梁预应力钢束设计 (标准跨径20m ,桥宽15m )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22年3月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研室:施工教研室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道桥181级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预应力混凝土T 梁、箱梁桥主梁预应力钢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要求与任务一、课设要求1、依据已知条件,完成主梁的预应力钢束设计。

2、完成相关设计图纸不少于3张(3#图纸)。

二、课设任务1、完成钢束估算,钢束线形设计。

2、预应力钢束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3、主梁截面强度验算,挠度验算等,4、完成相关设计图纸不少于3张(3#图纸) 三、设计说明书要求1、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方法符合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

2、课设论文成果格式符合要求,图纸绘制规范。

工作计划第一周 周一、布置课设任务、查资料;周二、钢束面积估算;周三、钢束布置周四、主梁截面特性计算,截面强度计算;周五、主梁截面特性计算,截面强度计算第二周周一、预应力损失计算;周二、预应力损失计算;周三、应力验算,挠度计算,下锚应力计算;周四、应力验算,挠度计算,下锚应力计算;周五、整理计算书,上交课设成果,答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平时表现10% 计算书、图纸70%答辩成绩20%合计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2022年03月18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相关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2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材料的性质和设计原则。

具体包括混凝土的组成、强度特性、耐久性要求以及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并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计算和绘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认识,使其能够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变形、耐久性等方面的内容。

3.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等。

4.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包括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3.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材料的实验,使其能够直观地了解混凝土的性质。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关键信息项1、课程设计的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2、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要求3、提交时间4、评分标准5、知识产权归属6、违规处理方式11 课程设计的名称本课程设计的名称为“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11 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要求1111 结构选型与布置需详细阐述所选用的混凝土结构形式、构件尺寸、梁柱布置等,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分析。

1112 荷载计算准确计算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各类荷载,并说明荷载取值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1113 内力分析采用合适的结构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1114 构件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对梁、柱、板等主要构件进行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确定、配筋计算等,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115 基础设计若涉及基础设计,需给出基础类型、尺寸、配筋等详细设计内容。

1116 图纸绘制提供必要的结构平面图、剖面图、构件详图等,图纸应清晰、准确,符合制图规范。

112 提交时间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提交时间为具体日期。

逾期提交将按照一定的扣分标准进行处理。

113 评分标准1131 计算书的完整性包括结构选型、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构件设计、基础设计等内容是否完整。

1132 计算的准确性对各类荷载的计算、内力分析、构件配筋计算等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1133 设计的合理性结构选型、构件尺寸、配筋等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程实际和相关规范要求。

1134 图纸质量图纸的清晰度、准确性、规范性以及与计算书内容的一致性。

1135 文字表达计算书的文字表述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格式是否规范。

114 知识产权归属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学生不得将其用于商业用途或未经授权的传播。

115 违规处理方式1151 抄袭若发现学生抄袭他人设计计算书或成果,将给予严肃处理,包括成绩不合格、通报批评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简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涉及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分析和计算等方面内容。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探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深入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混凝土的基本性质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 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是评估其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

2. 密实性:混凝土的密实性对其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3. 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评估其在长期使用和恶劣环境下的性能的指标。

4. 可塑性:混凝土的可塑性决定了其易于成型和施工的特点。

5. 稳定性: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在受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结构整体稳定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荷载荷载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需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各种荷载的大小和工况组合。

常见的荷载包括活载、恒载、风载、地震作用等。

断面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断面设计是根据荷载和结构形式等要求,确定结构横截面的尺寸和配筋方式。

常见的断面设计方法包括极限状态设计和工作状态设计。

配筋设计配筋设计是根据结构受力状态和混凝土的强度等要求,确定结构中钢筋的布置和数量。

配筋设计需满足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等要求。

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相互约束力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应用,我们选取了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实例分析。

项目背景我们选取了一座地下停车场的设计案例,该停车场位于城市中心,设计目标是满足500辆汽车的停放需求。

荷载分析我们首先对停车场的荷载进行分析。

根据规范要求,我们考虑了活载、恒载和风载等荷载,并进行了工况组合,计算得到了各个工况下的荷载值。

断面设计根据荷载分析的结果,我们进行了停车场结构断面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质及力学性能。

2. 学生能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设计要求。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初步设计和计算,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解决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简单问题,具备一定的结构分析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进行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共同完成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和材料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介绍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标准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3. 混凝土结构类型及设计方法:包括梁、板、柱、墙、基础等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混凝土梁设计;第四章 混凝土板设计;第五章 混凝土柱设计;第六章 混凝土剪力墙设计;第七章 基础设计4.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混凝土结构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指导教师:肖金梅班级:14土木工程6班学生姓名:邝佛伟设计时间:2017年5月1号题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设计一、设计资料122、桥面净空:净-7 + 2×0.5主要尺寸标准跨径L=20mb计算跨径L=20.50m梁长'L=20.96m3、材料规格混凝土C 40HRB400钢筋,直径12mm以下者采用R235级钢筋梁横断面图(图1)(单位:cm)Ⅰ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为一级。

4、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桥梁横断面布置情况(见图1)图2、T粱尺寸图(单位:mm)二、设计荷载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为: 跨中截面:m KN M d •=2100 KN V d 80=4/l 截面:m KN M d •=1600支点截面:0=d M KN V d 420=2、施工期间,简支梁吊点设在距梁端mm a 400=,梁自重在跨中截面引起的弯矩.5501m KN M G •=。

3、使用阶段,T 梁跨中截面汽车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04.6101(未计入冲击系数),人群荷载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30.602,永久作用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7603。

三、设计内容1、截面尺寸拟定(参照已有的设计资料或见图2);2、跨中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选择钢筋并复核截面强度);3、斜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剪力钢筋设计及截面复核);4、裂缝及变形计算;5、绘制钢筋图,编制钢筋明细表、总表。

四、主要参考资料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公路桥涵标准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形桥梁》 T 形梁截面尺寸(图2)(2000)3、贾艳敏主编《结构设计原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取值分组情况:1-9号b=180mm H=1200mm 10-18号b=180mm H=1300mm19-27号b=180mm H=1400mm 28-36号b=200mm H=1200mm 37-45号b=200mm H=1300mm 46-55号b=200mm H=1400mm 解:1,截面尺寸拟定设腹板宽度:b=180mm ,T 形截面梁高:H=1400mm 由图2所示T 形截面受压翼板的厚度尺寸,得平均厚度故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mm b f 1600'=(图3钢筋布置图中,1580mm 为预制梁翼板宽度)2,跨中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 (1)截面设计1)因保护层厚度,设a S =130mm则截面有效高度:h 0=1400-130=1270mm跨中截面弯矩计算值:m kN M M d ⋅=⨯==231021001.10γ 2)判定T 形截面类型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3)求受压区高度mm h f 1202100140'=+=mmb b b b mm b mmL b f h f f f 1640120120220012216006833205003131''3'2'1=⨯+⨯+=++===⨯==m kN M M m kN h h h b f d fff cd ⋅==>⋅=-⨯⨯⨯=-231069.4274)21201270(12016004.18)2(0'0''γA h b f M A f cd 050.0049.021*******.0127016004.1810231002620'0=⨯--=--==⨯⨯⨯==ξ4)求受拉钢筋面积As将各已知值及x=68mm 代入S sd f cd A f x b f =',得现选择钢筋为8Φ28+4Φ25,截面面积为As=6890mm 2。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国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国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掌握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识读,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基本工艺。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计算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构件的设计。

2. 提高学生识读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能力,能对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软件(如AutoCAD、PKPM等)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绘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社会价值,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未来从事相关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介2. 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梁、板、柱等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 受弯、受剪、受压构件的计算方法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 施工图的组成及表达方法- 施工图的识读技巧4. 混凝土结构施工基本工艺- 钢筋工程- 模板工程-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5. 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应用- AutoCAD绘图基本操作- PKPM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6. 实践项目- 简单混凝土构件设计-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关联课本相应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一、设计题目: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某轻工业厂房,二楼包装车间楼面结构拟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要求按所设定的结构支承条件、尺寸关系、材料与荷载作用等情况,进行楼盖结构的板、次梁、主梁的内力计算与配筋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二、设计条件1.结构形式:楼盖的纵向为4个柱距,主梁横向为4跨,支承形式是周边为240厚的承重砌体墙,在搁置主梁处墙体设壁柱承重,中间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柱(300mm×300mm)。

图一梁板结构平面布置2.材料:混凝土采用C25(f c=11.9 N/mm2,f t=1.27 N/mm2,f ck=16.7 N/mm2,E c=2.80×104 N/mm2)钢筋采用HPB235(f y =210N/mm 2,E s =2.1×105 N/mm 2)或HRB335(f y =300N/mm 2,E s =2.0×105 N/mm 2) 3. 荷载: 1) 恒载楼面构造层做法:采用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面层用10mm 耐磨砂浆压关抹平;板底梁侧与顶棚均采用20厚混合砂浆抹面(参考标准容重可分别取20kN/m 3,22 kN/m 3,18 kN/m 3)。

2) 活载标准值为7.0 kN/m 2。

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3。

三、板的计算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21l l =6000=2.7332200mm mm,宜按双向板设计,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本设计按单向板设计。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h=80>140l =2200=5540mm mm 。

次梁截面高度取h=450mm>26000==4001515l mmmm ,截面宽度b=200mm 。

板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下:图二 板的尺寸图三 计算简图1) 荷载恒荷载标准值20㎜厚水泥砂 0.02m ×20 kN/m 3=0.4 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m ×25 kN/m 3=2.0 kN/㎡ 10mm 耐磨砂浆 0.01m ×22 kN/m 3=0.22 kN/㎡ 20mm 厚混合砂浆 0.02m ×18 kN/m 3=0.36 kN/㎡2=2.98/k g kN m线恒载设计值 g=1.2×2.98 kN/㎡=3.58 kN/㎡ 线活载设计值 q=1.3×7.00 kN/㎡=9.10kN/㎡g+q=3.58 kN/㎡+9.10kN/㎡=12.68 kN/㎡即每米板宽 12.68 kN/㎡ 2) 内力计算板计算跨度为:边跨 m m m m m h l n 02.2208.022.012.02.22=+--=+ m m mm m m a l n 02.204.2212.022.012.02.22>=+--=+取l 0=2.02m中间跨 l 0=2.2m-0.20m=2.0m 跨度差 (2.02m-2.0m )/2.0m=0.01<10%因此可以采用等跨连续梁板计算内力(为简化计算,统一取l 0=2.02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指导教师:肖金梅班级:14土木工程6班学生:邝佛伟设计时间:2017年5月1号题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设计一、设计资料12、桥面净空:净-7 + 2×0.5主要尺寸L=20m标准跨径b计算跨径L=20.50m梁长'L=20.96m3、材料规格混凝土C 40HRB400钢筋,直径12mm以下者采用R2354、设计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5、桥梁横断面布置情况(见图1)图2、T粱尺寸图(单位:mm)二、设计荷载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为: 跨中截面:m KN M d •=2100 KN V d 80=4/l 截面:m KN M d •=1600支点截面:0=d M KN V d 420=2、施工期间,简支梁吊点设在距梁端mm a 400=,梁自重在跨中截面引起的弯矩.5501m KN M G •=。

3、使用阶段,T 梁跨中截面汽车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04.6101(未计入冲击系数),人群荷载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30.602,永久作用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7603。

三、设计容1、截面尺寸拟定(参照已有的设计资料或见图2);2、跨中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选择钢筋并复核截面强度);3、斜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剪力钢筋设计及截面复核);4、裂缝及变形计算;5、绘制钢筋图,编制钢筋明细表、总表。

四、主要参考资料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人民交通,20042、公路桥涵标准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形桥梁》 T 形梁截面尺寸(图2)(2000)3、贾艳敏主编《结构设计原理》, 人民交通,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0-2004),人民交通,2004取值分组情况:1-9号b=180mm H=1200mm 10-18号b=180mm H=1300mm 19-27号b=180mm H=1400mm 28-36号b=200mm H=1200mm 37-45号b=200mm H=1300mm 46-55号b=200mm H=1400mm解:1,截面尺寸拟定设腹板宽度:b=180mm ,T 形截面梁高:H=1400mm 由图2所示T 形截面受压翼板的厚度尺寸,得平均厚度故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mm b f 1600'=(图3钢筋布置图中,1580mm 为预制梁翼板宽度)2,跨中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 (1)截面设计1)因保护层厚度,设a S =130mm则截面有效高度:h 0=1400-130=1270mm跨中截面弯矩计算值:m kN M M d ⋅=⨯==231021001.10γ 2)判定T 形截面类型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3)求受压区高度4)求受拉钢筋面积As将各已知值及x=68mm 代入S sd f cd A f x b f =',得现选择钢筋为8Φ28+4Φ25,截面面积为As=6890mm 2。

钢筋叠高层数为mm h f 1202100140'=+=mmb b b b mm b mmL b f h f f f 1640120120220012216006833205003131''3'2'1=⨯+⨯+=++===⨯==m kN M M m kN h h h b f d ff f cd ⋅==>⋅=-⨯⨯⨯=-231069.4274)21201270(12016004.18)2(0'0''γmmh x A h b f M A f cd 64127005.0050.0049.021*******.0127016004.181********620'0=⨯===⨯--=--==⨯⨯⨯==ξξ2'57103306416004.18mm f x b f A sdf cd S =⨯⨯==6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5mm>d=28mm ,及规定的30mm ,钢筋间横向净矩 S n =180-2×28-2×31.6=61mm>40mm ,及1.25d=1.25×28=35mm 故满足构造要求。

(2)截面复核已设计的受拉钢筋中,8Φ28的面积为4926mm 2,4Φ22的面积为1964mm 2, MPa f sd 330= 。

可求的a S 为:则实际有效高度:mm h 127612414000=-= 1)判定T 形截面类型由于s sd f f cd A f h b f >'',故为第一类T 形截面。

2)求受压区高度xmma s 12419644926)4.286.31435(1964)6.31235(4926=++⨯+⨯+⨯+⨯=kNA f kN h b f s sd f f cd 7.2273)19644926(3308.353212016004.18''=+⨯==⨯⨯=mm h mm b f A f x f f cd s sd 1207716004.18107.2273'3'=<=⨯⨯==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由 求得正截面抗弯承载力u M 为:故截面复核满足要求。

3,斜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 (1)腹筋设计1)截面尺寸检查根据构造要求,梁最底层钢筋2Φ28通过支座截面,支点截面有效高度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是否需要根据计算配置箍筋跨中段截面 kN bh f o td 49.189127618065.1)105.0()105.0(33=⨯⨯⨯⨯=⨯-- 支座截面 kN bh f o td 33.200134918065.1)105.0()105.0(33=⨯⨯⨯⨯=⨯-- 因)462()105.0()88(0032,0kN V bh f kN V d td l d =<⨯<=-γγ,故可在梁跨中的某 长度围按构造配置箍筋,其余区段应按计算配置腹筋。

3)计算剪力图分配在图4所示的剪力包络图中,支点处剪力计算值kN V V d 4620,00==γ,跨 中处剪力计算值kN V V l d l 882,02==γkN bh f V V td x d x 49.189)105.0(03,0=⨯==-γ的截面矩跨中截面的距离可由剪 力包络图按比例求得在l 1长度可按构造要求布置箍筋。

)2(0'0x h x b f M M f cd u d -=≤γ%2.0%97.212871806890231026.2805)2771276(7716004.18)2(min 00'=>=⨯==⋅=>⋅=-⨯⨯⨯=-=ρρbh A mkN M m kN x h x b f M s f cd u mm h h 13498.501400)26.3135(0=-=+-=kNV kN bh f d k cu 4624201.133.783134918040)1051.0()1051.0(0,030,3=⨯=>=⨯⨯⨯⨯=⨯--γmmV V V V L l l l x 2781884628812.1911025022021=--⨯=--⨯=同时,根据《公路桥规》(JTG D62-2004)规定,在支座中心线附近h/2=650mm 围,箍筋的间距最大为100mm 。

距支座中心线h/2处的计算剪力值V ’,由剪力包络图按比例求得其中应由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计算值至少为kN V 55.2466.0'=;应由弯起钢筋(包括斜筋)承担的剪力计算值最多为kN V 37.1644.0'=,设置弯起钢筋区段长度长度为4505mm (图4)4)箍筋设计采用直经为8mm 的双肢箍筋,箍筋截面积216.1003.502mm nA A sv sv =⨯==。

在等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中,箍筋尽量做到等距离布置。

为计算简便,斜截面纵筋配筋百分率p 及截面有效高度h 0可近似按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的平均值取用,计算如下:跨中截面取mm h p l 1287,5.202==支点截面 则平均值分别为kNLV V h LV V l 92.41010250)88462(140046210250)(200'=-⨯-⨯=--=图4 计算剪力分配图(尺寸单位:mm ;剪力单位:kN )5.299.2100127618068902>=⨯⨯=l p mmh p 1349,51.01349180123200==⨯=mm h p 1313213491276,505.1251.05.20=+==+=箍筋间距S v 计算为:确定箍筋间距S v 的设计值尚应考虑《公路桥规》(JTG D62-2004)的构造要求。

若箍筋间距计算值取S v =400mm ≦1/2h=700mm 及400mm ,是满足规要求的,但采用Φ8双肢箍筋,箍筋配筋率(R235钢筋时),故不满足规规定。

现取S v =250mm 计算箍筋配筋率 ρSV =0.22%>0.18%,且小于1/2h=700mm 和400mm 。

综合上述计算,在支座中心向跨径长度方向的1400mm 围,设计箍筋间距S v =100mm ;而后至跨中截面统一的箍筋间距取S v =250mm 。

5)弯起钢筋及斜筋设计设焊接钢筋骨架的架立钢筋为2Φ22,钢筋重心至梁受压翼板上边缘距离mm a s 56'=。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为45°,弯起钢筋末端与架立钢筋焊接。

为了得到每对弯起钢筋分配的剪力,要由各排弯起钢筋的末端点应落在前一排弯起钢筋弯起点的构造规定来得到各排弯起钢筋的弯起点计算位置,首先要计算弯起钢筋上、下弯点之间垂直距离i h ∆现拟弯起N1--N5钢筋,计算的各排弯起钢筋弯起点截面的i h ∆以及至支座中心距离1x 、分配的剪力计算值sbi V 、所需的弯起钢筋面积sbi A 值列入表1.mmV bh f A f p S sv sv k cu v 44992.41013131801956.10040)505.16.02)(1056.0(1.11)()6.02)(1056.0(22622'20,62321=⨯⨯⨯⨯⨯+⨯⨯=+⨯=--αα%18.0%14.04001806.100<=⨯==v sv svbS A ρ根据《公路桥规》(JTG D62-2004)规定,简支梁的第一排弯起钢筋(对支座而言)的末端弯折点应位于支座中心截面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