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北师大版)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以前遇到过哪些重要选择?这些选择对 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当前面临的重要 选择是什么?应该如何面对?为什么要 进行人生选择?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人生选择的 条件性
所谓实际,包括事物的状况、属性和规 律。认识了这些,才能把事情办好。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的前提,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面临 着自己的客观实际。客观实际包括对象 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 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摸着石头过河;入山 问樵、入水问渔。就是说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必须做 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
寓言: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寓言叫“驮盐的驴”,说的 是: 有头驴驮着盐过河,不小心滑了一跤,跌倒在水里。 因为许多盐都溶解在水里了,所以它感到身上的负重大 大减轻,于是便窃窃自喜。后来,它又驮着海绵过河, 心想再跌倒再水里,一定也会轻松得多,于是就故意跌 了一跤,把海绵抱在水里。由于海绵吸水性很强,吸饱 了水,负重大大加重,结果它再也没有站起来,淹死在 水里。 说明:那头驴子吃亏就在于把驮盐的“经验”错误地 搬到驮海绵上去了,没有对驮盐和驮海绵两种不同情 况进行具体分析,没有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 为转移,没有从实际出发。
第三,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1)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离不开人脑这个物质器官。
小故事: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 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 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 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 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 画在纸上。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 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 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 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2019哲学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

第一单元坚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二课时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
供了多种可能性
作业哲学第一课第二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物质
2.意识
二、判断题
1.物质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主观基础。
()
3.任何事物的可能性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根据和条件。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5.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三、简答
1.我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创造精彩人生?
2.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小结)
课后反思。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空中楼阁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
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
他看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
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
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
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
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
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快拆掉。
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空中楼阁空中楼阁能够建成吗?为什么?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需要理想,激情但更要面对客观实际,脚踏实地,要把积极的行动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何谓人生选择?就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
举例说明:人生选择处处可见:读书—选学校、选专业工作—选单位、选老板结婚—选时间、选对象人生选择作用何在?能否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是影响人一生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关键时期的人生选择对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时期指什么时期?16-30 岁。
当代作家柳青说过:“人生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 。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多姿多彩,彼此各不相同。
我们生活在一个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的世界中,现实世界构成了人生选择的客观实际,它既影响着人生选择,又为人生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所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才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
第二、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的内在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
第三、人类意识归根到底是对世界的反映。
从起源上看,意识起源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
从内容上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
事物和现实生活。
二、从实际出发是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的前提
世界统一性就在于物质,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选择自
己的人生道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是从世界无指同一性原理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实际是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的物质,既包括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也包括人自身的存在状况。
就要善于抱我现象和本质、形势与内容、主流和支流、偶然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第一课
第一节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
一、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P2-3)
1、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 2、世界具有多样性的结构层次。
路生 择 确 节第 道 人 选 正二 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人生选择的条件性
二、 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三、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当初的你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 与你的预期相符吗?后悔吗?
无论你是否后悔,现在都走上了求学之路,成为了 一名中职生。而排在你面前的都是各种主观和客观 实际情况 从现在出发,从当下的自己出发去创造 一个更好 的自己。
(微观世界 宏观世界 宇观世界)
3、事物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态。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
物质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抽象。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本质属性),不变 的、绝对的,但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 构是可变的、相对的。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4)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如:购买衣服,考虑的实际有:
1、客观实际:流行什么、适合不适 合、男女、高矮、胖瘦、价格等。 2、自身实际:自己的喜好。
乔治是个刻苦努力的孩子,但无论他怎么努力,还是觉得读书很 吃力,功课也只能勉强及格。 高中快要结束时,老师对他说:“乔治,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很刻 苦的孩子,但你对学习可能真的不在行,在这样下去,你肯定自己能行 吗?” 乔治留下了难过的泪水:“我真的太笨。父母对我充满希望,我 一定让他们失望极了。” 老师抚摸着他的脑袋:“不知这样的,乔治,把头抬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你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只是知道学习不 是你的特长,但到底你的特长在哪儿得由你自己去寻找。”老师的话让 乔治感觉无比的温暖。 之后,乔治不再上学。为了生活,他做了许多不同工作,直到后 来,他爱上了修剪花草这份工作。 有一次,乔治发现市政府前有一片荒地,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 入。要将它变成美丽的花园的念头闪过了乔治的脑海。通过自己的努力, 市政厅前便出现了一片美丽的花园。 现在,学不会几何的乔治已经是一位著名的园艺家。 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道理?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案

教学后记
本节课属于哲学与人生第二版修订版的再版内容,与第一版相比,内容更丰富,修订版突出人生——哲学——人生选择,这样还是不便于学生理解,
所以授课时调整为哲学原理——哲学方法——人生应用(选择)。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
讲授新课
(1)世界是物质的,先物质,后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正确意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3)正确的意识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方法)
3、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掌握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解释实事求是:(课本第6页小字)
举例:山东寿光农民是如何利用价值规律来种填山药赚钱
(2)人生的客观根据和条件,创造条件,转现实
(3)人生正确的选择要从自身的能力去进行选择
从客观出发,充分发挥能动,找到适合的人生发展道路
作业:写一篇符合你的人生规划的客观实际书
情景互动
游戏互动
布置讨论
互动空间
多媒体
点现
头脑风暴
小组讨论
课堂抢答
强调巩固
举例互动
小组互动
互动碰撞
互动分析
互动总结
联系学生
情感升华
课本第2页案例:年轻人文学家未成,反成书法家
(3)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人生不同阶段发展的规律相符,相符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
联系点:学生在校学习——知识和技能、一定的实践经验
学生校外实习——转化所学知识技能,较多的实践经验
学生正式工作——知识技能的完全运用、创新
(4)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把握将来
(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来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二)开课单位: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单元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课题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节授课地点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学生分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应该能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观点,但具体到自己人生道路选择上,可能对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不到位,甚至可能更多强调客观条件。
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主观要符合客观。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课题的认知程度教学进程及安排第1课时导入:看图提问:读漫画“宝宝快跳”,你对该父母的要求有什么看法?该父母犯主观主义。
不从实际出发。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出发点问题,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花鸟鱼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宇观物质,社会事物、文化现象、人类自身,故事1:胸有成竹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善于画竹。
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称赞。
原来文与可在他居住的地方遍种竹子,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他对竹枝竹叶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所以他画竹时能下笔有神,他的朋友晁补之写下一首诗,称赞他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从此胸有成竹作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
如果文与可不与竹子打交道,不论他怎样构思也不会胸有成竹即没有形成竹子的意识。
故事2:两只老虎的启示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
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能力目标: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
3、情感目标: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分析例子:“杀龙的绝技”从前有个人叫朱评漫,无论什么都想学一招。
他听说支离益会杀龙,就立刻变卖了全部家产,不远千里去拜支离益为师。
过了三年,朱坪漫学成回乡了。
乡亲们问他学到了什么手艺,他就连讲带比划,表演给大家看——怎样按住龙头,怎样骑上龙身,怎样把刀插入龙颈……正在他说的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位老年人问他:“小伙子,你上哪儿去杀龙呢?”“哟!”朱评漫象被迎头浇了一盆凉水。
他这才醒悟过来:世界上已经没有龙了,自己学的这一身绝技毫无用处啊。
2、分组讨论:你从朱坪漫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示?3、引出道理:学技术,做学问,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脱离实际的学问,再好也是无用的。
「讲授新课」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1)分析例子:东汉时期的大医学家张仲景,有一次给两个人看病。
他们都是在路上被大雨淋了,头痛、发烧、咳嗽、鼻子不通气。
张仲景给他们每个人开了一帖麻黄药。
第二天早上,一个病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病已经好了一大半;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出了一身汗,病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张仲景仔细进行了分析研究,原来两个人尽管病因、症状都差不多,但一个人看病时没有汗,另一个人正在出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共性: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 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物质的根本特征:客观实在性
同样的客观条件 为什么成长了两个不 同类别的人呢?
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 们进行人生选择提供了基本保证 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则 需依靠主观努力。 正确的进行人生选择,既要考 虑自身实际,也要考虑对象实际。
(二)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 现实 • 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而现实性则 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 统一:其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可能性 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 而来的。其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一方面,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 现实,另一方面,转化为现实性也意味着出现了新 的可能性。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由于人们的认 知水平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就会不同,即 人的意识是有差别的。
• 《驮盐的驴》 • 有一只驴子,帮助一个商人驮货物,第一次它驮 的是盐,盐很重,到了小河边,驴子觉得这袋盐重 得实在不行了,而且河边很滑,长满了青苔,驴子 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到了河里,它好不容易才爬 了起来,这时他发现背上的盐轻了好多.商人埋 怨驴子,你毁了我好多的盐.驴子才不管呢,反正 盐很轻了,它轻轻松松就到了家门口.第二天,商 人又带驴子去运货,这次运的是棉花,虽然棉花 很轻,但是棉花很多,聚起来就会很重,驴子想没 关系,到了小河边就好了,到了小河边我要装得 象一样,再摔一跤,到了小河边,驴子故意叫了声 “哎哟”,商人说你今天又把棉花弄湿,驴子想 今天我要在水里多待一会儿,让货物轻一点,不 然的话,货物一定轻不了多少的.谁知等驴子站 起来时,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因为棉花吸了水,驴 子“哦哦”叫了两声就被河水淹死了.
思考:驴的问题出在哪里 ?
(二)从实际出发是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的前提 • 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对客观存 在的反映 •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 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举例说明:
家庭生活消费(住房、家电、汽车等)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量入为出。
课后思考:以前遇到过哪些重要选择?这 些选择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当前面临 的重要选择是什么?应该如何面对?为什 么要进行人生选择?
品味与感悟
•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 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 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 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 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 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 华彩乐章。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单元要点:
1.探讨的哲学理论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 挥主观能动性,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等基本问题 和方法; 2.解决人生问题:主要指导学生在人生选择、人生 实践中,坚持从客观条件出发,正确进行人生选 择,尊重规律、自强不息,从而脚踏实地走好人 生路。
2.人生选择受自身实际的影响和制约
想象一个高个子跟一个 矮个子在篮下抢球,谁的胜 券大?
24
探究活动:人生选择
一个人,他冷酷无情嗜酒如命且毒瘾很深,一次 在酒吧里因看一个酒保不顺眼而犯下杀人罪,被判 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 一个同样毒瘾很重,靠偷窃和抢劫为生,后来也因 杀人而坐牢。另一个儿子既不喝酒也不吸毒,不仅 有美满的婚姻,还担任一家大企业份公司的经理。 在一次访问中,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二人 的答案竟都是:“有这样的老子,我还有什么办 法?”
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论语》:
• 吾十有五而志于( • 三十而( ), • 四十而不( ) • 五十而知( ) • 六十而( ) • 七十而(
),
)
(三)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首先,学会选择 其次,善于选择 最后,正确理解和把握不能与不为的关系
首先学会选择,其次善于选择
古代有位老人有五个儿子。一个儿子老实,一 个儿子聪明,一个儿子瞎,一个儿子驼背,一个 儿子瘸。父亲就让老实的务农,聪明的经商,瞎 子算命,驼背搓麻绳,瘸子纺线,五个儿子都不 为生计发愁。 • 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二、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何谓人生选择? 就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 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 动。
• 举例说明:人生选择处处可见: 读书—选学校、选专业 工作—选单位、选老板 结婚—选时间、选对象
(一)人生选择的条件性
• 1.人生选择受对象的实际的影响和制约
秦始皇可能这样阅兵吗?为什么?
•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他取出书来, 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 诉他,不用翻书,跳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 一蹬,往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 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单脚起 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不该说跳。”看,他 还咬文嚼字呢。 以上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 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 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 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 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 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 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 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 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 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
农民种田要根据土壤性
质、种子的特点、当地的 气候等许多客观因素,使
自己的想法符合当地的实
际,符合农作物生长的规 律,才能得到好收成。
•
工人做工,必须根据机 器的性质、原料的特点, 按照生产的客观要求对材 料加工,才能生产出合格 的产品。
•
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 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
空中楼阁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 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 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 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 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 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 “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 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 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第三层楼的房 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空中楼阁能够建
成吗?为什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2 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本课要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人生选择的条件性;
4.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5.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现代科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微观世界、 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什么道理?
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按规律办事,量力而行
个人的主观条件(兴趣、性格和能力等)
客观条件(体质、家庭和学业基础等);
想一想:
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律师? 体质差的人适合读军校吗? 不善于表达的人合适做老师吗?
互动探究:
自知之明 不自量力 量力而行 妄自菲薄 请列举说明这几个成语的意思。指出这 几个成语的异同,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客 观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
•
必须分析个人面临的客观实际
最后,正确理解和把握不能与不为的关系
高小虎出生在陕西省宝鸡市西部山区一个偏僻的村子里。这里地处 渭河峡谷,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种地要爬坡,出门趟河, 全凭肩扛人背,常年背篼不离身,劳动强度很大,经济收入却很差。高 小虎高中毕业后回村参加劳动,一心想大干苦干,改变家中贫穷状况。 但几年后,除了人变黑、变瘦之外,家庭生活状况却丝毫没有改变。于 是,他毅然走出深山,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并凭借吃 苦耐劳、忠厚老实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创办了一家模具厂,成就了事业 ,改变了家庭的生活面貌。
3.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社会精神生活只能 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意识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必然升 华物”
探究活动:许多同学认为,有 许多思想都是人们胡思乱想出 来的,人们可以随意乱想,完 全是主观自生的。那么,意识 究竟能主观自生吗?
• 妖魔鬼怪 • 中国的神话故事 • 外国的神话故事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 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 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 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 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 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 你自己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