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门电路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或门教案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或门教案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或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2. 掌握常见的逻辑门的原理和功能;3. 能够利用逻辑门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

教学重点:1. 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2. 常见的逻辑门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1. 逻辑门的具体原理和应用;2. 逻辑门的实际连接方式。

教学准备:1. 教案PPT;2. 逻辑门模拟器或实物逻辑门电路板;3. 实验器材:导线、开关、灯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逻辑电路的概念,如:如果A=1且B=0,则C=?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二、讲解逻辑门(15分钟)1. 介绍逻辑门的定义和作用;2. 分别介绍与、或、非这三种基本的逻辑门的原理和功能;3. 通过示意图和实物逻辑门电路板展示逻辑门的结构和连接方式。

三、逻辑运算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逻辑运算题目,让他们利用逻辑门进行计算;2. 学生可使用逻辑门模拟器进行练习。

四、实验操作(15分钟)1. 讲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步骤;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利用逻辑门实现一些简单的逻辑功能。

五、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包含与、或、非逻辑门的电路,并计算其输出结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了对逻辑电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能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将会有更多关于逻辑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知识,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基本逻辑门电路教案

基本逻辑门电路教案

基本逻辑门与门电路
华忆科技学院电子系:刘培云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基本逻辑门电路:与门电路、或门电路和非门电路
2、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符号以及输入与输出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逻辑功能的表达,逻辑电路“与”门、“或”门和“非”门的计算;
2、教学难点: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过程
(一)逻辑门电路基础
所谓“逻辑”是指事件的前因后果所遵循的规律,如果把数字电路的输入信号看作“条件”,把输出信号看作“结果”,那么数字电路的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即存在逻辑关系,能实现一定逻辑功能的电路称为逻辑门电路。

基本逻辑门电路有:与门、或门和非门。

(二)基本逻辑门
1、与逻辑门
(1)与逻辑关系
若将开关闭合规定为1,断开规定为0;信号灯亮规定为1,信号灯灭规定为0,可将逻辑变量和函数的各种聚会的可能性用下表表示,称为真值表。

由真值表可以看出,其逻辑关系是乘法的关第,称为逻辑与,也称逻辑乘,其逻辑代数表达式为:
(2)与门电路
A、电路符号
B、二极管与门电路。

数字电路教案-阎石-第三章-逻辑门电路

数字电路教案-阎石-第三章-逻辑门电路

第3章逻辑门电路3.1 概述逻辑门电路:用以实现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

简称门电路.用逻辑1和0 分别来表示电子电路中的高、低电平的逻辑赋值方式,称为正逻辑,目前在数字技术中,大都采用正逻辑工作;若用低、高电平来表示,则称为负逻辑。

本课程采用正逻辑。

获得高、低电平的基本方法:利用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导通、截止(即开、关)两种工作状态.在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类型器件的发展。

一种是由三极管组成的双极型集成电路,例如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简称TTL电路)及射极耦合逻辑电路(简称ECL电路).另一种是由MOS管组成的单极型集成电路,例如N-MOS逻辑电路和互补MOS(简称COMS)逻辑电路。

3。

2 分立元件门电路3。

3.1二极管的开关特性3.2.2三极管的开关特性NPN型三极管截止、放大、饱和3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工作状态截止放大饱和条件i B=0 0<i B<I BS i B>I BS工作特点偏置情况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u BE〈0,u BC〈0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u BE>0,u BC〈0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u BE〉0,u BC〉集电极电流i C=0 i C=βi B i C=I CSce间电压u CE=V CC u CE=V CC-i C R cu CE=U CES=0.3Vce间等效电阻很大,相当开关断开可变很小,相当开关闭合3.2。

3二极管门电路1、二极管与门2、二极管或门u A u B u Y D1D20V 0V 0V 5V 5V 0V 5V 5V0V4。

3V4。

3V4.3V截止截止截止导通导通截止导通导通3。

2.4三极管非门3。

2。

5组合逻辑门电路1、与非门电路2、或非门电路3.3 集成逻辑门电路一、TTL与非门1、电路结构(1)抗饱和三极管作用:使三极管工作在浅饱和状态。

因为三极管饱和越深,其工作速度越慢,为了提高工作速度,需要采用抗饱和三极管。

构成:在普通三极管的基极B和集电极C之间并接了一个肖特基二极管(简称SBD)。

基本逻辑门电路1教案

基本逻辑门电路1教案

基本逻辑门电路1教案课程名称:基本逻辑门电路授课对象:高中电子学课程学生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基本的逻辑门电路的符号、真值表和功能;3.能够根据给定的逻辑需求构造逻辑门电路。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白板和马克笔;3.逻辑门电路实验器材;4.手抄题。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引言:今天我们将学习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电子学中,逻辑门电路是最基础的电路之一,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等领域。

2.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学到的内容,回答问题:“什么是电路?电路有哪些基本元件?”Step 2 理论部分(15分钟)1.逻辑门电路的定义:逻辑门电路是能够完成逻辑运算的电路,它根据输入信号的逻辑状态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2.逻辑门电路的符号和真值表: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逻辑门电路符号,如与门(AND)、或门(OR)、非门(NOT)等,并介绍其真值表。

3.逻辑门电路的功能:通过示例演示不同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如与门为逻辑与运算、或门为逻辑或运算、非门为逻辑非运算等。

4.单一逻辑门电路的构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构建单一逻辑门电路的方法,如与非门(NAND)、异或门(XOR)等。

Step 3 实验演示(20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教师现场演示不同逻辑门电路的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信号观察输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和实现方法。

2.学生操作实验:分成小组,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装置,通过构造不同逻辑门电路验证其功能和正确性。

Step 4 巩固练习(15分钟)1.随堂测试:教师发放手抄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试题,检测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符号、功能等。

2.答疑解惑:检查并讲解测试题答案,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Step 5 总结和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符号、真值表和功能,并能够构建单一逻辑门电路。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逻辑电路问题教案
一、课时内容
本课将学习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包括逻辑门、逻辑表达式和逻辑电路的搭建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逻辑门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逻辑表达式的编写和理解。

3. 能够根据逻辑表达式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逻辑门实物样品或图片,以及逻辑表达式案例。

2. 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简单介绍逻辑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逻辑电路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讲解逻辑门的种类(与、或、非门)及其功能和特点;介绍如何通过逻辑表达式描述逻辑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例,演示如何根据逻辑表达式设计逻辑电路,让学生理解逻辑电路的搭建过程。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在实验室里用逻辑门实物或模拟软件搭建逻辑电路,并验证其逻辑表达式的正确性。

5.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逻辑电路在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加强自己的能力。

五、课堂作业
1. 练习编写逻辑表达式,设计更复杂的逻辑电路。

2. 阅读相关物理书籍或资料,了解逻辑电路的发展及应用。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逻辑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他们的创新和发展。

NO9逻辑门电路电子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

NO9逻辑门电路电子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

模块九逻辑门电路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讲述了基本逻辑运算、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定律及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最后介绍了常用的逻辑门电路和TTL集成门电路,使学生对逻辑代数和逻辑门有了全面的了解。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应对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进行入门导学,可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向学生强调基本概念,课堂上可适当增加体验环节。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功能;基本逻辑运算、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定律。

教学难点: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解决方法: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现场演示、课堂体验综合讲解。

教学板书课程引入:课程的专业地位,课程的知识结构,课程的服务对象。

学习单元1数字电路基础一、电路的组成及功能1.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I)数字信号的概念在数字电子技术中,被传递、加工和处理的信号是数字信号,这类信号的特点是在时间上和幅值上都是继续变化的离散信号。

2.数字电路的概念用于传递、加工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子电路,称作数字电路。

3.数字电路的分类分立元件电路和集成电路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双极型电路和单极型电路4.数字电路的特点二、数制与代码1.数制(1)十进制数十进制数是人们最常用的计数体制,它采用0、1、2、3、4、5、6、7、8、9十个基本数码,其计数规律是“逢十进一”。

(2)二进制数数字电路和计算机中经常采用二进制。

二进制只有两个数码0和1。

(3)八进制数八进制数的基数是8,采用8个数码:0、1、2、3、4、5、6、7。

八进制数的计数规律是“逢八进一(4)十六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基数是16,采用16个数码:0、1、2、3、4、5、6、7、8、9、A、B、C、。

、E、b,其中1()~15分别用A〜尸表示。

十六进制数的计数规律是“逢十六进一”。

2.数制间的转换(1)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2)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十六进制(3)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之间的转换(4)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代码(1)二一十进制码(BCD码)所谓二-十进制码,指的是用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1位十进制数的编码方式,简称BCD码。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逻辑门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逻辑门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逻辑门电路一、教学目标1. 了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3. 学会使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和设计二、教学内容1. 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与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3. 或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4. 非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5. 异或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黑板、投影仪、逻辑门电路实物或模型2. 教学材料:教材、PPT、逻辑门电路实验器材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逻辑门电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2. 讲解:讲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别介绍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3. 演示:使用逻辑门电路实物或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4.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练习题的方式,亲自操作和设计逻辑门电路,巩固所学知识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课堂演示:评价学生对逻辑门电路工作原理的直观理解程度3. 练习题:评价学生对逻辑门电路原理和应用的掌握程度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演示法:利用逻辑门电路实物或模型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逻辑门电路的实验操作,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逻辑门电路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价值。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逻辑门电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门电路:讲解与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理解与门的特点。

3. 讲解或门电路:讲解或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理解或门的特点。

4. 讲解非门电路:讲解非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理解非门的5. 讲解异或门电路:讲解异或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理解异或门的特点。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逻辑门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逻辑门电路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的组成、符号及其功能;(3)学会使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2)运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与门(AND gate)的组成、符号及其功能3. 或门(OR gate)的组成、符号及其功能4. 非门(NOT gate)的组成、符号及其功能5. 异或门(XOR gate)的组成、符号及其功能6. 逻辑门电路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的组成、符号及其功能;(3)逻辑门电路的应用实例。

2. 教学难点:(1)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2)逻辑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2. 采用讲授法,讲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逻辑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方法;4.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逻辑门电路的组成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逻辑门电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讲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讲解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的组成、符号及其功能;(3)分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逻辑门电路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逻辑门电路的理解。

4. 案例分析:分析逻辑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门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逻辑门电路的组成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目标:
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特点及功能。

能快速识别电路图符号并写出真值表
逻辑门的输入输出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熟悉、熟练逻辑门电路图、符号及其运算
重点:
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特点
逻辑门的输入输出间的关系
难点:
基本逻辑门的运算
【课堂导入】
“逻辑”指的是事物的前因后果所遵循的规律,如果把数字电路中的输入信号看作是“条件”,输出信号看作是“结果”,那么数字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就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即逻辑关系,能实现一定逻辑关系的数字电路称为逻辑门电路。

(基本逻辑门电路:与门、非门、或门)【教学过程】逻辑门基本知识
一.基本逻辑门电路:
与门: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灯L就亮。

若将开关闭合为“1”,断开为“0”;灯亮为
“1”,灯灭为“0”;
真值表:将各变量和函数可能出现的情况用下表表
示。

输入端A、B,输出端Y:
____

逻辑符号: A ____Y
____
B
与门电路真值表
输入输出
A B Y
000
010
100
111
与门逻辑表达式:Y = A 〮B
逻辑功能:全1出1,有0出0
或门:当开关S1或S2闭合时,灯L就亮。

或门电路真值表 逻辑符号: ____ A ____Y ____ B 输入 输出 A B Y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或门逻辑表达式:Y = A + B
逻辑功能:全0出0,有1出1
非门:当开关S 1断开时,灯L 就亮。

非门电路真值表
逻辑符号: A ____ ____Y 输入 输出 A Y 0 1 1 0
非门逻辑表达式:Y = A ‘ 逻辑功能:有1出0,有0出1
问题:基本逻辑门的符号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什么逻辑功能
>1
1
二.组合逻辑门电路:
与非门(先与后非):
逻辑表达式:Y=(A〮B)
逻辑符号:
逻辑功能:有0出1,全1出0或非门(先或后非):
逻辑表达式:Y=(A+B)’
逻辑符号:
逻辑功能:有1出0,全0出1异或门(先异后或):
逻辑表达式:Y=A’〮B+A〮B’
逻辑符号:
逻辑功能:异出1,同出0列真值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
逻辑代数基本知识
一.逻辑代数的概念:
逻辑代数(布尔代数、二值代数):是分析和设计逻
辑电路的数学基础,其变量只有1和0(1、0只表示
两种对立的状态(逻辑关系))。

二.逻辑体制:
在逻辑电路中,输入与输出一般都用电平来表示。

“正逻辑”:高电平用“1”表示,低电平用“0”表
示。

“负逻辑”:高电平用“0”表示,低电平用“1”表
示。

三.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常量与常量的关系:0〮0=0 0〮1=0 1〮1=1
0+0=0
0+1=1 1+1=1
变量与常量的关系:A〮0=0 A〮1=A
A〮A=A A〮A’=0
A+0=A A+1=1
A+A=A A+A’=1
结合律:(A+B)+C=A+(B+C)
(A〮B) 〮C=A〮(B〮C)
交换律:A+B=B+A A〮B=B〮A
分配律:A〮(B+C)=A〮B=A〮C
A+B〮C=(A+B) 〮(A+C)
反演律(摩根定律):
(A〮B〮C)’=A’+B’+C’
(A+B+C)’=A’ 〮B’ 〮C’吸收律:A+A〮B=A A(A+B)=A
A+A’B=A+B (A+B) 〮(A+C)=A+BC
常见恒等式:AB+A’C+BC=AB+A’C
AB+A’C+BCD=AB+A’C
列真值表验证定律
四: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吸收法:利用A+AB=A,消去多余的项。

(举例)
并项法:利用A+A’=1,将两项并为一项,消去一个
变量。

(举例)
消去法:利用A+A’B=A+B,消去多余的因子。

(举
例)
配项法:利用A+A’=1,A+A=A等,增加必要的乘积
项,再用并项或吸收的办法化简。

(举例)讲解例题P203
五.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1.基本逻辑门电路
2.组合逻辑门电路
3.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4.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六.课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