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
目录
• 引言 •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 变动成本法的实际案例
引言
01
主题介绍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中常用的 成本计算方法,它通过将成本划分为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帮助企业更好 地理解和控制成本。
变动成本法在决策制定、预算编制、 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营业利润
指企业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后的 利润。在变动成本法下,营业利 润等于贡献毛益减去期间费用。
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
产品成本
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在变动成本法下,只将变动制造费用计入 产品成本,而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
期间成本
指那些在一定期间内不随产品数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成本与特定会计期 间相联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
直接成本
指与特定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这些成 本随着产品或服务的变动而变动,是 变动成本的一部分。
间接成本
指那些与特定产品或服务不直接相关 的成本,如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这些成本不随产品或服务的变动而变 动,是固定成本的一部分。
贡献毛益与营业利润
贡献毛益
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差 额,也称为边际贡献。它是企业 为了补偿固定成本而获得的收益 。
对成本管理的要求高
变动成本法需要对成本进行精细的管理,这需要大量的数 据支持和分析。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成本的误报或 漏报,从而影响企业的决策。
变动成本法的实际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

管理会计课件第3章-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课件第3章-变动成本法

应用实例
本节课将以生产制造业为例,介绍变动成本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一个具体案例的计算过程。
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变动成本法可以更加精准地计 算单位产品成本,为企业寻求提高生产效益提供有 力的决策支持。
案例分析
对于一件产品的生产,变动成本法将材料成本、人 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作为可变成本,基于实际生产量 计算单位产品成本。从而可以得出具体的生产成本 和利润。
管理会计课件第3章-变动 成本法
本课件主要介绍管理会计的常用成本计算方法之一——变动成本法。通过本 课件的学习,您将了解到: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应用实例, 以及优缺点分析。让我们开始吧!
概述
什么是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您将了解到 这些问题的答案。
小结
本课件介绍了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的概述、 计算方法、应用实例和优缺点分析。通过本次学习,您将能够更好地掌握该 方法,并且在实际的管理决策中灵活应用。
优缺点分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变动成本法相对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1 优点
通常被应用于固定成本相对较低、生产产品相对单一的企业。运算相对简单,能够更加 准确地跟踪产品成本,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定价和决策提供支持。
2 不足之处
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固定成本无法很好地实现分摊。只考虑实际产量的计算方式 局限于企业生产的规模较小的产品。
定义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制造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作为可变成本,以产品的实际产量作为分母计算单位产品的成本。
应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较为单一的成品,或特定的批量生产,且成本因素比较明确的企业。如制造业、加工业 等。

管理会计学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区别

管理会计学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区别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变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
费用
(1)原因分析:对产品成本概念认识不同 完全:凡是与产品生产相关的耗费支出,都
应计入产品成本
生产耗费: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制造费用:为维持一定生产能力而发生的支出)
毛利 减:经营管理费用
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
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经营管理费用
产品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经营管理费用)
营业利润
4.产销不平衡时利润额不同
例2—3:某企业产销A产品,单价 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固定制造 费用10000元,经营管理费用8000元, 其中变动为2000元,固定为6000元。
该产品本月产量1000件,本月销量: (1)1000件;(2)800件;(3)1200件
(1)本月销量1000件(产销平衡)
完全:
营业利润 = 100 000-1 000×(60+10)8 000=22 000(元)
变动:
营业利润 = 100 000 -1 000×60-2 00010 000-6 000=22 000(元)
(1)产销平衡(产等于销)
变动成本法:本期发生额 完全成本法:本期发生额
(2)产大于销
变动成本法:本期发生额 完全成本法:本期发生额×销量/产量
(3)销大于产
变动成本法:本期发生额 完全成本法:本期发生额+本期销售 的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生产数量相关 的耗费
变动生产成本:符合上述特征 固定制造费用:与会计期间相关,与产量无关

管理会计4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4变动成本法
1. 销售毛益=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2. 营业利润=销售毛益-期间费用
12
前例,设销售单价为1000元,管理费用中变动 性管理费用2000元,销售费用中变动性销售费 用1000元。
在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下: 贡献边际=1000*40-280*40-(2000+1000) /50*40=26400(元) 营业利润=26400-(2000+2000+2000) =20400(元)
完全成本法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销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销售量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10
变动成本法
损益表 一、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二、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销管成本 三、边际贡献
减: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三月 合计
1 销售收入
20?=160 20?0=200 20?2=240 600
2 减:销售成本
7?=56 7?0=70 7?2=84 210
3 生产边际贡献
104
130
156 390
4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2?=16 2?0=20 2?2=24
60
5 边际贡献
88
110
132 330
6 减:固定制造费用
30
30
30 90
7
固定销管费用
40
40
40 120
8 税前净利润
18
40
62 120
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
18
序号
项目
一月 二月 三月 合计

管理会计实用教程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实用教程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第3章 变动成本法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 3.2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

3.3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该法在
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变动成本法的 理论依据及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具 体应用;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 算损益的过程;通过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 本法的比较,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及局 限性。
3.1 变动成本法概述
变动成本法
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 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 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 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 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 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 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其特点是:
(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 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将产品的制造 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 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认为只 有变动性制造费用才构成产品成本, 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
为了较全面地说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 损益的影响,再举一下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连续各期产量相同而销量不同
例3-4 假设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3 年的产量均为500件,而3年的销售量分别为 500件、400件和6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120 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年度总额为16 000元 ,且全部为固定成本。与产品成本计算有关的 数据: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50元,固定性制造 费用为10 000元(完全成本法下每件产品分摊 20元,即10000/500)。
2.连续各期销量相同而产量不同。
例3-5 仍假设该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 3年的销量均为500件,而3年的产量分别为 500件、600件和400件。其他条件与前例相同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2)成本计算不精确 (3)不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2.4算程序和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期间成本=税前利润
式中:
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存期货初量×
上期单位产 品完全成本
+
生本产期量×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亦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动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

造费用,下同)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

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边际贡
献中扣减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3.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将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直接人工 同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同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期末存货水平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在本期销货和期末 固定制造费用在边际贡献中一次
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扣除
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无论期末是否有存货,均不影响期末存货成本水平,而是 在当期实现的边际贡献中全部一次性扣除。
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需计入产品成本。如 果期末存货不为零,则固定制造费用需要在本期销货和期 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转化为本 期的销售成本抵减本期的利润,而另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 被期末存货吸收而递延至下期。因此,这必然导致二者在 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水平的不同。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DM)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DM)
固定性制造费用是为保持一定的经
营条件而发生的,也就是同形成企 业正常生产能力相联系,产品在生
产过程中不仅要消耗一定的直接材 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同时要消耗一定的生产能力。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1、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将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 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 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 间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期间费用
9000元
直接材 料
直接人 工
10000元 3000元
变动制 1000元
造费用
固定制 2000元
造费用
管理费 4000元

销售费 3000元

合计:23000元
完全成本法
产品成本
单1位60成00本元 =16000/50 =320元/件
期间费用
7000元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 比较
3、存货成本不同
产品成本中不仅包含了变动成 本,也包括了固定成本。这种产品 成本的计算方法,我们称之为全部 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
完全成本法--内容
直接材料 产品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固定和变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3
完全成本法--理论依据
凡是同产品生产有关的成本都应计
入产品成本。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首先,变动成本是产品直
接形成的基础。 其次,固定性制造费用,
只能作为期间成本,从当期的 销售收入中一次性扣除。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第三,固定成本作为期间 成本处理,而不直接计入产品 生产成本,使会计核算更趋于 公平合理。

成本管理会计及变动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及变动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及变动成本法1. 简介成本管理会计是指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会计方法。

其中,变动成本法是成本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成本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并详细介绍变动成本法的定义、特点和具体应用。

2. 成本管理会计的概念与作用成本管理会计是指利用会计手段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对成本的收集、分析、核算和控制,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最优化。

成本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预测等内容。

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供决策依据成本管理会计可以提供各种决策所需的成本信息,包括产品成本、部门成本、工序成本等。

通过对成本的准确核算和分析,管理层可以根据成本信息做出决策,比如产品定价、产品生产策略等。

2.2 实现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会计通过对成本的监控和控制,帮助企业管理层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和比较,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3 评估绩效成本管理会计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企业绩效。

通过对成本和绩效的关联分析,评估企业的经营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成本差异的分析,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成本管理会计中一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是以变动成本为基础,将固定成本分摊到实际产量上,计算单位产品的成本。

变动成本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如下:3.1 定义变动成本法是指按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开计算,在单位产品上分摊固定成本,从而得出单位产品的成本。

3.2 特点变动成本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固定成本与产量无关:固定成本在短期内与产量的增减无关,只要产量不为零,固定成本就存在。

•可变成本与产量相关: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产量的减少而减少。

•单位产品成本随产量变化: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产量的减少而增加。

3.3 应用变动成本法适用于固定成本较高、产量波动较大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利润
式中:
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

单位产品变 动生产成本
×
销售量
+ 变动管理费用
+
变动销售费用
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非生产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销售费用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3.1.3变动成本法的成本流转模式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与产品生产无直接联
系,而是与管理费用等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损益中全部扣 除,产品成本只包含变动生产成本。因此,存货成本中也 只有变动生产成本。在产品出售前,变动生产成本随存货 数量的变化而增减变动;在产品出售后,将已销存货成本 转入销售成本,通过销售收入进行补偿。
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
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
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直接人工 同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同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期末存货水平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在本期销货和期末 固定制造费用在边际贡献中一次
完全成本法各年计算的税前利润不相等。这是因为每年产 量不同,各年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也不相同,导致 单位产品成本就有差异。即使是各年销量相同的情况下,已销 产品的销售成本水平也不一样,各年税前利润不相等。 2.连续几个会计期间产销量平衡(各期产量变动,销量不变)
变动成本法各年计算的税前利润相等。这是因为每年销量 相同,且每年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没有变化,每年实现的边际 贡献总额相等。虽然各年产量不相同,但是固定制造费用在各 期都是全额一次扣除,所以各年税前利润均相等。
亦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动
动 成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

造费用,下同)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

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边际贡
献中扣减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3.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将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2.4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公式不同
1.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期间成本=税前利润
式中:
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存期货初量×
上期单位产 品完全成本
3.2.5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不同 在完全成本法下,是按照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计
算程序和公式编制的职能式利润表;而在变动成本法下, 是按照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公式编制的贡 献式利润表。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 见下表
项目
成本计算 方法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应用前提条件不同
产品成本的构成项目 期间成本的构成项目
完全成本法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 变动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2.3期末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2.1应用前提条件不同 完全成本法是以成本的经济职能作为划分标准,将全
部成本划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部分。 变动成本法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全部成本划
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2.2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3.1.1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亦称吸收成本法,是指以成本按经济职能划分

为基础,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生产过程中发


生的全部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只将非生

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损益中扣减的一种

成本计算方法。完全成本法是一种传统的财务
会计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
生本产期量×
本期单位产 品完全成本
-Hale Waihona Puke 存期货末量×本品期完单全位成产本
期间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备注:本单元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期初存货 成本水平与本期存货成本水平相同。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2.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公式:
无论期末是否有存货,均不影响期末存货成本水平,而是 在当期实现的边际贡献中全部一次性扣除。
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需计入产品成本。如 果期末存货不为零,则固定制造费用需要在本期销货和期 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转化为本 期的销售成本抵减本期的利润,而另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 被期末存货吸收而递延至下期。因此,这必然导致二者在 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水平的不同。
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扣除
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公式不同
销售毛利-期间成本=税前利润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利润
利润表的编制不同
职能式利润表
贡献式利润表
3.3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编制利润表及差异原因
3.3.1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编制利润表 1.连续几个会计期间产销量平衡(各期产量不变,销量变动)
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固定制造费用应当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以 便形成并保持企业的生产能力。它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数量 没有直接联系,不会因企业产量的增减而发生变化。但与 企业的会计期间相关,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2.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管理会计认为,企业的生产能力形成后,管理者更关
注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及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与产 量直接相关的费用(即变动生产成本),而不会关心因形 成生产能力而产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为了谋求企业效益最 大化,只有降低变动生产成本才能增强产品的盈利能力, 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变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构成正 好可以实现企业的管理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