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讲义(第二章)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课件(PPT35页)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课件(PPT35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2.2.2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设计 和行动指南,在开展评价工作前编制,在充分研读有 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后形成。
附: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图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环境影响后评价(对建设项目)
《环评法》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 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
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 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 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 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
主讲教师:陈孟林
第 二 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决定,世界 上没有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就没有统一的环境影 响评价程序,但一致的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又规定了环境影 响评价程序所遵循的共同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义(PPT35页)工作 培训教 材工作 汇报课 件PPT 服务技 术管理 培训课 件安全 培训讲 义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包括的内容 (5)环境现状调查:根据已确定的各评价项目工作等级、

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讲义

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讲义

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讲义
一、背景介绍
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目的
1.2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的背景和重要性
二、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职责与要求
2.1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角色和职责
2.2 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专业要求和能力
三、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工作流程
3.1 项目准备阶段
3.2 调查与评价阶段
3.3 数据分析与评价阶段
3.4 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阶段
四、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技术要求与方法
4.1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与指标
4.2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4.3 环境影响评价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五、2024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
5.1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
5.2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环境
六、202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6.1 城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6.2 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6.3 农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七、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7.1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7.2 技术创新和工作机会的挑战
7.3 个人职业发展路径和建议
八、总结与展望
8.1 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工作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讲义

《环境影响评价》讲义

《环境影响评价》讲义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1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定义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是相对于主体的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目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在环境科学领域,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按照这一定义,环境包括了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

它既包括未经人类改造过的众多自然要素,如阳光、空气、陆地、天然水体、天然森林和草原、野生生物等等;也包括经过人类改造过和创造出的事物,如水库、农田、园林、村落、城市、工厂、港口、公路、铁路等等。

它既包括这些物理要素,也包括由这些要素构成的系统及其所呈现的状态和相互关系。

环境的基本特性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和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2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能够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环境影响的分类常见的三种分类:(1)按影响的来源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2)按影响的效果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3)按影响性质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另外还可以将环境影响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暂时影响和连续影响,地方、区域、国家或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和运行阶段影响,单个影响和综合影响等等。

3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最早是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学术会上提出的。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又称环境质量的预断评价,是指在进行某项人为活动之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给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估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_课件(PPT33页)

环境影响评价_课件(PPT33页)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
一、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规定* 二、环境影响程度的界定原则* 三、环境敏感区的界定原则 四、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 五、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 六、评价大纲审查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 八、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①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建设单位提出已批准 的建设项目建议书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 名录》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类型
1.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2.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及其它文件 3.进行初步环境状况调查和初步工程分析
与初步环 境状况调 查相比如 有重大变 化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确定评价重点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定义:环境影响是指人类的各种活 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 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环境影响评价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 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 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 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污染源调查目的 环境评价工作的基础
三、污染源调查内容 内容多涵盖面广 ① 工业污染源调查主要内容 ② 生活污染源调查主要内容 ③ 农业污染源调查主要内容 ④ 交通污染源调查主要内容
四、污染源调查程序与方法 三个工作阶段工作内容 准备阶段,调查阶段,总结阶段 (点面结合,普查和祥查相结合) 五、污染源排放量的有关计算 调查工作的核心:有实测法、物料衡算法、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①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分别划分等级, 根据要求的环境评价深度不同,分为三级: 一级评价,对环境要素进行全面、详细和 深入的评价,并应采用定量化计算来描述; 二级要求对重点环境要素进行详细评价, 可采用定量化计算和定性化的描述来完成; 三级对环境要素进行一般评价,定性化描 述即可。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环评概论1.环评概念: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料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分类: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预料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价2.环评基本原则: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生态爱护,城市;清洁生产政策;生态爱护;资源综合利用;土地利用;总量限制;污染物达标,区域环境。

3.我国的环评制度的形成及发展:《环境评价法》颁布时间:2002.10.28通过,2003.9.1实施,2004.2确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4.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及之间的关系组成:(1)宪法中的环境爱护的规范(2)环境爱护基本法(3)环境资源单行法(4)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爱护的规定 (5)国家行政部门指定的各种环境爱护法令, 法规和条例(6)环境爱护地方法规(7)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关系:该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环境爱护的规定为基础,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相关法律关于环境爱护的规定为补充,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协调的环境爱护法律, 法规, 规章, 标准及国际条约所组成的一个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法律法体系。

五大原则:宪法至上的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原则。

5.我国环评制度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评价对象侧重于工程项目建设;分类管理;实行环评资格审核认定制6.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行业标准。

执行上,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优先于综合标准,且不交叉执行。

第二章环评程序1.环评工作程序分那几个阶段?分别主要工作?第一阶段为打算阶段,主要工作为探讨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料和评价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讲义

环境影响评价讲义

2020
HOHAI UNIVERSITY
6
二、 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和发展
(1)重大污染公害事件唤起世人环保意识。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 1930年12月
马斯河谷地带分布着三个钢铁厂、四个玻璃厂、
三个炼锌厂和炼焦、硫酸、化肥等许多工厂。
1930年12月初,在两岸耸立90米高山的峡谷地
区,出现了大气逆温层,浓雾覆盖河谷,工厂
四日市事件:日本 1955年—1972年
四日市是一个以“石油联合企业”为主的城市。55
年以来,工厂每年排到大气中的粉尘和SO2总量达
13万吨,使这个城市终年烟雾迷漫。使人患支气管
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称
Thu为rsda“y, Ap四ril 02日, 气喘病”。截止1972年,日本全国这种病
2020
HOHAI UNIVERSITY
8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 1955年
洛杉矶市有350多万辆汽车,每天有1000多吨烃 类,430多吨氮氧化合物和4200吨一氧化碳排入大
气中,经太阳光能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
一种浅兰色光化学烟雾,在1955年一次事件中, 仅65岁以上老人就死亡400人。
202患0 者高达6376人。HOHAI UNIVERSITY
10
米糠油事件:日本 1968年
九州发现一种怪病,开始眼皮肿、手掌出汗、 全身起红疙瘩;严重时恶心呕吐、肝功能降低、 慢慢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有的引起急性肝 炎或医疗无效而死。该年七、八月份患者达5000 人,死亡16人。这是由一家工厂生产米糠油工艺 过程中,使载热体多氯联苯混入油中,造成患者
Thursday, April 02,
2020

环评 第二章精华版

环评 第二章精华版
排污系数法
计算公式为:
M (kg污染物/年) = K (kg污染物/吨产品) × W (吨产品 /年)
用排污系数法估算污染物总量的关键在于单产排污系
数的选取,应该选择规模、工艺、产品、产量均大体相近的
生产厂的污染物排放量,作为参考数据进行计算。
一、污染源调查
排污系数法
单产平均减污法: 使用单产平均减污法预测污染物排放量与使用排污系
4.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计算方法主要有:物料衡算法、排污系数法和
实测法三种。
一、污染源调查
4.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物料衡算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产过程中物料和投入和产出的平 衡关系,来求出污染物的排放量。本法是根据理论计算
求得结果,比较简单,但计算中设备运行均按理想状态
考虑,所以计算结果有时偏低。
一、污染源调查
4.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物料衡算例题
例 2-2 :某除尘系统,每小时进入除尘系统的烟气量 Q0
为12000 m3(标准状态),含尘浓度C0为2200 mg/m3,
每小时收下的粉尘量 G2为22 kg,若不考虑除尘系统漏 气影响,试求净化后的废气含尘浓度C1。
一、污染源调查
物料衡算例题
一、污染源调查
物料衡算例题
解:(2)选择计算基准 混酸为基准。 4个物流均可选,选取100 kg
(3)列出物料衡算公式
总物料衡算式:x + y + z = 100 HNO3 的衡算式:0.23x + 0.90z = 100×0.27 = 27 H2SO4 的衡算式:0.57x + 0.93y = 100×0.6 = 60 解方程得:x = 41.8 kg;y = 39 kg;z = 19.2 kg

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讲义(139页最新版)

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讲义(139页最新版)

环评⼯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讲义(139页最新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讲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精讲班第1讲讲义环境第⼀章概论§1、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1、环境的含义环境,是指影响⼈类⽣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然因素的总体,包括⼤⽓、⽔、海洋、⼟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物、⾃然遗迹、⼈⽂遗迹、⾃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1)环境质量——指⼀个具体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群健康、⽣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包括综合环境要素和各要素的环境质量。

(2)环境容量——对⼀定地区(⼀般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的分布条件下,根据地区的⾃然净化能⼒,为达到环境⽬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排放量。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法⽬的《环评法》第⼀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环境影响评价的⽬的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的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则是针对既有的环境质量的优劣进⾏评价。

2、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和原则(1)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跟踪监测的⽅法与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3)建设项⽬防治污染设施“三同时”:建设项⽬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同时投产使⽤。

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

(4)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即:第⼀:客观、公开、公正;第⼆:综合考虑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第三:兼顾各种环境因素和其构成的⽣态系统;第四: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地方、部门)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 件和环境特点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量的规定。污染物 排放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手段,其作用在于直接控制污染源,限制其排放 的污染物,从而达到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一项相当复杂 的工作,它涉及到生产工艺、污染控制技术和经济条件,以及污染物在环境中的 迁移变化规律和环境质量标准等。
推荐性标准(GB/T、HJ、T):通过经济或市场调节手段而自愿采用(推荐)。一经 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协商纳入经济合同中,成为各方必须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 法律上的约束性。
强制性标准包括:药品、食品卫生、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产品生产、贮运和使 用中的劳动安全标准;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 有关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8
第二章 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一定 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所做的规定。它是环 境政策的目标,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评价我国各地环境质量的标尺 和准绳。它也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环境管理提供了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包括: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 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如: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2020/10/12
2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发布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 GB 主管部门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 主管部门
HJ
发 布

省级标准化行政

主管部门
DB
企业
QB
第二章 环境标准
三、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对环境保护工 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具体讲,环境标准是国 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国家 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 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 时间和速率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 具体体现,是行使环境监督管理和进行环境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推动环境科技 进步的动力。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标准是随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出现,随科技进 步和环境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体现在种类(国家环境标准五类)和数量上也越来 越多。环境标准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又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制约.截止到2000年5月31日环境标准共计431项,其中国家环境标准 364项,环保部标准67项。(《环境标准实用工作手册》,环保部科技标准司, 2000年7月) 。
其它环保标准的基础。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的编制、出版、印刷标准》等。
2020/10/12
7
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体系
地方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环境基准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保护部标准 中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
2020/10/12
2020/10/12
5
四、环境标准的法律依据
第二章 环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第九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 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出规定 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备案。
2020/10/12
9
2.按照标准的性质 法规性、参用、技术性标准 3.按照时间 远期完成 短期完成和数年完成 4.按照标准的宽广程度 (1)可以忍受的 (toterable) (2)可以接受的(可接受的) (3)理想的 (dosirable) 5.按照标准的控制对象和形式 (1)环境质量标准 ( 环境的质量标准 ) (2)排放标准 (发射标准) (3)生物标准 (生物学标准) (4)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 (5)工艺标准 (技术标准) 6.按照标准的用途 2020/1管0/12理标准、规划设计标准、方法标准三类
国家标准总局对标准的定义:对经济、技术科学及其管理中需要协调统一的 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技术规定。这种规定是为获取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根据 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经有关方面协商同意,由主管机关批准,以 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
二、标准的分类
按照性质分:
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
第二章 环境标准
二○一三级同学准备
2020/10/12
1
第二章 环境标准
§ 2.1 标准的基本知识
一、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标准是经公认的的权威机关批准的一项特定标准化 工作的成果,它可采用下述表现形式:①一项文件,规定一整套必须满足的条件; ②一个基本单位或物理常数,如:安培、绝对零度;③可用作实体比较的物体。
第二章 环境标准
五、环境标准的作用
1.制订环境规划和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 2.环境评价的准绳 3.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4.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六、环境标准体系
1.环境标准的分类 按发布权限看,分为环境保护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三种;按照环境保护 目标来看,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等;其中一级标准最为严格,二级标准次 之,三级标准较宽松。按照类型来看,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基础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 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检测方法标准和仪器设备标准五类。 基础标准是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导则、指南、名词术语、符号和 代号、标记方法、标准编排方法等所作的规定。它为各种标准提供了统一的语言,是制定
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 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未作规定的 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 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 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