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目精简

浙师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认识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与临摹。
()4、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在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7、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能力。
()8、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所以垄断阶段没有竞争。
()9、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10、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二、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发展的规律性D.本质的可知性2、()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价值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3、相对静止是指()。
A.物质运动的稳定状态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绝对不动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
A.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B.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5、辩证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B.矛盾的对立和统一C.矛盾发展的平衡性和不平衡性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8、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C.片面强调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D.片面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9、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存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辨析题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
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
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
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
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
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
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测试题4

您已经完成本次练习总分61.0 分是非题18.0 分单选题33.0 分多选题10.0 分注:您答错的题已经用红色标注一. 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18.0)1.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对)标准答案:错2. 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对)标准答案:对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对)标准答案:对4.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对)标准答案:对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错)标准答案:错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万种。
这说明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错)标准答案:错7.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和方向的行动。
这种观点意味着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须否定历史决定。
(错)标准答案:错8.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对)准答案:对9. 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错)标准答案:错1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
(错)标准答案:错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
(得分:33.0)11. “人的依赖性关系”是:(C)标准答案:A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2.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说明:(C)标答案:DA. 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历史的基础B. 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C.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物质欲望D.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13. 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C)标准答案C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 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14. 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A)标准答案:A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资本论》的出版C. 唯物史观的形成D. 私有制的消失15. 生产关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D)标准答案:CA. 产品的分配关系B. 产品的交换关系C.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16.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C)标准答案:D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17.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D)标准答案:D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B.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C.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18.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D)标准答案:CA. 人与自然的关系B.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D. 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19.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B)标准答案:A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C. 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D. 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20.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B)标准答案:AA.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B.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C. 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D. 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21.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B)标准答案:AA. 生产力中B. 生产方式中C. 社会形态中D. 经济基础中22. 否认运动,把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A)标准答案:AA. 形而上学不变论B. 相对主义诡辩论C. 唯心论D. 庸俗进化论23.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专题测验8 答案

题目1
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预测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的()。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
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不仅是原则性的,也包含具体细节的描述()。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选择一项:
A.辩证法
B.剩余价值
C.实践论
D.辩证Hale Waihona Puke 物主义正确答案是:剩余价值
题目8
2.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灭了三大差别,包括工农之间、()、脑体力之间的差别。
选择一项:
A.城乡之间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C.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D.国家不同地区之间
正确答案是:城乡之间
题目9
题目3
3.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原因在于阶级斗争()。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4.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其首要特征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
5.1848年,《共产党宣言》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但是,170余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还在世界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这说明马克思主义错了()。
3.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股份公司、拓展全球市场、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方式,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选择一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个专题测验参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个专题测验参考专题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判断题(每题6分,共计60分)1.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选择一项:●对●错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选择一项:●对●错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选择一项:●对●错4.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选择一项:●对●错5.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选择一项:●对●错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选择一项:●对●错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选择一项:●对●错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选择一项:●对●错9.《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对●错10.《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B )。
选择一项:A. 重要矛盾B. 基本矛盾C. 次要矛盾D. 主要矛盾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判断(含答案)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5、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6、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7、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的反映。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4、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5、社会意识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6、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7、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8、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5.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6.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7.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元复习题(判断)

题干答案难度图片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
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
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启蒙思想。
难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易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中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难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易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工业革命。
中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工人罢工和工人起义。
难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与时俱进。
易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难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革命性。
中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易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实事求是。
中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提供了普遍使用的客观真理。
难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是剩余价值论。
难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核心。
中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人的自由。
易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莫尔。
易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中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易马克思主义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中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1938年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防止工人起义。
易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中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难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易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易世界统一于存在。
易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30题,30分)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不包括()。
A、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B、改造世界能够深化和拓展对世界的认识C、改造世界能够独立于认识世界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矛盾的过程正确答案: C解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辩证统一2、实践的内涵是指()。
A、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B、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C、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D、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正确答案: B解析: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3、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应当从()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意识形态中去寻找C、上层建筑中去寻找D、生产方式中去寻找正确答案: D解析: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是由货币的流通手段和( )职能引起的A、贮藏手段B、价值尺度C、世界货币D、支付手段正确答案: D解析:考察货币职能对经济危机的影响5、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A、青年黑格尔派B、社会民主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国际工人协会正确答案: C解析: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6、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关系不包括()。
A、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B、真理尺度推动真理的不断发展C、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相互对立正确答案: D解析: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辩证统一的7、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 )A、不断减少B、不断增加C、不变D、骤然下降正确答案: B解析:考察大企业走向垄断的前史8、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可以称之为( )A、剩余价值率B、剥削率C、利润率D、平均利润率正确答案: D解析:考察平均利润率9、以下哪个论点坚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A、“实事求是论”B、“天才论”C、“精神万能论”D、“上层建筑决定论”正确答案: A解析:10、“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判断题
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错误。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
错误。
3.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相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错误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错误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
错误
6.哲学就是世界观。
错误
7.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错误
8.世界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错误。
9.意识是人脑自动产生的产物。
错误。
10.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正确。
11.鬼神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正确。
12.物质就是具体事物。
错误
13.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错误
14.实践就是日常生活。
错误
15.自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类世界是第二性的。
错误
16.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 错误
17.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而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次要原因错误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才有条件做好工作。
正确
19.辩证的否定即是全盘否定错误
20.假象造成错觉,因此是主观的错误
2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错误
22.因果观念就是因果联系错误
23.逻辑与历史的进程是完全重合的。
错误
24.量与事物是完全等同的错误
25.假象就是一种错觉。
错误
26.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正确
27.27.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错误: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28.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
(错误)
29.有用就是真理。
(错误)
3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向统一的。
(正确)
3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正确
32.认识开始于经验。
错误
55.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正确
56.有些谬误不能转化成为真理。
答案:错误
57.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答案:错误
58.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
答案:正确
59.概念是理性认识的起点。
答案:正确
60.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根本动力。
答案:错误
6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个人天才的产物。
答案:错误
62.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度。
答案:正确
63.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正确
64.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答案:错误
65.区别新旧事物的标准在于出现时间的早晚。
答案:错误
66.量与具体事物直接同一。
答案:错误
55.阶级关系是物质的一种形态。
答案:正确
56.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没有差别和对立。
答案:错误
57.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答案:正确
58.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的不可逆性。
答案:正确
59.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生产关系。
答案:正确
60.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正确
6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正确
6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到多方面历史条件的限制。
答案:正确
63.实践是一种纯粹的物质活动。
答案:错误
64.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共同遵循的认识论路线。
答案:正确
65.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答案:错误
66.扬弃就是辩证的否定。
答案:正确
55.度就是临界点。
答案:错误
56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答案:正确
57.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答案:错误
5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社会主义。
答案:错误
59.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客观规律。
答案:错误
60.发展是指事物的一切运动和变化。
答案:错误
61.扬弃就是辩证的否定。
答案:正确
62.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生产关系。
答案:正确
63.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
答案:正确
64.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两种历史形态。
答案:正确65 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答案:正确
66.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
答案:正确
55.社会存在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答案:错误
56.生产力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范畴。
答案:错误
57.哲学就是世界观。
答案:错误
58.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客观规律。
答案:错误
59.概念是理性认识的起点。
答案:正确
60.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答案:错误
61.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案:错误
62.有些谬误不能转化成为真理。
答案:错误
63.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意识形态。
答案:错误
64.国家是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答案:错误
65.科学属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答案:正确
66.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个人天才的产物。
答案:错误
5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社会主义。
答案:错误
56.生产力包含科学。
答案:正确
57.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正确
58.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的不可逆性。
答案:正确
59.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答案:正确
60.知识是人的头脑本身固有的。
答案:错误
6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个人天才的产物。
答案:错误
6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根本动力。
答案:错误
63.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
答案:正确
64.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案:正确
65.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意识形态。
答案:错误
66.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没有差别和对立。
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