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国学《增广贤文》测试题

合集下载

增广贤文测试题及答案

增广贤文测试题及答案

增广贤文测试题及答案贤文经典,自古以来被广泛传颂和学习。

它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诲和智慧人生的真理。

本文通过给出一组增广贤文测试题,并提供相应答案,希望读者能通过答题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这些贤文背后的涵义。

一、测试题1. 增广贤文原著的作者是谁?2. 增广贤文一书共有多少篇章?3. 下面哪个不是增广贤文中的名句?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c) 爱与礼为万世师,须知恶与善无期。

d) 强欲无厌,贪心不足。

4. 增广贤文这本书中包含哪些内容?5. 请简要解释下面名句的意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答案解析1. 增广贤文原著的作者是谁?答:增广贤文原著的作者是董慈。

2. 增广贤文一书共有多少篇章?答:增广贤文一书共有103篇章。

3. 下面哪个不是增广贤文中的名句?答:d) 强欲无厌,贪心不足。

4. 增广贤文这本书中包含哪些内容?答:增广贤文这本书主要包含了道德品行、教育、家庭、友情、政治、社会和个人修身等方面的内容。

5. 解释名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答:这句名句源自孙子兵法,意思是要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况,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句名句也可以引申为生活的哲理,即只有全面了解自己和他人,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应对各种挑战,取得成功。

通过以上测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增广贤文不仅是一部古代典籍,更是一个启发智慧和培养美德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贤文,我们能够汲取古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理解人生的真谛。

在现代社会中,贤文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遗产。

总结:本文通过给出增广贤文测试题及答案,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一经典著作。

通过答题、分析解答,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贤文的内涵,以及其对我们人生的启示。

我们应该将贤文中的智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更高的境界生活、学习和工作。

增广贤文测试题及答案

增广贤文测试题及答案

增广贤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有具体事例来证明”?A. 杞人忧天B. 纸上谈兵C. 数典忘祖D. 引狼入室答案:B2.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是出自以下哪本书?A. 《孟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答案:B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话的寓意是什么?A. 宁愿失败,也不愿保全无价值的东西B. 宁愿保全无价值的东西,也不愿冒险追求成功C. 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他人受到伤害D. 宁愿牺牲他人,也不愿自己受到伤害答案:A4.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对人宽容,忍让退让”?A. 悔过自新B. 守株待兔C. 宽以待人D. 舍己为人答案:C5.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话是谁的名言?A. 孟子B. 孔子C. 老子D. 孙子答案:B二、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出自《学而篇》,讲的是孔子收到与他同行的弟子向他请教问题时的回答。

2. 被誉为“中国千古文章第一品”的是《文心雕龙》。

3. “爱人者,人恒爱之”是被称为“千古传世之言”的王羲之的名言。

4. 《增广贤文》是一部记录和整理了中国古代智慧和道德故事的书,是一部集文学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作品。

5. 提到《话本》这个名词,通常指的是明代的一种小说体裁。

三、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增广贤文》这部书的特点和意义。

《增广贤文》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通过大量的故事和寓言来传递智慧和道德观念,给人们以教育和启迪。

- 语言简练、深入人心,易于理解和记忆,很适合教育和普及。

- 各个故事情节鲜明,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从中体会到深刻的道理和真知灼见。

《增广贤文》的意义在于:- 它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智慧和道德传统,记录了历代先贤的聪明才智和处世智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通过故事和寓言的形式,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人们,让人们在阅读中获得道德上的提升和启迪。

☆1《增广贤文》阅读题及全文(有答案,内容全)

☆1《增广贤文》阅读题及全文(有答案,内容全)

《增广贤文》阅读题及全文(内容全,有答案)一、给加点字注音1、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xi ù)本无心。

2、既坠釜甑( zèng ),反顾无益。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塔)。

2、有钱堪(能)出众,无衣懒出门。

三、填空题1、知己知彼, ( 将心比心 ) 。

2、( 读书须用意 ) ,一字值千金。

3、近水知鱼性, ( 近山识鸟音 ) 。

4、( 路遥知马力 ) ,事久见人心。

5、( 在家不会迎宾客 ) ,出外方知少主人。

6、( 贫居闹市无人问 ) ,富在深山有远亲。

7、近水楼台先得月, ( 向阳花木早逢春 ) 。

8、古人不见今时月, ( 今月曾经照古人 ) 。

9、( 一年之计在于春 ) ,一日之计在于寅。

10、一家之计在于和, ( 一生之计在于勤 ) 。

11、远水难救近火, ( 远亲不如近邻 ) 。

12、但存方寸土, ( 留与子孙耕 ) 。

13、城门失火, ( 殃及池鱼 ) 。

14、士者国之宝, ( 儒为席上珍 ) 。

15、( 若要断酒法 ) ,醒眼看醉人。

16、( 有田不耕仓廪虚 ) ,有书不读子孙愚。

17、 ( 学者如禾如稻 ) ,不学者如蒿如草。

18、世上万般皆下品, ( 思量唯有读书高 ) 。

19、羊有跪乳之恩, ( 鸦有反哺之义 ) 。

20、( 从俭入奢易 ) ,从奢入俭难。

21、屋漏更遭连夜雨, ( 行船又遇打头风 ) 。

22、( 忠言逆耳利于行 ) ,良药苦口利于病。

23、人为财死, ( 鸟为食亡 ) 。

24、.( 画水无风空作浪 ) ,绣花虽好不闻香。

25、光阴黄金难买, ( 一世如驹过隙 ) 。

26、( 闲时不烧香 ) ,急时抱佛脚。

27、(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28、一年之计在于 ( 春), 一日之计在于 ( 晨), 一家之计在于 ( 和), 一生之计在于 ( 勤) 。

29、( 有心栽花花不开 ), 无心插柳柳成荫。

30、( 养军千日 ), 用在一朝。

增广贤文、弟子规测试题

增广贤文、弟子规测试题

《增xx》、《弟子规》测试题一、经典对句1、送君千里____________2、守口如瓶____________3、知己知彼____________4、君子爱财____________5、___________静处安身6、__________失之千里7、人无远虑____________8、君子爱财___________9、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10、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11、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12、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__13、士者国之宝____________14、是非终日有____________15、来说是非者____________16、结交须胜己____________17、好事不出门____________18、宁向直中取____________19、_____________必有吾师焉20、_____________驷马难追21、_____________天必佑之22、一年之计在于___一___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___一___之计在于勤23.将相胸前堪走马_________________24.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25.是非只因多开口_________________26.龙游浅水遭虾戏_________________27.十年寒窗无人问_________________28.善有善报_______________29.少小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30.羊有跪乳之恩_________________31.牡丹花好空入目_________________32.明知山有虎_______________33.点塔七层________________34.美不美_________亲不亲_________二、选择题1、“莫吃卯时酒”中的“卯时”指的是()点?A.早上3—5点B.早上5—7点C.下午3—5点D.下午5—7点2.、“三人同行,必有吾师焉”出自于哪部经典()A.《大学》B.《中庸》C.《论语》D.《三字经》3、“蒙蒙作公卿”中的“蒙”最早指的是()?A.小草B.启蒙C.野鸡D.野猪4、“黑fà不知勤学早”中的“fà”是下面的那个字(A.髪B.發C.髫D.鬃5.、“欺公日日憂”中的“憂”的简体字是()?A.优B.忧C.尤D.犹)??三、根据事例回答体现了《弟子规》的那一条1、小明看到同学有好玩的玩具就自己拿去玩,请问他违反了《弟子规》的哪一条?2、小花走路很着急,结果摔倒了,请问她违反了《弟子规》的哪一条?3、小懒上完厕所不洗手就去吃东西,请问他违反了《弟子规》哪一条?4、小安读书的时候很着急,发音不清楚,请问他违反了《弟子规》的哪一条?5、小光走路时撞到了桌角,请问他违反了《弟子规》的哪一条?6、小牛听到妈妈叫他,可是装作没听到,继续玩游戏,请问他违反了《弟子规》的哪一条?7、“黄香温凊”对应了《弟子规》的哪一条?8、小然看到别人读书读的好,就努力向她学习,进步很大,她做到了《弟子规》的哪一条?9、小天看到小刚劝别人不要打架,以为是他在打架,就去向老师告状,请问他违反了《弟子规》的哪一条?10、悌悌脱了衣服就乱扔在地上,把衣服弄得很脏,请问他违反了《弟子规》的哪一条?答案:一、1、终须一别2、防意如城3、将心比心4、取之有道5、闹里有钱6、差之毫厘7、必有近忧8、取之有道9、近山识鸟音10、一字值千金11、事久知人心12、更有早行人13、儒为席上珍14、不听自然无15、便是是非人16、似我不如无17、恶事传千里18、不可曲中求19、三人同行20、一言既出21、人有善愿22、春日和生23、公侯肚里好撑船24、无心插柳柳成荫25、烦恼皆因强出头26、虎落平阳被犬欺27、一举成名天下知28、恶有恶报29、老大徒伤悲30、鸦有反哺之义31、枣花虽小结实成32、xxxx33、不如暗处一灯34、乡中水故乡人二、1.B2.C3.D4.A5.B三、1、用人物,须明求。

《增广贤文》练习题及答案

《增广贤文》练习题及答案

《增广贤文》测试题(一)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40分)1.口说不如身逢,。

2.天时不如地利,。

3.百年成之不足,。

4.有意栽花花不发,。

5.,事久见人心。

6.,近山识鸟音。

7.,殃及池鱼。

8.,谬以千里。

9.河狭水激,。

10.人各有心,。

二、选择题(20分)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名言出自谁之口?()A. 杜甫B.白居易C.陆游D.苏轼2.“江中后浪催前浪”的下一句是()A.前浪死在沙滩上B.世上新人赶旧人C.江山代有才人出D.一代新人胜前人3.“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告诉我们要()A. 齐心协力B. 斤斤计较C. 珍惜时间D.坚持不懈4.与“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A.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B.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不愁无处下金钩”的上一句是()A.但有绿杨堪系马B.留得五湖明月在C.四海之内皆兄弟D.深山毕竟藏猛虎6.故事《将相和》中的“将”和“相”分别是()A. 张旭颜真卿B.廉颇蔺相如C. 张良狄仁杰D.曹操司马懿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与下面哪句话意思相近()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因风吹火,用力不多C.鹬蚌相争,渔翁得利8.“塞翁失马”的后半句是()A. 兵家常事B. 得过且过C.焉知祸福D.马失前蹄9.“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是指()A. 苏洵苏轼苏秦B. 苏洵苏轼苏辙C. 苏洵苏轼苏澈10.“若涉远必自迩”中“迩”的意思是()A. 近B. 进C. 远D.遐三、判断题(20分)(对的打“√”,错的打“×”)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著名哲学家荀子说的话。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这句话指人事关系接近,易于获得方便。

() 3.“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这句话意思是让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让子孙承受我们破坏环境带来的后患。

()4.“扫叶”和“踏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劳逸结合。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系列之第五册《增广贤文》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系列之第五册《增广贤文》

目录第1课以史为鉴 (2)第2课惜时(一) (5)第3课惜时(二) (8)第4课读书 (11)第5课恕人律己 (14)第6课孝道 (17)第7课夫妻之道 (20)第8课交友 (23)第9课居安思危(一) (26)第10课居安思危二) (29)第11课弃恶扬善(一) (32)第12课弃恶扬善(二) (35)第13课金钱观(一) (38)第14课金钱观(二) (41)第15课其它处世哲学(二) (44)第16课其它处世哲学(二) (47)第一课以史为鉴【经典吟诵】昔时贤文,诲汝谆谆(zhūn zhūn)①。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②。

观今宜鉴(jiàn)古,无古不成今③。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④。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jīn jū)。

【快乐解意】①昔时贤文,诲汝谆谆:用以前圣贤们的言论,来谆谆教诲你。

②集韵增广,多见多闻:广泛搜集押韵的文字汇编成“增广”,使你见多识广。

③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你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④三老:乡官之名,指经验丰富的老人【故事会】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传说河北有个地方曾经盛行养鸡,每家每户没有一百也有几十只鸡。

有一次,村里闹鸡瘟,从多少个地方请大夫都治不好,于是就有人提议请神仙来帮忙。

可又没有人知道神仙在哪里,不知道该怎么请。

又有人说:“我们可以把鸡毛烧焦,焦味飞到天上去,神仙肯定闻得到的。

”人们都夸是好办法。

果然,羽毛的焦味传到了天上,让玉皇大帝闻到了,知道凡间肯定有灾难,就派太白金星下凡来看一看。

太白金星来到村里后,见到了三位老者,就上前问村里出了什么事,听完之后,就给了那二位老者一瓶仙水,说:“你们把这个倒在井里,再拿去喂鸡就没事了。

”?说完就飞上了天。

那天夜里三位老者就遵照着神仙的话做了,第二天还让村民都来取水喂鸡,就这样一场灾难被平息了。

从此,村里人无论什么事都会先去问一问这三老,时间久了也就留下了这条习俗:“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增广贤文试题及答案

增广贤文试题及答案

增广贤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增广贤文》是一部:A. 历史书籍B. 哲学书籍C. 诗词集D. 启蒙读物答案:D2. 《增广贤文》的主要内容是:A. 讲述历史故事B. 阐述哲学思想C. 收录古代诗词D. 传授生活智慧答案:D3. 《增广贤文》中提倡的“知足常乐”反映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佛家思想D. 法家思想答案:B4. 下列哪一句不是出自《增广贤文》?A. “知足者常乐”B.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C.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答案:D5. 《增广贤文》的作者一般认为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C二、填空题6. 《增广贤文》中的“_________,非一日之功”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答案:滴水穿石7. “_________,必有近忧”是《增广贤文》中提醒人们要有远见的名句。

答案:人无远虑8. 《增广贤文》提倡的“_________”是一种生活态度。

答案:知足常乐9. “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虽然不是出自《增广贤文》,但与书中提倡的坚韧不拔精神相契合。

答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10. 《增广贤文》的作者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家。

答案:思想三、简答题11. 简述《增广贤文》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答案:《增广贤文》作为一部古代的启蒙读物,其内容包含了丰富的生活智慧和道德观念。

对现代人来说,它提倡的知足常乐、持之以恒等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平衡,培养良好的心态和习惯。

同时,书中的一些警句和格言也常被用来教育和启发人们,对提升个人品德和修养有着积极作用。

四、论述题12. 论述《增广贤文》中“知足常乐”的思想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答案:《增广贤文》中的“知足常乐”思想,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心态的调整和自我修养的体现。

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被过度的欲望所困扰,从而实现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最新《增广贤文》练习题1资料

最新《增广贤文》练习题1资料

《增广贤文》测试题(一)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40分)1.口说不如身逢,。

2.天时不如地利,。

3.百年成之不足,。

4.有意栽花花不发,。

5.,事久见人心。

6.,近山识鸟音。

7.,殃及池鱼。

8.,谬以千里。

9.河狭水激,。

10.人各有心,。

二、选择题(20分)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名言出自谁之口?()A. 杜甫B.白居易C.陆游D.苏轼2.“江中后浪催前浪”的下一句是()A.前浪死在沙滩上B.世上新人赶旧人C.江山代有才人出D.一代新人胜前人3.“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告诉我们要()A. 齐心协力B. 斤斤计较C. 珍惜时间D.坚持不懈4.与“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A.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B.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不愁无处下金钩”的上一句是()A.但有绿杨堪系马B.留得五湖明月在C.四海之内皆兄弟D.深山毕竟藏猛虎6.故事《将相和》中的“将”和“相”分别是()A. 张旭颜真卿B.廉颇蔺相如C. 张良狄仁杰D.曹操司马懿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与下面哪句话意思相近()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因风吹火,用力不多C.鹬蚌相争,渔翁得利8.“塞翁失马”的后半句是()A. 兵家常事B. 得过且过C.焉知祸福D.马失前蹄9.“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是指()A. 苏洵苏轼苏秦B. 苏洵苏轼苏辙C. 苏洵苏轼苏澈10.“若涉远必自迩”中“迩”的意思是()A. 近B. 进C. 远D.遐三、判断题(20分)(对的打“√”,错的打“×”)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著名哲学家荀子说的话。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这句话指人事关系接近,易于获得方便。

( ) 3.“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这句话意思是让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让子孙承受我们破坏环境带来的后患。

()4.“扫叶”和“踏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劳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

(30分)
1、______________,死不认尸。

2、命里有时终须有,______________。

3、公孙弘是汉朝的______学家,他的哲学最高范畴是“____”
4、“而立之年”指___岁;“不惑之年”指___岁;“知天命”指___岁。

5、在中国古代文学里,有三个很著名的梦,即_____、_____、______。

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

这是陆游的________中的诗句。

7、《孺子可教》讲的是____的故事,他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了___朝。

8、《陈涉世家》是司马迁的著作《______》中中的一篇关于陈胜和吴广的传记,其中,陈渉说了一句与“英雄不问出处”相似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
9、李白,字____,号______,又号_____;与杜甫合称_____。

为了与李商隐和杜牧的“小李杜”区别开,又被称为________。

10、善必寿考的“考”是什么意思:________
11、爽口食多偏作病,____________。

12、虎生犹可近,________________。

13、子曰:“巧言令色,_______”
14、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15、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二、选择题。

(20分)
1.“江中后浪催前浪”的下一句是()
A.前浪死在沙滩上
B.世上新人赶旧人
C.江山代有才人出
D.一代新人胜前人
2.“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告诉我们要()A. 齐心协力 B. 斤斤计较 C. 珍惜时间 D.坚持不懈
3.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A、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B、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4.“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上一句是()A、画龙画骨难画虎 B. 知人知面不知心C.有意栽花花不发 D.深山毕竟藏猛虎5.故事《石崇斗富》中石崇是什么朝代的人?()A. 西晋 B.唐朝 C.汉朝 D.秦朝
6.“蒿草之下,或有兰香”与下面哪句话意思相近()
A. 黄河尚有澄清日
B.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C.茅茨之屋,或有侯王D、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7.李白是唐朝有名的诗人,他在诗界被称为()
A. 诗魔
B. 诗圣
C.诗鬼
D.诗仙
8.《尚书大传》中记载的“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是指()
A. 伏羲氏、女娲、神农氏
B. 天皇、地皇、人皇
C、伏羲氏、神农氏、黄帝
D、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9.“若涉远必自迩”中“迩”的意思是()
A. 近
B. 进
C. 远
D.遐
10.《陈涉世家》是哪本史书中记载的故事?()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汉书》
D、《春秋左氏传》
三、判断题(12分)
1.“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意思是教人保持警惕,不要大意失足。

()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这句话指人事关系接近,易于获得方便。

()
3.小红在拔河比赛过程中,只知道自己使劲拉绳,不和大家配合。

我们可用《增广贤文》中的“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

一人一条心,无钱堪买针。

”来劝她。

()
4.“陈余和张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相处,“太过亲密”和“太过疏远'都不是最佳的状态。

()
5.司马迁说过“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写的著作是《史记》。

()6.“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倾。

”比喻凡事要过分强调外部条件。

()7.李白的名号是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先生,杜甫的名号是少陵野老。

()8.《卧薪尝胆》的故事主人公是项羽。

()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是劝诫人们要善于学习,而且要学习别人好的品行,摒弃别人的坏习惯。

()
10、“大李杜”指的是杜牧和李商隐,“小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

()
四、连线题(8分)
神农氏《史记》
李时珍《神农本草经》
冯道《荣枯鉴》
司马迁《本草纲目》
五、简答题。

(20)
1、“与人说话只能说三分,不能把内心的想法全部吐露给别人。

”我们可以用《增广贤文》中的话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是告诉我们:小人都有的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我们与人交往,要保持好一个“度”做到既能够亲密相处,又要有礼有节。

那么用增广贤文中的句子解释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
我们携手前进,
不断提升学习成绩,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