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移动开发实训》教学大纲 48学时

合集下载

《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

《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

《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课程编号:1400059课程名称(中文):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课程名称(英文):Mobile Apps Design and Development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师范)、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程课程学时:总学时48 讲授学时18实验学时30课程学分:2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类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介绍Android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概念、方法和过程。

2.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介绍Android应用开发涉及的相关技术。

课程目标包括:(1).使用学生掌握Android编程的基本模式;(2).完成一个功能较全面的Android程序;(3).理解Android编程的关键技术,能够自己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4).初步具有Android编程的实力,能够在文档辅助下完成企业要求的应用开发。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第1章Android操作系统概述教学内容1.1 Android平台介绍1.2 Android平台特性1.3 Android平台架构(重点)1.4 Android原生(Navtive)C/C++程序开发及Android NDK介绍1.5 Native开发方式与JAVA开发方式性能比较1.6 Android应用前景分析教学要求(1).了解Android平台与特性。

(2).理解Android平台的架构。

第2章Android SDK及其开发环境搭建教学内容2.1 Android SDK的版本演进2.2 Eclipse ADT插件与SDK版本的对应关系(重点)2.3 ADT插件的安装和更新(难点)2.4 Android模拟器介绍2.5 通过Eclipse创建一个Hello Word简单的项目教学要求(1).了解Android SDK的版本演进。

《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大纲

《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大纲

《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11103103课程名称:移动应用开发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课教研室:软件工程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是面向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技术支持以及软件测试三个岗位,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软件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掌握Android 软件开发基本流程,掌握Android软件平台架构,软件开发接口。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程要求掌握Android数据库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掌握Android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掌握开发软件项目过程所需的设计规范、开发流程、质量控制及项目管理。

通过该实验项目的训练,可为今后工作中进行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共计学时:48,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16。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Android的平台架构,了解android的发展历史。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Android平台架构,掌握Android常用开发工具使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开发环境使用。

教学难点Android平台体系结构。

4.教学内容(1)Android的发展和历史主要知识点:Android的发展和简介;Android平台架构及特性。

(2)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主要知识点:下载和安装Android SDK;安装运行、调试环境;安装Eclipse和ADT插件。

(3)Android常用开发工具的用法主要知识点:命令行创建、删除和浏览AVD;使用Android模拟器(Emulator); 使用DDMS进行调试; Android Debug Bridge(ADB)的用法;使用DX编译Android应用。

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

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

《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及代码课程名称: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课程代码:二、适用教育层次及专业教育层次:高职专科适用专业:移动应用开发三、学分、学时学分数:4 学时数:64四、课程类型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五、先修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基础、JA V 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六、教学目标终极目标:能按照用户需求编写安卓应用程序。

促成目标:1)能创建和调试Android应用程序;2)能设计Android应用程序人机交互界面;3)能设计Android应用程序菜单;4)能使用合适的适配器和列表控件列表显示图文信息;5)能使用数据库访问类管理SQLite数据库;6)能使用SharedPreferences和ContentResolver类访问共享数据;7)能编写服务、广播和网络通讯程序。

七、教学内容及要求及学时分配表1 课程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2345八、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单独设计实践教学单元。

九、课程评价方法1.评价形式出勤与课堂表现、阶段测试、平时作业、口头答辩、期末考试、随堂测试、项目检查、综合练习、其它等。

备注:评价形式可以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增减。

2.评分结构3.评分等级评分等级以百分制为标准。

若课程以等级制录入成绩,则按以下折算方法:90-100分:优秀80-89.9分:良好70-79.9分:中60-69.9分: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十、建议选用教材或讲义及教学参考资料十一、教学方法建议1.本课程实践性较强,采用讲练结合模式教学,确保实践性。

2.本课程与基于开源技术,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授课。

对课程中涉及的一些技术难点鼓励学生参考网络,进行充分讨论和学习以扎实掌握。

2、授课计划48学时作业习题1:1、2习题2:1、2习题2:3、4习题3:2、3习题3:5习题4:1、3习题6:3、4。

Android项目开发实训 教学大纲.doc

Android项目开发实训 教学大纲.doc

Undroid项目开发实践》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实践课面向专业: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总学时数:2周学分:2. 0—、目的和要求《Android项目开发实践》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实训课程。

该实训的任务是了解和掌握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热门软件开发技术—-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从而提高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能力与水平。

该课程不仅要求掌握Android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掌握使用Android Studio和 HBuilder开发工具来开发实际的Android应用技能。

二' 教学方式教师指导为辅,学生个人或小组团队完成项目开发为主。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应用需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或几个简略应用为作实训项目。

重点:1•问题分析根据实训项目内容,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设计要求和约束以及基本数据特性,数据间的联系等。

2.模块、类和算法的设计按问题提炼和设计并画出程序运行的流程图,设计相关类,包括对类的定义,字段、函数的设计和实现。

3.界面设计根据项目需要及用户的使用习惯设计交互性较好的用户界面。

、传统动画(帧动画)1、原理:一组图片按照顺序播放(默认循环播放)2、准备一组可以播放的图片3、res文件夹中有一个drawable文件夹,点击该文件夹,右键new androiddrawable resource4、修改根标签名为animation-1 ist5、创建item标签,将图片按顺序写入item中6、回到布局文件(layout文件中),创建一个控件,将上面创建的资源文件放入background属性中7、回到java文件中,声明AnimationDrawab 1 e动画对象8、通过获取背景资源实例化动画对象9、启动动画二、区间动画1、准备资源文件:创建资源文件夹:点击 res , new android resource directory , 选择类型为anim ,命名在上面的文件夹中创建资源文件: new animation resource 编辑动画代码2、回到java代码,声明animation对象,实例化对象,由动画的执行控件启动动画三、界面图形布局HTML基本概念及基本标记、网页文字和图片的设计与布局、多媒体、滚动字幕的使用,详细介绍CSS及控制元素布局,设定图片点击效果、文字页面布局。

Android开发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Android开发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Android开发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Android开发基础/ Android development fundament课程代码:x4050131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性质:选修课设置类别:非独立设课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3.0实验学时:16 实验学分:0.0开实验学期:五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Android开发基础》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介绍Android平台的开发和编程技术,并通过实例介绍和理解内容,使学生掌握Android开发平台的安装、管理、编程开发等技能,更加透彻理解Android开发平台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培养在移动设备上进行独立开发的基本能力。

本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是: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ndroid类库使用、编程技巧;掌握开发工具的使用。

三、实验报告要求、实验考核方式、内容及成绩评定标准实验报告要求:要求认真按实验报告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考核方式:平时出勤,抽查平时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内容及评定标准:没有完成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报告不符合要求,实验报告抄袭者,不及格独立完成实验,但实验报告中错误较多,及格完成实验基本要求,实验报告符合基本要求,有一些错误,中完成实验基本要求,实验报告符合要求,有较少错误,良好完成实验要求的基础上,实验报告符合符要求,没有或很少错误,优秀四、实验教材及参考书1、《Android程序设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郝玉龙著 2011年2、《疯狂Android讲义》电子工业出版社李刚著2011年3、《Android从入门到精通》电子工业出版社孙更新,邵长恒,宾晟等著;2011年4、《Android基础教程(第3版·修订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美] Ed Burnette 著;卢秀丽毛倩倩译;2011年5、《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战体验》机械工业出版社李佐彬等著;2011年执笔人:包晗审核人:马云吉。

AndroidStudio移动应用开发任务教程(微课版)-教学大纲

AndroidStudio移动应用开发任务教程(微课版)-教学大纲

《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15,实践学时:47)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计算机软件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理论上,Android技术架构、图形用户界面的编制、数据存储以及网络客户端的开发。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熟练编写出手机界面程序、设计网络客户端的开发;能熟练使用Android Studio进行手机程序部署。

前导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动态WEB技术(JSP)》后续课程:无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Android基本框架、手机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要求具备以下能力:1.利用Android Studio熟练进行手机程序的编写能力;2.具备编写手机界面程序的能力;3.具备编写基于http协议的网络开发能力;4.具备综合应用Service、BroadcastReceivr和多线程技术,完成较为大型应用的能力;5.利用Android Studio进行Android程序的编译、运行和打包发布的能力;三、教学条件本课程教学要求在计算机机房进行,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并安装有JDK1.8、Android Studio 2.3.3及以上版本的软件。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趣味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挑选一些趣味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经典例子,将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实践中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要点。

要注意精讲多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去创新。

Android技术尚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且许多的移动设备厂商提供针对自己产品的扩展技术。

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大信息量,让学生了解本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考核成绩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5%;课堂表现及考勤:占总成绩的15%;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50%,以作品的形式提交。

《Android App项目案例开发》教学大纲

《Android App项目案例开发》教学大纲

03课程重点、难点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于移动平台开发的能力,了解Android 开发的基本方法,掌握APP开发的设计、实现、测试和发布。

课程的难点在于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需求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04课程思政元素软件产品在互联网环境下存在着大量不可预见的攻击,这些攻击无论对软件公司还是个人用户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为了加强软件产品版权保护、维护合法者权益和社会和谐,需要在APP软件设计和开发中考虑职业道德、尊重知识产权、诚实守信等。

05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本课程基于Android Studio平台开发,从基础开始学习,循序渐进,通过理论知识与大量的案例来介绍Android应用开发的各方面知识,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介绍Android APP 开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Android的基础语法和移动开发的基本概念,着重介绍Android 界面设计、事件处理、数据存储、网络编程、结合web后台的项目开发、产品发布等,合理安排课时,由浅入深地向学生讲解Android APP 开发过程。

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 Android入门(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Android系统的特点、优点,认识Android平台开发及运行的特性。

包括:为后面章节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上机实践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Android的产生;Android的应用前景;Android的特点;Android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

第2章 Android应用的界面编程(1学时UI+4学时组件设计应用)教学目标:掌握Android开发当中常用的UI组件的使用,掌握各种布局方式,掌握Adapt 和ListView的使用。

教学内容:界面编程和视图、布局管理器、常用UI组件、AdapterView及其子类、进度条、对话框。

第3章 Activity(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Activity的生命周期,掌握Activity的常用方法,掌握显式和隐式意图的使用,掌握Activity的启动方式,掌握Activity中的数据传递方式。

《Android移动开发实训》教学大纲 48学时

《Android移动开发实训》教学大纲 48学时

《Android应用开发实训》教学大纲学时:48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计算机软件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理论上,Android技术架构、图形用户界面的编制、数据存储以及网络客户端的开发。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熟练编写出手机应用程序app、设计网络客户端的开发,能熟练使用Android Studio进行手机app部署。

前导课程:《Java网络编程》、《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后续课程:无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Android基本框架、手机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要求具备以下能力:1.利用Android Studio熟练进行手机应用程序app的编写能力;2.熟悉Android开发环境和参数配置;3.具备编写手机界面程序能力;4.具备编写网络开发能力;5.利用Android Studio进行程序的编写、运行和打包发布的能力;三、教学条件本课程教学要求在计算机机房进行,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并安装有JDK1.8和 Android Studio 3.0 以上的版本。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实训课程,有明确的项目作为课程任务。

教师先给学生做项目运行的示范演示,再对关键环节做讲解,让学生观察项目的要点。

教学按照“演示项目→分析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引出教学内容→讲授新知识→学生完成指定操作→学生自主拓展→总结评价”的过程展开课程。

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精讲多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去创新。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完成情况、实训报告撰写情况。

从功能实现、程序开发调试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满分100分,考核成绩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实训项目1: 5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droid应用开发实训》教学大纲
学时:48
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计算机软件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理论上,Android技术架构、图形用户界面的编制、数据存储以及网络客户端的开发。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熟练编写出手机应用程序app、设计网络客户端的开发,能熟练使用Android Studio进行手机app部署。

前导课程:《Java网络编程》、《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
后续课程:无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Android基本框架、手机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要求具备以下能力:
1.利用Android Studio熟练进行手机应用程序app的编写能力;
2.熟悉Android开发环境和参数配置;
3.具备编写手机界面程序能力;
4.具备编写网络开发能力;
5.利用Android Studio进行程序的编写、运行和打包发布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
本课程教学要求在计算机机房进行,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并安装有JDK1.8和 Android Studio 3.0 以上的版本。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实训课程,有明确的项目作为课程任务。

教师先给学生做项目运行的示范演示,再对关键环节做讲解,让学生观察项目的要点。

教学按照“演示项目→分析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引出教学内容→讲授新知识→学生完成指定操作→学生自主拓展→总结评价”的过程展开课程。

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精讲多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去创新。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完成情况、实训报告撰写情况。

从功能实现、程序开发调试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满分100分,考核成绩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实训项目1: 50分。

其中平时表现及文档规范20分,项目拓展20,答辩10分。

实训项目2:50分。

其中平时表现及文档规范20分,项目拓展20,答辩10分。

七、教材
《Android应用开发案例教程(Android Studio版)》,张霞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