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眼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合集下载

回采工作面第五评价单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回采工作面第五评价单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120101回采工作面第五评价单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措施名称:《120101回采工作面第五评价单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编制单位:那罗寨煤矿通防工区措施编制:董文虎编制时间: 2019年6月1日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那罗寨煤矿报告会审单《120101回采工作面第五评价单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一、评价范围120101切眼往北480米——120101切眼往北844米回采范围。

(评价至120101工作面停采线,120101风巷:F13点往南36.5米--停采线,机巷:J8点往南59米--停采线。

)二、检验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7号《煤矿安全规程》;3、《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7、《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AQ1066—2008);8、《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方法》(MT/T 1037-2007);9、《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10、水矿股份发〔2017〕271号《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一通三防”综合管理制度汇编》。

三、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与井下四邻采掘情况120101综采面位于一、二采区井筒南翼,1~7勘探线之间。

下伏距4#(C603)煤层间距11m,距7#(C601)煤层间距30m。

东面是未开釆;南面为0Fa1大断层未开釆,西面是0018、00109采空区,距采空区最短距离为45m;北面是井筒。

回采水平为+1520m水平;工作面标高为+1566~+1577m,地面标高+1980m~+1842m。

回采煤层为1#(C605)煤层,对应地表在二台坡与公鸡岭之间。

11022切巷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共25页word资料

11022切巷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共25页word资料

目录前言 (2)1 矿井概况 (2)1.1 矿井生产概况 (3)1.2 矿井地质 (3)1.3 二1煤瓦斯赋存情况 (5)2 二1煤突出临界指标的确定 (6)3 11022掘进工作面瓦斯地质分析 (7)3.1 工作面概况 (7)3.2 工作面地质条件 (7)3.3 工作面瓦斯 (8)4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9)4.1 工作面现状及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9)4.2 工作面(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0)5 工作面消突评价结论与建议 (23)5.1 结论 (23)5.2 建议 (24)前言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新丰煤矿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陈楼村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于大金店镇管辖。

新丰煤矿原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2019年9月由平顶山煤业(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改扩建设计,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2019年10月29日颁发的《煤炭生产许可证》批准生产能力为35万t/a。

该矿主采二1煤层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兼采一3煤层为非突出煤层,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二1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矿井采用立、斜井两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一水平标高+88m,二水平标高-156m,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原煤主要采用刮板运输机和胶带输送机接力连续运输后经箕斗提升至地面,辅助运输采用轨道运输。

矿井现在+88m水平进行二1煤生产,现生产工作面为11022掘进工作面。

本次评价的11022掘进工作面位于新丰煤矿11采区,东为23012备用回采工作面,西为25采区回风上山,北为东11111采煤工作面,南为原新新煤矿11031工作面采空区。

2019年5月,该矿委托我公司对11022掘进工作面进行消突评价,我公司在收集了该矿工作面瓦斯地质相关资料、实测煤层瓦斯含量资料、工作面防突措施资料以及瓦斯涌出量资料等的基础上,对该工作面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评价,并编制《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新丰煤矿11022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

采掘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编制内容

采掘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编制内容

附件2:××煤矿××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评价报告编制内容第一章概况一、基本概况采掘工作面所在水平、采区情况,井巷工程名称、用途、井上下标高、方位、范围、断面形状、支护方式、施工工艺、迎头位置、测点控制、周边开采关系(包括煤柱、采空区、地面钻孔)及采掘活动、施工队伍等。

附:采掘工作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掘情况表。

二、煤层赋存特征采掘工作面煤层厚度、产状、结构及煤质,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发火性。

附:煤层赋存特征情况表;煤层顶底板岩性表。

三、瓦斯地质情况1瓦斯情况瓦斯地质单元、构造单元,煤层硬度及软分层发育情况,采掘工程动力现象。

评价区域内或相邻区域原始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历史上瓦斯突出的基本情况(无实测,可采用预测数据)。

煤的透气性系数、瓦斯抽采衰减系数、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吸附常数等。

2地质情况采掘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地质构造。

明确工作面断层名称、产状、落差、控制程度及对评价和瓦斯治理的影响;褶曲名称、要素及对评价影响;陷落柱范围、特征及对评价的影响;岩浆岩岩性、范围及对评价的影响。

附:断层、褶曲特征情况表。

四、通风系统明确工作面通风方法、通风方式、通风路线、局部通风机位置及要求、配风量。

五、抽采系统明确瓦斯抽采泵站能力和备用泵能力、抽采管网能力,明确工作面抽采系统、管路敷设、在线计量装置的配置、抽采能力计算等。

第二章评价范围及依据一、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名称:巷道或采面名称+区域名称评价范围:明确走向、倾向长度(采煤工作面要同时描述上下顺槽、切眼长度),采用测点控制起止点。

二、评价依据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和规定、上级文件,全称+文号+版本等。

三、评价小组明确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评价小组成员。

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内实测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无实测数据的,可依据地质勘探资料、临近区域的实测和生产资料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掘进工作面效果检验的报告

掘进工作面效果检验的报告

**采区**巷道区域预抽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报告**矿20**年**月**日**采区**巷道区域预抽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报 告**公司:我矿**采区**工作面沿**号煤层掘进,,针对本循环我矿已采取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消突,其具体情况如下:一、区域防突措施:本循环于20**年**月**日,在**巷道开始施工抽放钻孔,现已在**巷道沿巷道掘进方向施工完抽放钻孔3排共计31个钻孔,钻孔孔径均为75mm ,其钻孔已控制到待掘巷道两帮轮廓线外大于15米,在施工钻孔过程中均无夹钻、卡钻及顶钻等突出预兆(详见附图1)。

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1、煤层瓦斯压力情况于20**年**月**日选择6个抽放钻孔作为测压钻孔进行测压,测压钻孔分别位于预抽区域内的两侧与沿着巷道掘进方向,经测得**号煤层的残余瓦斯压力最大值为0.32MPa (详见附表、附图2)。

2、煤层瓦斯抽放情况①预抽前钻孔控制范围面积为2274m 2,煤厚3.0m ,18#煤层容重为1.35 t/m 3,煤层原始瓦斯含量8.604m 3/t ,煤层瓦斯储量为7.93万m 3。

②抽放流量为:27.64m 3/min ,抽放平均浓度10%,抽放时间168h ,瓦斯抽放总量为:2.79万m 3。

③瓦斯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含量计算:0C Y W G QW G-=式中:CY W —煤的残余瓦斯含量,m 3/t ;W —煤的原始瓦斯含量,m 3/t ;Q—评价单元钻孔抽排瓦斯总量,m 3; G—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t 。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G 按下公式计算:()()12122G L H H R l h h R m γ=--+--+式中:L —评价单元煤层走向长度,m ;l —评价单元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长度,m ;1H 、2H —分别为评价单元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

如果无巷道则为0;h、2h—分别为评价单元倾向方向两侧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编写提纲一、检验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 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煤矿安全规定》(2012 年版);3、《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7、《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AQ1066-2008);8、《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方法》(MT/T 1037-2007);9、《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1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6);12、矿井相关资料。

二、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开采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2、地质构造情况3、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4、工作面开采参数三、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1、工作面与地表关系2、保护层开采及煤柱留设情况3、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情况四、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1、开采保护层1)保护层开采范围2)保护层对被保护层的保护范围(有计算过程)2、区域煤层瓦斯预抽1)抽采系统简介2)工作面煤层瓦斯抽采防突措施实施情况:钻探设备、孔径、封孔材料、封孔深度,注浆设备;钻孔控制范围、钻孔进尺参数表、钻孔布置图;①未保护区域抽采情况②已保护区域抽采情况附:《工作面保护范围或抽采钻孔布置图》附表:《工作面瓦斯抽采量统计表》五、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1、检验单元划分2、开采保护层单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测定:检验点布置、测压钻孔施工、封孔、压力观测等规定2)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测定:检验点布置、取煤样钻孔施工、取煤样、井下和地面检测等规定3、预抽煤层瓦斯单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煤层原始瓦斯参数计算2)检验单元煤层储量3)检验单元残余瓦斯含量计算4、区域预抽瓦斯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测定:检验点布置、测压钻孔施工、封孔、压力观测等规定2)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测定:检验点布置、取煤样钻孔施工、取煤样、井下和地面检测等规定5、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单元区域预抽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6、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检验单元突出危险性检验综合指标六、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论: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验证要求附:1)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参数测定表:2)瓦斯抽采量统计表。

煤巷掘进区域防突措施检验评价报告模板

煤巷掘进区域防突措施检验评价报告模板

煤巷掘进区域防突措施检验评价报告金沙县城关镇烂窖子煤矿11302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距迎头延伸40m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编制人: 唐成现金沙县城关镇烂窖子煤矿6月8 日审批栏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防突队长: 技术负责人总述根据金沙县金沙县城关镇烂窖子煤矿掘进工作面安排, 我矿计划开展11302 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掘进, 该工作面(距地表相对高差113-185m)布置在13# 煤层内, 由于我矿13#煤层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鉴定, 按突出煤层管理, 从 6 月 1 日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专项设计》要求, 已施工布置瓦斯条带预抽钻孔进行预抽煤层条带瓦斯。

为了保证工作面在掘进期间的安全, 故对掘进前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价,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本报告根据13#煤层的瓦斯地质赋存情况及本煤层瓦斯条带抽放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 得出了11302 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延伸40m 已经消除煤与瓦斯突出的结论, 能够按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进行采掘作业, 但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一、工作面设计布置情况工作面布置情况11302 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布置13#煤层内, 煤层平均厚度为1.5m。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结合金沙县城关镇烂窖子煤矿实际, 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 见图一) 。

该工作面预抽钻孔满足下列要求:( 1) 、钻孔控制的条带长度不小于60 米:( 2) 、钻孔控制到巷道轮廓线上帮20米、下帮10米( 13#煤层为倾斜煤层, 倾角37度) :( 3) 、抽放半径取4 米:( 4) 、确保掘进工作面有足够的预抽时间;( 5) 、当煤巷掘进工作面在预抽防突效果有效的区域内作业时工作面距离预抽或者预抽防突效果无效的范围的前方边界不得小于20 米图一: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钻孔布置示意图截止当前,11302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距运输石门界保安煤柱321 m(见巷道布置示意图,图二).图二:巷道布置示意图59m,距井田边2、煤层顶底板条件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区域内13#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此类顶板透气性良好。

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的敏感性

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的敏感性

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的敏感性分析仇海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5)摘要:介绍了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敏感性的“三率”分析方法,根据跟踪考察的容光煤矿1501工作面81组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数据,用“三率”法对C5煤层效果检验指标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了煤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为C5煤层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最敏感指标。

关键词:效果检验;敏感性;“三率”法;措施失效率;措施失效准确率中图分类号:TD71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496X(2012)01-0083-03Sensitivity Analysis of Effect Inspection Index for Working Face Outburst PreventionCHOU Hai-sheng(Shenyang Research Branch of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110015,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three rates"analysis method of inspecting index sensitivity in effectiveness of outburst prevention.According to test data of outburst prevention in Rongguang coal mine1501working face81group,the method of"three rates"havebeen used to analyze the index sensitivity of effect inspection in C5coal seam.The coal cuttings gas desorption index△h2is determinedthe most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effect inspection in outburst prevention of C5coal seam.Key words:effect inspection;sensitivity;"three rates"analysis;measures failure rate;measures failure accuracy效果检验敏感指标是指对某一矿井突出煤层工作面进行预测时,能够明显区分出突出危险和非突出危险的效果检验指标,敏感指标是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关键,也是我国突出矿井日常防突工作的关键技术。

20101下切眼掘进消突评价报告0-80

20101下切眼掘进消突评价报告0-80

仲恒煤矿 20101切眼(下)掘进工作面(K80m~120m)消突评价报告编制:通防科:总工程师:2012年月日评价组成员签字表序号项目姓名所属单位现任职务备注1评价成员矿办总工程师3 技术科科长4 一采区区长5 安检科科长6 通风科科长7 组长矿办总工程师审查组成员签字表序号姓名所属单位现任职务备注1 矿办矿长3 矿办安全矿长4 矿办总工程师5 矿办地质副总6 矿办通防副总- 1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基本情况20101切眼位于二采区+1655米~+1601米水平之间。

20101下切眼K80-K120m于2012年10月16日开始掘进,计划在20101运输巷沿1号煤层顶板采用伪倾角27度向回风掘进,设计20101采面切眼倾斜长为120米,采用施工本煤层抽放钻孔进行切眼区域防突措施,根据设计专篇资料综合分析,20101切眼1号煤层赋存稳定。

1、工作面位置及与临近工作面关系根据仲恒煤矿1号煤层与3号煤层层间距分析,选择开采1号煤层作为上保护层,20101采煤工作面是仲恒煤矿二采区1#煤层中首采工作面,主要是作为解放下部3#煤层而开采的上保护层首采工作面。

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依次进行开采的局面,即开采上一煤层作为下一煤层的保护层。

因此20101采煤工作面是在原始应力区域内进行采掘作业,因此,运输巷和回风巷以及切眼在施工过程中,均要采取区域防突措施。

2、工作面与地表关系根据井上下对照图,该工作面地表无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为山坡地,地表最高标高为+1985m,20101回风标高+1655m,运输巷标高为+1601m,20101切眼处于运输和回风巷之间,其上下巷之差为54m,平均与地表之差为257m。

- 2 -3、煤层赋存情况矿区内1号煤层倾角25°~65°,本评价范围内煤层平均厚度为1.6m,平均倾角为65°。

第二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矿井目前设置有高、低负压抽放系统各一套,其中:高负压抽放是2BEC3 620-2BY4水环型真空泵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236rpm(min-1),电机功率为400kW,主管选用煤矿井下聚氯乙烯管:DN=600mm,PN=0.8Mpa,δ=6mm;支管选择聚氯乙烯管:DN=325mm,PN=0.8Mpa,δ=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县柏果镇麦地煤矿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麦地煤矿二〇一三年四月三日盘县柏果镇麦地煤矿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编制单位:编制人:参加检验人员:通风工区:技术科:地测科:安检科:采掘副总:通风副总:安全副总:总工程师:目录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 (3)一、检验依据 (3)二、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概况 (3)1、工作面位置、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 (3)2、地质构造情况 (4)3、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 (4)4、掘进工作面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作面开采参数及临近煤层开采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保护层开采及煤柱留设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 (4)1、开采保护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区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8)1、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8)2、开采保护层区域突出危险性检验综合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9)4、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论 (10)5、区域防突措施效果验证要求 (10)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一、检验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9号《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3.《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7.《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AQ1066—2008);8.《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方法》(MT/T 1037-2007);9.《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1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6);12、《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13.矿井相关资料。

二、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标高及周围开采情况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布置在1#煤层中,1#煤层为稳定煤层,煤层厚度为1.66m~2.0m,平均厚度为1.83m,煤层倾角为15.5°,根据矿井资料10101切眼的原始瓦斯含量为:17.13m3/t;原始瓦斯压力为:1.2425MPa。

10101切眼工作面从10101运输巷尾部位置开门按325°的方位掘进,该工作面标高+1650-+1668m。

2、地质构造情况该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对掘进无影响。

该煤层位于煤系地层的上部,煤系地层为弱含水层。

根据生产揭露的资料分析:该工作面及附近水文地质情况清楚,无水害威胁。

3、煤层特征情况及顶底板岩性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煤层倾角平均为15.5°;煤层厚度最大为2.0m,最小为1.66m,平均1.83m;煤层结构简单,煤层中下部夹一层约0.1米厚的灰黑色高岭突。

三、10101切眼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实施情况该工作面采取预抽煤体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1、钻孔的布置在101抽采联络巷每间隔8米施工一组(6个钻孔)瓦斯抽采钻孔,在101抽采运输巷下帮沿竖直方向排列,开孔间距为400mm。

钻孔控制范围(沿煤层层面距离)为10101切眼左右两帮巷道轮廓线15m。

孔底间距为8m,钻孔穿过煤层顶板长度为1.0m,钻孔直径为89mm。

钻孔布置参数详见《101抽采联络巷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图》2、区域煤层瓦斯预抽1)抽采系统简介①瓦斯抽采装备情况矿井设置了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抽放泵房配备了4台水环式真空泵,其中高负压两台,型号为2BEA-403,(流量85m3/min)电机功率160KW,用于预抽煤层瓦斯;低负压两台,型号为2BEC-50,(流量165m3/min)电机功率200KW,用于采空区瓦斯抽放。

计量柜已经安装完善。

高负压抽放系统敷设Φ426主管300m,Φ250支管650m。

低负压抽放系统敷设有Φ377主管300m,Φ250支管350m。

在101抽采联络巷布置的穿层抽采钻孔,利用矿井高负压抽采系统抽采1#煤层瓦斯。

抽放泵型号为2BEA-403,(流量85m3/min)电机功率160KW。

为便于该面抽采参数的检测,在该抽采系统的主管、干管、支管及各抽采钻场内均安设有孔板流量计,抽采单孔均安设有测流孔,对单孔抽采参数分开考察,抽采参数考察由专人定期进行观测。

②瓦斯抽采系统巡查瓦斯抽放管路维护班,主要工作任务为敷设、维护瓦斯抽采管路。

每天派专人检查维护抽采系统(放水、处理漏气)。

定期对各抽采点、钻场瓦斯抽采参数进行检测,发现有浓度衰减、钻孔堵塞、抽采效果不好的钻场、钻孔及时进行撤出。

结合钻孔布置情况合理调节抽采负压,提高抽采质量。

2)工作面煤层瓦斯抽采防突措施实施情况101抽采联络巷于2013年2月28日开始施工瓦斯抽采钻孔,于2013年3月20日施工完毕,全程共施工瓦斯抽采钻孔96个,瓦斯抽采钻孔施工一个,封孔连抽一个。

所有抽采钻孔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钻孔终孔点均穿过煤层进入煤层顶板1.0m 以上,钻孔抽采半径为4m,钻孔直径为89mm。

并采用马丽散封孔,封孔长度均不小于5m,封孔管为铁管。

钻孔施工的整个过程,矿地测科、通风工区派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跟班指导,确保了钻孔的方位、倾角、孔深等参数达到抽采钻孔的设计要求。

四、10101切眼瓦斯抽采效果评价1、10101切眼抽采量统计抽采时间内(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26日),每天安排专人对抽采参数进行检测,并统计抽采量。

抽采量统计如下:10101切眼抽放量统计表(孔板流量计系数:1.8531)2013年3月1日1440 3 360 270 616 19.73 0.59 852.30 2013年3月2日1440 3.4 350 280 617 20.52 0.70 1004.67 2013年3月3日1440 3.7 360 270 616 19.76 0.73 1052.84 2013年3月4日1440 4.2 350 280 617 20.56 0.86 1243.32 2013年3月5日1440 4.5 360 270 616 19.80 0.89 1282.81 2013年3月6日1440 5.7 350 280 617 20.63 1.18 1693.14 2013年3月7日1440 6.3 360 270 616 19.88 1.25 1803.33 2013年3月8日1440 6.4 350 280 617 20.66 1.32 1904.12 2013年3月9日1440 6.8 360 270 616 19.90 1.35 1948.692013年3月10日1440 10.4 360 270 617 20.09 2.09 3008.752013年3月11日1440 11.6 340 360 616 24.17 2.80 4037.112013年3月12日1440 12.3 360 270 617 20.18 2.48 3574.352013年3月13日1440 12.6 350 280 616 20.94 2.64 3799.212013年3月14日1440 14.6 300 320 617 24.53 3.58 5157.872013年3月15日1440 14 330 320 616 23.29 3.26 4694.942013年3月16日1440 14.1 350 280 615 20.99 2.96 4262.082013年3月17日1440 13.8 350 280 617 21.02 2.90 4177.342013年3月18日1440 12.6 300 320 617 24.42 3.08 4430.232013年3月19日1440 11.4 320 320 616 23.55 2.68 3865.462013年3月20日1440 10 350 280 615 20.79 2.08 2993.682013年3月21日1440 9.7 360 270 617 20.06 1.95 2801.662013年3月22日1440 9.5 340 360 616 24.05 2.28 3290.042013年3月23日1440 9.1 360 270 617 20.03 1.82 2624.692013年3月24日1440 8.6 350 280 616 20.74 1.78 2568.952013年3月25日1440 8.3 340 320 616 22.57 1.87 2698.002013年3月26日1440 7.5 340 320 616 22.53 1.69 2433.45合计:73203.01经过统计,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26日共抽采瓦斯纯量:73203m3。

2、揭煤区域残余瓦斯含量计算(1)煤层原始瓦斯参数根据矿井资料1#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为:17.13m3/t。

(2)钻孔控制区域煤层储量G=(L-H1-H2)(l-h1-h2)mγ式中: G——评价区域煤层瓦斯储量,t ;L——评价区域煤层走向长度,m;因钻孔控制宽度为33m,所以评价区域煤层走向长度为33m。

l——评价区域煤层倾向长度,m;因钻孔控制倾向长度为94m,故评价区域煤层倾向长度为94m。

H1、H2——分别为评价区域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放等值宽度,m,如无巷道则为0。

h1、h2——分别为评价区域倾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放等值宽度,m;如无巷道则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