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导学案

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这节内容,初步了解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内容。
二、预习内容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的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4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_______。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其代谢只有________、________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的发挥________作用;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________的重要保障;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会使机体内环境遭到________。
高中生物《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学习难点: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习过程:问题探讨:血细胞和单细胞草履虫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导读)阅读教材回答:1、什么是内环境?2、内环境具有哪些理化特性?3、人体细胞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导思)思考问题回答:知识总结归纳:细胞內液(2/3)血浆组织液体液→细胞外液(1/3)→ 淋巴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就越高血浆的PH值为7、35—7、45人体细胞外液的溶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密切相关。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编审苏涌泉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习重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学习过程:(导读)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导思)思考问题回答:1、高烧最严重时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什么后果?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3、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4、分析“空调病”的原因?知识归纳总结: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第1单元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课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教学目标 课标内容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复习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
复习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复习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过程及主要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学习记录【知识梳理】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及细胞外液成分1.细胞外液(内环境)(1)组成: 、 、淋巴等。
(2)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3)三者关系:2.细胞外液成分比较(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 。
(2)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 含量很少。
提醒:(1)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属于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血浆中水来源:组织液、血细胞、淋巴,还有消化道吸收。
血液 有形成分——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液体成分——血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提醒:(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的。
(2)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
三、内环境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作用,使各个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状态叫做稳态。
2.调节机制: 调节。
3.实质:内环境的 保持 状态。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
【难点精析】一、细胞外液的内涵与外延:①“细胞外液”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细胞外液”;②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二者内涵与外延相同,只是侧重点不同——细胞外液相对于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而内环境相对于外界环境。
③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应算作人体外部环境,如尿液、原尿、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
高中生物人教A版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导学案)

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学习重点】内环境稳态。
【学习难点】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自主学习与点拨】一、内环境稳态【预习完成】1.稳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1、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某个固定值还是一个范围?2、人的体温从早到晚是一直不变吗?为什么?【练习巩固】1、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A、凝固的状态B、绝对不变的状态C、相对稳定的状态D、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状态2、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使体内增加水分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预习完成】1、内环境的稳态是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下通过_______________而实现的。
目前普遍认为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直接相关的系统: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与调节的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主要的方式。
【思考与交流】1.发烧有哪些症状?为什么要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渗透压如何变化?【练习巩固】1、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2、下列疾病或症状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无关的是()A.发烧B.尿毒症C.色盲D.中暑3、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 B.供给营养C.维持内环境水分稳定 D.维持内环境无机盐稳定三、内环境稳态的意义【预习完成】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导学案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知识点回顾1、细胞生活的环境:(1)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_________ 从水中获取养料和氧,并把废物_排入水中。
(2)多细胞生物体体内细胞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 ) 中以下物质或液体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 被分泌到__________ 的、与外界以孔道直接相连的液体,如汗液、泪液,呼吸道、消化道、膀胱等的液体:b.只存在于____________ 的物质,如血红蛋白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等有关的酶等。
2、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__。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业与血浆的________,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血浆pH为_______(2)溶液渗透压指溶液中,_______________的吸引力。
其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___________溶液渗透压越____________。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__。
(3)正常的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般维持在左右4、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________________5、稳态;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 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________________中。
5、稳态的调节;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_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成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__________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练习【A组基础巩固】1.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 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2.(2021·湖北省孝感市期末考试)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教版必修3 生物(稳态与环境):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学案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学习重难点】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过程】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写出下列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1)组织细胞:__________。
(2)血细胞:___________。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细血管壁细胞:________________。
2.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3.总结: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分析1. 血浆成分含量(约数) 90% 7%~9% 1%血液运送物质物质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特点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2.本质: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1.理化性质:(1)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__左右。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图示:呼吸系统③↓↑④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组织细胞①↓②泌尿系统图中①—④分别代表什么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必修三内环境及其稳态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使用说明】1.先通读教材,划出重点。
概述分析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A 层学生完成掌握学案,并完成课后题的相关内容。
B 层学生掌握好学案的内容,C 层学生完成好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概述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其作用能力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目标:合作学习,激情投入课前预习【自学导航】 一、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生活的环境是 ,可以直接从 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 和 ,并把 直接排入 里。
如果 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
二、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 体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1)血浆:是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A.定义:存在于 的液体,又叫 。
(3)淋巴回流:经过淋巴循环由 流入 中。
2、内环境 (1)定义: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 、 、 等。
(2)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用箭头和文字画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淋巴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
(4)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A .血浆中含90%为 ,其余10%为 、 ,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 、各种 、 、 等。
B .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比较: 相同点:① 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 ②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③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①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②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组织细胞主要生活在组织液中,血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中。
高中生物 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
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必需的养料和氧,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那么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呢?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
(2)组成(存在与,约占)体液细胞外液(存在与,约占)2.阅读教材P3页及下面补充内容完成下表,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
补充: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正常情况下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以及和细胞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下面两图总结。
()4.内环境:。
几个注意问题:①、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吗?②、血液和血浆一样吗?③、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部分。
④、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但不是只有这三种,如脑脊液也属于。
⑤、不同细胞的内环境: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分析教材P4资料,回答讨论题1、2。
讨论题:1、。
2、。
归纳:1、血浆中约90%为;其余10%分别是:,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各种、、等。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自我检测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2、内环境中不含()A 血浆蛋白B 尿素C 抗体D 呼吸酶3、血浆中的水来自()A 组织液B 血浆、消化道C 淋巴、组织液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4、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 )A.2层B.3层C.4层D.6层5、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本节小结: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将红细胞置于清水或高浓度溶液中,细胞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的红细胞会发生那样的情况呢?分析教材P4资料,回答讨论题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案
教材助读
问题导思
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由细胞外液组成。它们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阅读课本P2,记住内环境的组成,会区分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分析课本P3图1-1,理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2.高烧不退时,是盖被捂汗还是撤减衣被?
3.尿毒症是怎么回事?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掌握内环境的成分及相互关系。
2.合作学习,独立思考,会运用调节原理解释生命现象。
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探究案
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学会有关内环境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还可以运用这方面的关爱家人和亲友。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淋巴.组织液D.内环境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钙离子、H2O B.呼吸酶、载体C.葡萄糖、CO2D.血浆蛋白、性激素
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5.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什么?
6.机体调节稳态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7.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重要意义?
【我的疑惑】
【知识链接】
世卫机构首次认定“大气污染致癌”PM2.5系罪魁祸首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7日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有专家认为,量化到每个人,大气污染的致癌几率不高,但危害在于几乎难以完全避免这种可能。
报告说,接触颗粒物和大气污染的程度越深,罹患肺癌的风险越大。尽管大气污染物成分以及人们与污染的接触程度因地点不同而差异明显,报告给出的结论仍适用于全球所有地区。
【学以致用】
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
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异的一项是()
7.下面不能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
A.淋巴B.细胞外液C.血浆D.细胞内液
8.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9.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和无机盐
C.血红蛋白是构成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3.阅读课本P5,明确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阅读课本P8,认识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平衡。
2.阅读P9最后一段,记住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什么是内环境?
2.内环境由哪些细胞外液组成?
3.在下列图中用箭头标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血浆组织液淋巴
4.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5.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
6.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家说,在人口密集且工业化发展迅速的经济体,人们面临的大气污染威胁显著加大。这份报告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强烈信号,即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大气污染。
设在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报告中说,有充足证据显示,暴露于户外空气污染中会导致肺癌,而且患膀胱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2.高烧不退时,是盖被捂汗还是撤减衣被?
3.尿毒症是怎么回事?
探究课题:内环境稳态对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一:画图分析内环境的成分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据图说明组织水肿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二:血浆中有H2CO3、NaHCO3等成对存在的缓冲物质,试分析在人体在产生乳酸、食入碱性食物时,血浆的PH是如何保持动态平衡的。
思考:1.大量出汗时怎样保持水盐平衡?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掌握内环境的成分及相互关系。
2.合作学习,独立思考,会运用调节原理解释生命现象。
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通读教材,找出要点,注意勾画和记忆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15分钟;再完成预习案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最后研读教材或查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时间,15分钟。
D.分析内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掌握内环境的成分及相互关系。
2.合作学习,独立思考,会运用调节原理解释生命现象。
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探究案
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学会有关内环境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还可以运用这方面的关爱家人和亲友。
探究课题:内环境稳态对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一:画图分析内环境的成分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据图说明组织水肿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二:血浆中有H2CO3、NaHCO3等成对存在的缓冲物质,试分析在人体在产生乳酸、食入碱性食物时,血浆的PH是如何保持动态平衡的。
思考:1.大量出汗时怎样保持水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