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推免研究生资格高校名单
中国地质大学推免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方案为圆满完成2011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精神,依据学校《2011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方案》(地大校办字〔2010〕49号)及其他有关规定,根据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工程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方案。
一.推荐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勤学敬业,富有上进心和团结合作精神。
2.学习成绩优秀,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截止2010年9月15日,无不及格课程(含公选课),平均学分(不含公选课)绩点(含奖励学分绩点)较高,CET4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主修其它小语种的成绩参照执行);身体健康并达到体育教学基本要求。
3.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
二.推免类别及名额根据教学司〔2010〕24号文件的规定:“推免生名额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个部分”。
我院共有22名专业学位推免生名额,49名学术型推免生名额(包括留校名额38名和外推名额11名)。
其中学术型推免生中留校名额12名和外推名额2名专门用于地质工程实验班。
以上统称为学院指标。
学校单列有“学科交叉”(20名)、“创新人才”(20名)、“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25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公派出国攻读博士研究生”计划(5名)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12届研究生支教团”(4名),符合条件的同学可以申报,具体条件见学校《2011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方案》(地大校办字〔2010〕49号)。
以上统称为学校单列指标。
我院入选“李四光计划”的学生单列有指标,不参与学院指标内的申请。
三.推荐原则及要求1.学院组建推免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见附件1),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公开、透明地开展此项工作。
武汉理工大学免试研究生条例及加分办法

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例【推荐范围】(一)必须是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我校2013年应届毕业生。
?(二)定向培养的学生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时,必须经定向培养单位同意并出具书面同意函。
(三)国防生申请推荐免试研究生时,必须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武汉理工大学后备军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同意并出具书面同意函。
【推荐免试研究生类别】(一)2013年推免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两个类型,分别按学院计划和学校单列计划两种方式进行推荐,具体类别如下:A类:学术型推免生(学院计划)C类:学术型推免生(学校单列计划)D类:专业学位推免生(学院计划)E类;专业学位推免生(学校单列计划)(二)2013年继续推荐“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简称“研究生支教团”)硕士学位研究生,具体推荐对象和条件、推荐办法和工作程序等见校团委文件。
【推荐条件】(一)基本条件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4、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二)具体条件1、申请A类学术型推免生者,除符合基本条件外,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①综合测评为班级前5名或者专业前20%,德育为优秀;②本专业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在80分以上,智育为班级前5名或者专业前20%,无不及格课程;③CET-4成绩在425分及以上(小语种参照上述标准执行),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TEM4成绩在60分及以上。
对外语成绩有特殊要求的专业,由所在专业提出外语水平要求。
2、申请C类学术型推免生者,除符合基本条件外,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具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具有特殊学术专长一般指:a.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科研或科研实践中有突出表现,并在学校认定的国家重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独撰)身份发表过两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在学校认定的A类或B类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b.在全国、省部级学术科技竞赛、发明创造竞赛中荣获国家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或省部级一等奖(含一等奖)以上奖励。
中国海洋大学推免生实施细则

附件8:中国海洋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海大研字【2008】18号(二○○八年九月十二日)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制度,是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在校本科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积极做好推荐、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是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推荐、接收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本办法所称推荐,是指学校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本办法所称接收,是指学校对报考我校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是指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四条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推荐、接收推免生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与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院系成立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组织本单位推免生遴选和复试考核工作,制订本单位遴选、接收推免生工作实施方案。
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7人,由单位党政领导、专家教授、班主任和研究生秘书等方面的代表组成。
第三章推免类别与推荐条件第六条推免类别。
学校推荐、接收的推免生包括普通推免生、特殊学术专长推免生、保留入学资格两年从事管理工作推免生和研究生支教团推免生。
第七条推荐基本条件。
申请各类推免的学生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复旦大学2020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名单

89.00 87.60 88.20 92.40 86.20 91.20 87.60 90.00 87.80 96.40 93.40 84.20 91.40 94.40 91.00 96.00 94.00 94.00 94.00 95.00 95.00 87.20 90.20 91.40 87.80 88.20 71.20 89.20 90.40 90.80 92.40
87.30 85.00 90.80 91.60 89.80 89.60 89.00 87.60 92.00 90.40 91.60 83.00 87.20 80.80 77.60 93.60 80.20 90.80 83.80 73.20 95.20 89.00 87.60 91.40 92.60 96.00 87.60 90.00 92.00 87.40 83.60
院系名称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81.30 79.97 75.17 77.20 79.93 82.87 76.10 82.10 85.60 83.40 74.40 85.80 85.50 86.10 85.10 81.00 88.10 89.40 90.10 85.00 88.00 83.10 86.30 88.50 88.60 69.10 83.70 81.50 87.00 76.70 84.10
上海大学2014年接收外校推免生拟录取名单公告

上海大学2014年接收外校推免生拟录取名单公告(2013-10-30 13:00更新)1:04:00访问次数:14432院系招生领导小组对前来我校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外校推免生进行严格的综合评审并复试,现将已拟录取的名单公布如下:来申请读研的推免生进行复试,我们也将陆续公布复试合格拟录取的名单。
)我校拟录取的申请人还须经过下述报名手续,才能确认推荐免试资格:人应凭拟录取通知书到母校教务处(或学生处)领取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签发(加盖公章)的推荐免试硕士生报名表和网上报月31日前凭校验码进行网上报名;3年11月10日至14日到母校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申请人不能被录取。
送)材料:11月30日前将推荐免试生专用的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加盖有关公章)、体检表(到母校校医院体检)、政审表、号信封(用于2014年6月中旬邮寄录取通知书)寄(送)到: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20序号接收学院姓名拟录取专业毕业学校1 通信学院王哲诚电子与通信工程郑州大学2 材料学院郝军利钢铁冶金西北工业大学3 通信学院陈德电子与通信工程浙江工业大学4 图情档系李清怡档案学西北师范大学5 图情档系裘丽档案学南昌大学6 图情档系徐晓莎档案学郑州大学7 图情档系张晓瑛图书情报河北大学8 图情档系谷敏图书情报西北师范大学9 图情档系李文静图书情报安徽大学10 美术学院刘畅艺术学理论郑州大学11 社科学院蒋丰一政治经济学河南大学12 法学院余婷法学安徽大学13 法学院张冉冉法硕(非法学)河南大学14 法学院李也法学天津工业大学15 法学院梁露法学河南农业大学16 法学院孟乌兰巴根那法硕(非法学)内蒙古大学17 社会学院陈璐社会学安徽师大18 社会学院郭宏波社会学山西大学19 计算机学院顾程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海师范大学20 文学院陈玉婷文化研究海南大学21 悉尼工商学院陈慧璇管理科学与工程东北师范大学22 悉尼工商学院丁雪薇金融(专硕)海南大学23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刘畅电影学河北大学24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王铮mfa(电影)复旦大学25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李林珊电影学江南大学26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张佳馨电影学海南大学27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张洪牧宇电影学河北大学28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王琦mfa(广播电视)西北师范大学29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张紫薇mfa(电影)河北大学30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王宇晨mfa(广播电视)河北师范大学31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戴维mfa(电影)云南大学32 经济学院陈蓉国际贸易学西北师范大学33 经济学院王雅琳国际商务专硕河南大学34 经济学院赵玥炜产业经济学浙江师范大学35 经济学院张逸茹金融专硕安徽财经大学36 经济学院贾琳金融专硕郑州商学院37 经济学院张停停金融专硕贵州大学38 经济学院朱丹金融学河南大学39 管理学院高翔宇企业管理河北大学40 管理学院黄盈企业管理浙江工商大学41 管理学院袁灵利企业管理河南大学42 管理学院王嫚企业管理河南大学43 管理学院刘晓令企业管理辽宁师范大学44 管理学院周苑红旅游管理内蒙古大学45 管理学院郭远鹏企业管理西北师范大学46 管理学院罗谕蔓旅游管理广西师范大学47 管理学院董国位企业管理河北大学48 管理学院梁璐企业管理四川师范大学49 管理学院董盈萱会计专硕辽宁大学50 管理学院杨丰肃会计专硕西北师范大学51 管理学院赵诗萌会计专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52 管理学院徐乐会计专硕安徽财经大学53 管理学院严婧会计专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4 管理学院诸葛丹管科浙江师范大学55 管理学院袁秀丽管科上海海洋大学56 管理学院赵添花物流工程浙江工商大学57 外语学院白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西安外国语大学58 外语学院赵灿英语语言文学安徽理工大学59 外语学院刘洁英语笔译西北师范大学60 文学院刘芮娴中国语言文学四川师范大学61 文学院刘慧中国语言文学陕西师范大学62 文学院尹守婷中国语言文学安徽师范大学63 文学院杨长正中国语言文学西北师范大学64 文学院郭冰冰中国语言文学贵州大学65 文学院胡忠兵中国史西华师范大学66 文学院杨健璎中国史西华师范大学67 影视学院孔晓梦新闻传播学河北大学68 影视学院朱博研新闻传播学河北大学69 影视学院崔英超新闻传播学河南大学70 影视学院林懿新闻传播学上海理工大学71 影视学院王庆玲新闻传播学长安大学72 影视学院张力丹新闻传播学东北师范大学73 影视学院杨红成新闻传播学西安外国语大学74 影视学院刘凯新闻传播学河北大学75 影视学院姚亚楠新闻传播学河南大学76 影视学院王大远新闻传播学天津工业大学77 影视学院扶黄思宇新闻传播学西北民族大学78 影视学院杨瑶新闻传播学浙江工业大学79 影视学院辛意新闻传播学云南大学80 影视学院贾明超新闻传播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1 影视学院盛伟芳新闻与传播西北师范大学82 影视学院何雪琦新闻与传播河南大学83 影视学院金天纬新闻与传播浙江工业大学84 影视学院姜文焯新闻与传播浙江工业大学85 影视学院王钰新闻与传播青岛大学86 影视学院姬冰璇新闻与传播安徽师范大学87 影视学院杨茜玫新闻与传播辽宁大学。
南昌大学保研条件

南昌大学保研条件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荐免试生),是激励本科生勤奋学习、改革优秀创新人才选拔方式的重要措施。
为了做好推荐免试生工作,提高生源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一、推荐免试对象第一条推荐免试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高校按规定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确认其免试资格,由招生单位进行复试的选拔方式。
它是硕士生招生的辅助方式之一。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推荐免试生,是经我校确认资格并通过我校或外校的复试后被接收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推荐免试条件第三条推荐免试生工作安排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校的第七学期进行。
推荐对象的业绩终算时间为第七学期开学前(当年9月1日前)。
第四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生,既要看被推荐对象的品行和历年的学习成绩,又要注重对其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业务素质及其他专业特长等方面的考查。
第五条必备条件。
凡被推荐对象首先必须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和身体状况等方面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2、英语通过国家四级考试(艺术学类等特殊专业英语通过国家三级考试);3、无重修课程(前六学期曾有英语或体育重修,但英语已通过国家四级考试或体育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者除外),并且专业课考试成绩不低于75分;4、身体健康,并且体育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毕业时能获学士学位。
第六条选择条件。
凡被推荐对象还必须符合以下选择性条件中的任意一条:1、校“三好学生”或“三好学生标兵”称号获得者;2、获得特等奖学金二次;3、获四次以上(含四次)奖学金,并且其中至少二次为一等奖以上;4、在全国性专业比赛或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学术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5、在全国性专业比赛或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学术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获一次奖学金;6、在全国性专业比赛或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学术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并获二次以上(含二次)奖学金,其中至少一次为一等奖以上;7、在全省性专业比赛中获一等奖,并获一次奖学金;或获二等奖,并获二次以上(含二次)奖学金,其中至少一次为一等奖以上;8、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独立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或以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二篇;9、前六学期考试课程总成绩在本班名列前10%;10、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考试(艺术学类等特殊专业英语通过国家四级考试),且获得二次以上(含二次)奖学金,其中至少一次为一等奖以上。
2024年教育部研究生招生推免名额

2024年教育部研究生招生推免名额一、前言教育部研究生招生推免名额是指在全国范围内,由教育部统一下达的研究生推免计划名额。
推免名额是针对优秀本科毕业生的一种选拔方式,通过推免,一定数量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而无需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推免名额的意义1.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推免名额的设立,有利于优化人才选拔机制,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研究生人才。
通过推免选拔,可以让那些在本科阶段就已经显示出了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潜力的学生,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从而更快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2.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免名额的设置能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通过推免选拔,可以让那些在本科阶段就已经表现出了较高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潜力的学生,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从而更快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免名额的设立,能够激发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那些有志于深造和研究的优秀本科生来说,通过推免选拔,可以更快地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这必将激发更多的优秀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整个学术界的整体水平。
三、2024年教育部研究生招生推免名额的具体政策1.推免名额的分配2024年教育部将会根据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生教育需求和人才选拔情况,统一下达研究生招生推免计划名额。
按照一定比例,将推免名额分配给各个高校,以保证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2.推免名额的申报条件教育部将会规定一定的申报条件,对推免名额进行限定。
通常情况下,推免名额的申报条件将包括学术成绩、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只有符合条件的高校和学生才有资格参与推免名额的申报和选拔。
3.推免名额的使用范围推免名额主要用于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无需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这意味着通过推免选拔的学生将可以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从而节省了考试的时间和精力,更便利地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中北大学研究生推免生办法

中北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办法(试行)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我校从2007年起具备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的资格,结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4号)的原则和规定,为推进该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基本原则接收推免生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考生利益,要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成立中北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遴选工作机构(一)领导组组长:张文栋成员:全体校领导(二)工作组组长:韩炎成员:教务处领导研究生院领导各学院教学副院长(三)纪检组组长:王宝儒成员:纪委领导三、推免生范围及条件(一)择优遴选范围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我校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二)基本条件1、思想政治上的要求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社会工作,关心集体;诚实守信,学风端正,品行表现优良,在校期间没有违法行为。
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身体素质上的要求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体育成绩必须合格。
(三)推免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业务能力上的要求基础知识扎实,没有不及格记录。
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是前三学年所修必修课程(不含体育课)的平均成绩与附加分之和)在专业排名前列。
附加分参见附件。
2、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65分或新标准分不低于450分)或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60分新标准分不低于425分);英语专业的必须通过国家专业四级。
(四)对于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选拨条件思想政治和身体素质达到规定的要求,前三学年平均学习成绩全班排名前10名(含10名),具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培养潜质,经三名本校本专业教授推荐,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直接获得候选人资格:1、在全国五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者;2、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并被SCI或SSCI收录的;3、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前三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推免研究生资格高校名单
国家批准有权开展推免研究生工作的高校名单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北京大学北京市安徽大学安徽省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清华大学北京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厦门大学福建省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华侨大学福建省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福州大学福建省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市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南昌大学江西省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市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山东大学山东省外交学院北京市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省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济南大学山东省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市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省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市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郑州大学河南省南开大学天津市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天津大学天津市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河南大学河南省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武汉大学湖北省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长江大学湖北省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省河北大学河北省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湖北大学湖北省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湘潭大学湖南省山西大学山西省湖南大学湖南省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中南大学湖南省中北大学山西省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南华大学湖南省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中山大学广东省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暨南大学广东省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汕头大学广东省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辽宁大学辽宁省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广州医科大学广东省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东北大学辽宁省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省海南大学海南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深圳大学广东省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省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四川大学四川省
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重庆大学重庆市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省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省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吉林大学吉林省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延边大学吉林省西华大学四川省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西南大学重庆市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市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燕山大学河北省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贵州大学贵州省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遵义医学院贵州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云南大学云南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复旦大学上海市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同济大学上海市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西北大学陕西省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东华大学上海市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市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省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长安大学陕西省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上海大学上海市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南京大学江苏省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省苏州大学江苏省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东南大学江苏省兰州大学甘肃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河海大学江苏省青海大学青海省
江南大学江苏省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江苏大学江苏省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通大学江苏省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徐州医学院江苏省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青岛大学山东省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三峡大学湖北省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广州大学广东省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扬州大学江苏省浙江大学浙江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市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市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市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市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宁波大学浙江省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