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模拟题专项版解析汇编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生版)

合集下载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母题08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母题来源一】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Ⅰ卷)
【母题原题】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

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 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
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
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 1,
F 1相互交配得到F 2。

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 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F 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 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16 紫眼基因
(2)0 1/2
(3)红眼灰体。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模拟精练及真题演练—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2023春·安徽合肥·)8岁的小明曾经问过妈妈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家的,妈妈开玩笑说是捡来的。

小明发现自己在相貌等方面和家人确实有一些差别,例如自己是单眼皮,而他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都是双眼皮。

小明对自己是不是父母亲生的,产生了些疑虑。

我们可以利用遗传学知识对此进行解释,让小明不再困惑。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双眼皮的父母生了单眼皮的孩子,这是性状分离现象B.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两种性状,其中双眼皮是显性性状C.小明的姐姐与单双眼皮相关的基因型可能和父母相同D.对于小孩“如何来到这个家”的问题,家长应科学回答【答案】B【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详解】A、双眼皮的父母生了单眼皮的孩子,发生了性状分离,A正确;B、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B错误;C、小明是单眼皮,父母是双眼皮,且是杂合子,所以姐姐的双眼皮有1/3可能是纯合子,有2/3可能是杂合子,C正确;D、对于小孩“如何来到这个家”的问题,家长应科学回答,D正确。

故选B。

2.(2023春·福建福州·高一校联考期中)某种鼠的毛色有黄色和黑色,且黄色为显性性状。

若要鉴定一只黄色雄鼠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A.自交B.测交C.杂交D.反交【答案】B【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由于鼠为雌雄异体,因此,若要鉴定一只黄色雄鼠是否为纯合子,可采用测交的方法,通过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确定,即B正确。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点1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1.(xx福建理综,28,16分)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种配子。

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

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

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解释DNA 分子的多样性,此外,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答案(16分)(1)1/6终止密码(子)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2)4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3)SⅢ(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2.(xx山东理综,28,14分)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用甲、乙、丙三只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或。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2014-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2014-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

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23年高考真题〗 (1)〖2022年高考真题〗 (9)〖2021年高考真题〗 (21)〖2020年高考真题〗 (32)〖2019年高考真题〗 (37)〖2018年高考真题〗 (40)〖2017年高考真题〗 (42)〖2016年高考真题〗 (48)〖2015年高考真题〗 (50)〖2014年高考真题〗 (54)〖2023年高考真题〗1.(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

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答案】D【详解】A、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高秆基因型为A_B_,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B、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因此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C、由F2中表型及其比例可知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C正确;D、F2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共6份,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共2份,因此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F2高秆基因型为A_B_共9份,纯合子为AABB共1份,因此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D错误。

新编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新编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专题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点2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X,中,2015河南豫南九校联考三模,11)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 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 500粒为皱粒。

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答案:D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X,中,2015河南豫南九校联考三模,12)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甲×丁↓长翅红眼长翅白眼乙×丙↓长翅红眼乙×丁↓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白眼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是( )A.甲为BbX A YB.乙为BbX a YC.丙为BBX A X AD.丁为bbX A X a答案:C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NA分子的结构,X,易,2015贵州二模,3)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解析: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有平行关系,A项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这也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B项正确;DNA的双螺旋结构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C项错误;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体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D项正确。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训练0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训练0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故选A。
3.(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32)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
C、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4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2种,则F1有4×2=8种表现型,C错误;
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3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3种,则F1有3×3=9种表现型,D错误。
【详解】
(1)甲板叶紫叶抗病与丙花叶绿叶感病杂交,子代表现型与甲相同,可知显性性状为板叶、紫叶、抗病,甲为显性纯合子AABBDD。
(2)已知显性性状为板叶、紫叶、抗病,再根据甲乙丙丁的表现型和杂交结果可推知,甲、乙、丙、丁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3)若丙aabbdd和丁aaBbdd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为:aabbdd(花叶绿叶感病)和aaBbdd(花叶紫叶感病)。
【详解】
A、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4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2种,则F1有4×2=8种表现型,A错误;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训练0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训练0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4.(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2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4)已知杂合子自交分离比为3:1,测交比为1:1,故,X与乙杂交,叶形分离比为3:1,则为Aa×Aa杂交,叶色分离比为1:1,则为Bb×bb杂交,能否抗病分离比为1:1,则为Dd×dd杂交,由于乙的基因型为AabbDd,可知X的基因型为AaBbdd。
【点睛】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相关分离比,并能灵活运用解题。
【详解】
杂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比例为1:1,或(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比例为1:1,)杂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基因型为AaBbcc,故杂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相互杂交,后代中有成分R所占比例为:1/2×1×3/4×1+1/2×3/4×3/4×1=21/32,A正确。
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
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
(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__________(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详解】
(1)甲板叶紫叶抗病与丙花叶绿叶感病杂交,子代表现型与甲相同,可知显性性状为板叶、紫叶、抗病,甲为显性纯合子AABBDD。

高考生物习题精选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1

高考生物习题精选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1

高考生物习题精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11.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

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

3.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

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_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

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18)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D e(褐色)、D f(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 e和D f分别对d完全显性。

毛发形状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

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基因型为D e dHh 和D f dHh的雌雄个体交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 e对D 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6种表现型
B.若D e对D 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12种表现型
C.若D e对D 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9种表现型
D.若D e对D 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8种表现型
2.(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23)某植物的野生型(AABBcc)有成分R,通过诱变等技术获得3个无成分R的稳定遗传突变体(甲、乙和丙)。

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无成分R。

然后选其中一组杂交的F1(AaBbCc)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
注:“有”表示有成分R,“无”表示无成分R
用杂交Ⅰ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Ⅱ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为()
A.21/32 B.9/16 C.3/8 D.3/4
3.(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32)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

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

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2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

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

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
__________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

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_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
_____________ (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

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
_____________,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5.(2020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G(g)和F(f)控制,花色有紫花(G_ff)、红花(G_Ff)、白花(G_FF、_gg_ _)三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成员中有人认为G、g和F、f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
为G、g和F、f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让红花植株(GgFf)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3∶6∶7,则G、g和F、f基因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1∶2∶1,则G、g和F、f基因______________;
③若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G、g和F、f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G和F在同一条染色体上,g和f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2)若实验证实G、g和F、f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小组成员发现在红花植株(GgFf)自交后代的紫花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紫花,这部分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这样的个体在紫花植株中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6.(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二次联考)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裂翅与直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D、d表示)。

现有两只果蝇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数量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果蝇眼色中的__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子代红眼裂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现有三个纯合果蝇品系:①红眼裂翅、②白眼裂翅、③红眼直翅。

请从上述品系选取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一只红眼裂翅雌果蝇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7.(2020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模拟)斑翅果蝇翅的黄色和白色、有斑点和无斑点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

用纯合的黄色有斑点果蝇与白色无斑点果蝇进行杂交,F1全是黄色有斑点果蝇。

让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F2表现型的比例为7∶3∶1∶1。

请分析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