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电气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化工厂电气施工安装规范PPT课件

化工厂电气施工安装规范PPT课件

配线方式 管道上 管道下
交叉 管道上 管道下
交叉 平行 交叉
最小距离 1000 500 300 300 200 100 100 50
注:①蒸汽管,当管道外包隔热层后,上下平行距离可减 至200mm。
②暖气管、热水管应设隔热层。
可编辑课件
27
第二节:动力管暗埋
• 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深埋不应小 于0.7m。壁厚≤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 埋设于室外土壤内。
可编辑课件
4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电缆进入建筑物,穿过楼板及墙壁;可能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增加保护管;
❖ 电缆线路穿过不同危险区域时,必须采取隔离措施,两级区域交界处的墙洞填阻火堵料。
❖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附近留有备用长度;在制安终端头前将其用胶布密封,防水、防潮。电 缆敷设完后及时穿管或加盖桥架盖板。
❖ 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标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止点; 标志牌能防腐,字迹清晰不易脱落,挂装牢固。
可编辑课件
37
高压电缆终端制作
可编辑课件
38


终 端
屏 热 缩

可编辑课件

39
第五章:电动机的配管配线
可编辑课件
40
电动机电气连接部分安装规范
• 1、电动机的控制线路,过载保护及接地应按规范及需 要连接。
• 2、电动机机座应有专门的接地以保护人员安全。
• 3、决不允许将具有标准外壳的电动机安装在有危险 性、易燃或灰尘的场所。
• 保护管引至设备处应不妨碍设备的拆卸。管口固定,用防爆挠性管与设 备连接,管口要套丝。防爆挠性管应无裂纹、泪孔、机械损伤、变形等 缺陷,防爆标志齐全。

化工厂电气类巡检管理制度

化工厂电气类巡检管理制度

化工厂电气类巡检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化工厂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预防和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电气类巡检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内所有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定期巡检工作。

三、巡检原则1. 安全第一:巡检工作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2. 定期性:按照规定的周期和时间进行巡检,不得无故延迟或取消。

3. 全面性:巡检应覆盖所有电气设备,不遗漏任何关键部位。

4. 记录性:巡检结果应详细记录,包括巡检时间、巡检人员、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四、巡检周期1. 日常巡检:每班次进行一次。

2. 周巡检: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巡检。

3. 月巡检:每月进行一次,重点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

4. 季巡检:每季度进行一次,包括对设备的深度检查和维护。

五、巡检内容1. 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

2. 检查电缆、接线、绝缘保护等是否完好无损。

3. 检查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运行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4. 检查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有效,如断路器、过载保护器等。

5. 检查接地系统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 检查照明、指示灯、报警系统等辅助电气系统的工作状态。

六、巡检人员1. 巡检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格和经验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

2. 巡检人员应熟悉相关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规程。

七、巡检流程1. 准备:携带必要的巡检工具和记录表格。

2. 检查:按照巡检内容逐项进行检查。

3. 记录:将检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在巡检表格中。

4. 报告: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跟进:对于已上报的问题,应有专人负责跟进处理进度和结果。

八、问题处理1. 对于巡检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应记录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2. 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3. 所有问题的处理结果应有详细记录,并在下一次巡检中进行复查。

九、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巡检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化工企业电工安全规定

化工企业电工安全规定

化工企业电工安全规定1. 背景介绍化工企业是指从事化学产品生产、储存、销售等相关经济活动的企业,存在较高的电工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化工企业电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规定。

2. 电工人员资质要求为了保障电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化工企业电工人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 持有相关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 参加过相应的电工安全培训,并获得合格结业证书; - 具备必要的电工技能和相关工作经验; - 具备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3. 电气设备检查和维护为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化工企业应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 相应的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检查电线、电缆、接线端子、开关、插座、电气控制柜等; - 对电气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包括清洁、紧固连接件、更换老化零件等; - 对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测试,如漏电、绝缘电阻测试等; - 记录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情况,建立设备档案。

4. 电气工作操作规程为确保电气工作的安全进行,化工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电气工作操作规程: - 电工人员应按照相关规程和操作指导书进行电气工作,不得擅自操作或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 - 电气工作前,应断开电源,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等; - 对于高压电气设备的操作,应由持证电工进行,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如穿戴绝缘服、使用绝缘杆等;- 电气工作结束后,应关闭电源,清理现场,确保安全。

5. 应急处置措施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电工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电工事故: - 事先确定电工事故应急预案,并向电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灭火器、呼吸器等,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 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和安全警示区,防止电工事故蔓延和伤害扩大; - 在电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上报相关责任人、相关部门。

6. 安全教育和培训为提高电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化工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 对新员工进行电工安全培训,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 对电工人员进行定期的电工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安全管理要求; - 组织开展电工安全知识竞赛、演练和模拟救援活动,增强电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石油化工电气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电气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电气设计规范篇一:电气设计规范总汇电气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19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1995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CB 50060-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2-2008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CB 50227-2008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 /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 /T 621-1997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SDJ 9-199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 -2008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 /T601-1996常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6-199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1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19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89-200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0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199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建设部发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 50057-94建筑照明设计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7588-2003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429-200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92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 14050-2008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 19517-2004阻燃和耐火电缆通则GB/T 19666-200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9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GB50156—200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力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97-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5—9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2008石油化工企业照度设计标准SH/T3027-2003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SH3038—2000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 3053-2002石油化工企业工厂电力系统设计规范 SH3060—1994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抗震鉴定标准SH3071—1995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SH/T3081-2003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SH/T3082-2003炼油厂用电负荷设计计算方法 SH/T3116—2000石油化工紧急停车及安全联锁系统设计导则SHB-Z06-1999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033-2008石油化工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053-2003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20509-2000信号报警、安全连锁系统设计规定 HG/T20511-2000化工企业电力设计图形和文字符号统一规定 HG/T20686-1990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 2006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区域一级、0区、1区和2区区域划分推荐作法SY/T6671-2006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油气田变配电设计规范SY/T0033-2009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6451-2(来自: 小龙文档网:石油化工电气设计规范)008隐极同步发电机技术要求GB/T7064-2008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0228—2008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1094.7-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2008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GB/T15544—1995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GB/T15576—2008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T17468—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95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GB50096—199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篇二:石化相关设计标准2013.06.14SH 3001-1992 |石油化工设备抗震坚定标准.pdf SH 3004-1999 |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 SH 3005-1999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pdf SH 3006-1999 |石油化工控制室和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范.pdf SH 3007-1999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pdf SH 3008-2000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pdf SH 3009-2001 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 SH 3010|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pdf SH 3011-2000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通则.pdf SH 3012-2000|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pdf SH 3016-1990 石油化工企业循环水场设计规范.pdf SH 3017-1999|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pdf SH 3018-200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pdf SH 3019-2003|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pdf SH 3020-2001 |石油化工仪表供气设计规范.pdf SH 3025-1990 |合成纤维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pdf SH 3026-1990|常压立式储罐抗震鉴定标准.pdf SH 3027-2003| 石油化工企业照度设计标准.pdf SH 3028-1990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信设计规范.pdf SH 3029-1991 石油化工企业排气筒和火炬塔架设计规范.pdfGB 50094-2010 球形储罐施工... HG/T 20653-2011 化工企业化... SH/T 3530-2011 石油化工立式... SH/T 3512-2011 石油化工球形... SH/T 3513-2009 石油化工铝制... SH/T 3098-2011 石油化工塔器... NB/T 1001-2011 液化天然气(... SH/T 3536-2011 石油化工工程... SH/T 3510-2011 石油化工设备... SH/T 3004-2011 石油化工采暖... SH/T 3139-2011 石油化工重载... SH/T 3163-2011 石油化工静设... SH/T 3170-2011 石油化工离心... SH/T 3422-2011 石油化工管式... SH/T 3507-2011 石油化工钢结... SH/T 3508-2011 石油化工安装... SH/T 3606-2011 石油化工涂料... SH/T3607-2011 石油化工钢结... HG/T 3998-2008 纯碱取水定额... SHSG-053-2011 石油化工装置... SH/T 3537-2009 立式圆筒形 SH 3001-1992 |石油化工设备抗震坚定标准.pdfSH 3004-1999 |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 SH 3005-1999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pdf SH 3006-1999 |石油化工控制室和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范.pdf SH 3007-1999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pdf SH 3008-2000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pdf SH 3009-2001 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 SH 3010|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pdf SH 3011-2000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通则.pdf SH 3012-2000|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pdf SH 3016-1990 石油化工企业循环水场设计规范.pdf SH 3017-1999|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pdf SH 3018-200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pdf SH 3019-2003|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pdf SH 3020-2001 |石油化工仪表供气设计规范.pdf SH 3025-1990 |合成纤维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pdf SH 3026-1990|常压立式储罐抗震鉴定标准.pdf SH 3027-2003| 石油化工企业照度设计标准.pdf SH 3028-1990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信设计规范.pdf SH 3029-1991 石油化工企业排气筒和火炬塔架设计规范.pdfSH 3125-2001 石油化工防火堤设计规范 SH 3100-2000|石油化工工程测量规范.pdf SH 3101-2000|炼油厂流程图图例.pdf SH 3102-2000|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图例.pdf SH 3104-2000 |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pdf SH 3106-2000|炼油厂氮气系统设计技术规定.pdf SH 3108-2000| 炼油厂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道设计规范.PDF SH 3112-2000|石油化工管式炉炉管胀接工程技术条件.pdf SH 3113-2000|管式炉燃烧器工程.pdf SH 3114-2000|管式炉耐热铸铁件工程.pdf SH 3115-2000 |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条件.pdf SH 3119-2000|石油化工钢制套管换热器设计规范.pdf SH 3124-2001|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PDF SH 3126-2001|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pdf SH 3127-2001|管式炉铬钼钢焊接回弯头.pdf SH 3131-2002|石油化工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pdf SH 3136-2003 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PDF SH 3137-2003 |石油化工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规范.pdfSH 3110-2001|石油化工设计能量消耗计算方法.pdfSH 3125-2001 石油化工防火堤设计规范 SH 3100-2000|石油化工工程测量规范.pdf SH 3101-2000|炼油厂流程图图例.pdf SH 3102-2000|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图例.pdf SH 3104-2000 |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pdf SH 3106-2000|炼油厂氮气系统设计技术规定.pdf SH 3108-2000|炼油厂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道设计规范.PDF SH 3112-2000|石油化工管式炉炉管胀接工程技术条件.pdf SH 3113-2000|管式炉燃烧器工程.pdf SH 3114-2000|管式炉耐热铸铁件工程.pdf SH 3115-2000 |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条件.pdf SH 3119-2000|石油化工钢制套管换热器设计规范.pdf SH 3124-2001|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PDF SH 3126-2001|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pdf SH 3127-2001|管式炉铬钼钢焊接回弯头.pdf SH 3131-2002|石油化工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pdf SH 3136-2003 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PDF SH 3137-2003 |石油化工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规范.pdf SH 3105-2000炼油厂自动化管线平面布置图图例及文字代号.pdf SH 3110-2001|石油化工设计能量消耗计算方法.pdfSH 3001-1992 |石油化工设备抗震坚定标准.pdf SH 3004-1999 |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 SH 3005-1999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pdf SH 3006-1999 |石油化工控制室和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范.pdf SH 3007-1999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pdf SH 3008-2000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pdf SH 3009-2001 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 SH 3010|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pdf SH 3011-2000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通则.pdf SH 3012-2000|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pdf SH 3016-1990 石油化工企业循环水场设计规范.pdf SH 3017-1999|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pdf SH 3018-200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pdf SH 3019-2003|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pdfSH 3025-1990 |合成纤维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pdf SH 3026-1990|常压立式储罐抗震鉴定标准.pdf SH 3027-2003| 石油化工企业照度设计标准.pdf SH 3028-1990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信设计规范.pdf SH 3029-1991 石油化工企业排气筒和火炬塔架设计规范.pdf。

化工企业电气设计-规范摘要-

化工企业电气设计-规范摘要-

化工生产企业电气设计安全要求一 对供电电源的要求二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要求 三 化工企业腐蚀环境电力装置要求 附录1负荷等级划分附录3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 11 附录6变电所与总配电装置距各种化工场所的间距16一 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按负荷等级确定供电电源的回路数(GB50052-952.0.22.0.6)1、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2、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供电。

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 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或电缆供电。

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架空线供电。

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

3、三级负荷一般只需一个电源供电。

4、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附录2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10 附录5腐蚀环境分类 13附录4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要求5、变、配电所和控制室的位置(GB50058-922.5.7)1)变电所、配电所(包括配电室,下同)和控制室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范围以外,当为正压室时,可布置在1区、2区内。

2)对于易燃物质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位于1区、2区附近的变电所、配电所和控制室的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0.6m。

6、对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的要求(GB50058-922.5.1~2.5.6)1)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宜将正常运行时发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

2)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电气设备的种类和防爆结构的要求,应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

3)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

4)爆炸性气体环境内设置的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产品。

石油化工企业电气静电接地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电气静电接地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电气静电接地规定
1、对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均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2、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固体的管道在下列部位,应设静电接地设施:
一、进出装置或设施处;
二、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
三、管道泵及其过滤器、缓冲器等。

3、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栈台和码头的管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构件和铁路钢轨等(作阴极保护者除外),均应作电气连接并接地。

4、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静电专用接地线。

5、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宜小于100。

6、除第一类防雷系统的独立避雷针装置的接地体外,其他用途的接地体,均可用于静电接地。

7、本规范未作规定者,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石化企业电气工程质量监管

石化企业电气工程质量监管

石化企业电气工程质量监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对电气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石化企业的电气工程具有复杂性、高度集成、长期运行等特点,如果在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于石化企业电气工程的质量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1. 设计阶段石油化工企业电气工程的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设计环节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规划需求,综合考虑运行成本和安全可靠性等因素。

首先,应该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规范的设计方案,明确各个设施之间的功能关系和协调作用,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次,需要严格控制设计质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合理的拓扑结构和布线设计,保证电气设备的选型和配置符合规范要求。

2. 施工阶段石油化工企业电气工程的施工环节涉及到材料采购、工程施工、验收等多个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从施工队伍、施工技术、材料采购等方面做好严格的监管,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一方面,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可靠。

另一方面,应该注意施工设备的调试、保护措施等方面,确保电气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 验收阶段石油化工企业电气工程的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验收时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国家标准,检查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要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测试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灵敏性,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该阶段是确保后续电气设备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的关键点。

4. 运营阶段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和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应该实行有效的运行管理,并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且进行不定期的检测,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保持对电气系统的关注,及时发现故障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设备和系统由于误操作、损耗、老化等因素而出现问题。

总之,在石油化工企业电气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过程中都需要加强质量监管,确保电气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让企业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于化工电气设备设计和安全管理

关于化工电气设备设计和安全管理

关于化工电气设备设计和安全管理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支柱型的地位。

化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化工电气设备设计与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化工企业必须加强电气设备设计和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不断提高化工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化工产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故障1化工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就目前的情况看,当前化工企业生产进行的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电气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也在增多。

化工生产生使用的化工设备种类比较条,并且不同电气设备运行性能不同,受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化工生产时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给工作人员的身心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因此,化工应该提高化工设备安全维护力度。

化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生产的情况开展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化工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保证化工电气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全面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综合分析化工设备运行时潜在的隐患。

健全化工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应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保证化工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2化工企业电气设备产生问题的原因化工企业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化工设备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严重威胁企业的正常运行。

化工设备的种类比较多,不同化工设备使用的流程不同,受多种不同因素的影星,化工电气设备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2.1电气设备的燃源影响化工生产常用的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接通电源,电气设备长时间运转,自身的温度会升高,并且化工设备运转时存在互相摩擦的现象,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容易出现火花的现象,一旦出现化学反应容易引起爆炸。

生产车间使用的光源设备启动以及关闭时容易引起静电,这也是化学反应引爆热源的一种。

2.2外部环境的影响化工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常打。

化工生产流程制定时大部分化工电气设备位于室外,长时间高效运转的情况下,外部环境会影响化工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企业电气管理规范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化工企业电气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化工企业内部供用电系统的管理。

化工企业自备电站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与文件《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1987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布《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3485-83《工矿企业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导则》GB/T13462-92《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12497-90《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化学工业设备动力管理规定》1989年1月化学工业部颁发《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动力管理制度》1989年1月化学工业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1987年12月原劳动人事部、公安部、化工部等八个部委颁发3.基础管理3.1管理标准3.1.1 规章制度3.1.1.1 岗位责任制根据电源电压等级、负荷性质、容量大小和工艺生产的实际需要,明确本单位电气管理机构和执行部门(分厂、车间、工段),规定各级管理机构和执行部门中各类人员对电气系统管理、运行、维护与修理等工作的职责及要求。

3.1.1.2 交接班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班制,明确规定交接班的时间、交接班的内容、交接班前后的责任分界以及交接班手续等。

3.1.1.3 巡回检查制度规定巡回检查的人员、周期、内容、方法、路线等,并对巡回检查记录和查出问题的处理方法提出要求。

3.1.1.4 维护保养制度规定各级各类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任务和要求等。

3.1.1.5 安全操作制度规定在操作电气设备的全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安全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原则等。

3.1.1.6 变配电所出入等级制度规定非变配电所值班人员出入变配电所应进行登记的内容及审批手续等。

3.1.1.7 事故管理制度遵照国家有关部门关于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明确事故的处理方法、上报程序以及做好事故分析和采取防范措施等要求。

3.1.1.8 电气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明确电气系统运行管理的范围、内容、权限等。

3.1.1.9 新增用电负荷申请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用电单位新增加用电负荷时所必须办理的申请、审批手续等。

3.1.1.10 临时用电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内部临时用电的申请内容和审批程序以及使用管理要求等。

3.1.1.11 供用电奖惩制度规定企业内部临时供电、用电的奖惩条件和办法等。

3.1.1.12 动土管理制度规定厂区范围内动土前必须办理的手续和动土时现场管理与监护的要求等。

3.1.1.13 经济核算制度规定电气系统开展经济核算或技术经济评价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等。

3.1.2 管理工作程序根据电气系统综合(生产全过程、全员、设备一生)管理的原则,按不同的管理层次、隶属关系和纵横向之间的制约关系,顺时顺序的以方框图表形式规定电气管理过程中每一阶段、每一环节、每一项具体工作的步骤。

化工企业变配电管理工作程序见附录A。

3.2 工作标准根据规章制度和管理工作程序,明确电气管理中每项工作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质量标准及检查考核办法等。

工作标准一般有以下两种:a.部门工作标准;b.岗位工作标准。

3.3 技术标准3.3.1 规程3.3.1.1 电气运行规程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与安全技术要求,规定电气系统运行、调度方式,主要运行参数以及投运、停运、调整运行的操作步骤、方法、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时必须适用的工具,典型操作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等。

3.3.1.2 电气安全技术规程根据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内容,具体规定本单位电气系统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

3.3.1.3 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各类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设备清扫、调整、加油、防腐、安全防护等方面工作的内容、方法以及应达到的标准和注意事项;b.不停车定期检查的部位、内容、周期,建议适用的检查方法和仪器;c.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处理方法;d.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e.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f.试车与验收;g.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3.3.1.4 电气试验规程电气试验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试验项目及周期;b.试验标准;c.试验方法。

3.3.1.5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维护检验规程继电保护及电气自动装置维护检验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装置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方法;b.检验周期及项目;c.检验方法;d.检验质量标准;e.联动试验与验收。

3.3.2 定额3.3.2.1 企业主要产品应具有电能消耗定额。

此外,执行计划检修的电气设备还应具备以下定额:a.检修工时定额;b.检修工期定额;c.检修资金(费用)定额;d.配件与材料消耗定额。

3.3.2.2.企业应建立定额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对定额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和分析,并及时修订与完善定额,保持其先进型、合理性。

定额的制定与修订必须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3.3.3电气设备完好标准各类电气设备的完好标准可按以下四方面要求制定:a.零部件质量;b.运行状况;c.技术资料;d.设备及其环境。

3.4 技术档案资料3.4.1 图纸3. 4. 1. 1 为满足电气管理的需要,企业至少应具备以下图纸:a.变配电所建筑、结构图;b.变配电所设备平面图;c.变配电所高、低压配电系统图;d.变配电所高压配电系统操作模拟与设备运行状况指示图;e.变配电所设备二次线路原理、接线图;f.变配电所直流系统图;g.变配电所照明平面图;h.变配电所防雷接地平面图;i.全厂架空线路、电缆及变配电所平面图;j.全厂避雷针位置图;k.各生产车间电力系统图、平面布置图、接地平面图;l.主要用电设备及非标电气控制设备原理、接线图。

3.4.1.2 图纸的图面表达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与实际相符。

图纸的竣工、归档、修改、销毁、借阅等应由严格的管理制度。

3.4.2 设备技术管理档案3.4.2.1 设备卡片应建立全部电气设备卡片,记录设备的铭牌参数,制造、安装与使用日期,设备价值,附件规格型号等。

3.4.2.2 设备技术档案应建立主要电气设备单机技术档案,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档案目录;b.安装适用说明书、产品制造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c.设备履历卡;d.设备结构、原理、接线图及易损件图;e.设备累计运行时间;f.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g.设备检修、调试、试验、检验、继电保护整定及技术鉴定记录;h.设备评级记录;i.设备加油、润滑记录。

3.4.3 统计台帐3.4.3.1 企业应确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电气设备技术状况的统计、汇总、分析工作,并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上报。

统计台帐主要有以下几种:a.全部电气设备一览表;b.全部电气设备状况统计汇总表(用于计算设备完好率、动静密封点泄漏率等);c.主要电气设备运行状况统计汇总表(用于计算设备运转率、出力率、负荷率等);d.电气设备检修情况统计汇总表(用于计算大修计划完成率、大修工时偏差率、维修费用率等);e.电气事故统计汇总表(用于统计事故次数、事故损失等);f.电气设备故障统计汇总表(用于计算故障频率、故障停机率等);g.全厂架空线和电缆统计台帐(统计范围为全部高压线路、低压配电干线);h.全厂避雷器、避雷针统计台帐。

3.4.3.2 统计台帐(包括原始记录)应齐全、准确、及时、清晰,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运行、维修、改造与更新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4技术状况管理4.1 技术状况评价考核指标4.1.1 设备评级凡属在用(包括备用)电气设备、线路、仪器仪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信号系统,均应按规定定期进行评级,并及时将评级结果统计、汇总和上报。

评级标准参见《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二分册(动力部分)中电气设备完好标准。

高压电气设备完好率应大于95%;低压电气设备完好率应大于90%。

4.1.2 变配电所和电气线路创优积极开展创“优秀(标准化)变配电所”和“电气优质线路”活动(参见附录B、附录C),并逐步达到下列要求:a.变配电所优等率大于60%;b.电气线路优质率,高压线路大于95%;低压线路大于85%。

c.4.2 试验与检验在用(包括备用)电气设备、线路、仪表、保护、控制、联锁装置及信号系统、安全用具等,应按规定的周期、内容、方法、标准进行各种预防性试验和检验,及时了解和掌握电气系统和设备的技术状况。

4.3 修理、改造与更新4.3.1 企业应根据电气设备规定的运行周期、技术状况、检测试验资料,结合生产安排,编制电气设备检修计划,并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同时检查和考核。

4.3.2 企业应根据生产需要和原有设备状况,编制电气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对能耗高、效率低、危及安全运行的淘汰电气产品应有计划地优先进行更新或改造,更新改造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4.3.3 新上工程项目,必须同时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

4.3.4 主要电气设备的修理、改造、更新均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选择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

4.3.5 企业设备大修理与更新改造项目计划和费用计划中,电气设备应占有适当的比例。

对已列入计划的项目应实行严格控制和核算。

4.4状态监测与故障管理4.4.1 在做好计划检修的同时,对主要电气设备应逐步采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预防和减少故障的发生,促进电气设备由预防维修向预知维修的过虑和转变。

4.4.2 对各类不同电气设备应分别确定监测对象(机构、机件、部位)、内容(绝缘、温度、电流、电压、油质、振动、声音等)、方法及手段(所用仪器)。

4.4.3 企业应准确、及时、完整地收集各类故障信息并存档。

信息内容包括故障设备的编号、名称、型号,故障发生时间、现象、部位、原因、处理过程、停运时间、修复内容和费用、停机损失等。

同时还应对故障处理的实际效果和消除故障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4.4.4 企业应制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状态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逐步建立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档案,培养能分析处理监测信息的故障诊断专业人才。

4.5 事故管理4.5.1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关于事故管理的规定,结合化工行业特点,电气事故分为以下几类:a.人身触电伤亡事故;b.电气误操作事故;c.破坏企业内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事故;d.造成生产系统停车的电气事故;e.主要电气设备事故。

4.5.2 事故等级的划分按化学工业部颁发的《设备事故管理制度》执行。

4.5.3 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必须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同时制定事故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4.5.4 事故发生后按规定程序统计、分析、上报。

5运行管理5.1 日常运行管理5.1.1 认真学习和贯彻电气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到组织落实、管理和技术落实,围绕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经常进行督促、检查、考核,确保电气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运行。

5.1.2 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