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对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和目标,以及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活动。
3.职责3.1公司经理负责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并对管理评审结论负责。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按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向公司经理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建议并对评审结论中确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和跟踪验证。
3.3公司企管办负责编写管理评审计划,负责管理评审文件的收集、印制、评审记录和评审报告的下发及资料的归档。
3.4公司各科室及各分公司负责人准备和提供与本科室和分公司有关的管理评审输入资料,负责管理评审结论中确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工作程序4.1过程表述4.2公司主管经理、总经济师、总工程师和要素主责部门、分公司经理、主管经理、企管办主任参加管理评审,并按《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通知》要求做好评审内容的准备工作。
4.3管理评审的时机和频数4.3.1根据管理体系运行实际情况,每年度适时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且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4.3.2公司经理认为有必要时可适时增加管理评审频次,具体日期由公司经理决定。
目的是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能够持续满足标准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要求。
4.3.3公司企管办在公司经理和管理者代表领导下,应对管理评审工作进行策划,对评审日期、评审内容和评审准备等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经管理者代表审定,公司经理批准后实施。
4.4管理评审的依据4.4.1顾客的期望和社会要求。
4.4.2适用法律、法规、QSE标准要求。
4.4.3最高管理者和职工的期望。
4.5管理评审输入信息4.5.1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执行情况,目标的完成情况。
4.5.2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的分配是否满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按策划的时间要求,就管理方针和目标,对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并审批《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管理体系运行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并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3.3分管领导负责《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的组织实施与督查。
3.4综合管理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评审资料的收集,管理评审会议的组织与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的分发及整改意见的的督办。
3.5各部门负责提供职责范围内的评审资料,负责《管理评审报告》提出的整改意见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落实。
4程序4.1管理评审活动的频次管理评审确定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为一评审周期。
分别在每年一月和七月进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⑴公司组织结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⑵发生重大质量、环境、安全事故或顾客及相关方有严重投诉或连续投诉时。
⑶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时。
⑷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生严重不合格时。
⑸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4.2管理评审的准备综合管理部每年十一月份提出《管理评审年度计划》,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分发至各部门组织实施。
《管理评审年度计划》的内容:⑴评审时间。
⑵评审目的。
⑶评审范围及重点。
⑷评审依据。
⑸评审内容。
4.3管理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入包括以下方面内容:⑴管理方针、目标、指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
⑵组织机构、人员、资源是否适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⑶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程度测量结果和投诉处理情况。
⑷运行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的测量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控的结果。
⑸紧急情况、事件信息。
⑹前次内外审核的结果及改进实施情况。
⑺前次管理评审措施的跟踪验证情况。
⑻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范围适用于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并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协助总经理进行有关管理评审工作。
3.2负责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并组织实施。
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并负责管理评审涉及的纠正、预防改进措施实施后的跟踪和验证工作。
3.4各部门负责提供相关报告和数据,并负责评审中提出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工作。
4程序4.1管理评审计划公司每年召开一次管理评审会,两次管理评审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
如遇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重大变化,公司管理机构重大调整、产品质量发生重大问题时,总经理可决定增加管理评审的频次,进行专题评审。
增加的和年度管理评审在评审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提交总经理批准。
4.2 在下列情况下,由总经理提出,制定专题评审计划,进行相应的管理评审: a)当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资源发生重大改变与调整时;b)当公司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质量问题投诉时;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发生变更时;d)当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如认证前的管理评审。
4.3管理评审输入4.3.1输入要求按照批准的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组织责任部门编写管理评审输入文件。
4.3.2管理评审输入文件a)管理者代表提交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内容主要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综合评价,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评价,上次管理评审决策跟踪验证情况,纠正、预防措施制定及落实情况,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或改进的建议;b)提交的质量审核报告,内容主要是对外审、内审结果的综合分析;c)技术部门提交的产品质量综合分析报告;d)提交的顾客反馈信息分析报告;e)财务管理部门提交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4.4 管理评审实施4.4.1评审前,部将批准后的《管理评审计划》及会议议程分发至各个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准备。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完整版)

修 订 记 录修订人 修订记录首次发行序号12345678版本号A/0 日期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页码QP-004 A/0 2022-8-26 共页精品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规定管理评审的活动方法及过程,通过执行本程序以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性、适宜性及有效性。
合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及合用性正式评价。
行政部制定本程序,相关单位、人员遵照执行。
5.1 管理评审的时机与评审计划的发布:管理评审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原则上安排在某次内审后的一个月内进行,由管理者代表制定管理评审会议通知,由总经理批准;当浮现特殊情况(如重大质量问题、组织架构大变更等)可追加审核。
5.2 管理评审应输入的内容A.上次管理评审的决议完成情况跟进;B.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检讨;C.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D.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执行状况检讨;E.内部或者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结果检讨;F.客户反馈/投诉/退货及处理的结果检讨;G.组织大变更、重大质量问题或者质量体系变更对原质量体系影响的评审;H.改进的建议检讨等。
5.3 评审前的准备:A.管理者代表拟定管理评审会议通知,提交总经理或者授权人批准后分发至各部门。
B.各部门针对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情况及与 5.2 节内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总。
5.4 评审实施召开:A.由总经理或者授权管理者代表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B.由会议主持人提出议程,讨论此次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可在现场进行验证。
C.管理评审会议议程:a.参会人员签到;b.总经理或者管理者代表致辞;精品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c.上次管理评审的决议完成情况跟进;d.各部门报告;e.改进的建议检讨;f.暂时事项;j.结论/决议。
D.管理者代表根据评审会议结论或者决议,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提交总经理或者授权人批准并公布结果。
E.如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参考《改进程序》,由行政部或者管理者代表授权人监督执行,并组织跟踪。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一、引言管理评审是组织中进行项目或业务活动的决策过程,它是监督和控制项目或业务活动的一种方法。
为了确保管理评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需要建立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和步骤,并给出一份典型的管理评审记录。
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要求1.明确评审目的和范围:在开展管理评审之前,需明确评审的目的和范围,以确定评审的重点和议题。
2.确定评审组成和职责:评审组成要根据评审的目的和范围确定,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评审组成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并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性。
3.制定评审计划:评审计划是评审活动的指导文件,包括评审的时间安排、相关参与方的沟通安排等。
评审计划应提前制定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4.准备评审所需文档和信息:评审所需的文档和信息应提前准备好,并确保评审组成员在评审前能够充分了解相关文件和信息。
5.召开评审会议:评审会议是评审的核心环节,评审组成员应按照评审计划召开会议,讨论评审议题,并做出评审结论和决策。
6.记录评审过程和结论:评审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评审会议议题、讨论内容、结论和决策等。
评审记录应准确、全面并便于查阅。
7.评审结果的跟踪和执行:评审结果应有明确的跟踪和执行措施,相关责任人应负责跟踪评审结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步骤1.明确评审目的和范围:在评审活动开始前,明确评审的目的和范围,并将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2.确定评审组成和职责:根据评审的目的和范围,确定评审组成员及其分工,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义务。
3.制定评审计划:根据评审的目的和要求,制定评审计划,明确评审的时间安排、参与人员、评审议题等内容。
4.准备评审所需文档和信息:评审组成员应提前准备好评审所需的文档和信息,并进行充分的阅读和了解。
5.召开评审会议:按照评审计划召开评审会议,组织评审讨论和决策,确保评审过程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评价,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并寻求改进的机会。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评审。
3职责1.1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公司最高管理层、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管理评审;特殊需要时,总经理决定具体参加人员。
1.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审核管理评审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批准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1.3办公室负责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资料,筹备管理评审会议的召开,承担会议记录工作;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并负责计划的下发;负责跟踪验证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1.4各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情况报告,制定并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各项纠正和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4.1管理评审频次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1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通常在内部审核结束后1-2个月内进行。
当本公司发生下列情况时,由总经理决定增加评审次数;1)本公司的组织结构、职能分配、管理方式、产品结构以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有重大调整和变化时;2)产品标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结构或产品的生产新技术出现时;3)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顾客要求发生变化或发生顾客重大投诉、顾客连续投诉时;4)公司内部在产品、过程、资源管理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或它们对质量方针及目标的实现有较大影响时;5)外部经营条件或施工合同或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6)当总经理认为有必要进行管理评审时。
4.2管理评审内容4.2.1管理评审内容一般包括或涉及下列内容:1)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包括人员和其他资源;2)质量问题及采取的措施;3)顾客的意见和申诉;4)体系运行情况,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审核报告(包括内外部审核);6)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施情况,方针和目标与当前顾客需求的相关性;7)进行改进/改变的机会/需要;8)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记录;9)上年度管理评审决议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d)当顾客要求不能满足时,总经理需制定改善计划实施改善。
5.5管理评审结果的处理:
5.5.1对管理评审中提出的待改进项目,由各相关责任部门落实纠正预防措施;
5.5.2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各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监督,并将验证结果报告总经理;
5.5.2相关的管理评审报告、会议记录等资料,由DCC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要求进行存档。
6.相关文件:
6.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7.质量记录:
7.1《管理评审计划》;
7.2《管理评审报告》;
7.3《会议签到表》;
7.4《会议记》;
8.流程图:
无
a)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
b)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影响到本公司经营方向或策略时;
c)连续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顾客投诉时;
d)总经理认为有必要进行管理评审时。
5.2管理评审准备:
5.2.1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管理评审的组织实施工作。在评审会议召开前,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并提前两周下发给各部门,通知各部门做好管理评审输入的筹备工作。
k)顾客满意;
l)预见性和预防性维护措施计划;
m)保修绩效;
n)顾客记分卡的评审;
o)通过FMEA对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
p)实际现场失效及其对安全或环境的影响;
q)改进的机会。
5.2.4为使管理评审收到实效,各部门需在评审会议召开前提前3天将本部门的管理评审报告提交给管理者代表进行审核整理后,提交给总经理,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
5.3管理评审会议召开:
5.3.1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召开,围绕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整个管理过程的评审输入逐项评价。
5.3.2各部门/与会人员应充分评价和讨论各项评审输入,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能形成有效的改进方案或预防措施;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件编号:HK-QP-14制定部门:管理者代表1.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公司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使之能持续符合IS09001:2015国际标准及公司既定方针与目标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1.1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1.2管理者代表负责召集管理评审会议,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1.3管理评审会议参加人员:各部门主管;1.4评审涉及的相关部门负责提供评审会议所需的资料,并根据提出的问题和纠正与预防措施要求,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落实。
4.作业内容4.1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参加人员为部门主管及总经理指定列席的人员,总经理若无时间主持,则由其指定人员代理主持。
4.2管理评审会议为每年至少一次,时间为内部质量审核后的一个月内。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由总经理批准,可召集临时评审会议:a.内部或外部审核之后;b.组织结构、相关法律法规、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c.发生严重的顾客投诉等;d.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4.3在管理评审会议召开前两周内,由管理代表发出《管理评审计划》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根据《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准备相关的资料。
管理评审议程内容包含下列各项:a.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b.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c.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d.目标实现程度;e.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f.监视和测量结果;g.审核结果;h.外部供方绩效;1.资源的充分性;j.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k.改进机会4.4管理评审的输出:管理评审的形成的决议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a.改进的机会;b.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c.资源需求。
4.5评审的记录《管理评审会议记录表》按照《记录信息控制程序》保存。
4.6管理评审会议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依据会议记录和总经理作出的评审决议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形成正式文件,发至每个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件与资料控制程序》(001)执行,产品依《文件控制程序》CDQP-42.01 执行,管理者代表对执行
成效要追踪考核。
5.6.2 执行部门人员应该将决议执行运作情况向管理者代表反映,管理者代表得视决议之运作情形,必
要时,报集团公司总裁批准召开临时管理评审会议,对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检讨。
5.6.3 各部门对管理评审会议中要求的改善及其效果,管理者代表于下期评审会议时报告。
报告和不符合项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定义
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分析数据,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的会议。最高管理者包括总裁及在总 裁不在时,经过授权的管理者代表。
五、作业内容
5.1 流程图:(附件一)
5.2 管理评审之方式:
5.2.1 定期评审:集团公司总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正式、覆盖全公司的定期管理评审会议。
各部门
描述 评审会议召开前集团公 司总裁提前一个月下发 会议通知,表明会议主题 和准备事项。 各部门按照会议要求准 备各种评审资料及证据。 用适当分析方法(如统计 技术)分析当前问题和改 善建议。
评审会议
集团公司总裁
结论
质量部
记录
管理评审/ 内部质量审 核会议记录
不符合项报 告
准时参加评审会议。
会议后总结目前的主要 问题和改善主题 安排会议记录人员负责 会议记录。
5.5.2.2 会后由管理者代表编写评审总结报告,交由集团公司总裁批准后,下发至各部门。总结报告要求
要有以下方面的措施:
①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 ②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方面的改进内容 ③ 若运行体系
过程中发现资源不足,应提出相应的资源要求。
5.6. 评审决议实施
5.6.1 管理评审会议评审得出的决议,由各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并执行;若涉及文件更改,产品衣柜按《文
七、附件
7.1 《管理评审流程图》 7.2 《管理评审计划》 7.3 《管理评审报告》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文件名称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产品质量部
文件页数
3/5
版本
F
制订日期 修订日期
流程图 会议通知 信息收集 分析
管理评审流程图 责任部门 相关文件 使用表单
集团公司总裁
会议通知
各部门
评审报告
管理者代表
NO 审批
OK
集团公司总裁
实施
NO 验证
OK 记录并归档
各部门 管理者代表
《内部质 量审核程 序》
质量部
《质量记 录管理程 序》
附件一
管理者代表提交本次会 议的总结报告及行动计 划。 集团公司总裁审批目前 的改善主题。
程场训
室
二
二
中
部部
部部厂厂理理
部
部
部
部部部
部
厂
心
部部
41111431112111121161111
修订记录
批
准
审
核
修
订
揭丰立
文件名称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一、目的
产品质量部
文件页数 版本
1/5
制订日期
F
修订日期
为确保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适用性、有效性,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最高管理者主导的与质量体系有关的会议。
三、权责
3.1 集团公司总裁:召集及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报告,决议事项的跟踪考核。 3.2 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制定评审计划,编写评审报告。 3.3 部门经理或总监、厂长:负责收集、整理本部门相关之质量资料,参加管理评审会议,针对管理评审
5.5.1.1 管理者代表提出上期评审会议决议事项执行结果报告,对执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予以检讨。
5.5.1.2 由管理者代表提出内部审核结果及改善报告,并对审核过程中重大问题予以检讨。具体依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管理评审控ຫໍສະໝຸດ 程序文件页数2/5
制订日期
制订单位
产品质量部
版本
F
修订日期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016 进行。
5.5.1.3 经销部门提出客户对质量投诉(包括抱怨)状况,并对重大客户抱怨问题予以检讨。
5.5.1.4 对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检讨,由质量部提出质量目标的达成效果报告,并对未达成的质量目标予
以检讨。
5.5.1.5 由各部门对重大质量异常及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效果予以检讨。
5.5.1.6 由管理者代表对 ISO9001:2008 的所有要求实施予以检讨并寻求改进的机会。
5.2.2 临时评审:
①市场和产品技术发生重大变化时,
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有变化时,
③连续出现重大管理失败或严重的顾客投诉时,④公司组织架构,服务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
5.3 制定评审计划
由管理者代表制定评审计划,送总裁批准后,书面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准备各项会议讨论资料。评审计划
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前一个月下发各相关部门,且明确评审目的、 范围、涉及文件、参加人员、地点
5.7 管理评审输出
①新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②有关提高过程有效性措施的指示,
③有关提高产品质量措施的指示, ④增加资源的指示。
5.8 管理评审记录保管
主要是会议记录、会议通知,不符合项报告及其跟踪证据、总结报告由质量部保存管理,其保存期
限为二年,参见《质量记录控制程序》(002)。
六、文件支持
6.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016 6.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002 6.3《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 001 /产品《文件控制程序》CDQP-42.01
和时间等。
5.4 评审准备
各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交管理者代表,并由其收集和提供评审所需的文件、资料
(包括评审依据文件和接受审核的文件有关资料)整理送集团公司总裁批准后,提前 3 天将评审会议
议程及有关资料发给评审人员。
5.5 评审实施
5.5.1 管理评审会议应针对下列事项进行必要的报告及检讨: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制 订 部 门: 产品质量部
修 订 日 期: 5 月 8 日
版
本: F
页
数: 共 5 页
分发单位:
产产
产
开
产
网
人采
产产产产品品
品
产
产
家家家
总
发
品
销
行力购内
质品品品品生工电开
品外品
居居居
经
一
一
客
政资开务
量生工柜门产艺器发
物贸经
工市培
理
/
/
服
部 源发部
部产艺身板管管厂分
流线销
5.5.1.7 由管理者代表提出质量系统执行及修正状况检讨。
5.5.1.8 当组织发生重大变更时,应提交管理评审会议进行报告检讨。
5.5.2 编写评审报告
5.5.2.1 管理评审由管理者代表指定专人作会议记录, 会议中采取纠正措施的不符合项由管理者代表签
发出《不合格项报告》,并追踪结果,具体参考《内部质量审核程序》(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