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及进展分析_韩斌

合集下载

2023年发酵制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发酵制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发酵制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这也推动了发酵制品行业的发展。

现如今,发酵制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酸奶、豆腐、酱油、醋等。

下面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发酵制品行业目前的市场形势。

一、市场规模据统计,我国发酵制品行业近年来规模逐渐扩大,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根据中国卫生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酸奶、酸乳、豆腐等发酵制品的年消费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发酵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酸奶市场规模为546.3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664.1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二、发展趋势1.健康饮食趋势在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这也是推动发酵制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发酵食品具有提高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成为消费者非常欢迎的选择。

2.品牌营销与创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营销与创新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很多企业不断尝试推出新品,开发消费者喜爱的口味,加强产品的互联网营销,增强品牌曝光率。

同时,企业还需在工艺、设备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3.发酵制品生产自动化发酵制品生产过程复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加强生产自动化,减少人为干预和误操作,降低产品质量风险和生产成本,也成为发酵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同时,自动化生产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生产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三、竞争格局目前,我国发酵制品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企业竞争激烈。

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具备品质、广告和商誉等多种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同时,小型企业凭借灵活的市场营销、低成本化生产和特色产品,也成功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因此,发酵制品企业需要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市场,以此增强竞争力。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研究现状及前沿应用技术展望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研究现状及前沿应用技术展望

2、主要竞争对手
2、主要竞争对手
在电力行业中,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传统能源企业和新能源企业。传统能源 企业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电能。新能源企业则以风能、太 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原料,生产电能。
2、主要竞争对手
传统能源企业在火电领域具有较大优势,但面临环保压力和新能源的竞争。 新能源企业具有清洁环保和可再生的优势,但受制于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不稳定性。
3、前沿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 展前景和挑战
3、前沿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前景和挑战
新能源技术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的优点,但也面临着成本高、技术不够成 熟等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规模的逐渐扩大,预计新能源技术的成本 将逐渐降低,市场竞争力将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需要解决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互 补问题,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工艺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温度、湿度和pH值等关键因素,以保证微生物 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
三、传统发酵食品的营养成分
三、传统发酵食品的营养成分
传统发酵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 素等。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使其更易于消化吸收。 同时,微生物也会合成一些人体无法合成的营养成分,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2 等。这些营养成分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二、前沿技术展望
1、前沿技术的概念和背景
1、前沿技术的概念和背景
前沿技术是指不断涌现的、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技术,能够对现有产业产 生重大影响,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在电力行业中,前沿技术包括新能源 技术、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等。
2、前沿技术的应用
2、前沿技术的应用

发酵食品微生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发酵食品微生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发酵食品微生物及发酵方式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而制得的食品都可称之为发酵食品。

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历史悠久,曾影响着日本、朝鲜等国家。

近年来,我国发酵食品工业化水平逐年提高,白酒、啤酒、葡萄酒、酸奶等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发展迅速,其它产品如腐乳、豆豉、酱油、发酵肠等,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因此必须提高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1 发酵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微生物用于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有酵母菌、霉菌、细菌等。

如中国的著名大曲酒一茅台酒,其发酵所用的大曲由大麦、小麦等粮食原料保温培菌制得。

曲中的微生物由曲霉、红曲霉、根霉等霉菌,假丝酵母、汉逊酵母等酵母菌,以及乳酸菌、丁酸菌、耐高温芽抱杆菌等细菌组成;酸奶及发酵乳饮料是由乳酸杆菌、乳酸球菌、双歧杆菌等发酵制得;啤酒发酵是利用酵母菌;发酵肉制品主要的微生物有乳酸菌、片球菌、霉菌等。

黄酒发酵利用毛霉、根霉、酵母;酱油生产则利用米曲霉、酵母菌、乳酸菌;醋的生产主要是醋酸菌的作用。

为提高发酵水平,很多发酵食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优良菌株进行纯种发酵。

如英用转基因啤酒酵母进行啤酒的生产,可直接利用淀粉和糊精,提高了发酵产率。

目前国外酸奶生产大多使用直投式乳酸菌粉,发酵剂产品质量均一,接种量可精确控制,同时省去了菌种车间,减少投资,简化了生产工艺。

2 发酵食品的发酵形式发酵食品的发酵形式主要有液态或固态发酵和自然或纯种发酵。

固态发酵广义上讲是指一类使用不溶性固体基质来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既包括将固态悬浮在液体中的深层发酵,也包括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湿固体材料上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

多数情况下是指在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不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发酵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

与液态培养方式相比,固态发酵具有如下优点:培养基简单且来源广泛,多为便宜的天然基质或工业生产的下脚料;投资少,能耗低,技术较简单;产物的产率较高;基质含水量低,可大大减少生物反应器的体积,不需要废水处理,环境污染较少,后处理加工方便;发酵过程一般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通气一般可由气体扩散或间歇通风完成,不需要连续通风,空气一般也不需严格的无菌空气。

传统发酵论文中国发酵面食的现状及发展__大学论文

传统发酵论文中国发酵面食的现状及发展__大学论文

中国发酵面食的现状及发展姓名:何鹏晖学号:312011081801225 班级:2011级生物二班摘要:叙述了传统发酵面制品的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综合了前人们对发酵面制品工业化发展及新产品开发等问题提出的建议。

对发酵面制品所包含的营养价值进行了概述。

关键字:酵母菌发展发酵面制品营养1 前言传统发酵面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千年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种类繁多,口味各有特点,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发酵面食其主要是利用酵母的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质,同时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使面团蓬松富有弹性,并赋予面食特有的色、香、味。

酵母菌除了在面食发酵中起着键的作用,还由于个体大,蛋白质含量高易分离,杂食性强培养,代谢产物多,综合利用广等特点,在医疗保健、饲料、酿酒、制药、生物工程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发酵面食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平衡营养有很大的作用,因此酵母面制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 传统发酵面食2.1发酵面制品的营养价值与非发酵面制品,诸如面条、大饼等相比,馒头、包子、面包等酵母发酵的面制品更具营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酵母本身具有丰富的营养酵母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和钙、铁、锌、镁等微量元素。

研究证明,每1KG干酵母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5KG大米、2KG大豆或2.5KG猪肉的蛋白质含量。

此外,酵母蛋白组成与肉类蛋白组成接近,是一种完全蛋白质。

酵母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可以弥补谷物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不足,达到平衡营养的作用。

2.1.2发酵面制品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酵母细胞中含有丰富的水解酶类,可将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水解成低分子糖和氨基酸等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低分子物质,提高面粉消化吸收率。

2.1.3发酵面制品更有利于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面粉中的植酸能够与钙、铁、锌等矿物质形成整合物,抑制人体对这些矿物质的吸收,酵母中含有植酸酶,在面团的发酵中可以有效水解面粉中的植酸,有助于人体对这些矿物质的吸收。

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现状与趋势

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现状与趋势

酒精阳性乳是指用68%或70%酒精与牛乳混合而产生细微颗粒或絮状凝块的牛乳。

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现状与趋势(仅供参考)发酵工程就是通过研究改造发酵所用的菌种,以及相应的生物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来大规模地工业化生产发酵产品。

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内容,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技术领域,可依据发酵目标产品定向开发菌株。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选育、改良发酵菌株,人为控制菌种比例和添加量,进行纯种发酵,既可以提高发酵效率, 又能稳定产品质量。

我国是食品发酵与酿造基础较好的国家,传统酿酒和传统酿造在我国历史悠久,现代发酵技术在酿酒工业、酶制剂工业等的带领下,在我国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规模和产量在世界上都占有相当的比重。

发展食品发酵与酿造工业在我国已有相当的产业基础、较好的技术力量及广阔的市场和需求。

但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总体工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只有酱油、醋等少数产品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还有很大一部分传统发酵食品的加工手段比较原始或工业化程度很低,如腐乳、豆豉、酱菜等。

食品发酵工程技术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发酵工程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必由之路,许许多多通过生物技术发展起来的新产品都必须用发酵方法来生产。

因此可以说,发酵工程的潜力几乎是无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工程也必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现代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工选育和改良菌种基因工程是一种将目的基因从DNA上切割下来(或人工合成),在体外将该基因连接到载体上,通过转化或转导等手段将重组的基因组导人受体细胞,使后者获得复制该基因的能力,从而达到定向改变茵种遗传特性或创造新菌种的目的。

这种带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具有我们所希望的新的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这是常规育种方法无法做到的。

基因工程已迅速在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中得到应用,我们已能使微生物获得只有动植物细胞才有的生产特性,就是说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就能获得价格昂贵的动物性蛋白质,如胰岛素、干扰素等。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及进展分析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及进展分析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及进展分析作者:韩斌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14期摘要:我国有很多传统的发酵食品,发酵食品主要就是指利用微生物这一门工艺而制成的一类产品,中国发酵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能,本文针对就针对中国发酵食品的问题和前景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传统发酵食品现状进展分析中图分类号:TS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20-01中国有着悠久的发酵制品基础,但凡是利用微生物来制作的食品都可以称之为发酵食品,由于发酵食品都是由微生物发酵而来,所以发酵食品的味道都非常独特,并蕴藏着制作地方的情韵,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备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欢,也是中国饮食文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在世界的饮食文化上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科学证明,发酵食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人体带来了一定的好处,所以更加受到了人们的喜欢,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发酵食品的不断发展,发酵食品在制作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发酵食品的前景却是一直备受看好的,下面笔者就进行详细的阐述。

1 传统的发酵食品分类以及该食品的相关信息1.1 豆类食品在中国,很多豆类食品都是由发酵工艺而得来的,像豆豉、豆酱、酱油、腐乳等,这些都是中国人们经常食用的豆类食品,像其中的豆豉就早在2300多年前就已经有记载,而豆酱更早,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开始应用,并成为百姓的重要食材。

1.2 谷类食品谷类发酵食品是最常见的食品之一,是中国人们的主食之一,像馒头、醋、发面饼等都属于谷类发酵食品,其中的馒头主要是通过小麦发酵而成的,还有食醋也是通过谷类发酵而来的,指人们食用的主要调味品之一,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1.3 腌制蔬菜食品中国的腌制蔬菜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食用,古代主要是应用盐、醋、糖等食材进行腌制,而现在却也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有着更为精密的腌制工艺流程,而韩国的泡菜也是根据中国的腌制蔬菜中获得了启发因为形成的。

分析发酵食品产业的趋势

分析发酵食品产业的趋势

分析发酵食品产业的趋势发酵食品产业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加工而成的食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发酵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发酵食品产业的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潜力。

一、发酵食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 发酵食品产业的现状发酵食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目前,全球发酵食品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千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从市场份额来看,全球发酵食品市场主要分为酸奶、酒类、味精、酱油、醋等几个大类,其中以酸奶市场最为庞大。

1.2 发酵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1)健康饮食的风潮推动发酵食品产业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发酵食品因其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对身体有益的成分而备受青睐。

尤其是酸奶、酵素饮品等发酵食品,已经成为了时下最受欢迎的健康食品之一。

(2)技术进步提升了发酵食品的品质和味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发酵食品将更加优质,味道更加美味。

通过转基因技术、酵素工程技术等手段,可以改良微生物菌株,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研发新的发酵食品,将成为未来发酵食品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增加。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

未来的发酵食品行业将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定制,开发出更多种类的发酵食品,满足人们不同的口味需求。

比如,无乳酸奶、无糖酸奶等新产品的出现,就是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体现。

(4)发酵食品产业将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未来的发酵食品产业不仅仅局限于食品产业范畴,还将与农业、生物技术、制药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链。

比如,利用剩余农产品制作发酵食品,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3 发酵食品产业的发展机遇(1)政策支持。

在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和支持发酵食品产业的发展。

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及发展

FOOD INDUSTRY我国^^酿品的现+王珊珊I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摘要:发酵食品是我国传统饮食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发酵食品虽然总消耗量 巨大,但没有产生一定的规模化生产与销售,特别是随着外来饮食与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传统发酵食品正面临着_定的挑战。

鉴于此,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创新与改良发酵产品的工 艺流程,才能将我国的传统饮食发酵文化推向=关发酵食品;饮食文化;集团化我国的饮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我国 的饮食习惯和制作方法也经历了历次外来饮食 文化的冲击,但是有一种饮食制作工艺经历了 几千年的时间洗礼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继承,那就是我国的发酵食品的制作。

在我国,发酵 食品所涵盖的品种、±也域和所代表的文化等等 极广,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会自己制作和食用 发酵食品,只是地域的变化,餐桌上的发酵食 品也会随着变化,有的地方甚至不同乡镇的发 酵食品制作方法都会有不同之处,□味和食品 制作过程以及食品安全没有相关的标准和指导 意见。

这也暴露出了传统发酵食品所存在的标 准化和发展创新的一些问题,需要相关管理者 和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消耗的总置巨大产销方式没有形成集团化。

我国每年消耗的发酵食品可以说数量是巨 大的,具体的单品消耗量,总的消耗量是多 少,没有具体的数据,主要原因是我国发酵食 品企业产业规模普遍较小,没有形成集约化,和产业化,现有的发酵食品生产企业大多是区 域化经营较强,一旦放到全国市场甚至是国际 市场往往缺少集团化所带来的资金以及人才方 面的优势,在与国外同行业竞争的过程中,出现了力不从心的状况。

不少发酵食品公司研发 出的产品很具有市场竞争力,因为资金和品牌 推广的人才等问题也出现了叫好不叫量的尴尬局面。

外来饮食文化的冲击年靑一代的饮食习惯的转移。

近年来,中国食品市场收到了外来饮 食文化的冲击,有部分年轻人的饮食习惯有所 改变,朝着西餐化发展。

外资企业依靠巨大的 资金投入,从影视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对中 国传统饮食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比如,同是发酵食品的日本纳豆,韩国泡菜甚至是高档 的法国鱼子酱,都有年轻人因为文化的冲击,加入到这些食品的食用者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更是要纳入重点,对于像谷类等这方面 的发酵食品更要加以严查,因为谷类食品 的市场需求太过庞大,所以一旦出现问题, 后果绝对是不敢设想的,还有就是为了避 免小作坊的一些问题,建议国家加大一些 资金上的投入,让一些大企业合并一些小 企业,将一些民族的传统发酵工艺通过大 的企业进行制作,让人们可以吃上比较放 心的发酵食品,并且鼓励一些民办单位,引 进一些新技术来服务于中国传统的发酵食 品行业。
谷类发酵食品是最常见的食品之一,是 中 国 人 们 的 主 食 之 一 , 像 馒 头 、醋 、发 面 饼 等都属于谷类发酵食品,其中的馒头主要 是通过小麦发酵而成的,还有食醋也是通 过谷类发酵而来的,指人们食用的主要调 味品之一,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1 . 3 腌制蔬菜食品
中国的腌制蔬菜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 史,早在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 食 用 , 古 代 主 要 是 应 用 盐 、醋 、糖 等 食 材 进 行腌制,而现在却也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有着更为精密的腌制工艺流程,而韩国的 泡菜也是根据中国的腌制蔬菜中获得了启 发因为形成的。
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能,本文针对就针对中国发酵食品的问题和前景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现状 进展分析
中 图 分 类 号 :TS264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1672-3791(2012)05(b)-0220-01
中国有着悠久的发酵制品基础,但凡 是利用微生物来制作的食品都可以称之为 发酵食品,由于发酵食品都是由微生物发 酵而来,所以发酵食品的味道都非常独特, 并蕴藏着制作地方的情韵,在很长时间以 来,一直备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欢,也是中 国饮食文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在世 界的饮食文化上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科 学证明,发酵食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人体 带来了一定的好处,所以更加受到了人们 的喜欢,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发酵食品的不 断发展,发酵食品在制作的时候也出现了 一些问题,但是发酵食品的前景却是一直 备受看好的,下面笔者就进行详细的阐述。
科技资讯 2012 NO.14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及进展分析
学 术 论 坛
韩斌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山东烟台 2 6 5 2 0 0 )
摘 要:我国有很多传统的发酵食品,发酵食品主要就是指利用微生物这一门工艺而制成的一类产品,中国发酵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具
能,综上所述,发酵食品是具有一定程度的 营养价值,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健功能。
3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现状
由于中国发酵食品的一些显著的有 点,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发酵食品 还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所以致力于制作 发酵食品的人群在逐年增加,中国发酵食 品主要是依托中国的市场,还有中国人民 的习惯,大多的制作过程和设备都依托与 中国的环境来进行生产,随着人民意识的 增强,中国人们越来越热爱发酵食品,现在 人们的主食也基本上都以馒头等谷类发酵 食品为主,并且每天大量的食用,由于中国 的人口众多,所以在对于这类发酵食品的 需求也是非常大的,但小作坊中的安全问 题却不得不让我们担心,他们的卫生物体 无疑是我们担心的重点,还有就是其生产 加工的技术问题,由于小作坊的资金有限, 他们是否会加大资金的投入来让这类产品 更加的让人放心,这也是一个疑问,在豆类 的市场,虽然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企业开 始加大资金进行生产,但是毕竟是小数,在 这类发酵产品上绝大部分也是来源于民间 的一些小作坊,在腌制蔬菜的食品中,韩国 的泡菜逐渐受到中国消费者的一致热爱, 每年的销售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数字,这样 的形式无疑是给中国的腌制蔬菜行业重重 一击,这样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还没有外 国进口的发酵食品受欢迎,无疑也是对我 国传统发酵食品的一次重大的考验,以上 所说的就是照目前的情形下,中国传统发 酵食品的现状。
1 传统的发酵食品分类以及该食品的相 关信息
1 . 1 豆类食品 在中国,很多豆类食品都是由发酵工
艺 而 得 来 的 , 像 豆 豉 、豆 酱 、酱 油 、腐 乳 等 , 这些都是中国人们经常食用的豆类食品, 像其中的豆豉就早在2300多年前就已经有 记载,而豆酱更早,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 就已经开始应用,并成为百姓的重要食材。 1 . 2 谷类食品
4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进展分析
发酵产品主要就是起源于中国,中国 更应该加大力度来对自己的食品进行相应 的保护措施,以下笔者就分点来对中国传 统发酵食品进行相应的进展分析。
(1)发酵食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思想智慧 的结晶,也是这么久以来人们习惯的食物, 大到每日食用的主食,小到人们进场食用 的酸奶等,无疑不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食物, 而且这一类食物还极具有代表性,能够代 表中国的饮食文化,所以在具体的生产上 一定不能放松警惕,现在谷类和豆类的发 酵食品主要以民间的一些小作坊制作为 主,但是像这样的小作坊的安全问题确实 是令人堪忧的,而且近些年来,中国的食品 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在这方面的管理
(2)对于一些外来的发酵食品对中国传 统发酵食品的冲击,我们能做的只要将我 们自主的发酵食品的质量提高上来,并且 通过相应的技术来改善我国传统发酵食品 的味道,因为只有通过这一点才能将我们 原有的市场抢回来,用味道吸引人们,用质 量说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树立我国自 己的民族产业,这是需要通过商家和我国 政府统一协调才能后达到的。
[6] 毋瑾超,胡锡钢,陈全震.酱油发酵中制 曲条件对制曲效果的影响[J].粮油食品 科技,2004(2).
220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5 结语
发酵食品是中国的民族食品,是通过 上百甚至上千年流传下的食品,但是随着 市场需求的增加,中国发酵食品中出现了 很多明显的问题,针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及 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保障中国发酵 食品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朝银,PatoompronChim-anage.泰国 发酵食品Tuanua中蛋白酶菌株的分离 及初步鉴定[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 (3).
[2] 柏 芸 , 熊 善 柏 , 王 欢 欢 , 等 . 传 统 发 酵 食 品米发糕生产工艺的革新与现代化[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09(5).
[3] 林 海 军 , 张 惟 广 , 王 明 强 , 等 . 传 统 发 酵 食品中功能成分的研究进展[J].农业工 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07(10).
2 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
中国发酵食品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并且很多发酵食品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保 健 功 能, 这 在《 本 草 纲 目 》上 都 有 所 记 载 , 不 同的发酵食品对于不同的症状都有着一定 程 度 的 缓 解 作 用 , 例 如 豆 豉 就 有 消 化 、开 胃 、祛 风 散 寒 的 功 效 , 根 据 科 学 调 查 , 谷 类 发酵食品一般都有降血糖等功效,由于发 酵食品是由微生物发酵而来,一些有益的 微生物在食用后都有利于肠道的保护功
[4] 邹 磊 , 汪 立 君 , 程 永 强 , 等 . 豆 豉 提 取 物 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J].食品科 学,2006(3).
[5] 林 海 军 , 张 惟 广 , 王 明 强 , 等 . 传 统 发 酵 食品中功能成分的研究进展[J].农业工 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0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