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汉字造字法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考点复习:汉字1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考点复习:汉字1
到 到处 洗 洗衣 淡 淡水 运 运动 杭 杭州 躺 躺下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偏旁部首的知识。我们在 现有汉字的基础上,加上偏旁后成为一个新的 合体字。这要求我们平时要注重积累生字新词。
【例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耽( ) 屉( ) 鸟( ) 瘟( )
耳 尸鸟 疒
思路点拨:本题对汉字部首知识考查。一个汉 字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首,取上不取下,取 左不取右等。字本身是部首要特别记忆。
形声字的主要类型 左形右声:如:住、河、清 内形外声:如:闻、闷、辩 外形内声:如:围、迁、裹 右形左声:如:功、期、飘 上形下声:如:符、空、草 下形上声:如:架、蠢、裂
❃辨析词语的错字
1、紧扣形旁,辨义取字。 2、从理解词义入手。 3、利用对应关系掌握。 4、读准字音,以音辨形。 5、平时要加强字音字形字义方面的训练,可 以采取组词辨析类练习,以强化巩固。
静、敬、竞、劲
思路点拨:此题是关于同音字区别的一道题, 准确区别同音字,是克服“别字”的主要方法 之一,而区别同音字则主要依靠区别字义。完 成此题的关键是要根据提供的语言环境和意思 去选择正确的同音字。
常考题型:
①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在括号中;
②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形近字就是指在形体、结构、部件等方面很相近的字。极易 混淆的形近字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
独体字:中 一 大 合体字:左右结构:朋、伟、钢 上下结构:思、架、垫 左中右结构:街、斑 上中下结构:鼻、赢、冀 半包围结构:句、这、压、凶、风、建、属、府、房 全包围结构:圆、国、回 品字形结构:品、晶
考查形式:
1.分清汉字的结构。 2.查字典,填空。 3.判断对错。
【例1】给汉字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至______(__________) 先______(__________) 炎______(__________) 云______(__________) 亢______(__________) 身______(__________)

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

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

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六种条例,这就是传统的“六书”,即关于汉字造字法的理论。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周礼》。

“六艺”是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基本科目。

“六书”则是有关汉字的教学,但不一定是后来的“六书”理论。

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像事、像意、像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班固所解释的“六书”,就是六种造字的方法了。

比班固稍后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六书”下了明确的定义。

“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许慎所指的“六书”以“指事”为首,因为《说文解字》的第一字为“一”,故将指事排在“象形”之前,为“六书”之首。

而“形声”在“会意”之前,因为“形声”为中国文字最多的一类。

许慎用“六书”的理论,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结构,写成了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使“六书”的理论得到极大的发挥,成为两千年来研究汉字的准绳。

清人戴震认为“六书”的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

因为转注和假借没有造出新字。

“六书”是秦汉时建立的关于汉字构造的一种理论,后来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的形体构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带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包括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一类是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象形字和指事字又叫独体字,即以笔画为单位构成的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不能分为两个或几个偏旁。

会意字和形声字又叫合体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字。

而其后的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到最后,在造字构形上,便同时兼顾词的意义和语音两个方面,汉字就成为我们今天使用“形音义”的结合体,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最形象、最优美的文字。

以下对汉字“六书”做简要分析:一、象形字象形字属于“独体造字法”结构的字。

现代汉语基础教程(第二章)

现代汉语基础教程(第二章)
契记事在当时的生活中应该是有的。
一、汉字的产生
(三)仓颉造字说
在我国古代的传说里,汉字是黄帝
的史官仓颉所造。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
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
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
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
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
所代表的意义。仓颉把这种符号叫
作“字”。
1.印刷体
一般来说,各种形体的汉字
都可以预制字模印刷出来,
成为印刷体。
印刷体通常有以下几种变体:
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还
可以选用楷书的许多变体。
印刷体按字体大小的不同,
可分成不同的字号。
2.手写体
现行汉字的手写体是指用手
执笔直接写成的汉字。
根据运用的工具的不同,手
(4)甲骨文、金文都异体字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字都减少了。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一)楷书和行书
国家正式发布的文件和一般的报刊、书籍,都是用的楷书。
楷书是国家通用的标准字体。
汉字经过整理和简化,有些字的形体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同相应的繁体字相比,一大批汉字形体更简单易写了;
作用。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如哲学、政治、经济、军
事、科技、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大成果,都靠汉字记载下来,
传播四方,流传到现在,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汉字不但在历史上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中,也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汉字的作用

颜真卿《奉命帖》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五)楷书、草书和行书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汉字造字法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汉字造字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 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 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象形法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
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表示具体
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
例如:大……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
但数量却最少。
指事法
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
意义的造字法。这种造字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的符号,例如:一、二、三、 四、上、下等,这类指事字很少。另一类是附合在图形 上的符号。如“刃”在“刀”加一点, 表示刀口;“甘”在口内加一点, 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
大发展,成了汉字发展的主流。今天我们所
用的汉字,80%以上都是形声字。这种造字 法,直至今天还可以不断地造 出新字来。
形声字
【左形右声】材 【右形左声】攻 【上形下声】管 【下形上声】架 【外形内声】固 【内形外声】闷 【形在一角】裁 【声在一角】醛 偏 颈 露 案 病 问 载 渠 铜 削 爸 慈 庭 闻 栽 冻 瓢 芳 斧 阀 辫 证 放 崖 贡 园 骑 鹉 宵 膏 匾 秧 雌 界 凳 裹 破 沐 梅 故 字 赏 衷
会意法
会意法是为了补救象形法和指事法的 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就是把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 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会意字必须有两个条 件:一是必须是合体的,二是 必须由合体的几个字组 成新的意义。
形声法
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因为形声字是在 象形、指事、会意的基础上产生的。尽管它还属于表意 性质的文字,但已突破了汉字形体的束缚,沟通了方块 汉字与语音的联系,这是汉字从表意迈向表音的一个重

教师应掌握的字理知识

教师应掌握的字理知识

教师应掌握的字理基础知识一、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一)象形、指事、会意-----纯表意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

表意性是汉字最基本的特性。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辩识声读的字书,共收字9353个。

汉字造字法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这是前人对汉字研究的科学总结。

文字学家又研究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方法,假借和转注实为用字方法。

在四种造字方法中,形声字的出现表明了汉字由表意性向表音的方向发展,而于它之前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则是纯粹的表意文字。

下面简要地谈谈这三种字的基本特征。

1.象形象形就是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出它的轮廓和特征。

这种依照事物的形体描绘而成的文字就称象形字。

如:日月目山象形字的特点很明确,就是许慎所说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许慎的界说是就汉字“造文之初”的情形说的。

现行汉字,象形字很多已不象形,这说明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已褪去古文字的图画色彩,渐趋规则化、符号化。

但是,考之甲骨文、金文却是很接近图画的。

它们有的取事物侧视、仰视、俯视的平面形象描画出其形态,如:川、鸟、龟。

有的为了准确地表示事物而将其特点突出,如:“牛”字,甲骨文突出其弯形的长角,“母”字,则突出其双乳;有的描画出具有特征性的局部,如“羊”字,甲骨文只画出其头部,又如“木、禾、人、口、手、耳、水、鸟、隹、虎、豕”等,在古文字阶段,它们都很像一幅单线勾勒的简笔画,都是根据物体的表状,“随体诘诎”描摹出来的,一望即知其为何物,所以象形字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如何象形,当然是以能使人们一见就知义为目的。

因此可以画得简单而达到此目的,也就不需复杂化,这就是所谓的“独体象形”。

有的事物画得太简单,不能使人一见就知义,如“果”字,如只画一个圆的果形(上面部分),人们就不知其为何物,易与其它圆形之物相混,于是就将果树一并画出来,表示这圆形之物是树上的,这样,就使人容易明白这是果实;再如“血”字,若只画“′ ”,人们也不知道这是水是沙或是血,而把像血滴的“′ ”与盛牲血之器“皿”一起画出来,就能使人联想到杀鸡宰鸭时割喉滴血进器皿的情形。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精品资料:第2章-汉字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精品资料:第2章-汉字

第二章汉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第6点规定: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第一节汉字的演变和造字法一、汉字的演变汉字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经过了四千多年的演变,才形成了今天的方块字,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二、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象形:是根据东西的形状和特征,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来的文字,例如:指事: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指事字分两种: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例如:一、二、三、四等,这类指事字很少;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如“刃”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口.会意: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形声: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第二节汉字基本笔画1、汉字的笔画有30多种,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汉字笔画名称表2、每种笔画的书写要领(1)横法运笔要领:逆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2)竖法运笔要领:逆锋起笔,中锋下行,回锋收笔;(3)撇法运笔要领:逆锋起笔,中锋行笔,露锋收笔;根据不同笔势的撇画,行笔和收笔各有区别:短撇:逆锋起笔,折锋顿笔,啄势短收;长撇:逆锋起笔,折锋顿笔,延锋长收;平撇:逆锋起笔,折锋顿笔,转锋平收;(4)点法运笔要领:露锋落笔,侧锋转笔,回锋提收;(5)捺法运笔要领:逆锋起笔,转笔徐行,中部展锋,驻笔提收;(6)钩法运笔要领:逆锋起笔,转笔下行,在钩处要转锋顿笔、围锋蓄势,左转提收;(7)挑法运笔要领:逆锋起笔,折锋顿笔,提笔挑出;(8)折法运笔要领:逆锋起笔,中锋行笔,至折笔处折锋顿笔、挫锋,驻笔提收.3.汉字笔顺规则规则一:先横后竖例字:下(一横二竖三点)注:上(一竖二横三横)规则二:先撇后捺例字:木(一横二竖三撇四捺)规则三:从上而下例字:完(先写宝盖再写元)规则四:从左到右例字:川(一竖撇二短竖三长竖)规则五:从外到内例字:问(先写门字框再写口)规则六:先里头后封口例字:日(一竖二横折三横四横)规则七:先中间后两边例字:水(一竖钩二横撇三小撇四捺)注:火(左点、小撇、竖撇、捺.)规则八:从内到外例字:凶(先写里边的ㄨ,再写ㄩ)下面各字提醒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里”笔顺为:先写“甲”字,再写横、横.“方”笔顺为:点、横、横折钩、撇.“乃”笔顺为:横折折折勾、撇.“及”笔顺为: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必”笔顺为:左点、卧钩、右点、撇、右点.“皮”笔顺为:横钩、竖撇、竖、横撇、捺.“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第三节汉字间架结构表第四节识字教学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人生聪明识字始,汉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识字教学历来就是一个难点.从古至今,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尤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一刻也未停止过.汉字数量繁多,构字方法又不同,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设计教法要因字而异.一、识字方法通常可以采用的识字方法有运用形近字的比较法识字,运用熟字加、减、换部件的方法识字等.在教学中具体操作形式如下:(1)读一读:读你认识的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领读、分组读、开火车读.)(2)找一找:①找声母相同的字.②找韵母相同的字.③找声调相同的字.④找偏旁、部首相同的字.⑤找结构相同的字.⑥找结构特点相同的字.⑦找这些字在什么地方出现过(可以是课文、也可以是其他书籍、报刊、商标、标识……)赋予它一个语言环境,便于学生今后正确运用.(3)猜一猜:①是动词的,做动作让学生猜.例如:做抱的动作,让学生猜是哪个字?②说出这个字的特征,让学生猜.可根据学生情况按如下步骤进行: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这个字有多少画……③老师或学生站在黑板前书空,学生在下面猜.④听字谜猜字.例如:或烧横山(灵)⑤反义词猜字.注:这个猜字的过程既可以在识字前进行,也可以在识字后巩固练习时进行.(4)说一说: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注意观察它可以用学习过的哪个字帮助我们识记?它与熟字的区别方法是什么?再说说可以组哪些词,可以用组的词造哪些句.例如:学习“拆”时,学生就可以根据学过的“折”字帮助识记.“拆”东西一定会拆得很零碎,所以“斤”字上有一点,代表拆下来的零件.(5)字形演示:识字教学最初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攻下字形关.培养他们辨析字形的能力,掌握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多媒体技术可将死板的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将儿童必须牢记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的形象,提高了识字的效果.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教具进行直观演示.(6)编儿歌辨字形: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容易记住和背诵.为了学生能准确地记住形近字,采用遍儿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字形.如:识记“坐”字时可用顺口溜“两人土上坐“;再如“春”字总有学生把下面写成“目”字,针对这个问题,我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三人见日,春来到”.这样的顺口溜十分有助于学生准确记忆字形.(7)归类识字:“跑、泡、炮、抱”这几个字在读音和字形上都很相似,就可以放在一起来识记,识记是还可以选择下面的顺口溜:用水泡、用手抱、有脚跑、火放炮.(8)生活识字要拓宽识字渠道,就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以说生活是知识的海洋.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空间识字,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必将使学生跨入更大的识字乐园,也必将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有更多、更新奇的发现.当然,教师要给学生制造展示成果的机会,这样会大大激励他们主动识字的热情.二、巩固识字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心理学指出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因此,只有科学地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才能扬长避短,才能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识字教学课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第五节写字教学一、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分为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二、字形结构的分析写字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对字形的分析过程.对于汉字字形的分析应该宜简不宜繁,要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例如“湖”分成“氵”和“胡”,是左右结构,但在书写时可以按照三部分来安排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如:“景”是上下结构,上边是日字头,下边是“京”;而写字时则可按四个部分来分析安排间架结构:“日、亠、口、小”.三、每一种结构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何处理好生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把字写得美观呢?(1)充分发挥田字方格的作用.学生入学时,老师就要把田字格各部分名称讲清楚.因为学生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在田字格内书写汉字.如横中线、竖中线、左中线、右中线、上中线、下中线、左半格、右半格、左上半格、左下半格、右上半格、右上半格,掌握了这些名称对今后写好每个字,确定写好这个字的每一笔的位置也就是定准位起到一个关键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标示上中线的中间、下中线的中间……开始学生标示的可能会不够准确,但慢慢地,情况就会逐渐好转,这个训练十分有助于他们很快进入模仿、观察汉字的学习阶段.如:“大”字横的起笔,田字格中的范字是从左中线的中间起笔,写到右中线的中间收笔.如果学生能准确找到两个中间的位置,对于他规范书写横这一比就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汉字中很多笔画在书写时都是从田字格某一条线的中间起笔或收笔的,中间位置找对了,对于准确、美观安排生字的位置会起到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训练是十分必要的.(2)重视基本笔画、基本偏旁的教学笔画和偏旁是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也是写好汉字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基本笔画和偏旁写法的教学.例如:左点、右点的区别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行正确书写.有的学生在写竖心旁时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左短竖、右短竖、长竖,如果学生了解了左点、右点的写法与区别,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再如:心字底的一、二笔位置;三点水的一笔和二、三笔的位置;木字旁的一、二笔位置;走之旁的写法;言字旁的写法;反犬旁的写法等等,都要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书写要领.(3)找出关键笔画.例如:在教学生写“迹”这个字时,首先引导学生找出结构特点是里高外低,再发现关键笔画是亦字的撇要写到竖中线上,这样就把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定好了,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出走之旁的捺的写法,最后让学生按照刚才讲述的要点去写这个字,写出来的字就比较美观了.(4)依据结构特点找规律,恰当安排位置.例如:左右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从左到右,左窄右宽的字右半部分要穿过竖中线伸到左半格.教学这一特点可结合具体汉字进行:左窄右宽的字好象两个人同睡一张床,一个胖些,一个瘦些,如果把床分成两半,瘦的人觉得地方大,有些浪费空间.胖的人觉得地方小,不够用.怎么办呢?可以互相帮助吗,左让右.(如“江”字)(5)规范执笔姿势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一直是写字教学中的难点,我们通过多媒体绘制执笔姿势图,从各个侧面加以演示,在此基础上演示范字的书写,突出运笔过程中快慢,轻重的细微变化,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做得正确,写字就会有很大进步.另外还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学生写字时,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在书写中的错误姿势.有的班级在写字前会由一个同学带头说几句顺口溜:“头放正,脚放平,左手按住右手写”,都可以很好的提示学生按正确姿势写字.(6)重视规律的发现在书写汉字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如提手旁、木字旁、三点水等基本上所占位置及写法都差不多,要经常帮助学生整理,还有“一字无二捺”“里高外低”“头齐脚齐”“上不顶天,下不踩地,左右不碰壁”等等,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也为将来脱离田字格写字做好过渡.(7)教师自身要对汉字热爱,有一定的书写基本功.学生都有“向师性”,所以课前老师要多次练习板书,课上给学生一个优秀的示范.对于学生产生写好字的愿望能起到激励作用.第六节查字典1、音序查字法(1)什么是音序查字法只知道字的读音,还想知道这个字的写法和字义时就用音序查字法.(2)查字方法①看清要查的音节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音节表》里查到这个大写字母.②在查到的大写字母下面找到音节,再看它右边标的页数.这个数字就是这个音节在字典中的页数.翻到指定的页码查到音节以后,再按四声的顺序,找到所查字的音节,就查到要查的字了.如:想查踢球的“踢”字怎么写,可根据它的读音,先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t的大写字母“T”,再查“ti”这个音节,看清它右边标明的页码是哪一页,然后按照页码在字典正文部分的这一页找到“ti”这个音节,再按音节的声调顺序找,就可以找到“踢”字.2、部首查字法(1)什么是部首查字法知道某一个字的字形,还想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和字义时就用部首查字法.(2)偏旁和部首作为组成汉字的构件,无论是独立成字的,还是不能独立成字的,无论在左、在右、在上、在下、在中间、在周围都属偏旁.为了查字方便,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这个相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火”部首:灯、烛、灵、灭、烂……“艹”部首:艺、节、花、苏、芳……简单说,偏旁包括部首,而部首不一定含有偏旁.(3)怎样确定部首部首查字法首先就是要确定部首,如果一个字的两个部分都是部首,该怎么提取部首呢?我们“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左右都是部首的,先查左边,如:休、相②上下都是部首的,先查上边,如:早、空③内外都是部首的,先查外边,如:闷、困④左右上角与中间都是部首的,先查中间,如:坐.⑤下、左上角或右、左上角都有部首的,取下或取右,不取左上角.如:“渠”,查“木”部,不查“氵”部;查“凯”,查“几”部,不查“山”部;查“别”,查“刂”部,不查“口”部⑥汉字的部首中有单笔和多笔的,取多笔不取单笔.如:“灭”,查“火”部,不查“一”部.⑦不好确定部首的字,就以起笔的笔形为部首.字典中把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包括乛乚等笔形),作为5个单笔部首.如:才,一部;上,丨部;长,丿部.⑧如果在字典中查字的第一笔或你认为的部首,没查到这个字时,就应该考虑整个字了.也就是常说的“字本身就是部首”.如:见在“见部”,酉是在“酉部”,麻在“麻部”.这类字并不多,我们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将这些字收集和总结起来.以上这些都是确定汉字部首的基本方法,在日常的学习中,要熟练掌握,最好是引导学生多想多翻阅字典(如新华字典),特别是要熟悉部首目录,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4)部首查字方法第一步:确定部首、找页码.第二步:数除去部首剩几画第三步:检字表找字.第四步:看字典页数.如查“障”字,先确定它的部首是“阝”,按“阝”的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阝”部的页码,然后根据部首页码,在“查字表”里找到“阝”部,把要查的“障”字除去“阝”部,按照“章”的笔画数,在“阝”部11画中找出“障”字的页码,再翻到字典正文的此页就可查到“障”字.3、数笔画查字法按要查的字的笔画多少查字典的方法,叫“数笔画法”.一般的字,知道读音,用音序检字法,不知道读音,用部首检字法,上述两种检字法都无法查找,就在《难检字笔画索引》里面查,这时,就用数笔画的办法查.这种方法检字速度慢,因此,在《新华字典》里只有少部分不好查的字才用这种方法.查字的步骤是:(1)数清要查字的笔画数,然后在“笔画查字表”中找到相应的笔画数这一项;(2)弄清要查字的第一笔的笔形(笔画多的还要看第二笔),在确定笔形的栏内就可以找到要查的字了.如:“噩”,16画.在“笔画查字表”中先找16画这一项,再看第一笔是“一”,第二笔是“丨”,就在“一丨”这栏中找到“噩”字在字典中的页码,根据页码就能在正文中查到字了.部首名称表第七节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一、形近字1、形近字是指字形相近的字,主要有四种类型:笔画长短不同,如“刀”与“力”;笔画多少不同,如“折”与“拆”;偏旁部首不同,如“燥”与“躁”;个别部件不同,如“受”与“爱”;2、区别形近字要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1)口诀区别法.(耳东陈,耳车阵)(2)偏旁表义区分法.(慌的竖心旁表示心理活动,而荒的草字头表示花草.)(3)故事情境辅助法.(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区分“既”与“即”这两个字时想了这样一个办法,“既”的右边部首是四画,而这个字的声调是去声,即第四声;“即”的右边“卩”有两画,恰巧这个字的声调是阳平,即第二声.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抄写识记常常会徒劳无功,有时动动脑子、找找规律,识字就变得如此轻松.)总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识记、区别方法,同时教师也要认真钻研,总结、发现好的方法教授给学生.二、同音字1、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字.2、对学过的同音字要能够辨析它们的意义,准确使用.如“燥”与“躁”同音字,也是形近字,学生在使用时往往不够准确.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找到区别识记它们的好方法,而且识记方法还要巧妙.比如,有火烤着,湿着的东西就会干燥;人一着急,就会急得直跺脚.三、多音字1、多音字是指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的字.2、认读多音字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读音.要记住学过的多音字的几种读音,并会根据不同读音组词.如“奔”字有两个读音,在“投奔、奔头儿、”等词中,读音是“bèn”,在“奔波、奔跑、奔走”等词中读音为“bēn”.再如“地”字,当其作“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时读音为“de”;在“大地、地方、地球”等词中读音为“dì”.第八节纠正错别字错别字包括错字和别字两部分.错字就是笔画、偏旁或部首有错误,不成汉字了.别字是指误用形体相近、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了另一个字.常见的别字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字形混淆.如:“钞票”写成“纱票”.②字音混淆.如:“锻炼”写成“锻练”.③不明字义.如:如“甜言蜜语”写成“甜言密语”.防止和纠正错别字,要注意:①区别形近字,记住笔画,不要多笔或少笔;②要根据词语的意思辨别同音字.附: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所列举的100个最常见错别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一)是读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二)是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三)是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是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五)是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差错率最高的十个字是(后面为正确的字):松驰——松弛既使——即使渲泄——宣泄九洲——九州挖墙角——挖墙脚渡假村——度假村一幅对联——一副对联再接再励——再接再厉谈笑风声——谈笑风生穿流不息——川流不息1、按装——安装2、甘败下风——甘拜下风3、自抱自弃——自暴自弃4、针贬——针砭5、泊来品——舶来品6、脉博——脉搏7、松驰——松弛8、一愁莫展——一筹莫展9、穿流不息——川流不息10、精萃——精粹11、重迭——重叠12、渡假村——度假村13、防碍——妨碍14、幅射——辐射15、一幅对联——一副对联16、天翻地复——天翻地覆17、言简意骇——言简意赅18、气慨——气概19、一股作气——一鼓作气20、悬梁刺骨——悬梁刺股21、粗旷——粗犷22、食不裹腹——食不果腹23、震憾——震撼24、凑和——凑合25、侯车室——候车室26、迫不急待——迫不及待27、既使——即使28、一如继往——一如既往29、草管人命——草菅人命30、娇揉造作——矫揉造作31、挖墙角——挖墙脚32、一诺千斤——一诺千金33、不径而走——不胫而走34、峻工——竣工35、不落巢臼——不落窠臼36、烩炙人口——脍炙人口37、打腊——打蜡38、死皮癞脸——死皮赖脸39、兰天白云——蓝天白云40、鼎立相助——鼎力相助41、再接再励——再接再厉42、老俩口——老两口43、黄梁美梦——黄粱美梦44、了望——瞭望45、水笼头——水龙头46、杀戳——杀戮47、痉孪——痉挛48、美仑美奂——美轮美奂49、罗唆——啰唆50、蛛丝蚂(马)迹——蛛丝马迹51、萎糜不振——萎靡不振52、沉缅——沉湎53、名信片——明信片54、默守成规——墨守成规55、大姆指——大拇指56、沤心沥血——呕心沥血57、凭添——平添58、出奇不意——出其不意59、修茸——修葺60、亲睐——青睐61、磬竹难书——罄竹难书62、入场卷——入场券63、声名雀起——声名鹊起64、发韧——发轫65、搔痒病——瘙痒病66、欣尝——欣赏67、谈笑风声——谈笑风生68、人情事故——人情世故69、有持无恐——有恃无恐70、额首称庆——额手称庆71、追朔——追溯72、鬼鬼崇崇——鬼鬼祟祟73、金榜提名——金榜题名74、走头无路——走投无路75、趋之若骛——趋之若鹜76、迁徒——迁徙77、洁白无暇——洁白无瑕78、九宵——九霄79、渲泄——宣泄80、寒喧——寒暄81、弦律——旋律82、膺品——赝品83、不能自己——不能自已84、尤如猛虎下山——犹如猛虎下山85、竭泽而鱼——竭泽而渔86、滥芋充数——滥竽充数87、世外桃园——世外桃源88、脏款——赃款89、醮水——蘸水90、蜇伏——蛰伏91、装祯——装帧92、饮鸠止渴——饮鸩止渴93、坐阵——坐镇94、旁证博引——旁征博引95、灸手可热——炙手可热96、九洲——九州97、床弟之私——床第之私98、姿意妄为——恣意妄为99、编篡——编纂100、做月子——坐月子【练习】一、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并在下面画上横线.广厦(xiàshà)恐吓(xiàhè)包扎(zhāzā)匀称(chènɡchèn)猜度(dùdúo)的确(díde)系牢(jìxì)供给(ɡěi jǐ)喝彩(hèhē)几乎(jījǐ)因为(wèiwéi)扁舟(biǎn piān)二、辨析同音字,划去不能搭配的字.(供贡)献(协胁)作(顽玩)皮(皮脾)气(艰坚)苦(须需)要(再在)会(克刻)服(联连)系(宝保)贵(诚承)担(略掠)夺(决绝)对(启企)发操(场厂)爱(戴带)浪(废费)藐(示视)歌(诵颂)推(拖脱)等(后候)时(常长)发(扬杨)收(敛脸)三、读一读,比较上下两字在字形上的区别,再分别组个词.决()伐()喝()稍()悔()诀()代()渴()梢()侮()竟()矛()历()练()辩()竞()予()厉()炼()辨()四、选择合适的字填空.(1)竣俊骏峻()马严()()工()俏险()英()()杰()岭()峭()美(2)常长万古()青()年累月习以为()三()两短各有所()()篇大论(3)历厉励()史()害鼓()()声严()经()日()()程奖()勉()()行节约正言()色()尽甘苦再接再()(4)长常尝品()()年累月取()补短经()时()()试(5)圆园元员。

造字方法有哪些

造字方法有哪些

造字方法有哪些
一、部件法:根据汉字的基本笔画或结构特征,将汉字的构成部件拆解出来,通过组合、排列、变形、增删等操作,创造和组合成新的字形。

二、看字法:以汉字的外形形状或者内部构造为出发点,观察形状特征,然后去联想、组合,创造新的字形。

三、变形法:通过对已有汉字的基本结构进行增删、仿形、转位、移动等操作,创造出全新的字形。

四、拆字法:将已有汉字进行部首拆解,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字形。

五、造字法:根据特定的主题或概念,创造和设计新的字形。

六、象形法:通过模仿或简化事物的形象、特点,将其转化为字形。

七、谐音法:根据汉字读音的谐音效果,创造出新的字形。

八、合体法:将两个或多个汉字的部分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字形。

九、游戏法:通过创造新的字形,增加汉字的趣味性,让人们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更加享受。

十、历史法:根据历史典故、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元素,设计新的字形。

十一、结构法:对汉字的笔画结构进行变化和组合,形成全新的字形。

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

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

语文:【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课件【汉字知识】浅谈“六书”造字法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六种条例,这就是传统的“六书”,即关于汉字造字法的理论。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周礼》。

“六艺”是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基本科目。

“六书”则是有关汉字的教学,但不一定是后来的“六书”理论。

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像事、像意、像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班固所解释的“六书”,就是六种造字的方法了。

比班固稍后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六书”下了明确的定义。

“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许慎所指的“六书”以“指事”为首,因为《说文解字》的第一字为“一”,故将指事排在“象形”之前,为“六书”之首。

而“形声”在“会意”之前,因为“形声”为中国文字最多的一类。

许慎用“六书”的理论,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结构,写成了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使“六书”的理论得到极大的发挥,成为两千年来研究汉字的准绳。

清人戴震认为“六书”的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

因为转注和假借没有造出新字。

“六书”是秦汉时建立的关于汉字构造的一种理论,后来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的形体构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带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包括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一类是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象形字和指事字又叫独体字,即以笔画为单位构成的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不能分为两个或几个偏旁。

会意字和形声字又叫合体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字。

而其后的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到最后,在造字构形上,便同时兼顾词的意义和语音两个方面,汉字就成为我们今天使用“形音义”的结合体,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最形象、最优美的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造字法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汉字造字法_“六书”说的形成
编者按:本专题将讲解分析汉字造字法“六书”,文章将在近期陆续上传。

我们现在说汉字造字法,一定会说到“六书”,其实,这是用的是许慎《说文》里所用的名称,和《汉书·艺文志》里所述“六书”的顺序。

“六书”是前代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出的字体分类。

从造字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

例如《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至于“六书”的名称,在《周礼·保氏》和《汉书·艺文志》里就已出现。

而从理论上阐述汉字基本结构,并用这种理论来探求汉字本义的,则应该首推东汉人许慎。

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形体,并说明每个字的本义。

所用分析汉字的方法就是他在《说文解字·叙》中阐述的“六书”理论。

许慎在《说文叙》中具体地为“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

在《说文解字·叙》里,许慎所提出的“六书”名称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许慎对“六书”的阐述如下: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后来,经过历代文字学家的总结补充修正,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人们称之为“六书说”。

历代学者都认为,“六书”不是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的。

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后二书(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后二书转注、假借,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