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8江苏物理3-5真题汇编
2018江苏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精编版)

2018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
今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705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与“高分四号"相比,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A)周期(B)角速度(C)线速度(D)向心加速度2.采用220kV高压向远方的城市输电,当输送功率一定时,为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为原来的错误!,输电电压应变为(A)55kV (B)110kV (C)440kV (D)880kV3.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
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
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
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 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5.如图所示,水平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带电油滴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B板右端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两金属板表面仍均为等势面,则该油滴(A)仍然保持静止(B)竖直向下运动(C)向左下方运动(D)向右下方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火车以60m/s的速率转过一段弯道,某乘客发现放在桌面上的指南针在10s内匀速转过了约10°。
在此10s 时间内,火车(A)运动路程为600m (B)加速度为零(C)角速度约为1rad/s (D)转弯半径约为3.4km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
物块由A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B点。
2010-2023历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江苏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江苏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15 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发电装置,如图所示.在磁极和圆柱状铁芯之间形成的两磁场区域的圆心角均为,磁场均沿半径方向. 匝数为N 的矩形线圈abcd 的边长ab ="cd" =、bc ="ad"=2. 线圈以角速度ω绕中心轴匀速转动,bc和ad 边同时进入磁场.在磁场中,两条边所经过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始终与两边的运动方向垂直. 线圈的总电阻为r,外接电阻为R. 求:(1)线圈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m;(2)线圈切割磁感线时,bc 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3)外接电阻上电流的有效值I.2.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 点运动到B 点.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3.)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4.(16分)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 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可安全工作. 一质量为m 的小车若以速度v0撞击弹簧,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l4.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1)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2)求为使装置安全工作,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vm;(3)讨论在装置安全工作时,该小车弹回速度v’和撞击速度v 的关系.5.(16分)如图所示,待测区域中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根据带电粒子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推测其电场和磁场.图中装置由加速器和平移器组成,平移器由两对水平放置、相距为l的相同平行金属板构成,极板长度为l、间距为d,两对极板间偏转电压大小相等、电场方向相反. 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粒子经加速电压U0 加速后,水平射入偏转电压为U1的平移器,最终从A 点水平射入待测区域. 不考虑粒子受到的重力.(1)求粒子射出平移器时的速度大小v1;(2)当加速电压变为4U0 时,欲使粒子仍从A 点射入待测区域,求此时的偏转电压U;(3)已知粒子以不同速度水平向右射入待测区域,刚进入时的受力大小均为F.现取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保持加速电压为U0不变,移动装置使粒子沿不同的坐标轴方向射入待测区域,粒子刚射入时的受力大小如下表所示.请推测该区域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可能的方向.6.真空中A、B 两点与点电荷Q 的距离分别为r 和3r,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A.3 :1B.1 :3C. 9 :1D.1 :97.一个中子与某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Q,则氘核的比结合能为 _____________. 8.(10分)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当木块A 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 点时,重物B 刚好接触地面. 将A 拉到P点,待B 稳定后静止释放,A 最终滑到Q 点. 分别测量OP、OQ 的长度h 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 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 关系的图象.(3)实验测得A、B 的质量分别为m =" 0." 40 kg、M ="0." 50 kg. 根据s -h图象可计算出A 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冶或“偏小冶).9.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 _________增大了.该气体在温度T1、T2 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象如图所示,则T1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T2.10.(8 分)如题10-1图所示的黑箱中有三只完全相同的电学元件,小明使用多用电表对其进行探测.(1)在使用多用电表前,发现指针不在左边“0 刻度线处,应先调整题10-2图中多用电表的 _________(选填“A"、“B"或“C").(2)在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探测黑箱a、b接点间是否存在电源时,一表笔接a,另一表笔应_________(选填“短暂“或“持续“)接b,同时观察指针偏转情况.(3)在判定黑箱中无电源后,将选择开关旋至“×1”挡,调节好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阻值. 测量中发现,每对接点间正反向阻值均相等,测量记录如下表.两表笔分别接a、b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题10-2 图所示.请将记录表补充完整,并在答题卡的黑箱图中画出一种可能的电路.11.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12.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A.B.C.D.13.如题12A-2 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压强p ="1.0×105" Pa,吸收的热量Q=7.0×102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14.“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两个大头针A、B,在另一侧再竖直插两个大头针C、D. 在插入第四个大头针D 时,要使它 _____________. 题12B-2图是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痕迹,其中直线a、a’是描在纸上的玻璃砖的两个边.根据该图可算得玻璃的折射率n =" _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如题12B-1 图所示,白炽灯的右侧依次平行放置偏振片P 和Q,A 点位于P、Q之间,B 点位于Q 右侧. 旋转偏振片P, A、B 两点光的强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 .(A) A、B 均不变(B) A、B 均有变化(C) A 不变,B 有变化(D) A 有变化,B 不变16.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A.C 和U 均增大B.C 增大,U 减小C.C 减小,U 增大D.C 和U 均减小17.2011 年8月,“嫦娥二号冶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冶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A.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C.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D.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1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_________.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19.如图所示,相距l 的两小球A、B 位于同一高度h(l,h 均为定值). 将A 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 B 自由下落. A、B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A.A、B 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 的初速度B.A、B 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C.A、B 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D.A、B 一定能相碰20.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保护装置如图所示,铁芯左侧线圈L1由火线和零线并行绕成.当右侧线圈L2中产生电流时,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使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K,从而切断家庭电路. 仅考虑L1在铁芯中产生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L2中的磁通量为零B.家庭电路中使用的电器增多时,L2中的磁通量不变C.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开关K 将被电磁铁吸起D.地面上的人接触火线发生触电时,开关K 将被电磁铁吸起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1) (2) (3)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1) x = f/k (2)(3)当时,,当时,5.参考答案:(1) (2)(3)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30°或150°,若B 沿-x 轴方向,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30°或-150°。
江苏历届3-3高考试题汇编

江苏省历届高考试题汇编(3-3热学部分)(2005)1.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摩尔体积为V ,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 和V o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0V V N A=(B)mVN Aρ=(c)mM N A =(D)0V M N Aρ=2.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3.分别以p 、V 、T 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初始状态表示为(p 0、V 0、T 0).若分别经历如下两种变化过程:①从(p 0、V 0、T 0)变为(p 1、V 1、T 1)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T 1=T 0); ②从(p 0、V 0、T 0)变为(p 2、V 2、T 2)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在上述两种变化过程中,如果V 1=V 2>V 0,则 (A) p 1 >p 2,T 1> T 2 (B) p 1 >p 2,T 1< T 2 (C) p 1 <p 2,T 1< T 2 (D) p 1 <p 2,T 1> T 2 (2006)1.从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A .氧气的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B .氧气分子的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C .氧气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D .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分子的质量5. 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 和B 两部分,A 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 为真空(如图①)。
现把隔板抽去,A 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②),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
全国历年物理选修高考真题-3-3和3-5试题

②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________(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气体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8.(8分)[物理—物理3-5]
(1)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 ,其中E1为基态能量.当氢原子由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发出光子的频率为ν1;若氢原子由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出光子的频率为ν2,则 ________.
(2)(9分)如图,小球a、b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让球a静止下垂,将球b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60°.忽略空气阻力,求:
(ⅰ)两球a、b的质量之比;
(ⅱ)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b在碰前的最大动能之比.
四.福建省
C.[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2)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E1<0),电子质量为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ν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
(2)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3m、mB=mC=m,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A与B碰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大小.
三.全国新课标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010年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2、一矩形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先保持线框的面积不变,将磁感应强度在1 s 时间内均匀地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接着保持增大后的磁感应强度不变,在1 s 时间内,再将线框的面积均匀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先后两个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比值为(A )12(B )1(C )2(D )4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 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 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A )13mg (B )23mg (C )6mg (D )9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感L 的电阻不计,电阻R 的阻值大于灯泡D 的阻值,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在t=t 1时刻断开S,下列表示A 、B 两点间电压U A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5.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C)X1和- X1两点的电势相等(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体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得0分。
6、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7.在如图多事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8.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
江苏高考物理3-5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2008——2013年3-5习题汇总姓名: 班级: 2013.6.15 (08江苏)C .(选修模块3—5)(12分)(1)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2)场强为E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两小球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m 2,电量分别为q 1、 q 2.A 、B 两球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A 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3)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P 3015衰变成i S 3014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 .P 3215是P 3015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mg P 3215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 mg 的P 3215经多少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09江苏)C .(选修模块3—5)(12分)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
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
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11H 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11H 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10n )和正电子(01e +),即中微子+11H →10n +01e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0和0 (B )0和1 (C )1和 0 (D )1和1(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01e++01e-→2γ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10江苏)C.(选修模块3-5)(12分)(1)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
2018年物理真题及解析_2018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8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00分)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
今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705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与“高分四号”相比,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A.周期B.角速度C.线速度D.向心加速度2.(3.00分)采用220kV高压向远方的城市输电。
当输送功率一定时,为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为原来的,输电电压应变为()A.55kV B.110kV C.440kV D.880kV3.(3.00分)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
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
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4.(3.00分)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
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 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A. B. C. D.5.(3.00分)如图所示,水平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带电油滴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B板右端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两金属板表面仍均为等势面,则该油滴()A.仍然保持静止B.竖直向下运动C.向左下方运动D.向右下方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4.00分)火车以60m/s的速率转过一段弯道,某乘客发现放在桌面上的指南针在10s内匀速转过了约10°.在此10s时间内,火车()A.运动路程为600m B.加速度为零C.角速度约为1rad/s D.转弯半径约为3.4km7.(4.00分)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
2018届江苏省近五年中考物理真题合试卷

2018届江苏省近五年中考物理真题合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B.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推动小车,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利用了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其吸入口中D.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与机翼上下方的空气流速有关系2.如图是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从核能到电能,图中所示的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A.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3.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下列关系 ......................................................... ()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A.F1 > F2,η1 =η2B.F1 > F2,η1 > η2C.F1 < F2,η1 =η2D.F1 < F2,η1 > η2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中,利用大气压的是()A.游船停在水面上B.学校每周都升国旗C.用筷子夹食物D.用吸管吸饮料6.是一台常见案秤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案秤和天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平没有游码,而案秤有游码;B.天平没有砝码盘,而案秤有砝码盘;C.天平是等臂杠杆,而案秤是不等臂杠杆;D.天平可以通过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而案秤不能调节.7.小明乘自动扶梯从地下铁路的出口处匀速上升到地面,他站在扶梯上不动.以下有关他受力情况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扶梯对他的支持力大于其体重;B.扶梯对他的支持力小于其体重;C.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扶梯对他的支持力方向沿扶梯向上.8.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 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飞机B.模拟气流C.地面D.他本人9.如图所示,某圆柱形玻璃筒内用活塞封闭一定量的气体,当用力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密度变化情况是()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10.下列几种情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11.下图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12.在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如果我们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可以使温度计更加灵敏,这是因为()A.黑色更容易使白光分成七色光B.黑色表现更容易吸热C.黑色表面更容易散热D.黑色表面的物体只吸收红外线.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A.40%B.50%C.80%D.100%二、填空题14.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______和绝缘体之间;石油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石油属于_______(选项“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物理历年3-5高考真题
(2018)
[选修3-5](12分)
(1)已知A 和B 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 和2T ,则相同质量的A 和B 经过2T 后,
剩有的A 和B 质量之比为 . (A )1:4 (B )1:2 (C )2:1 (D )4:1
(2)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波长为0λ的单色光A 照射某金属板时,刚好有光电子从金属
表面逸出.当波长为
2
λ的单色光B 照射该金属板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A 、B 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 .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光速为c ) (3)如图所示,悬挂于竖直弹簧下端的小球质量为m ,运动速度的大小为v ,方向向下.经
过时间t ,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 ,方向变为向上.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该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弹簧弹力冲量的大小.
(2017)C .[选修3–5](12分)
(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的有 _ .
(A )4
2He 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 )4
2
He
核比6
3
Li
核更稳定
(C )两个2
1
H
核结合成4
2
He
核时释放能量
(D )235
92
U
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89
36
Kr
核中的大
(2)质子()和α粒子()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 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 ____ . (3)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1 m/s ,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 和2 m/s .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
(2016)[选修3-5](12分)
(1)贝克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
(A )1414
0671
C N e -→+
(B )23511311031
92053390U +n I Y 2n →++
(C )23411120H +H He+n →(D )4
27
301213
15
0He +
Al P+n →
(2)已知光速为c ,普朗克常数为h ,则频率为μ的光子的动量为 ______ .用该频率的光垂直照射平面镜,光被镜面全部垂直反射回去,则光子在反射前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 ______ .
(3)几种金属的溢出功W 0见下表:
由一束可见光照射上述金属的表面,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些能发生光电效应.已知该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4.0×10-7~7.6×10-6 m ,普朗克常数h=6.63×10-34J ·s.
(2015)C .【选修3-5】(12分) (1)波粒二象性时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也相等
(2)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23592U 是常用的核燃料。
235
92U 受
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14456Ba 和8936Kr 两部分,并产生_____个中子。
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
变物质的体积要_________(选填“大于”或者“小于”)它的临界体积。
(3)取质子的质量27
1.672610
p m kg -=⨯,中子的质量271.674910n m kg -=⨯,α粒子的
质量276.646710m kg α-=⨯,光速8310/c m s =⨯,请计算α粒子的结合能,(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14)C. [ 选修 3 -5 ] (12 分)
(1 ) 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 7 . 73 ×1014Hz 和 5 . 44 ×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____ .
( A) 波长 ( B) 频率 ( C) 能量 ( D) 动量
(2 ) 氡 222 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 其衰变方程是
22221886
84
Rn Po →
+____ . 已知
22286
Rn 的半衰期约为 3 . 8 天,则约经过 ____ 天,16 g 的22286Rn 衰变后还剩 1 g.
(3 ) 牛顿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中记载, A 、 B 两个玻璃球相碰,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 15 : 16 . 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 B 对 A 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 A 对 B 的速度. 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 2 m 的玻璃球 A 以速度 v 0 碰撞质量为 m 的静止玻璃球 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 A 、B 的速度大小.
(2013)[选修3-5](12分)
(1)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的_______ ____也相等。
(A )速度 (B )动能 (C )动量 (D )总能量 (2)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 +
)的能级图如题12C-1图所示。
电子处在n=3轨道上比处在n=5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_______ ____ (选填“近”或“远”)。
当大量He +
处在n=4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_______ ____条。
(3)如题12C-2图所示,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80kg
和100kg ,他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度为0。
1m/ s 。
A 将B 向空间站方向轻推后,A 的速度变为0。
2m/ s ,求此时B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012)C. [选修3-5](12 分)
(1)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
光. 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
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
(2)一个中子与某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该反应放
出的能量为Q,则氘核的比结合能为 _____________.
(3)A、B 两种光子的能量之比为2 :1,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
电子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A 、E B . 求A、B 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和该金属的逸出功.
(2011)C.(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
(2)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_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E 1<0),电子质量为m ,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γ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 ).
(3)有些核反应过程是吸收能量的。
例如在14171
781X N O H +→+中,核反应吸收的能量
20[()()]H X N Q m m m m c =+-+,在该核反应中,X 表示什么粒子?X 粒子以动能E K 轰击静
止的14
7N ,若E K =Q ,则该核反应能否发生?请简要说明理由。
(2010) C.(选修模块3-5)(12分)
(1)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 ),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
下列光电流I 与A\K 之间的电压ak U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
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_______ 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原因是_______ ____。
(3)已知氢原子处在第一、第二激发态的能级分别为-3.4eV 和-1.51eV , 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14
5.5310⨯Hz, 普朗克常量h=34
6.6310
-⨯J s.请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第二激发态跃迁
到第一激发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板,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
(2017)12C.(1)BC (2)小于 2:1 (3)由动量守恒1122
22
11m v m v m v m v ''-=- 解得122
211m v v m v v '+='+ 代入数据得12
3
2m m =
(2015)【答案】 (1)BC(2) 1.5 不容易 (3)质量亏损αm m m m n P -+=∆)22( 结合能2
mc E ∆=∆ 代入数据得J E 12
10
3.4-⨯=∆
【点评】本题考查波粒二象性,原子核裂变,爱因斯坦质能方程,难度:容易 (2014)12 C. (1 ) A
(2 )4
2He ( 或 α粒子) 15 . 2
(3 ) 设 A 、B 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 v 1 和 v 2
1
(2013)12C. (1)C (2)近 6
(3)根据动量守恒0()A B A A B B m m V m v m v +=+ 解得 0.02/,B v m s = 离开空间站方向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