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物理高考3-3试题汇编(-11年)

合集下载

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全国1卷11年选修3-3试题汇编(可印卷)

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全国1卷11年选修3-3试题汇编(可印卷)

(2017)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2)(10分)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

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

已知室温为27 ℃,汽缸导热。

(i)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ii)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iii)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2016)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2)(10分)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Δp=r2σ,其中σ=0。

高中物理3-3复习知识点(详细)汇编

高中物理3-3复习知识点(详细)汇编

3-3复习一、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微观量: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宏观量: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A 、物体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质密度ρ。

联系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 A V MV m ==ρ (1)分子质量:A A 0N V N M N m m A ρ=== (2)分子体积:AA 0N M N V N V V A ρ===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3)分子大小:(数量级10-10m)○1球体模型.30)2(34d N M N V V A A A πρ=== 直径306πV d =(固、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S V d =S —单分子油膜的面积,V —滴到水中的纯油酸的体积 ○2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注意: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质量、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大小可忽略,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气体分子所占空间、分子质量。

(4)分子的数量:A A N MV N M m nN N A ρ=== 或者 A A N M V N V V nN N A A 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发生原因是固体微粒受到包围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间接..说明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① 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②布朗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③课本中所示的布朗运动路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④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①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一定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合力③分子力的表现及变化,对于曲线注意两个距离,即平衡距离r 0(约10-10m )与10r 0。

江苏省高考物理选修题汇编

江苏省高考物理选修题汇编

江苏省历年高考物理选修部分试题汇编(选修模块3-3)(08年江苏)(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J.(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设想将1g水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cm2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已知1mol水的质量为18g,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09年江苏)(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J 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J的功,同时吸收了0.3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 Jm,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3A23-1210m⨯,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10N=6.0210mol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010年江苏12)A.(1)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和体积V关系的是▲.(2)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 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kJ ,空气▲(选填“吸收”或“放出”)的总热量为▲kJ.(3)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kg/m 3和2.1kg/m 3,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L 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011年江苏12)A .(选修模块3-3)(12分)(1)如题12A -1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面“划水”,推动转轮转动。

专题13选修3-3(解析版)-高三名校物理试题解析分项汇编(江苏版)(第02期).docx

专题13选修3-3(解析版)-高三名校物理试题解析分项汇编(江苏版)(第02期).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江苏省物理单科卷有其特定的命题模板,无论是命题题型、考点分布、模型情景等,还是命题思路和发展趋向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省市的地方卷。

为了给江苏考区广大师生提供一套专属自己的复习备考资料,学科网物理解析团队的名校名师们精心编写了本系列资料。

本资料以江苏考区的最新名校试题为主,借鉴并吸收了其他省市最新模拟题中对江苏考区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题,优化组合,合理编排,极限命制。

专题13 选修3-3(解析版)一、选择题。

1.(2013·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水压机是利用液体来传递压强的。

水压机工作时,水分子间A.只有斥力B.只有引力C.既有引力也有斥力,但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既有引力也有斥力,但分子力表现为斥力2.【2013·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斥力C.教室内看到透过窗子的“阳光柱”里粉尘颗粒杂乱无章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布朗运动D.露珠呈球形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3.(2013·广东省湛江二中高三月考)关于热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热时,其内能可能减小B.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增大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物体的速度增大时,物体的内能增大。

4.【2013·广东省珠海市高三5月测试题】某压力锅的结构如图所示,盖好密封锅盖,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给压力锅加热,当锅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气体就把压力阀顶起.假定在压力阀被顶起时,停止加热.此后对锅内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要吸热 B.外界要对气体做功C.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将增大 D.气体的内能将减小5.(2013·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月考)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时,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D.为了节约能源,应提高利用率,随着技术的进步,一定可以制造出效率为100℅的机器6.(2013·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只有外界对物体做功才能增加物体的内能C.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可逆过程D.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7.(2013·湖北省八市高三三月联考)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如图所示,则该气体A.状态b的压强大于状态c的压强 B.状态a的压强大于状态b的压强C .从状态c 到状态d ,体积减小D .从状态a 到状态c ,温度不变7.A 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 T pV =可得,C VT p =,可见,图线上各点处的压强与该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成反比,状态b 处的斜率小于c 处的斜率,说明状态b 的压强大于状态c 的压强,选项A 正确;同理,状态a 处的斜率大于b 处的斜率,说明状态b 的压强大于状态a 的压强,选项B 错误; 根据题图,从状态c 到状态d ,气体的温度降低,体积增大,选项C 错误;从状态a 到状态c ,温度升高,选项D 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热力学高考选择题汇编(10~18年)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热力学高考选择题汇编(10~18年)

选修3-3历年高考题汇编1、(2018,全国1卷)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 。

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 .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 .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 .状态c 、d 的内能相等E .状态d 的压强比状态b 的压强小2、(2018,全国2卷)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 .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 .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 .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 .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3、(2018,全国3卷)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其过程如p-V 图中从a 到b 的直线所示。

在此过程中______。

A .气体温度一直降低B .气体内能一直增加C .气体一直对外做功D .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E .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全部用于对外做功4、(2018,江苏)如题12A-1图所示,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外包着纱布,纱布的下端浸在水中.纱布中的水在蒸发时带走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低于周围空气温度.当空气温度不变,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温度计示数减小,则 .A. 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B. 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增大C. 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减小D. 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增大5、(2017,全国1卷)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6、(2017,全国2卷)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7、(2017,全国3卷)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

江苏省高考物理选修题汇编教材

江苏省高考物理选修题汇编教材

江苏省历年高考物理选修部分试题汇编(选修模块3-3)(08年江苏)(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J.(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设想将1g水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cm2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已知1mol水的质量为18g,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09年江苏)(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J 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J的功,同时吸收了0.3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 Jm,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3A23-1210m⨯,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10N=6.0210mol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010年江苏12)A.(1)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和体积V关系的是▲.(2)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 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kJ ,空气▲(选填“吸收”或“放出”)的总热量为▲kJ.(3)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kg/m 3和2.1kg/m 3,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L 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011年江苏12)A .(选修模块3-3)(12分)(1)如题12A -1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面“划水”,推动转轮转动。

苏教版高考物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苏教版高考物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苏教版物理高考仿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末和第2秒末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v2与v1的关系是:A、v2 = v1B、v2 = 2v1C、v2 = 3v1D、v2 = 4v1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秒内物体的位移为s。

如果保持力F不变,将物体的质量加倍,则物体在相同时间内(5秒)的位移变为:A、sB、2sC、s/2D、4s3、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B. 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热量变化C. 已知 C(石墨,s) = C(金刚石,s) ΔH > 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但不遵循能量守恒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已知反应 X(g) + Y(g) ⇌ 2Z(g) ΔH < 0,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X的转化率增大B. 已知反应 2HI(g) ⇌ H2(g) + I2(g) ΔH > 0,达到平衡时,充入HI(g),平衡正向移动,HI的转化率增大C. 对于反应 2SO2(g) + O2(g) ⇌ 2SO3(g),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O2的转化率增大D. 反应 N2(g) + 3H2(g) ⇌ 2NH3(g) ΔH < 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5、关于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谐运动一定是水平方向的运动B. 所有的振动都可以看作是简谐运动C. 物体做简谐运动时一定可以得到正弦式振动的表达式D. 只要振动图象是正弦曲线,物体一定做简谐运动6、关于电势和电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就大B. 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放在该点的电荷的电量越大,它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C. 在电场中某点,若放入的电荷量越大,它的电势能就越大D. 在电场中的任何一点上,正电荷在该点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在该点所具有的电势能7、在下列情况下,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从广州开往北京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 研究做课间操的同学们的动作是否标准C. 研究乒乓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D. 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少B.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 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的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E.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变,因而外界对气体做功时,气体会向外界放出热量2、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比红色光波长长,它的热作用显著B. X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C. 在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D. 紫外线的波长比伦琴射线长,它的显著作用是荧光作用3、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B. 92235U的裂变方程为 92235U+01n→56144Ba+3689Kr+201nC.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1000个,经过一个半衰期后剩下500个该元素的原子核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题目: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受到的摩擦力为Ff,水平面的支持力为N。

最新江苏物理高考3-3试题汇编(-11年).docx

最新江苏物理高考3-3试题汇编(-11年).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最新江苏物理高考3-3试题汇编(08年-11年)1.(2011江苏12A (选修模块3-3)).(12分)(1)如题12A-1图所示,一淙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面“划水”,推动转轮转动。

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B .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C .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D .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2)如题12A-2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 0。

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 后,体积由V 1增大为V 2。

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选增“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g ·mol -1,密度ρ=0.895×103kg ·m -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 ,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 A =6.02×1023mol -1.球的体积V 与直径D 的关系为316V D π=,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 :2.2010·江苏物理·12(A)(1)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 和体积V 关系的是 ▲ 。

(2)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 的功。

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 的热量。

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 ▲ KJ,空气 ▲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最新江苏物理高考3-3试题汇编(08年-11年)
1.(2011江苏12A (选修模块3-3)).(12分)
(1)如题12A-1图所示,一淙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
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
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面“划水”,推动转轮转动。

离开
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
B .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
C .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
D .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
(2)如题12A-2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密封在气缸内,外
界大气压强为P 0。

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 后,体积由V 1增大为V 2。

则在
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选增“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
变化了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
质量M=0.283kg ·mol -1,密度ρ=0.895×103kg ·m -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 ,则1滴
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 A =6.02×1023mol -1.球的体积V 与直径
D 的关系为316
V D π=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 :
2.2010·江苏物理·12(A)(1)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
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 和体积V 关系的是 ▲ 。

(2)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 的功。

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 的热量。

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 ▲ KJ,空气 ▲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kg/3m 和2.1kg/3
m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kg/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A N =6.0223110mol -⨯。

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L 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
3.(09·江苏卷物理·12.A )(选修模块3—3)(12分)(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B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 )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
(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J 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

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J 的功,同时吸收了0.3J 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 J 。

(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3
m ,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 。

阿伏加德罗常数
A 23-1N =6.0210mol ⨯,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10210m ⨯,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
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A . (1) D ;(2) 吸收;0.6;0.2;(3) 设气体体积为0V ,液体体积为1V , 气体分子数A N m V n 0
ρ=, 63
1d n V π=(或3
1nd V =) 则A N d m V V 3016πρ= (或A N d m
V V 301ρ=) 解得
401101-⨯=V V (45102~109--⨯⨯都算对) 解析:(1)掌握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才能准确处理本题。

气泡的上升过程气泡内的压强减小,温度不变,由玻意尔定律知,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微观上体现为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减小,温度不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平均速率不变,此过程为自发过程,故熵增大。

D 项正确。

(2)本题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入手,抓住理想气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特点进行处理。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中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U +=∆,物体对外做功0.6J ,则一定同时从外界吸收热量0.6J ,才能保证内能不变。

而温度上升的过程,内能增加了0.2J 。

(3)微观量的运算,注意从单位制检查运算结论,最终结果只要保证数量级正确即可。

设气体体积为0V ,液体体积为1V ,气体分子数A N m V n 0
ρ=, 63
1d n V π=(或3
1nd V =) 则A N d m V V 3016πρ= (或A N d m
V V 301ρ=) 解得40
1101-⨯=V V (45102~109--⨯⨯都算对) 4. (08江苏卷)(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 ,
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 05
J .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 J .
(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 (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设想将1g 水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cm 2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已知1mol 水的质量为18g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142510m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放出;4510-⨯;(2)C ;增加;(3)3710⨯(33610710⨯⨯:都算对)
解析:(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U +=∆,得4510J Q U W -=∆-=-⨯,说明气体放出热量4510J -⨯.
(2)由气态方程pV
C T =(常量)易判断出C 过程是等压变化,该过程温度升高,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加。

(3)1g A m N N M
=水的分子数 ① 2 1 cm 的分子数0S n N
S = ② 由①②的3710n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