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人体体质的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知识
第四章 体质测定及评价

2013-7-8
3、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影响
体育锻炼能提高大脑神经过程的强度、 均衡性、灵活性和神经细胞工作的耐久力 ;
体育锻炼也能提高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和运动系统的功能。经常从事适当的体育锻
炼,能促进骨骼生长 。
2013-7-8
四、体质测定与评价的意义
1. 可使学校有关部门了解学生体质的现状,检查 身体锻炼对增强体质的效果。
体重(kg ) 体重、 身高指数 1000 身高(cm )
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值,用于反映人
体营养状况和胖瘦程度。我国20-25岁的
城市青年标准,男子为344,女子为323。
2013-7-8
体重
身高
胸围指数(维尔维克指数)
体重(kg) 胸围(cm) 体重、 身高、 胸围指数 100 身高(cm )
2. 立定跳远(下肢肌肉爆发力) 3. 握力、铅球、实心球(上肢肌肉力量) 4. 屈臂悬垂,男生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 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肌肉耐力) 5. 坐位体前屈(柔韧素质) 6. 男生1000米跑、1500米跑,女生800米 跑(耐力素质)
2013-7-8
四、12分钟跑测验
亦称库珀试验。这是美国医生库珀设计的一
体重指数(勃洛克指数)
体重=身高-100 用于评价肥胖程度而提出的。
2013-7-8
(二)常用的生理机能指数 • 肺活量 体重指数
• 收缩压/脉搏频率指数
• 台阶指数
2013-7-8
肺活量
体重指数
肺活量(ml) 肺活量、 体重指数 100 体重(kg )
2013-7-8
收缩压/脉搏频率指数
种体力测验方法。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它 可以有效地检测体育活动参加者的有氧工作 能力(耐力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 在运动训练中,还是一种有效的体力训练手
体质测量与评价

体质测量与评价体质测量与评价是一个多层次的评价系统,涵盖了身高、体重、体脂肪率、身体肌肉含量、骨骼肌含量、水分率、基础代谢率等多个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个体的身体情况,发现隐藏的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
身高是体质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个体,身高的变化可以揭示潜在的生长问题,如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或骨骼发育异常等。
体重是衡量个体是否偏胖或偏瘦的重要指标,但仅仅通过体重来评价个体的肥胖程度是不准确的。
由于体重无法区分脂肪质量和肌肉质量的差异,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如体脂肪率和骨骼肌含量等来进行综合评估。
体脂肪率是反映个体脂肪含量的指标。
高体脂肪率意味着脂肪堆积较多,这可能增加患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而低体脂肪率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者身体功能不全。
身体肌肉含量是指个体体内肌肉的含量,是体质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身体肌肉含量与身体活动能力、代谢率和身体功能密切相关。
肌肉含量不足可能影响身体的功能和健康。
水分率是指个体体内水分的百分比,可以反映个体的水分代谢情况。
水分率的变化可能与个体的健康状况有关,如脱水、肾功能异常等。
基础代谢率是指静息状态下,人体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率的高低与个体身体状况和新陈代谢有关,可以帮助判断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与评价,可以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发现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和干预措施。
体质测量与评价为个体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检测和管理方案,为个体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05_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素质也称身体适应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及平衡等机能能力的总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P142)。
运动能力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并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主导下不同肌肉的协调性(P142)。
身体素质是基础,运动能力是身体素质在专门动作上的综合体现。
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P144)。
1、位移速度: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快速移动的能力。
如30米跑。
2、动作速度:指人体快速完成某个动作的能力。
如步频。
3、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快速应答能力。
如径赛运动员在出发时对枪声的反应。
1、位移速度测量:50M跑、4秒钟快跑等。
2、动作速度测量:两手快速敲击、坐姿快速踏足等。
3、反应速度测量: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等。
1、不同属性的速度测验不能互相取代。
2、位移速度的测验,受试者只穿运动鞋,不得穿钉鞋。
3、注意安全措施,测试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
4、测试后测试者应记着回表。
1、静力性力量:肌肉做等长收缩,其最大值为最大肌力,其长时间维持亚极量的能力称静力性力量耐力。
2、动力性力量:肌肉做等张收缩或等动收缩,又称速度力量,其长时间维持亚极量的能力称动力性力量耐力,爆发力是指肌肉做向心收缩时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
注:爆发力=输出功率(P)=肌肉收缩速度(V)×肌肉力量(F),在最大P下,V与F负相关。
例如,举重时,腿肌的F略大于体重+杠铃重,V较小;纵跳时,腿肌的F 略大于体重,V较大。
当V趋于0时,F趋于最大,此时的F即相当于静力性力量的最大值(最大肌力)。
1、绝对力量测量:指以负荷量为成绩的测量法。
2、相对力量测量:指以负荷量与受试者体重之比为成绩的测量法。
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P158)。
1、有氧耐力:又称一般耐力。
中、低强度,长时间,有氧供能为主。
体质测量与评价第四章—身体素质的测定

[运用与评价] 1.柔韧素质是许多运动项目必备的身体素质,良好的柔韧性可使人体动作灵 活、不易受伤。而在体操、武术、技巧、艺术体操、跨栏、跳水等项目上, 柔韧性好更可以表现出动作的舒展、潇洒和优美,使动作刚柔并济。 2.柔韧素质同年龄的关系非常密切。少年儿童骨骼弹性好,可塑性大,且关 节韧带伸展性好,容易拉长,所以发展柔韧素质最好从幼年开始。柔韧素质 的练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习时要做好准备活动,不可 用力过猛,以防受伤。动作的幅度、速度、力量要逐步增加。发展身体素质 的方法很多,锻炼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 3.一些专家认为应将“柔韧性”改为“动作范围”。实质上无论如何称呼, 柔韧性是指某一关节绕某一轴的最大运动幅度或多个关节绕某一轴的最大运 动幅度。 4.不同关节有不同的最大运动幅度,不同动作有不同的动作范围。不同运动 项目,如田径选手、体操选手、武术选手等对关节的最大运动幅度要求也不 同。因此,在运用中必须强调运动员应当具备的关节最大运动幅度,以适应 运动项目的要求。 5.运动员的关节最大运动幅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适应最好”。 6.参照表10-1和表10-2进行评价。
3.以上为左右肢体一起测定,适用于某些对称运动项 目,如举重、径赛等。对有些非对称运动项目(如网球、 乒乓球、投掷等),也可进行单侧肢体测试。同时对称 性运动项目中,如分别进行左右肢体单独测试,有利于 发现力量薄弱的具体原因,一般人左右肢体相互比较, 左右两侧相差在10%~15%以内即是正常差异。 4.力量素质的增长具有很强的年龄特点,在各年龄均 可进行力量训练,关键在于科学及时地进行评定。训练 中主要应考虑运动员能够承受负荷的最大可能性,采用 何种方法训练应有针对性,如年龄小可多做弹跳、伸展 肢体、支撑性练习,并以中、小负荷为主,在运动中进 行练习尽量不采用那种大负荷且需要身体长时间紧张静 力性练习。 5.大学男女生评分标准见表10-1和表10-2。
第三讲体质测量与评价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9
一、离差法
离差法,是以大数量的横剖面调查资料的 平均数为基准值,以标准差为离散距,分 等评价身体发育水平的方法。使用离差法 制定有关标准,必须首先明确一个前提, 即指标应呈正态分布或基本上近似于正态 分布。利用离差法划分评价等级标准。
2020/12/09
10
二、指数法
指数法,是按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和相 互关系,并借助于一定的数学公式,将两 项或两项以上指标联系起来并结合成某种 指数,用以评价身体发育水平的方法。 常用的指数有: 1.身高、体重指数 2 维尔维克指数即身高、体重、胸围指数
质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影响
2020/12/09
3
四、体质测定与评价的目的
进行体质测定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掌握 测定对象体质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检查、 评定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效 果,分析研究影响体质强弱的各种因素, 并从加强科学的体育教学和锻炼以及改善 营养、卫生条件等方面,及时采取适宜的 措施,从而更有效地增强体质。
3.引体向上:测定肩臂力量和耐力。 4.双杠屈臂伸:测定肩臂力量和耐力。 5.屈臂悬垂:测量肩臂肌肉的静力耐力。 6.斜身引体:测量肩臂的力量耐力。 7.立定跳远:测量腿部力量和爆发力。 8.仰卧起坐:测量腹肌力量和耐力。
2020/12/09
8
第四节 体质的评价方法
体质测定,是采集能反映体质基本状况的 有代表性和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的过程。 而体质的评价,就是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 析和整理,运用科学的理论标准和方法, 评定具体对象的体质优劣,为其本人“学 校、家庭和社会提供反馈信息,为进一步 搞好学校体育卫生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20/12/09
4
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

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以下是关于体质测量与评价的教材内容,供参考:第一章:体质测量与评价概述1.1体质概念及其重要性-体质定义和构成-体质对健康的影响1.2体质测量与评价的意义-体质测量与评价的目的和作用-体质测量与评价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1.3体质测量与评价的原则与要求-体质测量与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测量工具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二章:体质测量项目与方法2.1体格测量项目-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体格测量项目-皮褶厚度测量、骨骼肌测量等高级体格测量项目2.2功能测量项目-最大摄氧量(VO2max)测量-心率、血压、肺活量等功能测量项目2.3柔韧性测量项目-坐位体前屈、身体旋转等柔韧性测量项目2.4力量测量项目-握力、屈膝力量、引体向上等力量测量项目2.5速度与敏捷性测量项目-50米冲刺、立定跳远等速度和敏捷性测量项目第三章:体质评价方法与标准3.1体质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多个体质指标综合评价体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将体质水平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评价3.2体质评价标准-儿童体质评价标准:根据年龄和性别制定相应的体质评价标准-成人体质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制定适用的体质评价标准第四章:体质测量与评价实施与解读4.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场地和设备的准备-受测者的准备和说明4.2测量操作和数据记录-测量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和保存4.3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将测量数据与相应的体质评价标准进行比对和分析-结合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目标,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第五章:体质测量与评价的应用案例5.1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体育课上的体质测量与评价方法和内容-利用体质评价结果进行课程设计和个性化指导5.2健身场所和体育俱乐部的体质测量与评价-健身场所中的体质测量服务和评价报告-体育俱乐部中运动员的体质测量与评价5.3社会体育活动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公共体育活动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项目和方法-健康推广活动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宣传和指导希望以上关于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第四章2004 体质测量与评价

17
40~35
16
34~28
15
大学女生评分标准
项目与分值 及格 不及格
成绩
分值
成绩
分值
成绩
分值
台阶试验
43~42
13
41~25
12
24以下
10
1000米跑
4`20~4`30
13
4`31~5`03
12
5`04以上
10
肺活量体重指数
4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2
10
41~32
9
31以下
8
50米跑(秒)
9、7~9、8
20
2、维尔维克指数 体重(kg) 胸围(cm) 100
身高(cm)
艾里斯蔓指数,身高体重指数
艾里斯蔓指数=胸围(cm)-(1/2)身高(cm)
身高体重指数
体重=身高--100
(二)常用的生理机能指数
肺活量(ml ) 1、肺活量、体重指数== 100 体重(kg)
2、收缩压、脉搏频率指数=收缩压/脉搏
二、生理机能水平 1、脉搏、血压、肺活量 2、肺活量身高、体重指数。 ( 1)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 表示每公斤体重的肺活量。
(2)肺活量、身高指数:肺活量÷身高 表示每厘米身高的肺活量这样一个相对值
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测验 1、、50米跑 2、下肢肌肉力量:立定跳远 3、上肢肌肉力量:握力、铅球、实心球 4、肌肉耐力:屈臂悬垂、男生引体向上、 双杠臂屈伸、女生仰卧起做。 5、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 6、耐力素质:男生1000米跑、1500米跑、 女生800米耐力跑
常用的生理机能指数 3、台阶试验指数 台阶指数=踏台阶上下持续时间(秒)
体质测量与评价PPT课件

编辑版ppt
7
3.遗传对性格的影响。
编辑版ppt
8
4.遗传 对人体 健康和 寿命的 影响。
编辑版ppt
9
(二)后天环境条件对体质的影响 1.生态环境因素对体质的影响 2.社会因素对体质的影响 3.体育锻炼对体制的影响
编辑版ppt
10
四.健康的含义
(一)什么是健康
一个人只有在 躯体健康、心理健 康、社会适应良好 和道德健康四个方 面都健全,才是健 全的健康人。
2
父身高(cm)×0.932+母身高(cm) 女儿成人时身高(cm)=
2
编辑版ppt
23
2.体重:体重是人体横向发育指标。
计算标准体重的方法很多,由于地区差异标 准体重也有差异。
根据东北地区的特点,正常体重算法是:
〔身高(cm)—100)〕×0.9±10%(kg)
编辑版ppt
24
3.胸围:胸围是人体宽度和围度有代表性的线性 测量指标。
编辑版ppt
17
七. 心理健康与卫生
心理卫生是研究和讲求心理活动健康以及 保护与心理活动有关器官健全,预防精神疾病 和身心疾病发生的一门科学。
心理卫生又称为精神卫生,它与躯体卫生 对健康来说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可提高满 足感和生活质量;振奋精神摆脱烦恼;降低焦 虑反应;促进提高智力功能;建立良好的自我 概念。
成年人的脉搏男子为60~80次/分;女子为 70~90次/分。
编辑版ppt
26
2.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无论在左心 室收缩时或是舒张时,都对动脉血管产生压力。
不同年龄血压的理想值是:
收缩压(高压)=104+0.3×年龄 舒张压(低压)=70+0.2×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体测前期准备工作:
1、与会员约好做体测的时间; 2、在做体测前一天特别嘱咐会员, 在做体测前12小时不能吃、喝刺激 性食物(饮酒、喝浓茶、喝咖啡、 嚼槟榔、抽烟等);
3、在做体测前一天告诉会员在做体测当 天的早上测量自己的静态心率,测量时 间为:在早上睡到自然醒,刚起床没有 做任何活动的时候,测量自己的静态心 率。测量的方法为:桡动脉测量法(将 食指和中指轻轻地放在桡动脉或者颈动 脉上。)
四、体测的基本步骤:
6、体重指数BMI; 7、柔韧度(坐位体前屈); 8、肌力(俯卧撑或握力); 9、肌耐力(1分钟仰卧起坐); 10、最大摄氧量(哈佛实验)。
五、静态心率:
1、测试前先休息5—10分钟; 2、坐姿或卧姿; 3、从零开始读数; 4、测量时间为30—60秒; 5、男性平均静态心率:72次; 6、女性平均静态心率:80次。
3、胸围:胸围是胸廓的最大围度。它 表示胸廓大小和胸部肌肉发育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形态和呼吸器 官的发育状况。
测量位置:通过胸部的最高点(女性 测量时在最高点往上1CM)。
测量方法:受测者以自然直立姿势站 立,两上肢外展成水平直线。
4、上臂围:
测量位置:通过上臂的最高点(先 寻找正确位置的最高点)。
中国成年人握力评价表
性别
优
良
男
540以上
510~539
女
340以上
310~339
男
550以上
510~549
女
350以上
320~349
男
560以上
510~559
女
350以上
320~349
男
550以上
510~549
女
350以上
320~349
男
550以上
510~549
女
350以上
320~349
男
550以上
女性
高腰臀比例的
>0.85 人容易患心肌
梗塞、心绞病、
0.8-0.85 糖尿病、中风
等
<0.80
8、大腿围:
测量位置:通过髋关节与膝关节的 中间位置。
测量方法:受测者以自然姿势站立, 两腿打开与肩同宽。手臂处在自然 状态,腿部不可用力提膝。
9、小腿围: 测量位置:通过小腿肚的最高点。
测量方法:受测者以自然姿势站立, 两腿打开与肩同宽。手臂处在自然 状态,腿部不可用力提踵。
六、血压:
1、测试前应坐休至少5分钟 2、手臂应放在胸部水平位置 3、橡皮袖带放于上臂(肘关 节以上2—3CM) 4、将橡皮袖带加压膨胀 5、读取测量数据
18岁以上血压分类
分类
心缩压 心舒压
低血压
90
60
理想值
120
80
正常
﹤130
﹤85
普通
130-139
85-89
轻度高血压 140-159 90-99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单位时间内 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 内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随着性别、年龄等不同而有生理变动。 当其他情况相同时,男子的BMR值平均比女子的高; 儿童比成人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低。一般来说, BMR的实际测定数值与正常的平均值比较,相差 ±10%~15%之内,都属正常。当相差超过20%时, 才有可能是病理性变化。在各种疾病中,甲状腺功能 的改变总是伴有BMR的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时, BMR可比正常值低20%一40%;甲状腺功能亢进时, BMR可比正常值高25%~80%。因此,BMR的测定 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其他如肾上 腺皮质和脑垂体的功能低下时,也常伴有BMR降低。
500~549
女
350以上
320~349
男
530以上
490~529
女
350以上
310~349
男
500以上
470~499
女
340以上
300~339
单位:牛顿
中
中下
400~509
360~399
250~309
200~249
420~509
380~419
250~319
200~249
425~509
390~424
体质测量与评价
A:内容提要:主要结合健身俱乐部具 体实际情况,阐述体质测量的重要性, 掌握好体测的实践操作过程。 B:重点:体测的基本步骤,体测的基 本测量。 C:难点:脂肪含量,基础代谢,体重 指数,最大摄氧量等测试的实践操作。
一、体质测量的目的:
通过人体体质的测量,了解会 员的身体情况,便于制定最适 合会员个人自己的健身运动训 练计划。
八、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 通过脂肪测量仪读取数据并分析。
女性
男性
重要脂肪 运动重肥胖
10%~12% 14%~20% 25%~31% 14%~16.9% 17%~19.9% 20%~23.9% 24%~26.9% 27%~29.9% 30%以上
BMI≥40
ACSM标准 BMI<18.5 18.5≤BMI≤24.9 25.0≤BMI≤29.9 30.0≤BMI≤34.9 35.0≤BMI≤39.9
BMI≥40
体重指数(亚洲标准)
分类
产生的病症
过轻 营养不良、发育不全、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正常
超重 肥胖
营养过多、脂肪集聚体内,易患都市病 都市病:高血压、糖尿病
腹部(15mm) :在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
相交处,水平方向的皮褶;
大腿(10mm) :在大腿前部髋与膝关节
的中点垂直捏起皮褶。
胸部
腹部
大腿
皮褶厚度法测量体脂百分比
女性皮褶测量的部位 肱三头肌(15mm) :在上臂后侧肱三头
肌中点顺肌肉走向捏起皮褶,要求肘伸直、 尽量放松;
髂脊上缘(20mm) :在肚脐与髂骨的中
严重肥胖
血管易硬化、易患心脏病、中风、胆结石、 关节炎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 BMI的,如: 1. 未满18岁; 2. 是运动员; 3. 正在做重量训练 4. 怀孕或哺乳中; 5. 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那么 BMI的指数对你不适用。
十一、肌力:
肌肉力量是肌肉最大收缩产生力以对抗阻力或负荷 的能力 握力:握力可测量前臂及手部屈肌力量。 测量器材:握力计。
4、男女性穿戴尽量轻便。
三、体质测量的注意事项:
1、在做体测前要和会员打招呼:您 好! 2、在和异性做体测的时候要询问: 在做体测的过程中,会有正常的身 体接触,您不会介意吗?并等待会 员的回答,假设会员在不同意的情 况下,就要更换体测教练。
四、体测的基本步骤:
1、静态心率; 2、血压; 3、主要体格指标的测量; 4、脂肪含量; 5、基础代谢;
十、体重指数BMI是评估身体脂肪分布情况的方法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
组别 体重过轻 体重正常
超重 肥胖 肥胖Ⅱ 肥胖Ⅲ
中国标准 BMI<18.5 18.5≤BMI<24.0 24.0≤BMI<28.0
BMI≥28
WHO标准 BMI<18.5 18.5≤BMI<25.0 25.0≤BMI<30.0 30.0≤BMI<35.0 35.0≤BMI<40.0
7、臀围:
测量位置:通过大腿两侧股骨大转 子(先寻找到大腿两侧正确位置的 股骨大转子)。
测量方法:受测者以自然直立姿势 站立,手臂稍微外展30°,臀部处 在自然状态,不可翘臀或者骨盆前 倾、后倾。
腰围的测量
臀围的测量
腰臀比例WHR与健康的关系
分类 男性 高危险 >1.0 中度危险 0.9-1.0 低危险 <0.90
250~319
200~249
420~509
㈢围度 测量仪器:全部是塑料带尺。 注意事项:测量过程中塑料带尺一 定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松紧度 要适当,读取一位小数点。
1、颈围:
测量位置:通过斜方肌与耳垂线的 交点。
测量方法:受测者以自然直立姿势 站立,下巴微含。
2、肩围:
测量位置:通过两侧肩峰突下来 4—5CM的距离的点。
测量方法:受测者以自然直立姿势 站立,手臂、肩膀处在自然位置。
间位置以单V形捏起皮褶;
大腿(15mm) :在大腿前部髋与膝关节
的中点垂直捏起皮褶。
肱三头肌 髂脊上缘
大腿
皮褶厚度
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 皮下脂肪的厚度,不仅可以了解皮下脂肪的厚度,判 断人的肥瘦情况,而且还可以用所测得的皮脂肪厚度 推测全身的脂肪的数量,来评价人身组成的比例。这 是评定人身组成最简便的方法。通过皮下脂肪厚度可 以初步评价被测量者的营养状况,从而为营养支持提 供依据。
2%~4% 6%~13% 18%~25% 7%~9.9% 10%~12.9% 13%~16.9% 17%~19.9% 20%~24.9% 25%以上
体重 BMI 基础代谢 身体脂肪率 内脏脂肪率
皮褶厚度法测量体脂百分比
男性皮褶测量的部位
胸部(10mm):男子在腋窝和乳头之间
的1/2距离处斜形将皮褶捏起;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1)测量时,左手捏皮皱时应用力均匀并保 持恒定。
2)卡钳的位置要正确,保持在距离手指捏 起部位1厘米处。
3)测量过程中,卡钳的钳口压力和刻度盘 应经常校正。
4)在捏起皮皱时不应连带肌肉。 5)应保持测定部位无汗,如有汗则待汗消 失后再测。
九、基础代谢BM:
是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 测定方法是在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 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 能量代谢率。
按体重、身高、年龄计算BMR的公式
男性BMR=66.5+(13.6×体重kg )+(5×身高cm )-(6.8×年龄) 女性BMR=655+(9.6×体重kg)+(1.8×身高cm)-(4.7×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