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
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孩子成长的必要宝典,背熟掌握,终生受益

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孩子成长的必要宝典,背熟掌握,终生受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远,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国学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学还可以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让品德观念深入人心。
教育孩子就要从小做起,从各方各面做起,做到最好。
下面给大家推荐50句少儿国学经典名句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6.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
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0.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1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国学经典的诗句(精选60句)

国学经典的诗句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诵读经典对中小学师生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的.诗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国学经典的诗句1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3.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小雅》4.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格言连璧》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9.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10.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1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1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1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16. 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17.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8.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1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2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国学经典的诗句2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经》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7.愧于人,不畏于天。
——《诗经》8.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一年级必背国学上册

一年级必背国学上册1.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释义: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虽然人的本性相近,但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不同,人的习性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2.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释义: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 释义: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
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教育他。
1.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 释义: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不要偷懒。
2.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 释义: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三、古诗。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赏析:这首诗开篇连用三个“鹅”字,生动地表现出鹅的声响美。
“曲项向天歌”描写鹅弯曲着脖子朝天鸣叫的样子。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描绘了鹅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的画面,色彩鲜明,充满童趣。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赏析: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是由耕种的辛苦联想到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来之不易,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5、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0、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11、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1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13、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无为而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15、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16、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小学1-6年级国学经典40条名句,暑假和孩子一起学吧!

小学1-6年级国学经典40条名句,暑假和孩子一起学吧!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兰花的香气。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国学经典古诗文名言名句精选110句-背起来不吃亏-写作文很管用!(汇编)

大寨小学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古诗文名言名句精选110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6.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8.无欲速,不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9.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1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12.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1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2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2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小学生必背的40句谚语+十句国学警语

小学生必背的40句谚语+十句国学警语沈阳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十句国学精语在中国国学文化中,经典的名句比比皆是;这些经典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人品质和内涵的一种代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这十句最具智慧的国学精语。
1、上善若水,处下不争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
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2、大智若愚,勿恃聪明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苏轼《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
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
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
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3、淡泊恬适,明心立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4、滴水穿石,贵在坚持“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
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下令拷打。
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斩首。
5、厚积薄发,以柔克刚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
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以柔克刚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小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

小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小学生必背的48句国学经典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大全。
(唐颜真卿)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晏殊蝶恋花)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2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
——《周易》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
到别人身上去。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兰花的香气。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如果我有了某些成
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