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

一、教案:《伯牙绝弦》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古人崇尚道德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 使学生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感悟到友谊的可贵。

2. 引导学生学习伯牙绝弦的精神。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伯牙绝弦的意义。

2. 学生讨论:为什么伯牙要绝弦?绝弦后的伯牙怎样的心情?四、拓展延伸(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体会友谊的可贵。

2. 学生讨论:如何学习伯牙绝弦的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五、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2.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伯牙绝弦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伯牙绝弦后,他与钟子期的友谊会如何发展?2. 学生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进行积累和分享。

二、习题及答案:习题1:《伯牙绝弦》讲述了_____和_____之间的故事。

答案:伯牙钟子期习题2:伯牙绝弦的原因是_____。

答案:钟子期去世,伯牙感到世间再无知音,悲痛欲绝,遂将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答案:伯牙绝弦后,他心如死灰,悲痛欲绝。

习题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答案:我们可以体会到友谊的可贵,要珍惜身边的知音和朋友。

习题5:请简述伯牙绝弦的故事。

答案:伯牙绝弦的故事讲述了琴师伯牙与他的知音钟子期的友谊。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教案、习题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了解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1.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1.3 引导学生领悟友谊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友谊观。

二、教学重点2.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2 古代文学的语言特点。

2.3 友谊价值观的引导。

三、教学难点3.1 古代文学的语言理解。

3.2 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准备4.1 教材:《伯牙绝弦》。

4.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琴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5.2 新课导入:介绍《伯牙绝弦》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5.3 故事讲解:分段讲解故事,解释古代文学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5.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真谛。

5.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价值观的重要性。

5.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案习题及答案:习题1:《伯牙绝弦》的作者是谁?答案:未知。

习题2: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给你什么启示?答案:友谊需要真诚、信任和理解。

习题3:请简述《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答案: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弹琴,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意境。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毁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没有知音的痛苦。

习题4:请解释“高山流水”在故事中的意义。

答案:“高山流水”是伯牙弹琴时所表达的意境,代表着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习题5:《伯牙绝弦》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答案: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友谊的真谛,即真诚、信任和理解。

六、教学拓展6.1 附加故事:介绍其他有关友谊的古代故事,如“管鲍之交”、“荀巨伯访友”等,以丰富学生的友谊观。

6.2 文化讲解:讲解古代音乐文化,如古琴的历史、地位和演奏方式等,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七、课堂活动7.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友谊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同步练习1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善哉.(zhāi zāi)峨峨兮.(xī kuī)绝弦.(xuán xián)破.琴(pè pò)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伯牙善鼓.琴鼓:2.洋洋..兮若.江河洋洋:若: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谓:知音:4.乃.破琴绝弦乃:三、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伯牙绝弦:2.知音: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志:A.志向。

B.记。

C.记号。

(1)志.在高山 ( )(2)永志.不忘 ( )2.复:A.重复。

B.转过去或转回来。

C.再、重新。

(1)终身不复.鼓 ( )(2)翻来复.去 ( )3.绝:A.断绝。

B.完了,穷尽。

C.极,非常。

(1)伯牙绝.琴 ( )(2)聪明绝.顶 ( )五、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伯牙善,钟子期。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伯牙所念,。

子期死,伯牙谓,乃,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列句子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4.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场景呢?仿写句子。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参考答案一、zāi xī xián pò二、1.弹 2.广大像 3.认为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4.于是三、1.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

比喻知已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2.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四、1.A B 2.C B 3.A C五、1.略。

《伯牙绝弦》练习(通用15篇)

《伯牙绝弦》练习(通用15篇)

《伯牙绝弦》练习(通用15篇)《伯牙绝弦》练习篇1阅读列车一、我是小小翻译家。

先译带点字,再翻译句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二、在广袤的语文世界中我积累了三句交友名言。

1.2.3.三、课文探幽――填空1.俞伯牙和钟子期相传为()时代人。

关于二人的传说,《》《》和《》中记载。

2.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的知音,是()的知音,是()的知音。

3.今人用“高山流水”比喻4.写部首。

乃()善()哉()兮()鼓()伯牙学琴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còu zòu)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

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

”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

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diào tiáo)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

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

《伯牙绝弦》练习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练习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练习题及答案《伯牙绝弦》练习题及答案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琴师和音乐家。

他与好友钟子期相交甚笃,两人常常相互切磋琴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然而,钟子期突然去世,伯牙失去了音乐的伴侣和挚友,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失落。

他决定绝弦不再弹琴,以示对好友的追思和哀悼。

这个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以下是一些与《伯牙绝弦》相关的练习题,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的内涵和人生哲理。

一、选择题1. 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A. 钟子期去世B. 钟子期背叛了他C. 伯牙失去了琴D. 伯牙不再喜欢音乐2. 伯牙和钟子期是什么关系?A. 师徒关系B. 兄弟关系C. 情侣关系D. 好友关系3. 伯牙绝弦是为了表达什么?A. 对音乐的厌倦B. 对钟子期的追思和哀悼C. 对琴艺的不满D. 对自己的失落4. 伯牙绝弦的故事给人们传达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A. 友情的珍贵和无法取代B. 音乐的力量和魅力C. 追求艺术的坚持和执着D. 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二、填空题1. 伯牙和钟子期常常相互________琴艺,共同进步。

2. 伯牙决定绝弦不再弹琴,以示对好友的________和哀悼。

3. 伯牙绝弦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________。

4. 伯牙绝弦的原因是因为钟子期________。

三、简答题1. 伯牙绝弦的故事给你的思考和启示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达。

答:伯牙绝弦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

它告诉我友情的珍贵和无法取代。

好友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是非常宝贵的,也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故事中伯牙绝弦的决定也让我思考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

2. 你认为伯牙绝弦对于音乐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答:我认为伯牙绝弦并不是对音乐本身产生了厌倦或不满,而是他失去了与钟子期一起切磋琴艺的乐趣和动力。

钟子期的离世让他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失落,他选择绝弦不再弹琴,是为了表达对好友的追思和哀悼。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一、语音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弦()兮()哉()谓()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峨()弦()谓()泰()娥()眩()渭()秦()蛾()舷()猬()奏()三、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①擅长,长于②好,表示赞同③言行、品质好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⑥熟悉1.伯牙善鼓琴。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这个叔叔很面善。

()4.心怀不善。

()5.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6.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四、字词解释(解释加点的词)。

1.洋洋兮若江河。

()2.峨峨兮若泰山。

()3.伯牙所念。

()4.乃破琴绝弦。

()5.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6.志在高山。

()五、一一对应(古字与今义连线)。

曰好像绝再,重新鼓于是,就复断若弹乃说,道六、古句今译。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择优录取(选出停顿正确的项,打“√”)。

1.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峨峨兮∕若泰山!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八、佳句赏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从上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琴技__________,钟子期欣赏水平__________。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随堂检测及答案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随堂检测及答案

《伯牙绝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语音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D( )( ) ( ) ( )弦兮哉谓2、解释画横线字的意思。

绝弦()善鼓琴()( )志在咼山() 兮 ( )若() 伯牙所念()谓()不复鼓() 必得之()3、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①擅长,长于②好,表示赞同③言行、品质好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⑥熟悉(1)伯牙善鼓琴。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这个叔叔很面善。

()(4)心怀不善。

()(5)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6)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二、课内阅读按要求完成练习。

伯牙善________ 钟子期_________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_________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 ! ”白牙所念,________ 。

子期死,伯牙谓_________ ,乃 _______ 终身不复鼓。

1.按原文填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二、三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琴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子期欣赏水平 _________ 。

通过反复吟诵,我们可以到体会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___________ ■勺心情。

3•第五句中的知音”是指________ 把___________ 为知音。

从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我们可以感受出他当时的心情__________ (用一个成语概括),可见二人之间的感情_____________ (用成语概括)。

千百年来,知音”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

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5.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场景呢?仿写句子。

伯牙绝弦试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试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伯牙绝弦”这个成语出自以下哪个典故?A. 管仲与鲍叔牙B. 钟子期与伯牙C. 范蠡与西施D. 孟姜女与万喜良答案:B2. “伯牙绝弦”中的“绝弦”意味着什么?A. 断绝关系B. 停止弹琴C. 弦乐器断裂D. 弦乐器的演奏技巧答案:B3. 伯牙在失去知音后,为何选择“绝弦”?A. 为了纪念知音B. 因为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音C. 为了追求更高的琴艺D. 为了表达对知音的不满答案:B二、填空题4. “伯牙绝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_______。

答案:知音难觅或失去知音后的悲痛5. 伯牙是古代著名的_______。

答案:琴师三、简答题6. 请简述“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

答案: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他的琴艺高超,但很少有人能听懂他的琴音。

直到他遇到了钟子期,一个能完全理解他琴音的人,成为了他的知音。

不幸的是,钟子期早逝,伯牙悲痛之下,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于是在钟子期的墓前摔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

四、论述题7. “伯牙绝弦”对后世有何影响,它体现了哪些文化价值?答案:伯牙绝弦的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知音难觅的象征,也体现了对艺术和知音的尊重。

这个故事强调了艺术交流中理解和共鸣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知音的哀思和对艺术精神的坚守。

五、阅读理解8.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问题: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案: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和深刻。

伯牙的琴音所表达的意境,钟子期都能准确理解并赞赏,显示出他们之间不仅是知音,更是心灵相通的挚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伯牙绝弦》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1、成语“高山流水”出自《伯牙绝弦》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人物
伯牙是子期是知音,从(课文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知音难觅。

3、“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妙)。

人们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的人。

4、《伯牙绝弦》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高山流水的来历。

请举一个事例,写出来,用上这个成语:他琴弦轻拨,便弹奏出一段高山流水般的美妙乐曲。

5、从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我们感受出他当时的心情___悲痛欲绝(用一个成语概括),可见二人之间的感情深情厚谊______(用成语概括)。

6、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终生不再弹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