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学案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基础知识手册(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基础知识手册单选题1、如图为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DNA,以其中的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此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B.②上有n个碱基,则新形成的肽链含有n/6-1个肽键(不考虑终止密码子)C.③是核糖体,翻译过程③将由3′向5′方向移动D.④是tRNA,不同生物的细胞中,tRNA是相同的,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是DNA分子,作为转录的模板;②是mRNA分子,作为翻译的模板;③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④为tRNA分子,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A、①是DNA,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该过程RNA聚合酶可起到解旋和催化子链合成的作用,故无需解旋酶,A错误;B、翻译时,若②mRNA上有n个碱基,由于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构成一个密码子,故指导合成的多肽中氨基酸的个数为n/3个,则合成的肽链中最多有肽键n/3-1 个,B错误;C、③是核糖体,图中④从核糖体上脱离下来,则翻译的方向为5′向3′,C错误;D、物质④是tRNA,tRNA上有反密码子,可以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不同生物的细胞中,tRNA是相同的,D正确。
故选D。
2、如图表示蓝藻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间的对应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图分析可知①链应为DNA中的α链B.DNA形成②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C.酪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CUAD.图中②与③配对的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答案:D分析:基因经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碱基序列与基因的其中一条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
翻译时,tRNA携带着氨基酸,通过自身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而准确将氨基酸带入相应位置,合成肽链。
A、形成mRNA(②链)与β链互补,所以①链是β链,A错误;B、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B错误;C、携带酪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酪氨酸的密码子是UAC,同理,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GAU,C错误;D、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D正确。
【2024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基因的表达-教案教学设计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4章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第1节基因知道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 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3. 理解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教学实际思路以本节的“问题探讨”中《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为切入,为DNA复制创设情境。
问题探讨:从原理上分析,利用已灭绝生物的DNA,真的能够使他们复活吗?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视频或示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并让学生总结归纳,引出中心法则是如何描述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最后根据教材或上课时讲解的内容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遗传信息的转录二、遗传信息的翻译三、中心法则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的表现,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了解基因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的关系3.解释表观遗传教学实际思路以本节的“问题探讨”中“水毛茛”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小组合作,探讨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让学生拥有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师在学生讨论中不断补充,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最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进行最后的总结板书设计第4章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三、表观遗传。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遗传信息的转录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遗传信息的转录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1.概述RNA的结构、种类和功能。
2.概述遗传信息转录的过程。
1.生命观念——比较DNA与RNA的异同和功能联系。
2.科学思维——构建转录过程的模型,分析转录的场所、原料、模板及特点。
知识点1RNA的结构和功能1.RNA的基本单位及组成2.RNA的种类及其作用3.RNA与DNA的比较知识点2遗传信息的转录(1)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共有4种。
(√)(2)RNA主要有三种,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3)转录时DNA聚合酶能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碱基序列。
(×)(4)转录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5)一个基因的两条链不能同时转录生成两种不同的mRNA。
(√)(6)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mRNA的种类会不断发生变化。
(√)教材P64“图4-1”拓展如图为“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现有一核酸分子,若从化学组成入手,如何判断其是DNA还是RNA?(不考虑特殊情况)提示(1)根据五碳糖种类判断:若有核糖,一定为RNA;若有脱氧核糖,一定为DNA。
(2)根据含氮碱基种类判断:若含T,一定为DNA;若含U,一定为RNA。
(3)根据含氮碱基的含量判断:若嘌呤数≠嘧啶数则肯定不是双链DNA。
探究点一RNA的结构与种类如图为不同类型的RNA,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哪种分子可以携带遗传信息?提示mRNA分子。
(2)rRNA的合成与细胞核中的哪种结构有关?rRNA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是什么?提示rRNA的合成与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关;rRNA参与核糖体的构成。
(3)RNA为什么适合作DNA的信使?提示RNA也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也含有4种碱基使RNA具备准确传递遗传信息的可能;在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时,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RNA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4章 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1.举例说明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
2.阐述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3.理解表观遗传信息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复杂性。
1.生命观念——结合实例,理解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明确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途径。
2.科学探究——理解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理解表观遗传及其产生的原因。
知识点1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1)实质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举例2.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1)实质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实例囊性纤维化成因知识点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都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
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基因都是相同的,而形态、结构和功能却各不相同。
2.细胞分化的本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表达的基因的类型(1)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核糖体蛋白基因、ATP合成酶的基因。
(2)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如卵清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4.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原因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知识点3表观遗传及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1.表观遗传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1)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
(2)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3)生物体的性状也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环境对性状也有着重要影响。
(1)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2)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均可发生细胞分化。
(×)(3)细胞分化导致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的rRNA存在差异。
(×)(4)表观遗传现象中,生物表型发生变化是由于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4章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4章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两种方式。
2.描述基因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的关系。
3.阐述表观遗传现象。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直接途径: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2023·江苏徐州高一质检)现代科学对皱粒性状豌豆的形成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回答:皱粒豌豆中的DNA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而淀粉分支酶的缺乏又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游离蔗糖的含量升高。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圆粒豌豆具有淀粉分支酶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淀粉分支酶具有分解淀粉的作用D.淀粉是亲水性很强的大分子有机物答案C解析淀粉分支酶具有合成淀粉的作用,C错误;淀粉是亲水性很强的大分子有机物,圆粒豌豆中淀粉含量多,亲水性强而饱满,D正确。
2.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图中过程①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②不需要tRNA的协助C.过程④⑤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D.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D解析人体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增殖、分化而来,基因1和基因2可出现在同一细胞中,A 错误;图中过程①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②为翻译,需要tRNA的协助,B 错误;过程④⑤的结果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C错误。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都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
2.表达的基因的类型(1)一类是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核糖体蛋白基因、ATP合成酶基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示范教案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4章基因的表达●章节规划本章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之后,接下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基因的表达,显得顺理成章。
同第3章一样,本章要探讨的也是遗传最基本的问题,内容抽象、难懂,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仔细设计教学过程,以保证新课标的落实。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遗传物质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即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本章教学时,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在进行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教学时,要注意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骤及其所涉及的知识的内在联系。
建议用一条主线将各方面内容贯穿起来,并充分培养学生阅读图文的能力。
二是在本章中,教师要利用好“思考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切实可行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
本章包括三节: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程标准中与此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针对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新旧教材的思路基本一致,但教师必须注意体现新教材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创设问题,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在遗传信息的转录部分,以“为什么RNA适合作DNA的信使呢?”和“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两个问题串连起来;在遗传信息的翻译部分,以“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和“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运送到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上的呢?”两个问题串连起来。
以这四个独立成段的问句统领全文,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能突出转录和翻译的主干过程,保证主线清晰。
第二,三种RNA和遗传密码的介绍相对整合。
教材首先总体介绍了RNA的化学组成及其特点,细胞中三种主要的RNA及其功能,然后再在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详细展开。
人教版必修2第4章基因的表达(包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 2 第 4 章基因的表达一、单项选择题有关真核细胞DNA 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1.A .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加反响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两种过程都以DNA 为模板2.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酶缺点惹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可以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可以将尿黑酸转变成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
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有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剖析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白化病患者细胞内可能含有酶 BB.控制酶 D 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会致使黑尿病C.白化病和黑尿病说明基因是经过控制蛋白质构造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D.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控制3.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表示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①链的碱基 A 与②链的碱基T 互补配对B.②是以4 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假如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 聚合酶D.转录达成后,②需经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联合4.以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兔在遇到低温作用后毛色的变化,这类变化最可能是()A .遗传对基因表达的作用B.环境对基因表达的作用C.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排D.环境惹起基因突变5.科学研究表示,细胞中核糖体往常不是单个履行功能,而是构成多聚核糖体(如图)。
研究表示动物卵裂期细胞中的多聚核糖体显然增加。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B.卵裂期细胞分裂旺盛,需要大批蛋白质C.多聚核糖体的形成能够使细胞在单位时间内合成的肽链数目增添D.多聚核糖体上的每个核糖体只好合成多肽链的一部分6.中心法例是指( )A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B.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C.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D.遗传信息的传达过程7.以下对于中心法例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它是指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达过程B.它第一由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C.遗传信息的传达方向不行能从RNA 传向 DNAD.遗传信息最后要传向蛋白质,使其表达8.以下图简要归纳了真核细胞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关物质间的关系。
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编写人:学生姓名: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一、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核糖核酸(RNA)(1)基本单位:___________。
(核糖核苷酸)(2)组成成分:RNA与D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于:RNA中含有和,DNA 中含有和。
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NA分子的复制或转录时,应分别对和标记。
(核糖 U 脱氧核糖 T T U)(3)结构:一般是单链,比DNA短(4)种类:,均是产生的,在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tRNA (有、无)氢键,(有、无)碱基互补配对。
(tRNA、mRNA、rRNA 转录翻译有有)(4)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氨基酸的转运工具;——核糖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RNA可作为“酶”,催化某些化学反应的完成;RNA病毒中,RNA可作为遗传物质。
(mRNA tRNA rRNA)2.密码子(1)概念:______上的3个相邻碱基。
(mRNA)(2)种类:种,决定氨基酸_____种。
在翻译过程中,它们可与tRNA上的_________互补配对。
(64 61 反密码子)(3)特性: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可以,此为密码子的;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 1种氨基酸由几种密码子决定简并性)3.反密码子:位于,有种。
一种tRNA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
(tRNA 61)4.基因表达是指基因控制______合成的过程,它包括______和_____两个步骤。
(蛋白质转录翻译)5.转录①概念:在中,以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过程。
(细胞核 DNA的一条链 mRNA)②场所:(主要) 。
(细胞核)③时间:(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④条件:,该过程(需要、不需要)解旋酶。
(模板(DNA或基因一条链)、原料(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能量(ATP)不需要)⑤产物及去向:(1个单链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⑥碱基配对的方式:(A—U,T—A,G—C,C—G)⑦特点:(边解旋边转录)6.翻译①概念:在______中的______上,以游离的_______为原料,以__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_______顺序的_______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考试要求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能简述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列出转录、翻译的场所、条件、产物,说出基因、信使R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能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
知识整理(一)基因的概念1.概念:是有的DNA片段。
2.基因与DNA、性状、染色体间的关系⑴与DNA的关系基因是有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⑵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的合成来决定生物的性状。
⑶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主要存在于上,并呈排列。
染色体是基因的。
(二)RNA的结构及种类12⑴信使RNA:转录DNA的,转递至中。
⑵转运RNA:携带特定的。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1.转录⑴概念:在中,以DNA的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⑵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如)。
⑶RNA出细胞核的途径:通过,RNA从细胞核内进入细胞质。
⑷意义:DNA中的传递到信使RNA上。
2.翻译⑴概念:在中,以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
⑵密码子:指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个相邻的碱基。
⑶条件:模板()、原料()、酶、。
⑷意义: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作媒介,决定了蛋白质的,从而使生物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
(四)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来直接影响性状。
(五)基因的表达概念基因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的上,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学上把这一过程叫做。
基能拓展1.复制、转录、翻译有什么区别?答:DNA的复制、DNA转录形成RNA、RNA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遗传信息在生物答:遗传信息是指DNA(基因)中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转运RNA上能识别信使RNA上相应密码子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三者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存在的位置不同,遗传信息存在于DNA(基因)上,密码子存在于信使RNA上,反密码子存在于转运RNA上;二是作用不同,遗传信息的作用是控制生物性状,密码子的作用是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反密码子的作用是识别密码子。
三者中最重要的是遗传信息,它通过控制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怎样正确理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答:如果将DNA分成若干段,这些DNA片段中,有的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即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些DNA片段就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就是基因。
有的不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即不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些DNA片段就是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就不能称为基因。
4.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可总结如下:5.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计算⑴已知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或基因中的碱基数),求控制这个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数(或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要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以基因中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因此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中的碱基数是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的一半;翻译是指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由于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因此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是信使RNA中的碱基数的三分之一;因此基因中的碱基数∶信使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
由此可知:已知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性状①分化的细胞内及间期DNA复制前,一个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间期复制后至着丝点分裂前,一个染色体含两个DNA分子;②DNA主要在染色体上。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②每个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
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②性状是基因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个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为n (基因中的碱基数为6n ),则控制它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数为6n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为n )。
⑵已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 ),由a 条肽链构成,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求控制它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数。
先求组成这个蛋白质的氨基酸数(X 个)。
因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要失去X -a 分子的水,因此n=Xm -(X -a )×18,X=(n -18a )/(m -18)个;再求基因中的碱基数。
基因中的碱基数=6X=6(n -18a )/(m -18)个。
⑶已知基因中的碱基数(6n 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求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最大相对分子质量(假设此蛋白质由a 条肽链构成)。
先求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
氨基酸数=6n ÷6=n 个;再求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最大相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的最大相对分子质量=nm -(n -a )18,n -a 为失去的水分子数。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1、一条多肽链上有氨基酸3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 分子和转录信使RNA 的DNA 分子至少要有碱基多少个?A.300;600B.900;1800C.900;900D.600;9002、某生物基因单链的一段是┅G –C –A –G –A –C –A –A –A ┅ 若以此链为模板,经转录翻译形成的多肽链上所对应的氨基酸顺序是①苯丙氨酸UUU ②天冬氨酸GAC ③亮氨酸CUG ④赖氨酸AAA ⑤精氨酸CGU ⑥丙氨酸GCAA.①③⑤B.⑥②④C.②④⑥D.⑤③①3、某种蛋白质中含200个氨基酸,在控制此蛋白质合成的DNA 中,最少应有( )个脱氧核苷酸 A .1200 B .600 C .400 D .2004、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后所形成的产物分别是A .DNA ,RNA ,蛋白质B .DNA ,RNA 和氨基酸C .RNA ,DNA 和核糖D .RNA ,DNA 和蛋白质 5.某信使RNA 中有碱基40个,其中C+U 为15个,那么转录 此RNA 的DNA 中G+A 为 A .15 B .25 C .30 D .406.某DNA 分子片段中碱基为2400对,则由此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氨基酸( )种 A .800 B .400 C .200 D .207、设控制某含a 条肽链的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X 个碱基对,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Y ,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A. B. C. D. 8、某基因有192个脱氧核苷酸其控制合成的多肽应脱掉的水分子为 A.191 B.95 C.32 D.31 9、由n 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 ,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A .na/6B .na/3-18(n/3-1)C .na-18(n-1)D .na/6-18(n/6-1)10、已知一个蛋白质由2条肽链组成,连接氨基酸的肽键共有198个,翻译该蛋白质的mRNA 中有A 和G 共200个,则该mRNA 中的C 和U 不能少于: A .200个 B .400个 C .600个 D .800个11.某信使RNA 的碱基中,尿嘧啶占20%,腺嘌呤占10%,则作为它的模板的DNA 分子中胞嘧啶占( )A .30%B .35%C .70%D .无法计算 12.已知一段信使RNA 有30个碱基,其中A 和C 共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RNA 的一段DNA 分子中G 和T 的数目以及该信使RNA 经翻译而合成肽链时,应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分别是( ) A .12和30 B .30和90 C .18和0 D .30和913.一个转运RNA 一端三个碱基是CGA ,它运载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GAG )B.精氨酸(CGA )C.酪氨酸(UAG )D.丙氨酸(GCU ) 14.关于基因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B.基因是DNA 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排列顺序C.基因是染色体的一段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5.生物的生命活动体现者是( ) A.RNA B.蛋白质 C.DNA D.ATP 16.密码子是指( )A.核酸上特定排列顺序的碱基B.DNA 上特定排列顺序的碱基C.信使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D.转运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17.DNA 决定RNA 的性质是通过( )A.信使RNA 的密码B.DNA 特有的自我复制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转运RNA 的媒介 18.关于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RNA 可作为逆转录的模板B.信使RNA 是翻译时的模板C.信使RNA 是氨基酸的转运工具D.RNA 分子中没有碱基T19.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①DNA 复制②RNA 复制③转录④翻译⑤逆转录(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20.信使RNA 中核苷酸的顺序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A.转运RNA 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核糖体上的RNA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21蛋白质合成时,哪种物质与某一特定的氨基酸相连,并把它安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 A.信使RNA B.DNA C.转运RNA D.ATP 22.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是( )A.RNA →蛋白质(性状)B.DNA →蛋白质(性状)C.RNA →DNA →蛋白质(性状)D.DNA →RNA →蛋白质(性状) 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遗传信息转录所必需的条件( ) A .解旋酶 B .ATP C .模板链 D .氨基酸24.关于遗传密码或遗传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密码是DNA 上能够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B .绝大多数生物通用一套遗传密码子C .因为有20种氨基酸,所以遗传密码子也一定有20种D .遗传密码的形成主要是在核糖体上25.已知AUG 、GUG 为起始密码,UAA 、UGA 、UAG 为终止密码。
某信使RNA 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 -U -U -C -G -A -U -G -A -C ……(40个碱基)……C -U -C -U -A -G -A -U -C -U ,此信使RNA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 A .20个 B .17个 C .16个 D .15个183⋅⎪⎭⎫ ⎝⎛-a x 1833⋅⎪⎭⎫⎝⎛--⋅a X Y X a X XY 181632+-X XY 631-26.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27.如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