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全)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二、实施宪法,人人有责
挥汗如雨种庄稼
添砖加瓦盖楼房 做为不同岗位 上的劳动者,爱岗 敬业、遵纪守法就 是在以实际行动热 爱祖国,就是在维 护神圣的宪法。
兢兢业业疏交通
默默无闻力属人民,人民是国家主人 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主权”的意思:我们全体人民,拥有这个国家。
权力属民,国家主人
当好国家公民
保障人权,国家责任
权利界限,依宪合法
珍惜自己的宪法 权利,维护宪
法权威!
1978年3月5日
1982年12月4日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规范性文件都不能与之相抵触。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 基本 法律 行政法规、 规章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子法” “母法”
宪法是其 他法律的立 法基础和立 法依据
地方性法规、自治 条例、单行条例
权公 利民 与的 义基 务本
国 家 机 构
国 徽 首 都
国 旗 国 歌
一、根本大法,效力最高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程 序
法律名称
制 定
由国家成立专 门委员会起草, 提交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通过 由全国人大或 其常委会制定
修 改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 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 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 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 半数通过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
乐谱有何用?
导 入
一个国家需要一个怎 样的章程,以便更好 地管理国家?
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宪法
本 课 概 要 根本大法,效力最高 维护宪法权威 (总章程)
第7课__维护宪法的权威

不要叫我老百姓,请叫我公民!
• 什么叫“老百姓”? 在封建帝王时代, 相对于统治阶级以 外的人民,被称为 百姓或者老百姓。 • 与“老百姓”这个 封建概念相对应的, 是现代“公民”概 念。公民是个法律 概念,公民就是国 家的主人。
不要叫我老百姓,请叫我公民!
• 中国人到底是老百姓还是公民?当然是公民!法律上, 把我们的自由和权利规定得清清楚楚。 • 老百姓是骂人的话。不要叫我老百姓,请叫我公民!
人性的光辉因灾难而得以升华
• 部分逃出死神魔掌的乘客又回到车厢救人; • 虽然现场有点乱,但大家都互相帮着逃命; • 事故发生后,附近的路人、村民、温州市民纷纷赶到 现场救援。其 中有一位市民开 了一辆七座的面 包车,来回拉了 四趟,救出许多 人。
公民意识在迸发,公民精神在成长
• 那些远离现场的人们,也在 履行着一个公民的责任与参 与意识。 • 一位博友通过微博号召大家 献血,没多长时间,温州血 站就挤满了献血的人。 • 只要是说去医院献血,当地 出租车司机都会免费拉客。 不少已经献好血的市民,到 血站门口进行交通疏导。 • 那些帮助寻找亲人的微博, 转发量已逾50万条。
让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留在春天里
• 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由于翻唱 汪峰的《春天里》走红。 • 旭日阳刚的经纪人黎冬透露, 他收到了《春天里》原唱者汪 峰方面打来的电话,被明确告 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 式演唱《春天里》。 • 有人说汪峰小气,自己的歌自 己没有唱红,别人唱红后要求 别人不能再唱,又有人说,旭 日阳刚为汪峰扬名,汪峰该感 谢他们才对。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政治权利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 五、社会经济权利 六、文化教育权利
七、监督权与请求权 八、特定主体的权利
职业道德与法律(修订版)第七课_维护宪法权威_当好国家公民

某中职学校的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接到通知,本专业年满18周岁的同学都到 学校大会堂去,参加学校所在地的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活动。对此,有以 下三种观点:
1、你赞同以上哪个观点? 2、从公民权利与义务方面,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坚持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
主子和奴才依然存在
•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 责任意识、参与意识 与互助精神等,当面 对共同的灾难之时, 大家应该彼此共同守 望,遥相呼应,同呼 吸共命运。 • 只有当这些精神成为 一种普遍的自觉的时 候,那么我们的社会 才会趋于成熟。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增强公民意识
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多种多样的
第一,坚持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第二,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 则。 第三,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总 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
章程。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青年学
生应提高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增强公民意识,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
行公民义务。
作业:组织一次法制宣传活动。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我国宪法从第三十三条到第五十条,
全面而详尽地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可分为平等权利、政治权利
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获得救
济的权利等。
2、公民行使权利,必须遵守宪法和法
律的规定。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参军光荣:公民应征入伍
(三)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维护宪法
在某市举行的中职学校18周岁成人仪式上,上 千名18周岁的青年,面对国旗,举起右手,握紧拳头,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名义,庄严宣誓:“我将 捍卫神圣的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遵守宪法和法 律,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 守社会公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 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我立志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中华 民族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艰苦创业,奋斗 终生。”
第七课_维护宪法权威_当好国家公民

课目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月 日 节 第 周 目的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要求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难点 理解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
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
③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④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①②④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 个人的根本活动原则。
材料一2(、一的维)权护宪威宪法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认识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
民是成年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
• 2004年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比较之二:法律效力
宪法
普通法律
最高的法律效力
根据宪法制定, 不能违背宪法
宪法
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 条例、单行条例
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请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法
我主要保
民法
护未成年
我主要管 公民之间 发生的财 产关系和
通则
人的合法 权益
保未 护成
人身关系
法年 人
〈设置问题〉
• 1.在我们的国家生活中,哪些问题是带有 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P78
• 2.我国宪法对这些问题都做了哪些规定?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dzja7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一、维护宪法的权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
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运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
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
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本课时的主题是“维护宪法的权威”。
教材从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入手,阐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揭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职业道德与法律(修订版)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PPT课件

结合上述规定和事实,说明“宪 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创境激趣
(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 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 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 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 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 权。”
15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一)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刘某与何明是同一个车间的工友。一天,刘某的钱包不见了,便怀 疑被何明偷走了,但其实并非何明所偷。下班后, 刘某硬将何明拉到自 己家中查问此事,何明当然不承认。刘某认为何明不老实,便与其表弟一 起将何明的双手反剪着捆了起来。何明呼喊“救人”,刘明又用一条毛巾 将何明的嘴堵上。就这样,刘某将何明关押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将 何明放走。何明诉讼到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刘某有期徒刑。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增强公民意识
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多种多样的 公民: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的,根据该国宪 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8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增强公民意识
权利与义务
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 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 做出相应的行为。
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它表 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 做出一定的行为。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 公民
第二节、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 一
一、增强公民意识
1.公民意识的定义: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
中的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 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 2.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平等权利、政治 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获得救 济的权利等。 3.宪法规定的公民履行的义务:政治性义务、依 法纳税的义务、其他义务,包括,公民有劳动、 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计划生育的义务;父 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 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
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得,主要包括 三个基本方面:人身人格权利(如生命权、人身 安全权、人身自由权、思想自由权等);政治权 利与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参政权、议政权、 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 (如工作权、最低生活保障权、婚姻自由权等), 人应该全面地享有这些权利。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定义:
人权是一个权利体系,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 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仅包括个人人权, 还包括集体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 权;人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稳定是实现人权的 前提,发展是实现人权的关键,法治是实现人权的 保障;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对 话与合作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正确途径,等等。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
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一下
几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 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 (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 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_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_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维护宪法
维护宪法尊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立法部门 要在宪法的框架下制定法律,在立法过程中倾 听民声、凝聚民意,确保各项立法既落实宪法 内容又不与宪法相抵触。 要依法行政,各项行政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 为依据,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要公正司法,以法律为准绳,捍卫司法公正。 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中自觉践行和贯彻宪法,与违反宪法的行为作 斗争。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
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公民享有的主要诉讼权利 (3)认识证据在维护合法权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
(1)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2)增强证据意识和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3.运用
(1)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 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 (2)联系实际说说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及注意事项。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3)增强证据意识
4)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1.宪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维护宪法
2.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宪法、 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歧视怪门槛多:酒量身高相貌属相 地域都可能遭殃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 (2)政治权利和自由 •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座位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 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 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 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领悟宪法
宪法是法治的标志 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 “法律至上”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没有“宪法至上”,“法律至上”就难以实现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 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 止的事,也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的事。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兢兢业业疏交通
默默无闻扫街道
跋山涉水进课堂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维护宪法
维护宪法尊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立法部门 要在宪法的框架下制定法律,在立法过程中倾 听民声、凝聚民意,确保各项立法既落实宪法 内容又不与宪法相抵触。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每个公民
要依法行政,各项行政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 为依据,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制定程序
宪 法 普通法律
修改程序
由国家成立专门委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 员会起草,提交全国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 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 委会制定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 数通过。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1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乐谱有何用?
一个国家需要一个怎样 的章程,以便更好地管 理国家?
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宪法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认识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宪法确认的公 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首要的、根本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权利,是 普通法律确认的其他公民权利的基础。我国宪法从第三十三条到第五 十条,全面而详尽地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利 人身自由
政治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
自由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 赔偿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 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 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 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 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 诬告陷害。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1)平等权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 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
【案例1】 宪法平等权第一案
认识宪法
-----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 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1.在我们的国家生活中,哪些问题是带有全 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
国家制度、社会制度 和其他基本制度
国家标志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关的组织及职权
宪法规定与确认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目
认识宪法
-----根本大法
录
序 言 第一章 总 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要公正司法,以法律为准绳,捍卫司法公正。 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中自觉践行和贯彻宪法,与违反宪法的行为作 斗争。
• 作为中职学生来说,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①要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增 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②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按宪法规定办事, 对宪法提倡的行为要努力去做,对宪法禁止的行为 要坚决不做,对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的某些行为 一定要做,并且做好; ③要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言论和行为做坚决的斗争, 以捍卫宪法的尊严,为保证宪法的顺利实施做出自 己应有的贡献。
【案例2】彭水诗案
• 2006年8月15日,公务员秦中 飞写了一条名为《沁园春· 彭 水》的短信,因内容针砭时弊 获罪被押,40余人牵连其中, 即为轰动一时的“彭水诗案” • 有专家认为,这样一起案件, 是一起重大违宪和侵犯人权的 事件,地方政府领导滥用公权, 必须得到应有惩罚和相关责任 追究,从而使之成为保障中国 公民言论自由的一个标志性事 件。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3)宗教信仰自由 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 由。”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是指: ⑴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 自由; ⑵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⑶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⑷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 由; ⑸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领悟宪法
我国《宪法》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先后 颁布过四部《宪法》 : 1954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82年《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在五届 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 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 特权。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 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总纲)》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⑵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 什么是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强 制性和约束力。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宪法是 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另一方面,普通法律与宪法相 抵触无效。
• 材料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 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 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 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 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 材料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 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 本法。 • 材料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 法人 的合法的民事权益, 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 制定本法。 • 材料7:《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 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 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 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 第七十八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 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温总理眼含热 泪看望灾民
祖国首都天安门
金晶用生命护 卫奥运圣火
庄严的天安 门升旗仪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 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 深沉! 航天勇士在神六 ——艾青《我爱这土地》
飞天前合影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3.自觉维护宪法 的尊严
挥汗如雨种庄稼 做为不同岗位 上的劳动者,爱岗 敬业、遵纪守法就 是在以实际行动热 爱祖国,就是在维 护神圣的宪法。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4)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 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 个性的必要条件。公民失去了人身自由,其他 权利自由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人身自由是公 民最基本、最起码的权利。 • 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 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
• 课堂小结:
• 作业: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哪些方 面?
•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展示材料: • 某中职学校的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接到通知,本专业年满18 周岁的同学都到学校大会堂去,参加学校所在地的镇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活动。对此,有以下三种观点: • 小张: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我一定 要参加。 • 小王:我们现在参加实习,这么紧张劳累,还参加什么人 大代表选举? • 小李:学校让我去,我就去,但选举什么样的人当人大代 表与我关系不大。
思考问题:你赞同以上哪个观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