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葡萄沟》教案

(难点突破)
1. 初读课文,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
想知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吗?请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2.检查生字词:
教师借助互联网搜索,制成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己指读生字,并说出怎样记住的你从文中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准会”和“吃个够”的意思。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吧!(女生齐读)
葡萄沟不仅景美,人更美,让我们由衷地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观字议字
请同学们看着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11.葡萄沟
难点名称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还不够高,缺乏生活经验,理解起来较难。
难点教学方法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会根据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符合自己个性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对于学会的生字不仅不容易遗忘,而且还会在教师的鼓励和激发下,变成可贵的学习动力。)Βιβλιοθήκη 课件出示词语:分组读;男女生接读。
3.读了课文,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葡萄沟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板书: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
葡萄干有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壹伍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读题。
提出预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①仔细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②交流讨论。
要点:a.葡萄沟不但出产,而且盛产。
b.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葡萄沟》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口语交际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长句子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葡萄沟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并书写。
4.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运用。
5.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口语交际:设置情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交际。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生字词:葡萄、沟、美丽、风光、热情、好客等。
3. 句子解析:例句及句子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 答案:课后作业答案见课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查找关于葡萄沟的资料,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长句子的理解与解析3.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字词,如“葡萄、沟、美丽、风光、热情、好客”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字形、字义和字音。
2. 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生字词,如卡片、PPT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优秀10篇)葡萄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15个,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能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都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叫——葡萄沟。
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我们得对葡萄沟有些了解,那就打开今天我们要学的第十一课赶快去看看吧。
自由地读一读课文,遇到特别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朗读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葡萄新疆吐鲁番盛产茂密一大串暗红搭起凉棚吃个够维吾尔族自由读读(你能读正确这些生字词语吗?);指名小老师带读;难读词开火车读;随机抽读。
哪些字书写时要注意的?请你带着这些生字词语,再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课文。
3、初初地领略了一下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是盛产水果呢?)二、体验学习。
1、葡萄沟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我们就赶快去葡萄园看一看吧!2、葡萄园到了。
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什么是“梯田”呀?(课件理解“梯田”。
)3、这就是“梯田”,我们赶快登上山坡,仔细去瞧瞧。
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我们先来看看夏天的葡萄吧!在课文中找到句子,自己读。
再指名读。
出示句子(1)请读的同学上来动动手,给我们这里也搭建个“凉棚”?出示“葡萄叶”。
让学生上台贴树叶。
这个就是课文里描写的“绿色的凉棚”吗?不是的,为什么?理解“茂密”。
板书:枝叶茂密。
你能把她们变茂密吗?再请学生上来贴树叶。
(2)夏季,烈日炎炎,站在这绿色的凉棚底下,你们感觉如何?生:“凉快”、“凉爽”、“舒服”……(出示图)课件进一步感受,引导学生带着感受自由地读读相关的句子。
4、葡萄一天天长大了,到了秋季,成熟的葡萄是怎样的呢?板书:葡萄。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模板第【1】篇〗《葡萄沟》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及全班交流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一、欣赏(歌曲)导入:1、师:同学们,欣赏了葡萄沟的美丽景色,你一定有很多感触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葡萄沟,课题中有一个本课中要学习的生字,你们找到了吗生:沟师:谁来教大家写一写“沟”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氵”要写得有弧度,右部的“撇折点”不要写得太小,略外移。
师:读课题是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葡萄”的“萄”轻声师: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题2、师:课前同学们都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你有什么感受呢二、小组合作学习三、全班交流师:同学们的感受很深,下面我们就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1、小组汇报第一自然段:疆、鲁、番、蜜(密)、杏师: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师:同学们,在地图上你找到新疆了吗(疆:古代用弓来丈量土地。
用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界限。
)找到吐鲁番了吗这里白天非常炎热,日照时间长,白天吸收了很多养分,夜里气温下降养分流失的少,所以那里的水果特别甜。
师:看,这就是黄黄的杏子、粉粉的桃子、绿绿的香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呢师指导朗读:有这么多种水果,可人们最喜欢的是葡萄,谁来读读这句话(有点喜爱,很喜爱,你最喜爱)生:最要读得重一点,要读出喜爱的语气。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师: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有这么多水果,你还都知道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师:这里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水果,犹其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小组汇报第二自然段:坡、好(hào)客、密、搭、季、维、吾、够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最甜的葡萄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生:通过学习本段,我知道了葡萄种在梯田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1、学习本课生字,会写12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三、教、学具: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四、教法: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
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3、出示课题:《葡萄沟》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听朗读。
(播放录音)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
(抽生读)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小朋友读: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2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教学重难点:1.生字的教学。
2.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生字“摘”的记忆与书写。
4.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教具准备:1.一张地图中国地图。
2.多媒体课件或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
3.少量的葡萄干。
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树弯弯藤弯弯,结的果实一串串,一个一个圆又圆,吃到嘴里酸又甜。
2、出示中国地图:在我国新疆吐鲁番有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这就是葡萄沟。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解决。
2、出示本课生字:自己会的可以不读,不会同桌讨论。
3、指名领读。
同位互教互读。
开火车读。
4、指导写“摘”“搭”(1)看看这两个字,看你发现了什么?(2)写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3)师范写,生书空。
(4)生自己书写两个,师生共评。
评后再写一个,找找自己的进步。
5、再读课文,要读通句子。
把自己认为不好读的多读几遍。
三、细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如: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同时利用手势引导学生把写水果名字的词语读的一高一低,显得抑扬顿挫。
4、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5、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语:读了“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自读、指名读2、理解、感悟:葡萄种在哪儿?(出示课件展示)3、指导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绿色的凉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要求: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流程:1、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师:“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吐鲁番吗?”出示地图,找出新疆、吐鲁番和葡萄沟的位置,并让学生大声读出这三个地方的名字。
师:“谁还能把这三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既认清了地理位置,又认读了生词,还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a师:“看完了录象,你最想说什么?”生自由谈感受(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b“老师把大家的发言总结为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指导学生读出喜爱、赞叹的语气。
c师:“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出示“要是秋天你到葡萄沟去……让你吃个够”一段话,师范读。
d创设不同的情境,指导学生分别面对小伙伴、老师和听课老师时不同的读法。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你想吃葡萄吗?如果你能清楚、正确地读出来,老师就奖励你一串葡萄!(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认字,尽量避免枯燥、单调)5、细读课文,感悟重点a在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为什么喜欢,然后读一读,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b重点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分析发现其写法。
c出示几种水果的,有意识指导学生写法迁移。
(如有时间,让学生进行仿说话练习)6、品尝葡萄干,说它的来历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品尝劳动果实之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第三自然段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体会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激发对聪明的维吾尔族人民的敬佩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沟》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五光十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3.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原因,仿写葡萄“五光十色”的句子。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现在,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
【课件出示吐鲁番的图片】。
2.师相机简介吐鲁番。
这个地方叫做吐鲁番,它是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新疆中东部,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又被称为“火洲”。
小说《西游记》里“火焰山”就在这附近。
3.充足的光照,合适的土壤,使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一条绿色的丝带——葡萄沟,那里的葡萄举世闻名。
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神奇的地方吧!(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读前设疑,整体感知1.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纠正部分字读音)学生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播放动画课文《葡萄沟》,学生小声跟读正音。
3.出示“想一想”,学生初知课文大意:(1)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找出相应的段落。
①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②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③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2)带着问题在小组内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探讨上述问题,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课文每一段的内容。
(3)指生回答问题。
4.师补充:虽然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但是,作者说——(最喜爱)葡萄,这是因为葡萄沟的葡萄是最好,最出名的。
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独居榜首。
三、再读课文,识字学词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找出文中的多音字:zhǒng种子hǎo好地方gàn干活fēn分开dīng钉子zhòng种葡萄hào好客gān葡萄干fèn水分dìng钉着2.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正音。
3.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gōu chǎn lí fèn zhī dā dàn gòu hào沟产梨份枝搭淡够好shōu chéng shì gān liú dìng lì fèn wèi收城市干留钉利分味①带拼音读、学生开火车读。
②去拼音读,指生读。
③同音相近字辨析组词。
城(城市)钉(钉着)分(分外)诚(诚实)订(订阅)份(一份)四、随文识字,指导写字1.随文识字。
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读句:“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让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2.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份坡枝起客老收城市利(1)学生描红,交流识字方法。
以旧带新识字:分—份。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枝、客。
形近字对比识字:城—诚。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空格。
(3)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学生评议、学习。
五、布置作业。
收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如环境地貌、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第二课时一、认读词语,复习导入1.挑生读词,其他同学正音。
课件出示:月份山坡树枝搭起热情好客老乡收下城市利用五光十色2.说一说,你现在对新疆吐鲁番多了什么了解呢?3.“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它到底好在哪里呢?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先自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2.画出表示月份的词语。
想一想,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水果多的呢?(按照时间的顺序写)这些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出产水果。
)3.课件出示,指生朗读填空:“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生读句子,指导读出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赛读)过渡:葡萄沟不仅盛产香甜的水果,那里还有一方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葡萄沟真是个景美人也美的地方。
(二)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标出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
2.指名四个同学分别读这四句话。
3.学习第二句。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山坡,来到葡萄园了。
这里的景色真迷人。
在文中找到写葡萄长势很好的句子。
课件出示:“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茂密”是什么意思?一片叶子叫茂密吗?那两片、三片呢?(启发学生说枝叶多,挨挨挤挤,师黑板上画出葡萄叶子。
)(2)这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呢?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理解葡萄种的面积大,种的多)(3)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吐鲁番的夏季非常炎热,有了这些凉棚,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清新凉爽)(指导学生朗读)4.学习第三句。
过渡:盛夏的葡萄架让人感到格外清新凉爽,秋季的葡萄园应该是另一种迷人的景象吧!找到课文中描写葡萄成熟时的句子。
课件出示:“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让学生画出句子中表示颜色的词)(1)让学生理解“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
(葡萄很多、葡萄长得很好)(2)理解葡萄的颜色多、品种多、质量好。
①这一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葡萄的颜色?(“五光十色”)②你可以说几个“五光十色”的近义词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课文中为什么用“五光十色”,不用“五颜六色”呢?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
预设:这一个“光”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葡萄的颜色多,质量好,一个一个颗粒大,水灵灵的,阳光一照,像珍珠、玛瑙那样晶莹剔透,闪闪发亮。
5.学习第四句话。
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葡萄,你最想做什么?其实,这里不光葡萄美,这里的老乡还非常的——?(热情好客)。
老乡的热情好客表现在哪里呢?谁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课件出示:“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读了这句话,你是不是更想去葡萄沟了?我们不禁要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呀!(三)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共同解决问题:(1)这一段有几句话?(2)每一句话都讲了什么?(3)再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总结葡萄沟葡萄的特点。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指生逐题汇报。
(2)课件出示第二题,总结句意:①第一句话:有些葡萄会被做成葡萄干。
②第二句话:葡萄干在阴房里制作完成。
③第三句话: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④第四句话:葡萄干的特点。
(3)学生自述葡萄沟葡萄的特点后,课件出示,指生填空:葡萄沟的葡萄在(八九月份)成熟,枝叶(茂密),(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葡萄沟的葡萄干具有(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
3.重点讲解二、三句。
课件出示:“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
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让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1)【出示阴房与碉堡的图片】,让学生描述两者的相似性。
(2)想一想:所有的地方都可以晾制葡萄干吗?教师拓展: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在新疆常有着“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地形与环境,使高山冰雪消融,给农作物输送来宝贵的水;过大的昼夜温差,既增加白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养分积累,又减少了养分的消耗。
因此,新疆的瓜果、蔬菜长得特别大也特别甜。
吐鲁番气候炎热而干燥,将新鲜葡萄挂在阴房晾晒,大约经过40天的干热风吹晾即成。
这种阴干法制成的葡萄干,质量优良,呈半透明状,不变色。
(3)【出示新疆葡萄干的图片】,边读课文边体会葡萄干的特点。
三、抓住主旨,总结全文1.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预设:出产水果、风景美丽、老乡热情、葡萄干香甜。
2.小结:葡萄沟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
葡萄长得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那里的人热情好客。
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1.收集新疆的美丽景色图片,了解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
2.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写一写。
【板书设计】葡萄沟葡萄五光十色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真是个好地方!《纸船和风筝》教案三【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学会辨别同音字漂和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默读课文。
3.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默读;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放纸船与放风筝的经历吗?谁愿意说一说?(指生回答)2.今天,在我们学习的新课里,天上飞的风筝与小溪里漂的纸船一起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
3.板书课题《纸船和风筝》,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纸船和风筝》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三个任务:(1)给课文标段;(2)将课后带拼音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并注音;(3)画出田字格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有不认识的生字或词语也标出来。
2.播放动画课文《纸船和风筝》,学生相机正音。
(1)课件出示:飘漂①你注意到这两个字了吗?谁来读一读。
②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读音相同,字形相似。
)③【课件出示风筝和纸船的图片】指生填空。
风筝_____哇_____纸船_____哇_____④为什么风筝用“飘”,纸船是“漂”呢?引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可适时播放微课视频《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漂—飘》)(2)课件出示: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漂到了松鼠家门口。
指生读,全班齐读。
3.【课件出示大山、松鼠与小熊的图片】,你们知道松鼠和小熊住在哪儿吗?(一生读第一自然段,一生回答,教师将小熊与松鼠放置在正确位置)4.谁能说一说,小熊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指生回答)预设:小熊和松鼠通过放风筝、放纸船,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小松鼠主动和好,小熊接受,他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三、再读课文,细读感悟1.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你能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吗?(指生读)2.品读重点句子,指导朗读。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