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doc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及答案
第 1 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中,右图人物排在第 82 位。下列关于这个历史人物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隋文帝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统治 20 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
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排列, 正确的是( )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始开凿大运河
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始开凿大运河
C.①开始开凿大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 ②开始开凿大运河 ③灭亡陈朝
4.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7.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
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国家大一统
1
2.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这个存在 30 多年的王朝,在中国历
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
A.经济繁荣
B.二世而亡
C.短暂而繁 荣 D.节俭盛行
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
5.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NhomakorabeaA.长安
B.涿郡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考试制度”是历史中富有底蕴的政治文明。

从下表能推断出()古代中国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

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近代西方欧美人把科举这一由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

A.科举考试历史根基深厚B.科举取士禁锢中国发展C.政治文明有机融合发展D.考试制度促进社会进步2. 京杭大运河,一条流淌千年的黄金水道,作为一条贯穿中国版图东部的交通要道,直到今天,依然繁忙。

下列关于京杭大运河,说法正确的是()A.修建于隋文帝时期。

B.大运河的修建,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C.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D.运河自北向南由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构成3. 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是A.杨广B.杨坚C.刘邦D.杨勇4. 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结束长期分裂局面,使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A.秦始皇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5. 隋朝是一个短暂的朝代,又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方面成就斐然,对中国历史又很多重要的贡献。

下列各项不属于其贡献的是()A.开通了大运河B.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C.开创了科举制D.重新统一了中国6. 某学生研究京杭大运河,翻阅关于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书。

以下符合史书记载的是()A.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江都B.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全长三千公里D.从北到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7. 下列关于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8. 大运河的开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堂例题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堂例题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堂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隋炀帝C.隋文帝D.李渊2.《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

”由此可见,隋文帝()A.崇尚节俭B.生活奢侈C.重视农业D.整顿吏治3.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后来,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为都城。

“□□”应是()A.长安B.洛阳C.江都D.范阳4.他灭掉陈,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

他是()A.嬴政B.王莽C.杨坚D.曹操5.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材料反映了“隋的统一”的()A.背景B.时间C.过程D.意义6.成语“一衣带水”最早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高颎(jiǒng)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隋文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7.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A.洛阳B.余杭C.涿郡D.江都8.如下图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观察该图,如果隋炀帝从隋朝都城长安出发游江都,依次经过的运河河段是()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B.广通渠邗沟通济渠C.广通渠通济渠邗沟D.永济渠通济渠江南9.“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

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

”由此可知,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A.加强对边疆控制B.巩固国家统一C.加强南北交通D.加强中央集权10.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时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据此可知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有利于南水北调C.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了对少数民族的战争11.诗人皮日休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5(含答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5(含答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单项选择题1、隋朝建立于( )A.581年 B.582年 C.508年 D.907年2.隋文帝是( )A.杨广 B.杨勇 C.杨坚 D.杨业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奉献( )A.统一南北 B.创立科举制度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三省六部制4.以下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①都江堰②长城③大运河④赵州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6.穿越时光隧道,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在隋朝时要乘船要到都城经商,如下图,他要经过大运河的〔〕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二、多项选择题1.隋朝在位皇帝有( )A.杨坚 B.杨广 C.杨勇 D.杨业2.隋朝的大运河连接了以下哪些河流?( )A.海河 B.淮河 C.黄河 D.长江3.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是( )A.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经济开展差距缩小B.南方经济开展,使南北经济开展差距缩小C.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消失D.科举制度的正式成立三、非选择题右图是隋炀帝时开通的古代世界最长的大运河的三点四段的简单示意图,请答复〔1〕ABCD分别指大运河的哪一河段?〔2〕EFGH分别指什么地方?〔3〕从大运河的开通,你有什么体会?四、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C5、C6、A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D3、AC三、非选择题〔1〕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2〕E涿郡 F余杭 G洛阳 H长安〔3〕体会: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大运河的开通是隋朝国力强盛的表达。

四、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

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后作业

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后作业

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后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②处完成统一大业中灭掉的政权是()A.南朝宋B.南宋C.南朝陈D.南北朝2.同学们在教室里上历史课,一位同学的笔记上有以下几个关键词:“杨坚”“统一”“大运河”“二世而亡”。

据此推断,他正在学习的是()A.秦朝B.隋朝C.唐朝D.元朝3.下列有关隋朝的说法,错误的是()A.建立于581年B.开国皇帝是杨广C.定都长安D.统治时间较短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洛阳B.长安C.江都D.余杭5.如图所示的运河,南至()A.泉州B.长安C.余杭D.江都6.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此材料可用于研究隋朝开凿“大运河”的()A.背景B.目的C.经过D.意义7.以下属于隋炀帝历史功绩的是()A.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B.灭掉陈朝,统一全国C.厉行节俭,发展经济D.以德治国8.下列历史事件与隋炀帝杨广有关的是()①建立隋朝②设置进士科③下令开凿大运河④灭掉陈朝,实现统一A.①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9.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始于()A.隋文帝B.隋炀帝C.汉武帝D.光武帝10.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下列属于“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的是()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11.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右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①它的南北两端分别是涿郡和余杭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A.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

(完整word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附答案)

(完整word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附答案)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 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统一全国。

2 .隋统一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3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4.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5 .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6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7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8 .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9. 材料一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10.材料二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 “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

……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11 .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你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弊端?依据是门第出身。

这种制度造成门第出身较高的人,即使不学无术也可以当官,面普通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步入仕途。

12. 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方法是什么制度?与材料一中制度的相比哪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科举制。

材料二中的科举制更好。

因为科举制度使门第出身较低的读书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作官,可以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3. 科举制创立的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含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含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选择题1.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

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2.“为了整合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孕育的经济板块,杨广用举世无双的大运河打通了中国的任督二脉,弥合了高原——山脉圈内长时间存在的南方和北方的裂痕。

”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A.实现了南北方统一B.推动了隋朝的对外交往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D.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3.它对中国长期的政治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它把已经分裂了四个世纪的两个各自为政的地区重新纳入到一个政体当中,南方对成为军事、政治中心的北方提供给养与支持也主要依赖它。

文中的“它”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长城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隋文帝时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B.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C.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D.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制度5.泰州有些地方还保留有“状元坊”“状元村”。

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6.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度盛行B.全国户口众多C.土地兼并严重D.郡县数量过多7.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

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8.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

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

这句话表明()A.杨忠经历了北周和南朝B.杨忠是隋朝的开国皇帝C.杨坚没有做过“随国公”D.隋朝最初的国号是“随"9.下面示意图中括号处应填入()A.分封制度B.察举制度C.刺史制度D.科举制度10.以下是某中学“中国古代智慧”阅读提纲节选,其中陈述符合史实的是()A.B.C.D.11.在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隋文帝杨坚名列其中。

隋朝的统一于灭亡 习题 (含答案)

隋朝的统一于灭亡 习题 (含答案)

隋朝的统一于灭亡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汉唐时期,东亚某国曾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19世纪中期,该国又全面学习西方,进行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该国是A.俄国B.日本C.美国D.德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9世纪中期,日本又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

故选B。

2.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机会。

这一“发明”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文字材料题,考查的是隋唐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

它创立于隋朝,发展完善于唐朝,不问出身,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使很多出身卑微且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以入仕做官、参与政治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材料中答案A是古代选举人才的方式,B是西周时期的政策,答案C是秦朝的制度,故选答案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3.制度创新是巩固统治的有效保证。

下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集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的政治制度。

A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C项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制度;D项是元朝时期实行的制度。

故选B。

4.科举制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封建统治者所沿用,有人认为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也有人认为科举制之于人才的毁灭比焚书坑儒还严重。

下列对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所起作用的评价,其中较为客观的是A.为国家培养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B.西方学者说:中国这条人仕道路标志着与西方的一大差别C.宋代以前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以后尤其是明清弊端丛生D.科举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为皇帝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奴仆【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前(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
班级:姓名:审签:
1.小《花王朝——隋帝国的短与煌》第一章:百年乱世出新朝。

个“新朝”
的建立者是 ( )
A.王莽 B . C .广 D .刘邦
2.“自西晋永嘉之乱,中国境内的分裂乱达三百年之久,至此□□□再造一之局,并下开
李唐的盛世。

”“□□□” 是( )
A.隋文帝 B .隋帝 C .唐高祖 D .唐太宗
3.“古今称国之富者莫如隋”,隋朝一后促社会展采取的措有( )
① 籍② 一南北制③修筑城④ 一度量衡制度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世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最早、最的一条人工河道。

它开于( ) A.秦始皇 B .武帝 C .隋文帝 D .隋帝
5.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开最早的运河,2014 年,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
化名》。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是( )
A.余杭、涿郡 B .洛阳、大都 C .余杭、洛阳 D .洛阳、涿郡
6.有人美京杭大运河:“翻开人史的本,从没有一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
勤与勇气、文明与智慧得如此熠熠生。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安 B .涿郡 C .余杭 D .洛阳
7.唐朝人皮日休曾:“大运河北通涿郡之商,南运江都之,其利也博( 丰厚 ) 哉。

”里的“利”指的是( )
A.便利隋帝南巡B.促了南北交流C.巩固了隋朝治D.有利于中外交流
8.“朝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与首相关的制度是( )
A.世制 B .禅制 C .分封制 D .科制
9.小和爸爸都是史迷。

一天,小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出如下提示:开
通大运河、正式置士科、暴君。

爸爸出的正确答案是( )
A.晋惠帝 B .隋文帝 C .隋帝 D .唐玄宗
10.隋朝在短内累巨大的社会富,一,但又迅速亡,成古今争不休的。

下列属于致隋朝迅速亡的原因有( ) ①隋帝的残暴治②大量征力,荒③大模
民起的沉重打④ 臣当道,土地兼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 一年,隋帝被叛死,隋朝随之亡。

”“ 一年”是( )
A. 618 年 B . 605 年 C.589 年 D . 581 年12.下面隋朝特点的短中,哪一最全面且符合( )
A.繁荣 B .盛行 C .二世而亡 D .一而短
13. (2018 ·南京 ) 束魏晋南北朝期分裂局面,重新一全国的是( )
A.秦六国 B .西晋吴 C .隋朝 D .元南宋
14. (2018 ·重 ) 城市展史迁。

下列古代城市中,作当王朝的都城,了公
元 589 年中国重一的是( )
A.余杭 B .安 C .涿郡 D .江都
15.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静帝禅帝位于,登基帝⋯⋯开皇九年隋朝渡江南下,后主享,怯懦无能⋯⋯隋很快攻下建康,朝亡⋯⋯隋文帝治期,隋朝政府修建了多粮⋯⋯他,天下的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材料二:
(1) 材料一中的“开皇九年”指的是哪一年?一年,“隋攻下建康,朝亡”有什么重大
意?
(2) 材料二是我国的示意。

写出中的四个字母所表示的城市。

A.B.C.D.
(3)材料二个水利工程的开通有什么重大意?
(4) 有人材料一中个繁盛局面与材料二个水利工程的开通也有密切系,你同意种点?明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