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长度和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④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⑤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⑥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①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发展(明朝):八股取士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2)推动教育发展。

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三、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时间:618年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房谋杜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的宰相。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误区1】误认为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隋文帝统治时期。
警示: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
开设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误区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的事件易混淆。 警示:隋朝建立于 581年。589年,隋朝大军渡过长江,一举灭亡陈 朝,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中国重归统一。
东 汉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581年, 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 灭陈朝,统一全国。
探究:隋的统一有何意义?
结束了 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历史发展大趋 势。
考古挖掘: 隋朝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朝代 隋朝经济为何如此繁荣?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货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 政效率。
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开通 大运河
古今
杨广(隋炀帝)
中国古代历代的选官制度
朝代 西周 汉 选官制度 贵族世袭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 文 帝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的概况
三点:三个城市
四段:分为四段 永700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古 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 渠。”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 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 大运河。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个中心;二个端点;
三大城市;四个河段;
五大水系;六个省市
途径扬州
杭州拱宸桥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 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 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 大,速度快,费用小。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开通大运河
1.开凿者及时间: 隋炀帝
605年
二、开通大运河(重点)
1.开通:从 605年 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___________ 全国的统治 。 2.目的:加强_________ 3. 概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洛阳 余杭 (1)三点:以 _____中心。北达涿郡 ,南至_____ 。
俺可是名 门望族!
只 注 重 门 第
三、科举制的诞生
1 初创
(1)隋文帝: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2)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三、科举制的诞生
2 作用
1、选官标准: 门第 2、选官权力: 地方
才学 中央
分 析 讨 论
科举制的实施,给下列各阶层带来了什么影响?
高门权贵子弟失去了什么? 特权 选拔人才的权利 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 通过考试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3.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隋末农民起义:
589年,隋朝灭
陈,统一南北。
一、隋朝的统一
客观条件: 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 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 平差距缩小,为统一全国提供了物 质条件; ③长期的战乱,人民向往统一。 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主观条件: 隋朝的强大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温故知新
北朝


六 北国
东 北魏
三 国

西 晋
方: 并 存

(鲜卑族)
西 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南东 方: 晋
宋 齐梁陈 589年
南朝
第一第课一单元隋:繁朝荣与的开统放的一时与代 灭亡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
我是杨坚,是北周的_外__戚___,历史
上把我称为_隋__文__帝__。__5_8_1_年,我
3、评价大运河。 积极意义:
消极意义: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谢谢 观看
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 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与隋炀帝的事功与保证 》
结合材料与教材,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目的是?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
D ,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
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隋朝的统一
B.隋朝的灭亡
C.开创科举制度利工程隋朝大 运河,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一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
2、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哪里?中心在哪里? 北到涿郡,南到余杭。中心洛阳
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 605年起 开凿者 隋炀帝
概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 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

精品文档
.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
1、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就是)
都城
隋朝的灭亡:时间皇帝
起义首先在地区爆发
2、开通大运河
A、在图中标出大运河的中心、最南和最北三座城市
B、在图中标出大运河的四段
C、大运河从年开凿
D、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E、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F、开凿大运河有何作用(意义)?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A、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时,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

B、时,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C、科举制的创立,有何历史意义?。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基础知识梳理练
教材要点分类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中考考场必刷练
(4)2018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3周年,是西湖申遗成功7周年。申报世 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你能 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吗?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和伟大的创造力。它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 流。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基础知识梳理练
教材要点分类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中考考场必刷练
16.(导学号:14792015)(中考· 湖南岳阳)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 巨大促进作用的古代伟大工程是 ( B ) A.长城 B.大运河 C.都江堰 D.赵州桥 17.(导学号:14792016)(中考· 江苏南京)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 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C )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基础知识梳理练
教材要点分类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中考考场必刷练
知识点1 隋的统一 1.(导学号:14792000)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 短暂,却光芒四射。这个“短暂”朝代的建立者是 ( A ) A.杨坚 B.杨广C.刘邦 D.刘彻 2.(导学号:14792001)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 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 B ) 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基础知识梳理练
教材要点分类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中考考场必刷练
15.(导学号:147920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是经历了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之后汉族在北方重新 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材料二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材料三

1、隋朝 的统一和灭亡

1、隋朝 的统一和灭亡
——郭施拉《开放的中国》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的官吏的 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 发展,特别是唐诗 的繁荣。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 过去的。
——孙中山
成为世界上选拔人才的典范。
加强南北交流
“(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 下皆称广,以为贤。……(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抵 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 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海河
黄河 洛阳
淮水 长江
涿郡(今北京) 隋朝大运河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秦:长城;隋:大运河) 5.暴政引发农民起义
隋朝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繁

隋文帝


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 亡
隋朝大业年间民役简表
时间
605年三月
605年三月 605年四月 605年五月 606年七月 607年八月 608年正月 608年七月 612年正月
大事
营建东都,工程进行了十一个 月
开凿通济渠 开凿邗沟 营建西苑 巡幸江南 修筑长城 开凿永济渠 再修长城 远征高丽
民役数量(包括力 役和兵役)
每月二百万人
人口数 3100万 4600万
隋朝垦田表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垦田数额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1969年,考古工作者对含嘉仓城进行发掘,现已探出粮 窖287座。其中最大的窖,窖口18米左右,深12米左右;最小 的窖,窖口也有8米左右,深6米左右。该仓建于隋朝,唐朝 时仍然使用。粮窖口大底小,圆锥形,涂以厚厚的黄泥,严 封粮窖。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史料阅读
大业元年,修筑东都(洛阳), 每月役丁二百万,死者十之四五。 大业三年四月,北巡,随行甲士 50万,马10万匹。 大业三年七月,筑长城,发丁男 百万,死者十之五六。……大业四年 七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我今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黄沙,幽魂弃荒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国家局势 经济实力 客观基础
南北重归统一 社会经济的繁荣 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
史料阅读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 为利也博哉! ——唐·《皮子文薮·汴河铭》 材料二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宋史》卷九十三•志第四十六
史料阅读
(隋文帝)躬节俭,平徭 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 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 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 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 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
史料阅读
4600万
5585余万顷
人口
耕地
3100万
1940余万顷
589年 606年
隋初
隋盛
隋代粮仓
长安
洛阳
相关史事
含嘉仓考古发掘 1969年,考古工作者对含嘉仓城进行发掘 ,现 已探出粮窖287座,其中最大的窖,窖口18米左右, 深12米左右,最小的 窖,窖口也有8米左 右,深6米左右。该 仓建于隋朝,唐朝时 仍然使用。粮窖口大 底小,顶部园锥形, 涂以厚厚的黄泥,严 封粮窖。
开通时间:1914年 运河长度:89.2公里
开通时间:1869年 运河长度:190公里
大运河是世界上 开凿最早、里程最长、 工程最大的运河,是 苏伊士运河的16倍, 巴拿马运河的33倍。 1400多年前,我们的 祖先依靠智慧和双手 创下如此煌煌伟业, 这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骄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梳理【知识框架】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重点梳理】
1.隋的统一
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全国(1)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朝强盛(1)措施: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开通大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规模大运河以为洛阳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
4.
【知识延伸】
如何评价隋朝开通大运河?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
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