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安全使用知识

合集下载

农药基本知识及使用技术

农药基本知识及使用技术

农药基本知识及使用技术
农药基本知识:
1.农药是指能用于防治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畜禽、鱼虾等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中的害虫、草害、病害等的化学品。

2.农药的分类:
(1)按用途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按化学结构分: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菌剂等。

(3)按作用机制分:神经毒剂、肠胃毒剂、呼吸毒剂等。

3.农药的作用方式:
(1)接触剂:直接喷洒在作物上或者放在作物周围,让害虫接触农药而致死。

(2)胃毒剂:让害虫食用含有农药的作物或者放在害虫常活动的地方,害虫食用后死亡。

(3)熏蒸剂:将农药熏蒸在虫害出没的地方,通过熏杀害虫。

农药的使用技术:
1.选择正确的农药:根据农作物和害虫的种类选择适合的农药,并且要选择可靠的品牌。

2.使用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要根据农药的使用推荐剂量,并且根据害虫的种类和密度调整剂量。

同时要遵循使用方法,按照推荐方法正确喷洒农药。

3.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使用农药前要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帽子等;不得在风力大的天气使用农药,以避免农药飘散;在使用
后要彻底清洗农药喷雾器等器具。

4.注意农药的存储:要将农药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
食品和饮料。

同时要将农药保管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5.定期检查作物:要定期检查作物,发现有害虫或病害时及时处理,
以减少使用农药的数量。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农药是农田作物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辅助工具,它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灭农田中的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然而,如果不安全使用农药,不仅会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为了确保农药的有效使用和安全性,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安全使用农药。

首先,了解农药的基本知识是安全使用农药的前提。

农药是指在农田中用来防治病虫害、杂草和野生动植物的化学药剂。

根据其用途和成分的不同,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了解农药的不同种类、使用方法和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正确、安全地使用它们。

其次,选择适合的农药是安全使用农药的关键。

在选择农药之前,我们应该对农田中的病虫害进行调查,并确保选择的农药对目标病虫害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

例如,对于不同种类的作物和土壤类型,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农药,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另外,正确使用农药是安全使用农药的关键。

首先,在使用农药之前,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农药的标签和说明书,了解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药剂稀释比例和施药时间等信息。

在涉及到农药施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呼吸器具、防护服、手套和安全鞋等。

在农药施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农药,避免喷洒农药时的喷雾飘散,避免误食或误吸入农药。

此外,农药的存储和处理也是安全使用农药的重要环节。

农药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的地方,远离食品、饮水和饲料等。

农药的包装应密封完好,不得随意开封或更换包装。

在农药使用完毕后,包装物和残留物应进行安全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或倾倒,以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

最后,定期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是安全使用农药的重要环节。

农药残留是指农田中农药的残留量,它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农药使用知识汇总

农药使用知识汇总

农药使用知识汇总一、概述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它对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提高农药使用效果,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本文对农药使用知识进行了汇总,以供农业生产者参考。

二、农药分类根据农药的作用对象和作用方式,农药可分为以下几类:1.杀虫剂:用于防治作物害虫,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2.杀菌剂: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如苯并咪唑类、多菌灵类、三唑类等。

3.除草剂:用于防治杂草,如草甘膦、百草枯、2,4-D等。

4.杀鼠剂:用于防治鼠害,如敌鼠钠盐、溴鼠灵等。

5.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作物生长,如矮壮素、多效唑等。

6.杀螨剂:用于防治作物螨类,如阿维菌素、苯螨特等。

三、农药使用原则1.选用农药时要根据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抗药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

2.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农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和浓度。

3.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4.在农药使用过程中,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护用品,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5.农药使用后,要对施药器械进行清洗,避免农药残留。

四、农药使用注意事项1.避免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开花、结果期)使用农药,以免影响作物品质。

2.避免在高温、高湿、大风等不良天气条件下使用农药,以免影响农药效果和人体健康。

3.避免将农药直接喷洒在土壤和水源上,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4.避免使用过期、失效、变质的农药。

5.避免将不同农药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化学反应,降低农药效果。

五、农药残留控制1.严格按照农药使用间隔期使用农药,确保农药残留降至最低。

2.在收获前一段时间内,避免使用农药,以免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质量。

3.对于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药安全使用知识

农药安全使用知识

农药安全使用知识除草剂的应用安全性至关重要,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生药害问题。

出现药害的原因较复杂,除了药剂本身的安全性外,许多都是使用不当引起的,如浓度过高,高温下施药(一些除草剂在低于15℃或高于27℃就容易产生药害),花期施药,使用对大豆敏感的除草剂,均能形成药害,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

结果给农民造成惨重损失。

要避免药害,必需查清发生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药害凡药剂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后果,均称为药害。

触杀型药剂可产生急性药害,一般在几小时到几天就出现药害,表现为叶片烫伤,呈水渍状,或出现枯斑、条纹、变色、卷缩、焦枯等。

内吸型的药害则产生慢性型药害,用药经较长时间才表现出植株矮化、畸形、叶肉增厚、叶色浓绿、叶片皱缩等,严重时侧枝丛生,生长点坏死。

GAGGAGAGGAFFFFAFAF大豆受2,4-D药害后,叶片呈鸡爪状,叶片变小变窄。

氟乐灵过量造成的药害致大豆主根形成肿瘤等。

矮壮素施用浓度过大,也能产生类似的症状。

花期用药常影响授粉,造成子房不孕或产生落花、落蕾。

大豆面积扩大,种植的前作物很多是玉米,而玉米地如施用阿特拉津达到2000g/hm2时,种大豆就可能产生药害,应引起重视。

水改旱的大豆地,在使用农药时要十分小心,因为水稻土中含有大量还原性有毒物质,对大豆生长不利,降低大豆抵抗力,比正常大豆容易产生药害,对于水改旱的大豆应该减少用药量。

防治方法(1)选好农药,做到对症下药。

(2)确定适宜的浓度并控制施药次数,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避免在大豆的敏感期施药。

(3)药液要随配随用。

药液配好后,要及时使用除草安全剂---奈安,农药时间一长,防治效果降低,有时还会产生沉淀,喷洒这种农药容易使大豆产生药害。

GAGGAGAGGAFFFFAFAF(4)发生药害后打奈安解除药害。

(5)如喷用除草剂或杀虫剂过量或邻近敏感作物遭受药害,可打开喷灌装置或用喷雾器,连续喷奈安2次,可清除或减少叶片上农药残留量。

第四节 农药安全使用基础知识

第四节    农药安全使用基础知识

第四节农药安全使用基础知识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一、农药的名称和分类(一)农药的名称农药的名称一般有三种:农药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化学名称。

1.农药通用名称通用名称即农药品种简短的“学名”,农药产品中起作用的有效成分名称。

我国境内生产农药的通用名称由三部分顺序构成: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有效成分的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名称必须采用中文通用名称表示,如1.8%阿维菌素乳油,3%辛硫磷颗粒剂等。

其中 1.8%、3%为百分含量,阿维菌素、辛硫磷为有效成分,乳油、颗粒剂为剂型。

进口的农药产品只能使用农药商品名称,其农药名称三部分顺序为:商品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和剂型,如来福灵5%乳油。

有2种以上有效成分的混配农药名称,在各有效成分通用名之间,用一个小黑圆点隔开。

如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其有效成分为8%甲霜灵和64%代森锰锌。

2.农药的商品名称农药生产厂家为其产品流通需要,在有关管理机关登记注册所用名称。

农药生产厂家为了对本厂生产的农药产品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给自己的产品注册商品名称以示区别(品牌名)。

商品名称是由生产厂商自己确定,经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核准后,由生产厂独家作用。

同一个通用名称下,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可有多个商品名称。

如以“氰戊菊酯”为通用名称的农药,商品名称有速灭杀丁、杀灭菊酯等;“吡虫啉”(通用名称)的商品名称有一遍净、大功臣、蚜虱净、四季红、蚜虫灵、虱蚜丹、绿色通、大丰收、快杀虱、必林等。

为了加强农药商品名称的管理,农业部正在制定“农药商品名称命名原则和审批程序”等规定。

3.农药的化学名称即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的名称,也就是化学分子式。

一种农药只有唯一的化学名,类似农药的DNA,与农药的药理研究有关。

(二)农药的分类农药的种类很多,在生产上一般按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和杀鼠剂等。

农药防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农药防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农药防治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农药的概念和分类农药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化学物质,其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根据其作用对象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草剂和杀鼠剂五大类。

根据其化学结构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

此外,还有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制剂等多种类型的农药。

二、农药的作用方式1. 触杀作用:农药涂于害虫咬取叶片,通过毒性作用杀死害虫。

常见的触杀杀虫剂为敌敌畏、马拉硫磷等。

2. 胃毒作用:害虫摄入农药后通过消化道摄入毒性成分,从而杀死害虫。

常见的胃毒杀虫剂为敌敌畏、杀虫脲等。

3. 治理作用:农药喷洒后通过作物渗透、吸收,让作物具有自身的毒性,从而杀灭害虫。

常见的治理杀虫剂为拟除虫菊酯、吡虫啉等。

4. 接触作用:农药喷洒后直接对害虫起到毒性作用。

常见的接触杀虫剂为拟除虫菊酯、百菌清等。

三、农药的使用原则1. 合理使用: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使用适宜的浓度和剂量,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

2. 轮换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以免害虫产生抗性。

3.防盲使用:农药喷洒前需要明确作物上的病虫草害种类,选择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避免盲目使用。

4.安全用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正确使用保护装备,避免接触农药对身体造成伤害。

5.环境友好:使用农药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农药残留对环境造成影响。

四、常见农药的应用技巧1. 农药喷洒方式:喷洒器、喷洒方式等,根据不同农作物和作物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喷洒方式。

2. 喷洒时间:农药的喷洒时间一般选择在害虫或病害发生的初期,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 调配浓度: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农药的稀释、调制浓度应该准确,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4. 喷洒量: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正确掌握农药的喷洒量,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农药的安全使用1.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根据要求使用农药的浓度、方法。

2. 喷洒农药时,佩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关于农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科普常识:
1. 分类: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

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杀菌剂用于防治病害,除草剂用于消除杂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2. 作用方式:农药可以通过接触、胃毒或熏蒸作用来杀死或抑制害虫、病菌或杂草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农药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3. 安全使用:农药具有毒性,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使用者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农药必须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

4.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产品上可能会留下残留物。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每个国家都有规定最大残留限量,对超出限量的产品进行管控。

5. 抗性:由于长期、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害虫或杂草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导致该农药对害虫或杂草产生较低或没有效果。

使用者应轮换不同种类的农药,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6. 替代方法:除了使用化学农药,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机械、合理的农业管理等方法来控制害虫、病害和
杂草,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和环境污染。

这些是农药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说明进行操作,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一、为什么要使用农药
1、用来控制害虫:农药可以杀死有害昆虫,减少其对农作物和动物的危害;
2、增加作物产量:农药可以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加其产量;
3、保护农作物免受疾病侵害:农药可以控制植物病害,使作物免受病害的侵害;
4、保护种子品质:农药可以控制对植物繁殖影响的有害昆虫,保护种子品质。

二、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
1、合理选择:根据害虫种类、生长期、害虫数量、作物类型等,合理选择合适的农药;
2、减少使用量: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控制害虫,同时降低污染风险;
3、恰当配比:结合农药使用量和毒性,合理配比,以提高农药的灭杀效果;
4、正确使用:根据使用说明,正确按照使用要求使用,以达到较佳的农药控制效果;
5、防止污染: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避免越界施用,以防止污染环境和食品。

三、安全使用农药的措施
1、使用前:使用前,要检查农药材料、有效期、毒性、可溶解性、使用方法等,以确保其质量合格;
2、使用中:施用农药时,要注意施用方法、施用量、施药时机和施药环境,避免污染食品和环境;
3、使用后:使用完农药后,要及时清洗施药器具,将被施药的工具清洗晒干,以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食物;
4、禁止一切无证有毒农药使用:国家规定,禁止一切无法核实有效期、效力和毒性的无证农药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安全使用知识除草剂的应用安全性至关重要,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生药害问题。

出现药害的原因较复杂,除了药剂本身的安全性外,许多都是使用不当引起的,如浓度过高,高温下施药(一些除草剂在低于15℃或高于27℃就容易产生药害),花期施药,使用对大豆敏感的除草剂,均能形成药害,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

结果给农民造成惨重损失。

要避免药害,必需查清发生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药害凡药剂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后果,均称为药害。

触杀型药剂可产生急性药害,一般在几小时到几天就出现药害,表现为叶片烫伤,呈水渍状,或出现枯斑、条纹、变色、卷缩、焦枯等。

内吸型的药害则产生慢性型药害,用药经较长时间才表现出植株矮化、畸形、叶肉增厚、叶色浓绿、叶片皱缩等,严重时侧枝丛生,生长点坏死。

大豆受2,4-D药害后,叶片呈鸡爪状,叶片变小变窄。

氟乐灵过量造成的药害致大豆主根形成肿瘤等。

矮壮素施用浓度过大,也能产生类似的症状。

花期用药常影响授粉,造成子房不孕或产生落花、落蕾。

大豆面积扩大,种植的前作物很多是玉米,而玉米地如施用阿特拉津达到2000g/hm2时,种大豆就可能产生药害,应引起重视。

水改旱的大豆地,在使用农药时要十分小心,因为水稻土中含有大量还原性有毒物质,对大豆生长不利,降低大豆抵抗力,比正常大豆容易产生药害,对于水改旱的大豆应该减少用药量。

防治方法(1)选好农药,做到对症下药。

(2)确定适宜的浓度并控制施药次数,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避免在大豆的敏感期施药。

(3)药液要随配随用。

药液配好后,要及时使用除草安全剂---奈安,农药时间一长,防治效果降低,有时还会产生沉淀,喷洒这种农药容易使大豆产生药害。

(4)发生药害后打奈安解除药害。

(5)如喷用除草剂或杀虫剂过量或邻近敏感作物遭受药害,可打开喷灌装置或用喷雾器,连续喷奈安2次,可清除或减少叶片上农药残留量。

(6)足量浇水使根系大量吸水,降低植株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浓度,有一定缓解作用。

二、大豆除草剂的使用原则1. 选择除草剂原则大豆田可选用的除草剂品种比较多,安全、有效、经济是选择除草剂品种的重要原则。

在选择使用品种时,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要害,这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考虑对杂草的防效,即防效要好,在防效好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药费较低的品种。

大豆田的杂草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马唐、旱稗、牛筋草、狗尾草等。

阔叶杂草主要有反枝苋、苍耳、铁苋菜、鲤肠、马齿苋等。

要根据大豆田杂草生长的种类确定除草剂使用的品种。

确定使用除草剂品种的用量。

不同的除草剂品种其防除大豆田杂草的用量不同。

甲草胺用量较高,在东北春大豆产区,每公顷用有效量达2520~2880克,而氯嘧磺隆每公顷用有效量仅为15~22.5克,相差128~168倍。

同一个除草剂品种,其用量也因杂草的大小、施药的方法、施药环境(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气温高低、助剂的使用与否)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情况下,杂草叶龄较大,施药量应适当增加;药剂既能作土壤处理又能做茎叶处理使用时,用作土壤处理的用量较茎叶处理高。

用作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在土壤质地偏粘重、有机质含量较多、土壤湿度较低时用量应适当增加;茎叶处理剂用作茎叶喷雾时,在气候干燥、土壤湿度较低时,用量应适当增加。

使用助剂用量也可适当减少。

总之,除草剂用量的确定是关系到防效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用量过低则防效较差,但用量过高会造成浪费,而且有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药害,并加重对环境的污染。

2. 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提高防除效果施药技术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药效的好坏,也关系到对大豆是否安全。

有关的施药技术有以下几点:①掌握正确的施药时间。

除草剂的施药时间大体分为两种:播前、播后苗前及苗后早期(指杂草1~2叶期)施药。

杂草种子在萌发出苗的过程中除草剂被杂草幼根、子叶及禾本科杂草的芽鞘等吸收,导致杂草中毒死亡。

土壤处理剂常在此期间施药,如氟乐灵、灭草敌、甲草胺、乙草胺、氯嘧磺隆、异噁草松、咪唑乙烟酸等。

苗后施药,即杂草3~5叶期施药。

一般为茎叶处理剂,如灭草松、精喹禾灵、稀禾啶等。

一般情况下茎叶处理剂不能用做苗前、播后苗前及苗后早期喷洒土面;土壤处理剂则不能用于苗后茎叶喷雾。

在生产实践中常有土壤处理剂在苗后早期施药太迟,到杂草3叶期以后才施药,杂草耐药性增加而导致防效差的情况发生。

②施药后的土壤湿度关系到药效的好坏,土壤湿度高时防效好。

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大豆产区,由于大豆播种时少雨,土壤干旱,部分田块施药后药效不能充份发挥,施过药的田块仍然杂草丛生。

因而在遇到干旱时,应等雨播种施药或药后及时灌溉,在没有灌溉条件和无雨时应适当增加除草剂用量,药后浅耙混土,减少药剂的挥发和光解。

③大豆播种前的整地和秸秆处理情况是药效好坏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麦豆轮作区,小麦收割后种大豆,麦茬收割时应尽可能刈低,散落在田间的麦秸应尽可能收集起来,运出田外,然后再平整土地播种施药。

麦茬过高或麦草铺散在地表常导致除草剂被喷洒在麦秸上,喷不到土表,不能起到很好的土壤封闭作用,降低防效,整地时土壤要平整、垡块要细小,这样施药时药剂能均匀的分布在土表形成严密的药剂封闭层。

畦面垡块多,施药时垡块内部施不到药剂,遇雨垡块散开,垡块中的杂草种子仍可萌发出苗,降低防效。

④其它。

如:配药时药液搅拌要均匀;尽量选用进口的质量好的喷头;控制好单位耕地面积药液流量;用机械喷药注意控制好气泵压力的稳定和拖拉机行驶速度要均匀;在地头应保持速度多走一段距离再掉头,以免地头拖拉机减速使药量过大产生药害。

3. 难治杂草的防治由于杂草对除草剂耐药能力的不同,在多年连续化除的田块,一些耐药能力弱的杂草种群密度降低,而一些耐药性强的难治杂草种群密度上升。

如春大豆产区的鸭跖草、夏大豆产区的铁苋菜等。

大豆田推广少免耕栽培,不进行耕翻,一些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杂草刺儿菜、苣荬菜的密度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在多雨的夏大豆产区菟丝子的危害也较重。

防除鸭跖草、刺儿菜、苣荬菜可以使用的除草剂配方为:①48%异噁草松1000ml/hm2+25%氟磺胺草醚1000ml/hm2;②48%异噁草松 1000ml/hm2+48%灭草松1500ml/hm2。

在难治杂草3~5叶期大豆真叶至第一复叶期喷洒,鸭跖草一定要在3叶期前喷洒。

稀释液中加入 1%的植物油型喷雾助剂可以提高防效。

喷药需用性能良好的喷雾器械,并使用狭缝式喷头,做到喷洒均匀。

对于刺儿菜、苣荬菜等多年生杂草多的田块,要播种前改少免耕为耕翻,将多年生杂草的地下茎翻入耕作层的下部,以减少出土数量,抑制杂草的发生。

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性杂草,叶片退化,以茎缠绕在大豆的植株上,产生吸盘吸取营养,使大豆植株发黄少结荚或不结荚。

菟丝子的化除可在整地后进行,使用48% 仲丁灵(地乐胺)EC3750~4500ml/hm2对水300~450升/hm2喷雾,然后浅混土3~5cm再整地筑畦播种大豆。

大豆生长期菟丝子危害初期的防治方法为:在田间进行普查,发现菟丝子的发病中心后插上标记,以后用1:400倍的10%草甘膦稀释液对发病中心进行喷洒。

由于大豆植株和菟丝子对草甘膦的耐药性不同,药后4天菟丝子开始萎蔫,药后15天大量死亡。

而大豆植株仅叶片黄化,以后能复绿,保产率达70%左右,对菟丝子的防效在80%以上。

由于菟丝子在田间不断发生,所以要隔15天左右再查治一次。

铁苋菜的防除方法为:在铁苋菜3~4叶期,每公顷用80%阔草清DF60克,或24%克阔乐EC300~450ml,对水300~450升喷雾,也可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每公顷使用70%嗪草酮(赛克)WP600~750克对水300~450升喷洒,土壤有机质低于2%的沙土不能使用嗪草酮。

使用克阔乐防除铁苋菜时可以兼除马瓞儿。

4. 禁用或限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防止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的除草剂叫长残效除草剂,这类除草剂的优点是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用药量少、使用方便、用药亩成本低,其缺点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在农田使用极易造成对后茬作物的药害,导致减产,甚至绝产。

我国在大豆田使用的长残效除草剂的种类有:咪唑乙烟酸(普施特)、氟磺胺草醚(虎威)、氯嘧磺隆(豆威)、异噁草松、甲氧咪草烟(金豆)、唑嘧磺草胺(阔草清)、嗪草酮(赛克)。

全国每年在大豆田的使用量6547吨,使用面积713.6 万公顷(包括少量玉米、苜蓿面积)。

在以上7种长残效除草剂中以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的使用面积最大,分别达250、200万公顷。

大豆田使用长残效除草剂以后对下茬作物产生严重的药害,如在东北实行“旱改水”的地区,把大豆田改种水稻,用过氯嘧磺隆及咪唑乙烟酸的豆田水稻受害严重,甚至绝产。

甜菜对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甲氧咪草烟等敏感,大豆田施药3~4年后种甜菜仍有药害,已造成甜菜种植面积减少。

长残效除草剂在大豆田使用,对后茬作物生长影响很大,为了减少和消除这种影响和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对大豆安全性较差,施药条件严格,对后作有药害,目前又有替代产品的长残效除草剂应予淘汰。

②对大豆安全性较好、药效好,目前无替代产品的长残效除草剂应由农药检定所及植保部门根据作物夏种和轮作的具体情况制定使用办法,划区限制使用。

咪唑乙烟酸、异噁草松等应与其它除草剂混用,以降低用量。

三、除草剂药害症状1.咪草烟在大豆田播后苗前使用,苗后遇低温,多雨产生药害,叶皱缩浓绿,叶柄和输导组织变褐色,脆而易折。

广灭灵易挥发造成飘移危害,形成触杀性药害。

苯达松(灭草松)在充分阳光和高温条件下喷洒,大豆易受害,症状为叶片上产生黄褐色穗斑,似烧灼状,这种急性药害症状与病原菌侵害所造成斑点状病斑的区别是:药害在喷药2天后才出现边缘多为红色,无病原物产生。

虎威、杂草焚、克阔乐主要用于大豆田阔叶类杂草。

在影响大豆生长不良环境条件下,易造成大豆触杀除草剂药害解救措施除草剂对作物药害多表现为抑制生长和缺乏营养。

对于抑制生长的可通过促进型或抑制型调节剂来解救药害,除草剂造成的缺营养药害,最好补充叶面肥,叶面肥选择原则:大量元素含量高,微量元素适中,浓度大小不产生药害,且耐雨冲刷的叶面肥料。

如美国的绿花威系列叶面肥,另外米醋也是速效营养,每667平方米用100毫升与叶面肥混用,与增立菌混用效果更佳。

性药害,轻者叶片皱缩,有灼烧状枯斑,严重整个叶面焦枯,1-2周内可恢复。

2. 从茎、叶上的症状分析除草剂药害2.1 禾谷类植物、牧草新长出来的叶变黄,叶鞘内下部腐烂,接着老叶变黄。

是禾本种类除草剂(如拿捕净、精禾草克、精隐杀得、盖草能等)的药害。

2.2 阔叶植物生长受阻,褪绿或变紫,叶脉有时发红或紫,生长点末端死亡。

禾本科植物生长受阻,叶脉间发黄或变紫,子叶可能不展开,侧根很少。

是咪唑啉酮类或磺酰尿类除草剂(咪草烟、苄嘧磺隆、氯磺隆等)的药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