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棚户区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棚户区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棚户区改造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棚户区改造四标段,工程地点位于大同市南郊区甘河村东侧,设计单位为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单位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
总建筑面积为40000m2,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
本建筑耐火等级为II级,建筑防水等级为叁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II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防。
(一)、建筑工程:(1)本项目为多栋多层普通住宅楼工程,结构形式均为砖混结构。
地上六层,坡屋面,分为六种户型,60×4型4521.84m2、60×3型3399.06m2、75×4型3668.2m2、75×3型2759.04m2、45×4型4202.16m2、45×3型3159.3m2,每个单元为一梯两户和一梯三户,户型为二室一厅,建筑总高度为17.4m,一层层高为2.72m,其他层高为2.8m,室内外高差为0.6m。
(2)本工程卫生间、厨房墙面为13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5mm 厚1:2.5水泥砂浆抹面。
其它房间墙面14mm厚1:3石灰砂浆打底,2mm厚麻刀灰抹面,刷内墙涂料。
厨房、卫生间顶棚素水泥浆一道,5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5mm厚1:2.5水泥砂浆面层,刷内墙涂料。
其它房间顶棚刷素水泥一道,7mm厚1:0.3:3混合砂浆打底,3mm厚麻刀灰罩面,刷内墙涂料。
(3)室内踢脚线做法为12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5mm厚1:1水泥砂浆面层。
(4)地面做法地面为100mm厚3:7灰土垫层,60mm的C15素砼垫层,干硬性水泥砂浆铺地砖。
卫生间楼地面采用聚胺脂三道涂膜防水层,60mm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坡,20厚水泥砂浆地面。
楼面为楼板上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用20mm水泥砂浆铺地面。
楼梯间为水泥砂浆抹面。
(5)外墙为水泥砂浆墙面,具体做法:12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6mm厚1:2.5水泥砂浆抹面,刷外墙涂料。
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与概况棚户区改造工程是指利用城市土地资源,通过对既有棚户区地块的整体开发,并进行改造、重建等系列措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区域的城市形象和居住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的施工方案设计旨在在改造的过程中确保居民的正常生活,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二、施工方案设计内容1.组织管理与协调:建立完善的项目组织结构,划分责任区域,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与相关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等进行充分沟通,解决问题,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施工区域的划分:根据棚户区的分布情况,将改造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区域,并对每个区域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
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要,合理安排施工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减小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工序安排与施工进度:根据改造工程的复杂性和规模,制定详细的工序安排和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施工设备与材料: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选用适当的施工设备和材料,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达到要求。
同时,注意节约用材和资源,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
5.施工安全与环保: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确保施工工地的安全稳定,遵守环境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现场管理,提高工地施工的整体安全性和环保性。
6.居民搬迁与安置:根据搬迁安置政策和相关规定,对需要搬迁的居民进行合理安置和补偿,确保搬迁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同时,为搬迁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7.施工质量与验收:制定详细的工程质量控制方案,建立相应的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施工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和技术交底,保证工程的合格率和竣工质量。
三、施工方案设计的亮点1.直接参与居民需求的调研和分析,确保施工方案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二、质量保证措施三、施工总进度(涉及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及保证措施四、施工安全措施五、文明施工措施六、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七、施工环保措施计划八、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九、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十、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单位、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1.工程概况1.1.1.编制依据1.1.1.1 赤水市2023年市中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施工招标文献;1.1.1.2 施工现场情况;1.1.1.3 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房屋建筑强制性条文、建筑质量管理条例等;1.1.2.项目概况1)、本工程为赤水市2023年市中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赤水市3)、本工程新建安顿房:6700㎡,其中住房60套4800㎡,非住房二层1900㎡。
4)、工期为8个月。
5)、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1.2.施工总体部署1.2.1.施工安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进场后先进行临水、临电、办公、住宿及施工现场道路的设计施工。
尽快完毕临时设施的建设等施工准备工作后,进行土方的工程,同时做好降水工作。
1.2.1.1.基础及地下室、主体层施工阶段,本阶段以结构为先导,加大人、财、物的投入,配备足够的模板、架料和设备。
安装预留预埋、防水和其他专业管线的敷设施工等将适时插入。
组织合理的流水施工,保证模板、架料科学合理的周转使用。
1.2.1.2.装饰装修与安装工程室内装饰在楼层间形成流水施工,装饰工程施工遵循先上后下,先湿作业后干作业,先内后外的原则进行。
各专业安装工程随土建工程进度插入施工,互相协调配备。
安装工程施工总体按照“先内后外,先下后上,先主管后支管,先预制后安装”的原则,实行平面分区、分楼层、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方法。
在专业施工阶段,应本着“电让水”的原则组织施工。
配合装饰阶段先进行安装施工,为装修及其他专业施工提供作业面,待各专业的安装工程完毕后再进行竣工验收前的单体和联合调试。
棚户区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棚户区问题尤为突出。
棚户区是指城市中存在的大量简陋、拥挤、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严重的居住区域。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形象,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决定对棚户区进行改造。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棚户区改造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生活环境。
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
3.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4. 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实现文明施工。
三、项目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国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包括住宅、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建设内容。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 组织架构成立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财务部、后勤保障部等职能部门。
2. 施工队伍选择具有资质、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5.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6. 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五、施工方案1. 住宅改造(1)拆除原有房屋,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新建或改建。
(2)新建或改建住宅采用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满足抗震、抗风等要求。
(3)住宅室内装修,包括墙面、地面、门窗等,确保居住舒适。
(4)配套设施完善,包括供水、供电、供暖、排水、燃气等。
2. 公共设施改造(1)新建或改建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
(2)公共设施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居民需求。
3. 基础设施改造(1)道路、桥梁、排水、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2)道路拓宽、硬化,满足交通需求。
(3)排水系统改造,确保雨水、污水排放顺畅。
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K2—用水不平衡系数,取1.5。
Q1—以每日生产现浇砼100m3或每班取最大值100m3。
N1—混凝土用水量200L/m3。
则q1=(1.1×100×200×1.5)/(8×3600)=1.15L/S
工地生活用水量:q3=P1N3K4/t(8×3600)
K4—施工工地用水不平衡系数,取1.4。
2
3
6
6
钢筋调直机
2
3
6
7
园盘锯
2
5.5
11
8
电焊机
4
9.3
37.2
9
无齿锯
2
3
6
10
砼振捣器
6
1.1
6.6
11
现场施工照明
15
12
宿舍照明
6
3、负荷计算
S(KVA)=K(K1K2εP1/ncosα+εP2K3)
其中:S(KVA)-工地用电量(KVA)
K-备用系数
εP1-全工地动力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总和
v—管网中水流速度。选用1.2L/S
则d=(4Q/πv1000)1/2=(4×12.86/π×1.2×1000)1/2=0.108M
因此,可采用DN100焊接钢管作为供水管。即施工现场准备一个消防水箱注满水,如发生火灾用水泵泵送灭火。
本工程生产、消防、生活用水均由市政自来水管引入,现场采用DN100焊接钢管自小区换热站引至施工现场。
第二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设计及平面布置图
2.1 平面布置原则:
本工程为我公司2014年度重点工程之一,因此在施工前,平面布置力求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既定的“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四大目标的实现。
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措施,其目标是通过对老旧住宅区、违法建筑、危旧房屋等进行改造,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本项目位于市区,改造范围包括15个棚户区,总计10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户数为5000户。
二、建设内容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拆除旧住宅:对棚户区内的老旧住宅、违法建筑、危旧房屋等进行拆除,确保安全、高效完成。
2.新建住宅:新建住宅楼和小高层住宅,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3.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还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的新建和升级改造。
4.公共设施建设:新建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学校、医疗设施等公共设施,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1.组织架构本项目施工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现场施工队等主要角色。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和协调,项目总监负责施工进度和质量监督,现场施工队负责具体施工和安全管理。
2.施工总体策划根据项目计划,制定施工总体策划,包括施工目标、工期计划、施工组织、资源调配等。
同时,编制项目施工管理手册,明确各项工作要求和流程。
3.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本项目的重中之重,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队必须配备安全专职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包括施工现场的封闭管理、安全教育培训、事故应急预案等。
4.现场协调本项目涉及的施工场地较大,需要进行合理的现场协调。
施工队应建立现场指挥中心,专门负责现场协调、指挥和安排工作。
5.供应链管理为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应建立稳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包括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物资采购、质量控制等。
同时,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6.质量管理本项目对质量要求较高,施工队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施工工艺、质量验收等方面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设立质量检查组,对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7.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进度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设立进度监控组,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高县来复镇森林所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第1节编制说明1、我公司组织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高县来复镇森林所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图纸设计的要求,并结合有关的技术资料、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条件、工程特点及我公司设备、技术、施工管理水平等诸方面情况编制。
2、本工程在工程质量、进度安排的统一部署原则下,由土建队伍为主线施工,装饰、安装协助土建施工共同完成任务。
3、公司领导层高度重视本次工程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将参加类似工程施工的有关人员聚集一起,形成方案编制专题小组,力求方案重点突击、可操作性、针对性强。
第2节编制依据1、国家及省、市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标准。
2、建筑工程施工操作规程、工艺标准及施工工法。
3、本工程采用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图集:1)工程测量规范GB50226-2016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4)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6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5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6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511)建筑给水排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61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1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收通用规范GB50231-2017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715)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16)建筑基坑(基础)(基础)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51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1004-2015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9)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0-20132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42-20132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2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20122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524)外墙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JGJ-126-20152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2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27)建筑施工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CJ33-201229)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1330)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331)四川省建筑清单工程计价定额工程招投标文件。
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高县来复镇森林所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第1节编制说明1、我公司组织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高县来复镇森林所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图纸设计的要求,并结合有关的技术资料、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条件、工程特点及我公司设备、技术、施工管理水平等诸方面情况编制。
2、本工程在工程质量、进度安排的统一部署原则下,由土建队伍为主线施工,装饰、安装协助土建施工共同完成任务。
3、公司领导层高度重视本次工程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将参加类似工程施工的有关人员聚集一起,形成方案编制专题小组,力求方案重点突击、可操作性、针对性强。
第2节编制依据1、国家及省、市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标准。
2、建筑工程施工操作规程、工艺标准及施工工法。
3、本工程采用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图集:1)工程测量规范GB50226-2016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4)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6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5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6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511)建筑给水排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61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1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收通用规范GB50231-2017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715)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16)建筑基坑(基础)(基础)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51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1004-20151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9)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0-20132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42-20132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2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20122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524)外墙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JGJ-126-20152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2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27)建筑施工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CJ33-201229)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1330)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331)四川省建筑清单工程计价定额工程招投标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一、工程概况
西宁市城西区棚户区综合改造(二期)项目施工一标段至六标段,是根据资格预审文件,并依据我公司历年新建、扩建工程中的施工管理经验,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的。
1、编制依据
1、工程名称: 西宁市城西区棚户区综合改造(二期)项目。
2、建设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
3、建设内容:对辖区1093户楼进行外墙保温、楼梯间不采暖的保温、窗户更换、楼顶防水、单元门更换等进行施工。
4、招标范围:一标段至六标段按照施工图范围内全部工程内容(具体内容以招标清单为准)。
5、计划工期:60日历天。
6、质量要求:合格。
二、工程概述
1、西宁市城西区棚户区综合改造(二期)项目资格预审文件、工程量清单以及施工图纸。
2、 ISO9001质量体系对施工企业的具体要求。
3、我公司的人力资源、技术水平、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
4、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青海地方相关规范、规程。
二、施工技术方案
三、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1.1屋面部分
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1、墙体防潮层除有特殊注明外均设在标高-0.060米处,采用1:2水泥砂浆掺入10%防水剂30厚,要求周围贯通。
2、墙体厚度:外墙为为夹心保温墙(外叶墙为120,内叶墙为240),内墙240(轴线居中),内墙120(轴线居中),120墙每600高设2Ф8拉筋。
3、夹心保温墙:夹心保温层为100厚模塑板。
4、墙体材料:主体采用MU10红砖,一层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二层、三层、六层、跃层采用M10混合混合砌筑, 四至五层采用M7.5混合混合砌筑
5、楼梯间墙保温:(1)、内外侧均抹20厚1:4水泥珍珠岩保温砂浆。
(2)、电表箱后侧先挂钢丝网后抹TS20聚苯颗粒保温。
6、位于外墙的楼板侧边,圈梁、过梁外侧均贴30厚模塑聚苯板保温。
1.1.2装饰部分
1、所有墙面,天棚均为1:1:5混合砂浆中级抹灰20厚。
刮大白两遍。
2、卫生间、厨房地面低于其他地面30厚,并采用98YJ102-P15-44做防水,沿墙上卷200 3、±0.000以下墙体内外侧均采用1:2水泥砂浆掺3%防水剂。
4、立面装饰涂料颜色见效果图,先做样板后定。
1.1.3 楼梯:
1、楼梯踏步、扶手、栏杆做法详见建筑及结构图(扶手高度不得小于0.90米,楼梯水平段长度大于0.5米时,其扶手高度不得小于1.05米,栏杆间距不得大于0.11米)2、楼梯踏步应做护角(用1Ф10筋放于踏步端棱角处)
地面部分:
卫生间地面下降30毫米,并向地漏处找坡1%。
1.1.4门窗部分:
外墙窗密闭。
门窗气密性等级为三级。
西、北侧采用65系列单框三玻平开窗,型材洁面为四空腔,玻璃为双中空玻璃, 东、南侧采用65系列单框三玻平开窗,玻璃为双中空玻璃,型材洁面为三空腔,热镀锌钢衬1.2mm厚,采用橡胶密封条,玻璃采用浮法玻璃。
第二章施工部署
2.1施工总体目标
2.1.1质量目标
本工程将按公司制定的质量管理办法要求,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实现分项工程合格率100%的目标。
2.1.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确保不发生特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率控制在0%以内,创市安全文明工地。
2.1.3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施工工期60日历天。
2.2总体施工程序
根据资格预审文件的有关内容,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流程的一般惯例,结合本工程特点,对本工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进行具体部署。
第一阶段:基础施工,所需工期为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