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 论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真题: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生物试题(三).doc

初中生物真题: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生物试题(三).doc

初中生物真题: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生物试
题(三).doc
一、填空题(共6题)
1.生物的生殖包括两种方式,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生殖,另外一种生殖方式是生殖。

2.被子植物开花后,通过传粉和作用,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3.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含和含的无机盐。

4.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的多样性和的多样性。

5.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动物和动物两大类。

6.制作米酒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二、综合题(共2题)
1. 春暖花开,一棵棵幼苗都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面,尽情地伸展,沐浴着阳光。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植物的幼体是,它是由图中③④⑤⑥组成。

(2)玉米种子具有片子叶,所以玉米属于植物。

(3)玉米种子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 。

2.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下面是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分泌的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2)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

(3)[③]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内”或“外”)分泌腺,它分泌的能调节体内糖的代谢。

-->。

(完整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考试题.docx

(完整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考试题.docx

▽▽▽▽▽▽▽▽▽▽▽▽▽▽▽▽▽▽▽▽▽▽▽▽▽▽▽▽▽▽▽▽▽▽▽▽▽▽▽▽▽▽▽▽▽▽▽▽▽▽▽▽▽▽▽▽▽▽▽▽▽▽▽▽▽▽▽▽▽▽▽▽▽▽▽▽▽▽▽▽▽▽▽▽▽▽▽▽▽▽▽▽▽▽▽▽▽▽▽▽▽▽▽▽▽▽▽▽▽▽▽▽▽▽▽▽▽▽▽▽▽▽▽▽▽▽姓名班级考号▽▽▽▽▽▽▽▽▽▽▽▽▽▽▽▽▽▽▽▽▽▽▽▽▽▽▽▽▽▽▽▽▽▽▽▽▽▽▽▽▽▽▽▽▽▽▽▽▽▽▽▽▽▽▽▽▽▽▽▽▽▽▽▽▽▽▽▽▽▽▽▽▽▽▽▽▽▽▽▽▽▽▽▽▽▽▽▽▽▽▽▽▽▽▽▽▽▽▽▽▽▽▽▽▽▽▽▽▽▽▽▽▽▽▽▽▽▽▽▽▽▽▽▽▽▽▽▽▽▽▽▽▽▽▽▽▽▽▽▽▽▽▽▽生物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5 分)装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和的一门学科。

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

2、根据近年来生物教学改革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的视角,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分为型、问答型、学导型、型、订型五种类型。

3、生物课程标括、、四部分。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包思维、、等。

8、课程目标是思维、思维实现评价的目标和功能。

教师应注意第1页(共14页)线评价和评价相结合,评价和评价相结合。

5、学习、学习、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也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

6、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和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价值,彼此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7、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思维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所有初中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

第 2 页(共 14 页)9、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 1 、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的,即、和。

()10、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①概念②原理③规律④方法。

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和科学习惯,它包括、、②③④和四个方面。

2014新课标全国i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4新课标全国i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4新课标全国i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 线粒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 细胞核是细胞内储存遗传信息的场所D. 内质网是细胞内合成糖类的场所答案:A、C2.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答案:A3. 下列关于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C. 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D.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答案:D4.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5.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 细胞分化是细胞分裂的结果C. 细胞分化是细胞死亡的过程D. 细胞分化是细胞衰老的过程答案:A6.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在于:A.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B. 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死亡C.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由基因控制的D.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答案:A、B7.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 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B. 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C.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 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答案:B、C8.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B.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C. 基因突变是基因数量的改变D.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答案:C9.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B.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体和非整倍体C. 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D. 染色体变异可以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答案:A、B、D1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B.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D. 生物进化是无方向的随机过程答案:D1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封闭的D.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是相互独立的答案:A、B12. 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错误的是:A. 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 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数量没有影响D. 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反映种群的发展趋势答案:C13.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描述,正确的是:A. 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 群落演替是不可逆的过程C. 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形成顶级群落D. 群落演替是生物群落数量的增加答案:A、C14.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是维护人类的利益D.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答案:C15.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B. 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病C.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引起的遗传病D. 所有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的答案:A、B、C16.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描述。

2014初中生物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4初中生物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自测(二)生物试题1.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生活实例搭配不当的是()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3.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多功能干细胞(ips),利用多功能干细胞可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据此下列分析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a表示的是分化过程B.图中各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均相同C.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D.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5.将一棵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透气但不透光的黑纸将1处正反两面遮住(如图),然后将植株移到阳光下。

数小时后,将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加数滴碘液。

下列选项错误是( )A.1处颜色不变蓝,原因是不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B.3处颜色不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C.用不透光的黑纸把1处从正反两面遮住,是为了与2处对照D.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氧气6.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A.适当增加光照时间B.尽量保持温室内温度平衡,避免忽冷忽热C.适时除草、松土、施肥D.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7.某同学利用蚕豆叶练习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错误操作是()A.切取叶片带主叶脉的中间部位夹在支持物中B.用沾水的刀片向自己身体方向连续水平斜向拉切C.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左眼在目镜上观察D.挑选最薄且叶片横切面较完整的材料制成临时切片8.中考第一天,妈妈为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鲫鱼、麻辣鸡丝、黑椒杏鲍菇。

全国新课标卷2(生物试题和答案)

全国新课标卷2(生物试题和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2(生物试题和答案)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生物水平测试(10)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C.二者所含的基因组不同 B.二者合成特定的蛋白质不同 D.二者核 DNA 的复制方式不同)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 a、b、c、d、 e 和 f 组(每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 6 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 b 组的高 B.浸泡导致 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 b 组的 C.a 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 ATP1/ 9大于 b 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 之间 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 RNA 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素体中均可发生 DNA 的复制 C.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链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 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 ATP 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29、(10 分)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最新资料推荐------------------------------------------------------ (1)当 CO2 浓度为 a 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CO2 浓度在 a~b 之间时,曲线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 CO2 浓度的增加高而增高。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生物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探究式研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人和生物圈的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目标。

4、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有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研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生物教材编写的依据是生物课程标准。

6、生物课程资源包括学校教学设备、学校图书馆、学生的生活经验、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

7、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9、“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属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主题下的具体内容标准。

10、使用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研究目标中应用水平的要求。

让学生基于日常生活和观察,提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和土壤等。

接着,设计实验并收集数据和资料,总结出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对于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假设;2.能否使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对照实验的设计;3.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并有步骤地进行实验;4.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5.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6.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7.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8.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9.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他能力也应给予恰当的评价。

以下是一节关于“生物的特征”的课程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课程目标: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细胞结构、自我调节、遗传信息、能量转换和适应环境等方面。

2.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术语和概念。

3.发展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三套)含答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三套)含答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一)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2.科学探究探究是生物科学的本质特征。

通过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国家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4.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

5.生物课程标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6.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生物课程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

7.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

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ABC)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9.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A)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10.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B)。

2014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4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4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2014年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种间关系是指()。

A. 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关系B. 体积最小的物种如酵母菌与体积最大的动物如鲸鱼的关系C. 不同物种之间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D. 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关系2. 下列说法不属于地球村发展规律的是()。

A. 交通与通信迅速发展,使世界更加联系紧密B. 出现各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C. 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D. 发达国家人均资源消耗量大大增加3. 下列关于生态规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态规划是目标、任务和保护的方法B. 生态规划是行动和结果C. 促使人们尽可能多地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并乐于维护这种生活方式,从而稳定人口增长D. 生态规划的内容:保护基因资源、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生境多样性、生物防治、废弃物利用4. 地球上生物圈层次中,下列关于生物群落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多种同生境条件下的多种物种所组成,它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B. 它是由多种生物个体共同组成而成的C. 这是由生物个体们为了适应环境而呈现的一个形态D. 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它们与环境物质之间存在着永久的物质供给与能量的传递5. 那个嫩绿的环保标志是()。

A. 风车造型B. 树叶造型C. 国际环保标志D. 狮子造型二、非选择题1. 简答题(1)请简答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组成。

(2)请简述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3)请解释生物群落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解答题(1)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2)请阐述生态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C5. C二、非选择题1. 简答题(1)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类群、生物个体、环境因子四个组成部分组成。

生物群落是由多种同生境条件下的多种物种所组成,它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生物类群是具有相同生物学特性的种群的总称。

生物个体是构成生物群落最基本的单位,它指的是同种生物在一定时期中的个体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论测
试题
学校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和
的一门学科。

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

2、根据近年来生物教学改革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的视角,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分为 型、问答型、学导型、 型、
型五种类型。

3、生物课程标准包
括 、 、 、 四部分。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实现评价的目标和功能。

教师应注意
评价和 评价相结合, 评价和 评价相结合。

5、 学习、 学习、 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也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

6、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学习和 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价值,彼此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7、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 思维、 思
维、 思维和 思维等。

8、课程目标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所有初中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

9、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即 、
和 。

10、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它包括 、 、 和 四个方面。

11、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通常涉
及: 、 、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
的 ,激励 和改进教师教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 )
①概念②原理③规律④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生物实验体验教学模式的特征有( )。

①确定主题,创设情境;②协作学习,操作实验;③分析总结,综合评价。

④独立探索,设计实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学生物学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活动,根据学生主体参与程度和教师主导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下面不属这一分类方式的是(
)。

A、体验式探究
B、引导式探究
C、自主式探究
D、结果式探究
4、教学模式的要素有:教学理论、( )、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实施条件。

A、教学方法
B、教学手段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式
5、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和形式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纸笔测验②实作评价③作业评价④成长记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选项中不是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的是( )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7、( )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A、科学探究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8、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利用的模式是( )
A、“实践-体验”式
B、“问题-探究”式
C、“情境-陶冶”式D“功能—情景”式
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C、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
D、倡导探究性学习
10、下面对规范的教学目标的要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
B、教学目标的要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其表述应使用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行为动词
C、教学目标应说明行为条件
D、教学目标应明确表现程度
三、简答题(29分)
1、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什么?(5分)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什么?(5分)
3、自然科学主要由四个维度构成,它们是什么?(4分)
4、探究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什么特征?(4分)
5、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应包含哪几个特点?(5分)
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分)
四、问答题(16分)
“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可以从哪几个层面来理解?(16分)
生物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基础
2、讲授型、合作型、探究型
3、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4、终结性、形成性、定量、定性
5、自主、探究性、合作
6、接受、探究
7、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批判性、发散性
8、课程标准
9、假设、观察、实验
10、好奇心、诚实、合作、创造力
1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2、过程和结果、学生学习
二、选择题
1、A
2、D
3、D
4、C
5、A
6、C
7、A
8、D
9、B 10、A
三、简答题
1、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什么?
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
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和交流
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什么?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体现本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
应当将学生活动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选取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3、自然科学主要由四个维度构成,它们是什么?
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
科学是一套研究的方法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
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4、探究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什么特征?
探究是一种能动的过程
探究是一种有多侧面和活动
探究旨在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
探究要求师生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
5、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应包含哪几个特
点?
教学目标重在培养能力
教学策略重在提倡开放性
教学内容重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重在加强实践
教学手段重在实现现代化
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依据教学目标
兼顾多重目标
采用多元方法
进行多次评价
重视反应过程
善用评价结果
四、问答题
1、“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可以从哪几个层面来理解?
面向全体学生首先是要让所有学生达到课标要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理解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要有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或目标
合作学习过程中人人承担责任并相互依存
要注重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提高
采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
合作学习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习任务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