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_通过激素的调节

激素名称 生 长 激 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 岛 素
分泌腺体 垂 垂 垂 体 体 体
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 骨的生长。 骨的生长。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性腺生长发育, 促进性腺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 成和分泌。 成和分泌。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 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 血糖合成为糖元, 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 为葡萄糖 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 细胞的生成, 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 性征; 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 的性周期。 的性周期。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 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注入 注入
狗上段小肠肠腔 狗 的 血 液 中
结果 结果
胰腺分泌胰液
胰腺不分泌胰液
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 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 注入 已切除神经的狗 结果 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 稀盐酸 上段小肠肠腔 沃泰默的解释: 沃泰默的解释:
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是一个十分 顽固的神经反射。 顽固的神经反射。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腺体类别
导
管
分泌物输送 方式
内分泌腺
无导管 有导管
直接进入腺体 内的毛细血管 通过导管排出
第二节 通过的激素调节知识总结

第二节激素调节【实验——促胰液素的发现、激素调节的概念】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腺体按照有无导管可分为(例如:唾液腺、汗腺、肝脏)和(例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注意:胰腺既有内分泌功能也有外分泌功能(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注意:实验中是分泌的促胰液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含量低、效果显著②:扩散到体液中,血液运输,临床上常的抽血检查③:可以运输到全身,但只对靶器官靶细胞起作用①靶器官、靶细胞含义: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②作用机理:因为靶器官、靶细胞上含有能和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当激素与之结合后,引起细胞代谢速率的改变,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③激素对靶器官靶细胞的作用范围有大有小,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
注意: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作为信号分子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会被灭活,体内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人体体内的激素】1、下丘脑: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促进新陈代谢(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4、肾上腺:激素,增加心输出量,使血糖升高,舒张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平滑肌5、胸腺:激素6、胰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和分泌的胰岛素(唯一降低血糖)7、性腺:激素注意:【实例】反馈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水盐平衡的调节一、血糖的平衡调节:1、血糖来源和去路:“三来”——食物吸收(主要)、肝糖原(区别于肌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肝糖原好人肌糖原、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2、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1)胰高血糖素①内分泌细脆:胰岛细胞。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激素的作用和本质2、血糖平衡的调节(2)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反馈调节3*“+靶器官为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全身细胞;反馈使体内的激素含量不至于过高4课堂巩固: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B.激素是由各种体细胞分泌的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D.有的激素是蛋白质2.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3.下列各组激素,由同一种内泌腺分泌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C.雄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4.下列有关血糖来源和去向,以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5.某同学没吃早饭,到上午第4节课时,下列有关他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 B.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6.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7.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性激素 D.葡萄糖8.当人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时,不会..明显升高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9.在切除甲状腺10天后,物质代谢能力下降的老鼠的血液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激素是A.胰岛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生长素 D.甲状腺激素10.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 .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 .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1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课件(共37张PPT)_2[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课件(共37张PPT)_2[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d585989581b6bd97e19ea36.png)
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
❖分泌过盛时-- 新陈代谢率增高,消 瘦、血压高、心搏 快、情绪激动、有颤 抖等症状,表现为甲 亢。另眼球凸出, 称凸眼症。
第二性征
• 刚刚出生的婴儿,从生殖器外形就能识别是男还 是女,这就是两性之间不相同的特征,称第一性征。 到了成年,男女在身体外形上的性别差异是显著 的。这种差异是从青春期开始逐步形成,就称为 第二性征。例如,男性高大的身躯,粗壮的肌肉, 突出的喉头,低沉的声音以及长出胡须,汗毛加 重等特点。女性皮肤细腻,声调高细等特点.第二 性征是由于性激素的作用而发生改变的。
激素调节的实例
•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课本P25 • 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作用为主。 降糖:胰岛素 升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
激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
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调节过程:
•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腺分泌胰液
结论:胰腺分泌胰液,确实受化学物质的调 节控制
这两个实验都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这两个实验都遵循实验的科学原则:设置对照实验和操 控单因子变量。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 CO2 、 组织胺)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 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包括激素调节 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 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具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 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 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能被特定激素作用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主要有胰岛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TRH 垂体――→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2)实验验证过程: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线]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1)含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调节过程[据图填空](1)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乙:促甲状腺激素(TSH)。
(3)作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调节方式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4.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2)在血糖含量低的情况下,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转化为血糖(×)(3)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的分解(×)(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5)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6)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可以是垂体(√)(7)激素一般对所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一定的特异性(√)(8)甲状腺激素可为细胞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新陈代谢(×)2.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解析:选B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由卵巢等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甲状腺和垂体分泌。
第二章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人体中血糖的去向 正常情况下) (正常情况下)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2: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 超过40km、历时2 40km 超过40km、历时2h以 上的极限运动, 上的极限运动,运动 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 300g糖类。血糖(血 300g糖类。血糖( 液中的葡萄糖) 液中的葡萄糖)可以 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 耗的糖类。 耗的糖类。正常人全 身的血量大约为5 身的血量大约为5L。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激素调节的概念 激素调节的概念
1.概 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分泌促甲状 腺激素释放 下丘脑 激素等
分泌甲状腺 激素等
外分泌腺
导 管
血 管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1:
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 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 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 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 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总结 血糖 0.8~1. 2g/L
作 用 促进糖类氧化分解、 促进糖类氧化分解、合 成糖原、 成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 些氨基酸
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A 胰岛A 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 作用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 平升高。 平升高。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问题探讨: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 km、历时2 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 g糖类。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 g/L(80-120 mg/dL),全身的血量大约为5 L。
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讨论: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含量下降吗?为什么?本节聚焦:1. 激素的发现过程带给你什么启示?2. 血糖的平衡是怎样维持的。
激素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什么作用?3. 激素的分泌是怎样调节的?4. 激素调节有什么特点?人和动物体内血糖的含量,体液的pH、温度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等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在变化中又可以维持相对稳定。
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复杂的调节实现的。
激素调节的发现在20世纪之前,“激素(hormone)”这一概念还没有被提出,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在这种情况下,探寻其他的调节方式,就意味着向权威观点提出挑战,而这需要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这是一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的故事。
1.囿于定论的沃泰默胰腺能分泌胰液。
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
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在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法国学者沃泰默(Wertherimer)通过实验发现: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发现这样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他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你同意他的解释吗?2.另辟蹊径的斯他林和贝利斯英国科学家斯他林(E. H. Staling, 1866-1927)和贝利斯(W. M. Bayliss,1860-1924)读了沃泰默的论文,却大胆地作出另一种假设:这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考点解读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考点解读知识一、激素调节的发现、作用特点一、促胰液素的发现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1)沃泰默的实验假设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2 )实验过程汴入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肠腔--------- > 胰液分泌注入稀盐酸血液------- 胰液不分泌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 ——-胰液分泌(3 )实验结论将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引起胰液分泌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4 )实验讨论①实验过程中利用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模拟人体胃酸流入小肠,对小肠上皮细胞形成刺激。
②沃泰默的实验中设置了两个对照: a.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目的是排除胰液的分泌是由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胃酸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运输到胰腺,直接刺激胰腺而引起的这种可能性; b.去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设置的目的是想证明胰液分泌的原因是由于胰腺接受了由神经传来的由小肠受胃酸刺激而产生的兴奋的作用。
但是该对照实验没有出现沃泰默所设想的结果。
由于他缺乏质疑,没有进一步大胆假设,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2.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1 )实验假设胰液的分泌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一一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化学物质,进入血液,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 )实验过程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将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 观察:胰腺分泌胰液(3 )实验结论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
(4 )实验讨论该实验的对照是沃泰默所做的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促胰液素发现的意义:导致激素调节的发现。
二、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三、作用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却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问题 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作出假设 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受盐酸刺激,小肠黏膜 产生一种化学物质,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实验步骤 小肠黏膜+稀 磨碎 和现象 盐酸+砂子
提取液 注入 狗的血液中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 注入 狗的血液中 结果 不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得出结论 支持假设,胰液的分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
分泌 部位
垂体
垂体
垂体
催乳素 垂体
生长
垂体
激素
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 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 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调控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 的生长;参与糖类、脂质、蛋白质代谢
实验步骤
注入
和现象 ①稀盐酸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
结果
分泌胰液
注入
②稀盐酸
狗的血液中
结果
不分泌胰液
注入
③稀盐酸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
结果
分泌胰液
(切除神经只留血管)
得出结论 假设成立,胰液的分泌是靠神经调节的
解释 实验没做好。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小肠 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激素调节的发现 斯他林、贝利斯实验
分泌甲状腺 激素等
甲状腺
胸腺 分泌胸腺
激素等
胰腺中的胰岛
其中的胰岛分 泌胰岛素和胰 高血糖素等
下丘脑
神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经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胰 岛
肾上腺髓质
2、人体内的一些主要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激素 名称
促甲状腺 激素释放 激素
促性腺激 素释放激 素
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 释放激素
❖内分泌腺:腺体内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
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如垂 体、甲状腺、胸腺、胰岛等。
导血 管管
分泌促甲状 腺激素释放
激素等
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
垂体
分泌生长激 促性腺激素 素、促甲状
腺激素等
肾上腺
分泌肾上 腺素等
分泌雌性 卵巢
激素等
分泌雄性激 素等
睾丸
比如,对“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这 一问题,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 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 泌胰液。
19世纪的学 术界普遍认为, 胃酸刺激小肠的 神经,神经将兴 奋传给胰腺,使 胰腺分泌胰液。
激素调节的发现 沃泰默实验
提出问题 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作出假设 胃酸刺激小肠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其分泌胰液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 神经调节
控制 影响
❖ 体液调节
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
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问题探讨:马拉松长跑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案例:促胰液素的发现 自学课本23-24页【资料分析】
胰腺 分泌胰液 注入小肠 消化食物
➢ 学术背景:
在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 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胰液分泌量 增加 增加
大量增加
不增加
实验
处理方法
胰液分泌量
① 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增加
②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 十二指肠中
增加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从另一些动物的 ③ 胃中取出少量部分被消化了的向胰腺的所有神经,把一些相同成分 的食物不经过胃而直接引入十二指肠中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二)激素调节的概念
概 念 P24
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 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
方式——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 这就是激素调节。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人体内腺体
❖外分泌腺:腺体内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 如消化腺、汗腺、皮脂腺。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 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 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 腺分泌胰液
成果 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
促胰液素发现史中的实验设计
探究者
沃泰默
斯他林、贝利斯
实验假设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胰腺分泌胰液受化学 物质的调节控制
①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 将小肠黏膜与稀盐酸
肠腔内
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
实验步骤 ②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 取液注入同一条已切
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 去一段小肠的狗的静
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实验动物 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
处理方法
① 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②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 十二指肠中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从另一些动物的 ③ 胃中取出少量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导入十
二指肠中
④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把一些相同成分 的食物不经过胃而直接引入十二指肠中
分泌 部位
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
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利尿 激素
下丘脑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
从而减少尿量
垂体后叶释放
2、人体内的一些主要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激素 名称
促甲状 腺激素
促性腺 激素
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
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
脉内
①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现象 ②胰腺不分泌胰液
胰腺分泌胰液
③胰腺仍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胰腺分泌胰液确实受 化学物质的调节控制
实验变量和对照分析 ①斯他林、贝利斯与沃泰默的第2 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 小肠黏膜中含有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即促胰液素。 ②沃泰默的第1、3 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 受神经调节的控制,所以沃泰默的解释是错误的。 ③沃泰默的第1、2、3 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稀盐酸对胰 腺分泌胰液不起直接作用,小肠黏膜的存在对胰腺分泌胰液发 挥直接作用。
不增加
A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B.胃内消化的食物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C.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盐酸 D.胃酸刺激神经,使胰腺分泌量增加
二、体 液 调 节
(一)概念:
激素等化学物质(如 CO2 、H+、 组织胺等)通过体液的传送的方式对 生命活动所进行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