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读后感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佛说:“一花一世界”。
我说:“一书一世界,一人一世界。
”轻轻翻开北京特级教师李烈校长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这本书,细细品读,慢慢走进了李校长的世界,和她一起感受心灵的成长,思想的蜕变,和她一起倾听课堂的对话,教师的心声,和她一起寻求教育的目标,探索教育的真谛。
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我选中了北京特级教师李烈所著《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
之所以捧起这本书,是因为几年前读了她的一本书《我教小学数学》,让我对这位名师有了初步的了解,想从书中进一步了解她成长的经历。
生活中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命的厚度。
李烈因为拥有了爱,而使她的生命显得如此厚重;因为付出了爱,而使她的生命显得如此绚丽。
书中,她以“用生命书写爱的信念、”“让爱洒满儿童的心田”、“‘以爱育爱’成就办学理念”、“在爱的分享中体现生命价值”“让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拓展”、“成长诠释爱的真谛”为题,记述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原汁原味的事例和感悟。
在她诸多的教育理念中,印象最深的是“爱心育人,首先要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决定成败。
”也就是说,她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其实就是细节教育。
爱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点点滴滴的细节。
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细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爱的语言、爱的表达。
对学生她提出了“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注视孩子的眼睛,抚摸孩子的脑子”、“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出错的权力”等一系列细节教育。
为了让老师每天都快乐起来,她先后提出了“快乐加减法”、“角色复位”、“适合学说”、“扬长意识”和“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统一学说”等。
她倡导老师要学会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式、调节心态、调节期望值,让生命在天空中自由快乐的飞翔。
在整本书中,李烈校长诠释着这样的一种信念:“爱是教育的核心,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
”她娓娓道来的爱如同一股暖流充盈满身,成了一条温暖的河,流向我内心深处。
读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

读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爱的底色——读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封面浅灰和浅粉各占一半。
粉色中,朦胧显出李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画面。
封底全是粉色,书名是《给生命涂上爱的颜色》。
莫非,“爱的底色”就是这淡淡、柔柔、暖暖的粉色?“女人就是女人,永远不要太男性化。
”这是李老师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作嘉宾时被邀而写的一句话——着实令记者吃了一惊。
的确,这决不是镜头前的作秀。
她给自己生活中的定位就是如此——做一个女人,一个好女人,并期望所爱的男人能够多给一点呵护,给爱的小舟构筑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
爱美,爱生活是女人的天性。
她告诉我,自己很喜欢森林的深沉,草地的宁静。
书中的插图还真有几幅李老师置身大自然的照片——的确,“自然”最美。
尤其是,封底中掩映在粉色中的李烈也成了粉色。
粉色的她恬静、文雅、安逸,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有品头儿的女人。
这次亲密接触,更感觉是一个真实的、可爱的女人。
从衣着到发型到化妆品……就连睡衣也是那么有女人味儿。
爱打扮的她庄重而不媚俗,时尚而不浮夸。
我见过好多成功的女士,那是用自己作为女人应该享有的时间和条件换来的——疲惫不堪,甚至蓬头垢面。
家庭顾不了,丈夫和孩子感受不到妻子的体贴和母亲的爱抚。
我也是一个爱美的女人——也许这点和我相同吧。
所以,我特别喜欢她的这种生命状态。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女人真正的生活。
因此,女人就是女人,可以具有男人的气魄和胸怀,但绝对不是男人化。
爱美,也爱丈夫和爱孩子——“在生活中,我不仅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而且要做一个能用‘爱的眼光’选择伴侣的人,并且要在相互激励中享受爱情的温暖和快乐。
”丈夫大她八岁。
在许多场合只要条件允许,她绝对不掩饰对丈夫的感情和深深的依恋。
《在情感上做出爱的选择》中毫不掩饰自己对丈夫的爱。
我相信,一个值得女人爱的一定是优秀的男人。
曾经两人在一个单位工作,这就自然而然理解支持李老师的事业。
正如李老师所说,他看似不求上进,外表冷漠却有善良美好的心。
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

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这是一句动人的话语。
读书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还能够给生命涂上一层美好的底色——爱的底色。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喜欢读书,在不断的阅读中不断体会到“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的真谛。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这句话的感悟。
读书是一种探索,正如人类文明从懵懂走向文明的进程一样,不懈的探索是推动进步的源动力。
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作者的笔下世界,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有一本书深深地影响了我——《夏洛的网》。
这是一部讲述一只小猪和一只蜘蛛之间的友情的童话,这是一本充满爱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小猪自认为注定了要成为人类食用的肉,蜘蛛夏洛却在它身上纺了一张没有瑕疵的网,帮助小猪逃过一劫。
小猪和蜘蛛之间的友情,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爱的伟大。
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不分种族,不分身份,不分阶层,它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灵。
读书也是一种享受,能够在思绪的空间里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心灵的愉悦。
在自然风光优美的校园,我更是享受着在阳光下、在草地上、在大树下阅读的快乐。
这种享受不仅来自书中所描述的历史风情、文化习惯、情感生活,更来自阅读的时空感。
“读书有时花一整天,纯为了哪怕把一次心情的跌宕得以还原……读书如同坐过山车,快乐到点到为止,难过时则能暂别人世罢。
”这句话说得很好,读书就是这种快乐和在人生跌宕时的慰藉。
读书也是一种滋养,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基础,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
我曾经阅读过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故事新编》,他在小说中描述了人间冷暖、人性崩溃的场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严酷,有时候他的文字是刻意的创伤。
虽然有时候读完他的小说,心里很痛苦,但这却是一种滋养。
这种滋养是一种积淀,是一种品味,是一段经历。
读书也是一种宽容,它能够承载和包容人类复杂的情感世界,涵盖人生的所有轮廓。
有一本书给了我这样的感受——《我与地坛》。
在书中,作者描述了她多年来与京城神秘、艳丽、纯净的地坛建筑之间的感情,靠着对地坛的疯狂追寻,她愈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和丰盈。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读后感

爱心孕育生命-----《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读后感霍艳爱不是叱咤风云的雷鸣,爱是润物细无声的琼露;虽点点滴滴,却在感悟和改变着一个个生命。
李烈女士在《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中给我们说出了一个爱心孕育生命的真理。
本书中她给我们娓娓诠释了一条理念:“生命书写爱的教育”、“让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拓展”、“成长诠释爱的教育”等为题,利用生活中原滋原味的事例感悟着拜读的每一个人,让她的爱心如同股股暖流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流向我们的心扉,冲刷着我们的灵魂,涤荡着我们的头脑。
作为一名教师,我繁忙地演绎着老师的各项工作: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探讨问题,忙忙碌碌,成绩平平,很少去考虑学生的心理,分析他们的思想.直到李烈女士的“快乐生命说”---容言、容人、容事,引起我太多的思考。
生活中内在外在的各种因素,纷繁复杂的生活环境,很少人能做到置之若无。
而她却告诉我们要做到容言、容人、容事,对外界付之一笑,泰然处之。
这就用态度控制了生命的厚度,使生命显得丰润而厚重!即使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爱似空气,每天弥漫在我们身边,融入每个人的生命。
生命中没有爱,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干涸的禾苗没有雨露一样,人世间唯有爱才能给生命带来生机和希望。
李烈女士给我们诠释的爱心教育,使我感慨颇深。
爱是奔涌的热血,爱是跳跃的心灵,一个个不经意的细节都能给孩子不同的感受,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目光,一个微笑……这些毫不费力的肢体语言都能给孩子不同的鼓励和感悟!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应该吝啬我们的微笑和举措,应用不同的方式释放我们的爱,用真诚的爱去改变孩子的性情和生命,给个个鲜活的生命涂上厚重的底色,放飞这些精灵,让他们在宇宙中自由快乐的韵动!读后感驻马店市第三小学霍艳。
学习“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心得体会 (3)

学习“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心得体会裕丰园小学:杨阿婷2012年的金秋,我有幸来到了咱们这所教学氛围浓厚、学校管理正规的新学校。
面对新的学生,让我心中充满了挑战与欣喜。
尤其是学习了“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智慧”一文之后,我深深的感到,要当好一名新时期的小学教师,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因此,我觉得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的优秀教师。
一、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古语有言:“活到老,学到老”。
我们应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覆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接触外界获得知识面的扩大,原有的文化知识和教学技能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
复杂多变、快速发展的社会,也会有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侯校长所列举的10类学生甚至还有更多。
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不断变化的教材及教学目标,汲取新的教育理念,有怎样的教育理念才有怎样的教学设计。
学习关于孩子心理、孩子个性、孩子早恋等关于孩子的知识,是自己的教学及管理做到有的放矢,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抓住每一个时机和场合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校内外老师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通过各种渠道,集百家所长,不断充实自己。
只有如此,才能使自身得以发展,才能成为学习型教师。
二、在探索中研究学生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不应该一概而论,而是应该多深入的去探索、去研究学生,遇到问题多想几个为什么。
比如面对一个学习障碍生,我们通常认为是他还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会努力学习,而且一定能学好。
但实际上很多学生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口头上知道,而且心里也很明白。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智力类型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难到底在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信心。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作者:张丽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4期工作很多年,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尽管工作很辛苦,但我感觉我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作为班主任我认为用爱心和真诚对待我们的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的每一天都能过得更加精彩,让他们深切体会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意义是最重要的。
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师爱为魂——用爱心做桥梁架起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爱的教育》上的话。
也是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
作为班主任我更是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自信不足或者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
他们是心理非常脆弱的孩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学会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我们班有个学生,这个孩子在智力方面很聪明,但是性格有些古怪,容易对周围的一切有敌对情绪。
我了解到他主要是因为家庭的原因,爸爸妈妈很早离异,从小跟着奶奶过,爸妈从不不过问他的生活,在村子里经常受人嘲笑与欺负。
平时一有摩擦,情绪便会非常激动,动不动就拿凳子等东西打人,在高一上学期曾经三次和同学大打出手,原因都是嫌同学看不起他,其实他的这些行为主要是自我保护的表现,每次和他谈话在他的眼中都能看到他渴望被尊重的渴求。
所以我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关心他,多与其谈心,给他讲人生的道理,给他讲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和担当,逐渐地他的心扉也打开了。
家里有什么事情他也与我讲了。
他的愤世情绪在我这里也得到了缓解。
同时我还教育他要学会感恩。
要与其他同学多沟通,在处理问题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逐渐地他的人际关系也改善了。
他眼中愤世的目光也变得柔和了。
平时也变得很积极乐观了。
最主要的是他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高考成绩是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为他今后的人生启开了另一扇门。
二、学高为师——用专业知识做盾牌成为学生信赖的保障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让学生佩服的班主任,首先要让学生佩服和喜欢自己的任教学科。
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

让“爱”撒满孩子们的心田----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安康市第一小学靳海英寒假之余,我总在想,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但是怎么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走进他们,让他们在学校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想我该看看书,给自己充充电了。
假期里,有幸拜读了李烈女士所著《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真是获益非浅,我似乎也在书中寻找到了答案了。
在这本书中,她以“用生命书写爱的信念、”“让爱洒满儿童的心田”、“‘以爱育爱’成就办学理念”、“在爱的分享中体现生命价值”“让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拓展”、“成长诠释爱的真谛”为题,记述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原汁原味的事例和感悟。
整本书中,李烈校长诠释着这样的一种信念:“爱是教育的核心,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
”她娓娓道来的爱如同一股暖流充盈满身,成了一条温暖的河,流向我内心深处。
初读这本书时,我就在想,我同样是一名教师,为什么我却总是有很多对学生的不满意呢?远远没有体会到做老师的那一份快乐,体会到的只是“学生有我操不完的心”,有时候甚至感觉很累。
读了李老师的这本书以后,心中才豁然开朗,“疙瘩”也解开了许多。
甚至是看着看着就回忆起我跟同学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心里暖烘烘的,甚至有一点感动。
李老师的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必须要心中装满爱。
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都是小孩子,他们有情有意,有优点有缺点。
尽管有些学生有时是很“气人”,但是我们也要想到毕竟他们的自制力差,是他们管不住自己,这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不必“当面锣对面鼓”的和他们发脾气,只要积极地沟通,以“真诚”为基础,努力通过行为的感染、情感的迁移、教育的智慧,唤起学生爱的共鸣,最终教会学生理解爱、主动体验爱、自觉付出爱。
相信这份“真诚”就会让你卸掉身上沉重的“盔甲”,并以自己的爱育出学生的爱,但“爱”也是需要能力、需要智慧、需要艺术的。
“爱”是“无私”的,但决不等于“迁就”;“爱”是严格的,但要“严之有理”、“严之有度”、“严之有爱”。
爱的底色

爱的底色——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这本书有一个温暖的书名,有别于以往的教育教学专著,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女士。
书中,她以“用生命书写爱的信念、”“让爱洒满儿童的心田”、“…以爱育爱‟成就办学理念”、“在爱的分享中体现生命价值”“让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拓展”、“成长诠释爱的真谛”为题,记述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原汁原味的事例和感悟。
在整本书中,李烈校长诠释着这样的一种信念:“爱是教育的核心,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
”她娓娓道来的爱如同一股暖流充盈满身,成了一条温暖的河,流向我的心灵深处。
欣赏她的“快乐生命学说”——容言,容人,容事。
不管你是一位成功人士还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人,都要做到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李校长的“快乐生命学说”。
在一起工作,生活,就要能容言,容人,容事。
不要被别人的“满腹牢骚”所烦恼,积极的面对,思考解决的办法,生活就会一定很快乐。
想必,这就是一位成功女性比他人更快乐的原因吧!生活中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命的宽度。
李烈校长因为拥有了爱,而使她的生命显得如此厚重;因为付出了爱,而使她的生命显得如此绚丽。
在她诸多的教育理念中,印象最深的是“爱心育人,首先要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决定成败。
”也就是说,她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其实就是细节教育。
爱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点点滴滴的细节。
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细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爱的语言、爱的表达。
对学生她提出了“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注视孩子的眼睛,抚摸孩子的脑子”、“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出错的权力”等一系列细节教育。
为了让老师每天都快乐起来,她先后提出了“快乐加减法”、“角色复位”、“适合学说”、“扬长意识”和“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统一学说”等,她倡导老师要学会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式、调节心态、调节期望值,让生命在天空中自由快乐的飞翔。
下面就简要介绍几点本书有关以爱育爱教学原则:平等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读后感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促使我买下这本书的是好奇心,教育专着读后感——爱的底色。
因为这本书有一个温暖的书名,有别于以往的教育教学专着,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它的内容是不是也有别于以往的教育教学专着呢?
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女士。
书中,她以用生命书写爱的信念、让爱洒满儿童的心田、‘以爱育爱’成就办学理念、在爱的分享中体现生命价值让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拓展、成长诠释爱的真谛为题,记述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原汁原味的事例和感悟。
在整本书中,李烈校长诠释着这样的一种信念:爱是教育的核心,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
她娓娓道来的爱如同一股暖流充盈满身,成了一条温暖的河,流向我内心深处。
欣赏她的快乐生命学说——容言,容人,容事。
不管你是一位成功人士还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人,都要做到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李校长的快乐生命学说。
在一起工作,生活,就要能容言,容
人,容事。
不要被别人的满腹牢骚所烦恼,积极的面对,思考解决的办法,生活就会一定很快乐。
想必,这就是一位成功女性比他人更快乐的原因吧!
生活中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命的’宽度。
李烈校长因为拥有了爱,而使她的生命显得如此厚重;因为付出了爱,而使她的生命显得如此绚丽。
在她诸多的教育理念中,印象最深的是爱心育人,首先要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决定成败。
也就是说,她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其实就是细节教育。
爱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点点滴滴的细节。
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细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爱的语言、爱的表达。
对学生她提出了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注视孩子的眼睛,抚摸孩子的脑子、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出错的权力等一系列细节教育。
为了让老师每天都快乐起来,她先后提出了快乐加减法、角色复位、适合学说、扬长意识和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统一学说等,读后感《教育专着读后感——爱的底色》。
她倡导老师要学会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式、调节心态、调节期望值,让生命在天空中自由快乐的飞翔。
下面就简要介绍几点本书有关以爱育爱教学原则:
平等原则。
尊重学生,公正的真诚的朋友般的接纳每个孩子,平等地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老师期待的目光里。
差异原则。
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努力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激励原则。
要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与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到爱,在这中爱的情感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无错原则。
适度宽容学生在求知和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重在因势利导,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加以改正。
交互原则。
理解学生,善于和学生沟通,要蹲下来和孩子讲话,用一颗童心和学生经常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并且根据孩子的要求和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育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爱—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人世间最动人的字眼,人世间最伟大的字眼,它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我愿当一名充满爱心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携爱而行,诠释爱的意义,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在孩子心中播洒爱的阳光。
最后,我想借用李烈老师的一段工作感言作为结尾,也以此与大家共勉之:教师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职业,不仅是事业,还是我们生命的收获:收获成功的幸福;收获发展的喜悦;收获生命的价值;收获生活的快乐!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收获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