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记录后张法两端张拉大全

合集下载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浅见目录一、初接触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应了解的东西二、确定张拉选用千斤顶的方法三、张拉伸长量、张拉力、油压的计算方法四、开始张拉时候要做的准备工作五、张拉过程控制要点六、张拉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七、张拉报表的数据导出与审核八、作为现场技术人员需要知道的张拉要点一、初接触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应了解的东西1.张拉初了解初接触张拉,需要知道张拉是什么东西,桥梁为什么要张拉,能起到什么作用,要达到什么效果。

其实很简单,通俗浅显的理解就是:梁体在浇筑后,由于跨度较大,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剪抗压能力不足以支撑桥梁安全可靠投入使用,故在梁体纵向或者横向均匀对称贯穿多束有弹性的钢绞线,然后把钢绞线用很大的力(这个力就是所要计算的张拉力)拉紧,相当于用多束钢绞线把梁体拖住,给予梁体一个向上的力,保证梁体安全性。

由于钢绞线是一种有弹性的材料,在给他拉力的时候钢绞线会伸长,这个伸长量即为我们要需要计算的理论伸长量。

2.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力、伸长量计算想要计算这两个值需要了解,哪些值决定他。

错误!a.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 (图纸设计说明里面会给出值,但实际计算中规范要求需要用试验实测值,我们这个项目的实测值和设计值差不多所以用设计值)mm)b.钢绞线的截面面积(我们现在用的钢绞线截面面积取值1402c.钢束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μ(图纸设计说明里有,这个值不是固定的,但规范要求是用实测值,我们用的是图纸上给的值)d.管道偏差系数k(图纸设计说明上有,这个值不是固定的,但规范要求是用实测值,我们用的是图纸上给的值)e.钢绞线分段长度L(后续会介绍)钢绞线弧度角θ(图纸上预应力布置图上有)二、确定张拉选用千斤顶的方法张拉选用多大的千斤顶取决于最大张拉力,这就需要会算张拉力,看图纸上张拉孔道,孔道中的钢绞线根数最多的那一孔,比如:一片梁上钢绞线根数有12根的,9根的,则按最多根数的计算:选用千斤顶吨位数= 锚下控制应力(图mm)乘以纸上会给出,如过没给询问设计单位)乘以钢绞线截面面积(1402超张系数(一般为超张6%故乘以1.06)乘以最多钢绞线根数乘以系数1.2~1.5(选用的千斤顶要大于最大张拉力的1.2倍到1.5倍之间)除以10000例如:规划一路特大桥,图纸给出锚下控制应力1200Mpa,最多钢绞线根数为12根,超张系数 1.06则选用千斤顶吨位数=1200*140*1.06*12*1.02÷10000=256.4352=1200*140*1.06*12*1.05÷10000=320.5440故选用300吨位的千斤顶即可满足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后张法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后张法
■ 后张法施工
■ 后张法( post-tensioning method)施工是在浇筑混凝土构件 时,在放置预应力筋的位置处预留孔道,待混凝土达到一 定强度 ( 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 ,将预应力 筋穿入孔道中并进行张拉,然后用锚具将预应力筋锚固在构 件上,最后进行孔道灌浆。使预应力筋不受锈蚀,并与构 件形成整体。预应力筋承受的张拉力通过锚具传递给混凝 土构件,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
2 、方 法预留孔道形状有直线、曲线,孔道留设方法:
■ (1 )钢管抽芯法(直孔)——(灌浆孔间距≯12 米) 无缝钢管,在砼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隔一定时间慢慢 转动钢管,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抽出,形成孔道。
■ 为了保证预留孔道的质量,施工时注意: ■ ①钢管应平直、光滑,预埋前应除锈、刷油,安放位 置要准确。钢管不直,则在转动和抽管时易将混凝土管 壁挤裂。钢管位置的固定,一般采用钢筋井字架,钢筋 井字架间距一般在1 ~2m 左右,浇筑混凝土时,应防 止振动器直接接触钢管,以免产生变形和位移。
2 、锥锚式千斤顶:适于张拉以KT —Z 型锚具为张拉端 的钢筋束和钢绞线束以及钢质锥型锚具为张拉锚具的钢丝 束。其主缸和主缸活塞用于张拉预应力筋。
■ 3 、穿心式千斤顶:适于张拉采用JM12 型、QM 型、XM 的型预应力钢丝束、钢筋和钢绞线束。YC 型千斤顶是目前最 常用的张拉千斤顶之一。
沿千斤顶纵轴线有 一直穿心通道,供 穿过预应力筋用。 沿千斤顶的径向分 内外两层油缸。外 层油缸为张拉油缸, 工作时张拉预应力 筋;内层为顶压油 缸,工作时进行锚 具的顶压锚固,故 称YC60 型为穿心 式 双作用千斤顶。
L 1= l + 3 l 2+ l
·L 0=L 1
1- l

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记录表(QLB22 JTG_T F50-2011)

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记录表(QLB22 JTG_T F50-2011)
QLB22
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记录表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项目名称
分部工程
合同段
分项工程
单位工程
工程部位
桩号范围
施工日期
构件编号 钢筋弹模E(MPa)
锚具名称 设计控制应力(MPa)
钢束种类 千斤顶编号 限位块槽深(mm) 张拉时砼强度(MPa)
钢束规格 油压表编号
滑丝断丝及处 理
安装时 应力偏 差(%)
(MPa)
钢束 理论 延伸
量 (mm)
千斤 顶段 钢束 理论 延伸

张拉 束实 际延 伸量 (mm)
安装 时延 伸量 偏差 (%)
油压表 回"0" 时尺读 数( mm)
回缩量 (mm)
工作夹 片外露
量 (mm)
原表号 始 记册号 录页码
序号
油表 读数 (MPa)
尺 读数 (mm)
初应力 时夹片 外露量
终应 力时 夹片 外露
自检意见 技术负责人: 质量检查员: 监理工程师:
监理意见
录表
规范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检验单位
张拉日期
龄期(d)
张拉部位及直 Nhomakorabea弯束
示意
工具夹片位移量(mm)
位移 量
回油
(安 装)前 油表 读数
钢束 编号
钢束 长度 (m)
设计 张拉
力 (kN)
张拉 端
初应力
两倍初应力
油表 尺 油表 读数 读数 读数 (MPa) (mm) (MPa)
尺 读数 (mm)
油表 尺 油表 读数 读数 读数 (MPa) (mm) (MPa)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一、工程名称:xxx工程二、施工单位:xxx建筑公司三、预应力筋张拉记录:1、预应力筋的种类及规格:本工程采用牌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规格为Φ15.24mm,强度等级为1860MPa。

2、张拉设备:本工程采用公司生产的YDC240Q型千斤顶和ZB4-500型油泵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

3、张拉程序:预应力筋的张拉遵循“双控”原则,即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值进行校核。

首先进行初始应力(10%σcon)的张拉,然后逐渐增加张拉应力至50%σcon、75%σcon、100%σcon (持荷5分钟锚固)。

4、张拉记录:四、本工程的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明,所有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均未出现断裂现象,且实测伸长值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本工程的预应力筋张拉合格。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在建筑工程中,预应力张拉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用于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增强结构的耐久性。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记录预应力张拉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工具。

一、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概述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一份详细记录预应力张拉过程和结果的文件。

它包括施工时间、施工地点、施工方法、张拉材料、张拉设备、张拉结果等重要信息。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资料。

二、预应力张拉记录表的重要性1、质量控制: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提供了详细的施工过程和结果,有助于质量控制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2、安全控制:预应力张拉记录表记录了详细的施工过程和结果,有助于安全控制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3、竣工验收: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资料,其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验收结果。

三、如何填写预应力张拉记录表1、施工时间:填写预应力张拉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施工地点:填写预应力张拉的具体位置,包括建筑物的名称、楼层、跨度等信息。

3、施工方法:填写预应力张拉的施工方法,如后张法、先张法等。

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记录表(单端张拉)

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记录表(单端张拉)
张拉长度(mm)
计算伸长量(mm)
钢束编号
千斤顶编号
张拉断面
记录项目
初应力
%
张拉力
%
第一行程张拉力
(倒顶)
第二行程初应力
(倒顶)
第二行程张拉力
(倒顶)
第三行程初应力
(倒顶)
第三行程张拉力
(倒顶)
第四行程初应力
(倒顶)
第四行程张拉力
(倒顶)
第五行程初应力
(倒顶)
第五行程张拉力
(倒顶)
第六行程初应力
(倒顶)
张拉力100%
伸长量(mm)
回缩量(mm)
理论伸长量
(mm)
伸长率误差
(%)
滑、断丝情况
油表读数MPa
伸长量读数mm
自检意见
监理意见
原始记录本
表号
册号
页码
序号
施工员:桥梁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页码共页
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记录表(单端张拉)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编号:
项目名称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合 同 段
分项工程
监单位
单位工程
工程部位
检验单位
桩号范围
施工日期
检测日期
千斤顶编号
油表编号
标定日期
张拉示意图
构件名称
构件编号
张拉时砼强度
(MPa)
预应力束参数
编号
备注
设计张拉力(kN)

后张法预应力筋(一端张拉时)下料长度的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筋(一端张拉时)下料长度的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筋(一端张拉时)下料长度的计

后张法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计算需要根据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需要确定预应力钢筋的长度以及所需的预张力值,并根据钢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计算其应变值。

然后,根据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长度以及混凝土收缩量和温度变化等因素,计算出预应力钢筋的变形量和长度变化量,最终得出所需的下料长度。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预应力钢筋长度 = 地下部分长度 + 跨高
预张力值 = 预应力钢筋面积× 预应力应力
预应力应变值 = 预张力值÷ (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 预应力钢筋截面积)
基准长度变化量 = 混凝土收缩量× 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长度 + 温度变化量× 预应力钢筋长度× 预应力钢筋线膨胀系数变形量 = 预应力应变值× 预应力钢筋长度 + 基准长度变化量下料长度 = 预应力钢筋长度 - 变形量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后张法预应力筋一端张拉时的下料长度,从而保证预应力钢筋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两端张拉的各端伸长值如何计算

两端张拉的各端伸长值如何计算

两端张拉的各端伸长值如何计算以钢绞线作为桥梁工程、路基高边坡抗滑加固等工程施加预应力的载体,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材料和工艺。

对钢绞线张拉预应力施加、锚固的方法和张拉力、钢绞线伸长量的理论计算,在相应的规范中都已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张拉的伸长值、钢绞线锚固时锚具锚塞回缩量的量测,各家说法及做法均存在差异,这对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的双控指标(即钢绞线张拉力与实测伸长值)的计算和评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多年预应力张拉实践,尝试提出如下实际作法和技术见解(以后张法为主),为广大钢绞线预应力张拉工作者提供参考。

2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确定2.1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设计控制张拉力,是指预应力张拉完成后钢绞线在锚夹具前的拉力。

因此,在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时,应以钢绞线两头锚固点之间的距离作为钢绞线的计算长度,但在预应力张拉时钢绞线的控制张拉力是在千斤顶工具锚处控制的,故为控制和计算方便,一般以钢绞线两头锚固点之间的距离,再加上钢绞线在张拉千斤顶中的工作长度,作为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量的计算长度。

在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时,钢绞线的外露部分,大部分被锚具和千斤顶所包裹,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无法在钢绞线上直接测量,故只能用测量张拉千斤顶的活塞行程,计算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但同时还应减掉钢绞线张拉全过程的锚塞回缩量。

(参阅《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一般计算式为:ΔL=ΔL1+ΔL2-b-c⑴式中:ΔL1:为从初始拉力(桥梁施工规范规定一般为设计控制张拉力的10%~25%)至张拉设计控制拉力间的千斤顶活塞的张拉行程;ΔL2:为初始拉力时的推算伸长值(按规范规定推算求得);b:工具锚锚塞回缩量;c:工作锚锚塞回缩量。

2.2 在钢绞线预应力先张法施工中,也有在每分级张拉一次,卸掉千斤顶前后,直接丈量钢绞线外露长度,以钢绞线每级张拉前后外露长度的差或以张拉活动横梁的张拉前后位移量的差值,求算钢绞线张拉伸长量,此法较为直观,但只适用于以每分级张拉一次,卸掉一次千斤顶的张拉方法或设置有张拉活动横梁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的方法。

预应力张拉记录

预应力张拉记录

施工记录填写要求—预应力筋张拉记录Izzie 发布于 2012-09-26 浏览 120人次预应力工程的张拉施工是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要工序,必须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做好张拉施工记录。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预应力分项工程规定执行。

A、资质证明:现场从事预应力工程施工应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负责并提供记录。

B、预应力工程施工资料主要内容:1)、锚夹具、预应力筋质量证明;2)、预检记录、隐检记录、应力检测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3)、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重点要反映出工程特点,施工强度要求,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张拉力数值,张拉工艺理论伸长值计算等;4)、预应力筋张拉记录(一)包括预应力施工部位、预应力筋规格、平面示意图、张拉程序、应力记录、伸长量等;预应力筋张拉记录(二)对每根预应力筋的张拉实测值进行记录。

5)、张拉设备校验应由具有计量设备检定资格的单位完成。

6)、预应力张拉施工应实行见证管理,按规定做见证张拉记录。

预应力张拉原始施工记录应归档保存。

7)、有粘结预应力灌浆记录: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后应灌浆,并做灌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灌浆孔状况、水泥浆配比状况、灌浆量,并有灌浆点简图和编号等。

8)、预应力工程施工试验记录:a、预应力工程用混凝土应按规范要求留置标养、同条件试块,有相应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b、有粘结预应务工程灌浆用水泥浆应有性能试验报告。

预应力孔道灌浆一般为素水泥浆。

为减少泌水率,获得饱满、密实的灌浆效果,灌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和泌水率应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密实的水泥浆既能为预应力筋提供可靠的防腐保护,又能提供有效的粘结力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工共同工作,规范规定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N/mm2。

c、冷拉钢筋和调直后的冷拔低碳钢丝的机械性能试验。

d、钢筋的点焊、对焊及焊接件件电弧焊的机械性能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张法两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后张法两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两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两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两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两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两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两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两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两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施记表15 工程名称:0 施工单位:1
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记录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