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BA-MPA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知识点归纳(几何)

3.MBA-MPA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知识点归纳(几何)
3.MBA-MPA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知识点归纳(几何)

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三)几何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1.平面图形

(1)三角形

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

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三角形

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

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

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面积:11

sin ()22ah ab C p a b c ===++。其中h 是a 边上的高,C 是a 、b 边所夹的角,p 为三角形的半周长。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a b =+。常用勾股数:(3,4,5); (5,12,13); (7,24,25); (8,15,17)。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x ,y )、22B(x ,y )、33C(x ,y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

123123(,)33x x x y y y G ++++。

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22290CD AD BD ACB AC AD AB CD AB BC BD AB ?=??∠=??=???⊥??=??o

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结论:①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②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③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④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⑤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内心:内切圆圆心,三条角平分线交点。

外心:外接圆圆心,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

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

垂心:三条高线的交点。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对应角平分线、中线、高相等,面积相等。

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HL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相似三角形:①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四角形

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推论: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2

(n180°。

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推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多边形对角线条数计算公式:

2)3

(-

n

n(n为边数)平面四边形:①邻角互补,对角相等;②对边平行且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平分;④若一直线过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以对角线的交点为中点,并且这两条直线二等分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面积:S bh

=;周长:2()

C a b

=+。

矩形: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四个角都是直角;③对角线相等;④轴对称图形。

面积:S ab

=;周长:2()

C a b

=+;对角线22

l a b

=+。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面积:

DE AB CD S ABCD ?+=)(2

1梯形 (3)圆与扇形

圆:在一个个平面内,线段OA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

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 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 叫做圆心,线段OA 叫做半径。以点O 为圆心的圆记作“⊙O ”,读作“圆O ” 周长:2C r π=;面积:2S r π=。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的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切线: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相交弦定理:⊙O 中,弦AB 与弦CD 相

交与点E ,则AE ?BE=CE ?DE 。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弦与切线夹的

弧所对的圆周角。即:∠BAC=∠ADC 。

切割线定理:PA 为⊙O 切线,PBC 为⊙

O 割线,则PC PB PA

?=2。

弧度:圆弧长度和半径的比值。1弧度180π=

o ,1180π=o 弧度

扇形弧长公式: 180r n l π=;扇形面积公式:lR R n S 213602==π扇。其中n 是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 是扇形的半径,l 是扇形的弧长。

2.空间几何体

(1)长方体

设三条棱长分别为a 、b 、c

则长方体表面积为2()S ab bc ac =++;

长方体体积为V abc =

长方体体对角线为d (2)柱体

设圆柱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则圆柱体的侧面积为2S ch rh π== 则圆柱体的全面积为2222()S rh r r r h r ππππ=++=+ 则圆柱体的体积为2V r h π=

(3)球体

设球的半径为R ,则球的体积为343V R π= 球的表面积为24S R π=

3.平面解析几何

(1)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点A 坐标为(x 1,y 1),点B 坐标为(x 2,y 2),则

AB 间的距离,即线段AB 的长度为()()221221y y x x -+-。

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设111(,)P x y ,222(,)P x y ,(,)P x y 是线段

12P P 的分点,λ是实数,且12PP PP λ=u u u r u u u r ,则1212

11x x x y y y λλλλ+?=??+?+?=?+?。

斜率:2121

y y k x x -=-(111(,)P x y 、222(,)P x y ).

点到直线的距离: d =

(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

(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

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②斜截式

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③两点式 112121y y x x y y x x --=--(12y y ≠)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

④截距式 1x y a b +=

(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 b ≠、)

⑤一般式

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①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 121212||,l l k k b b ?=≠;12121l l k k ⊥?=-。 ②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1、A 2、B 1、B 2都不为零。

11112222||A B C l l A B C ?=≠;1212120l l A A B B ⊥?+=; 夹角(到角)公式:

2121tan ||1k k k k α-=+; (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

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若11:0l Ax By C ++=,

22:0l Ax By C ++=,

则距离d =

圆的方程:

标准式: 222()()x a y b r -+-=。

一般式: 220x y Dx Ey F ++++=(224D E F +->0)

22()()224D E x y +++=即圆心(,)22

D E --,

半径2r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位置关系

①0相离r d ; ②0=???=相切r d ; ③0>???<相交r d 。 其中22B A C

Bb Aa d +++=。

两圆位置关系: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 1,O 2,半径分别为r 1,r 2,d O O =2

1 ①条公切线外离421??+>r r d ; ②条公切线外切321??+=r r d ; ③条公切线

相交22121??+<<-r r d r r ; ④条公切线内切121??-=r r d ; ⑤无公切线

内含??-<<2

10r r d .

199管理类联考数学知识点汇总

版块考点主要方法整数/自然数0?常见整除数的特点质数/合数/互质数1?2?奇数/偶数 分数/小数整除/倍数/约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有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数整数的因数分解再穷举三角不等式注意等号成立条件非负性对称性去绝对值分段讨论/平方去绝对值要考虑增根 几何意义分比定理/合比定理/等比定理 分子分母同加减的增减性变化 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线性问题不等式,直接取端点/代入验证图形结合行程问题直线/往返/操场/水路工程/效率问题 复杂应用题可以考虑根据等量关系建立4个方程比例/利润问题 容斥问题 理清集合的交叉数量关系种树问题 最值问题 考虑借用二次函数/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建筑问题 特殊情况 考虑直接利用题目的等量关系求解,不用列方程因式定理 整除方案余式定理 灵活根据余式建立函数方程系数问题二项式定理 化简/裂项相消整体代入求解分解因式(双)十字相乘,一提二套三分组 待定系数法 一次因式检验法图像/开口方向/对称轴/判别式/韦达定理 直线与抛物线 确定边界条件 分式方程/无理方程注意增根 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依据判别式/韦达定理) 绝对值方程 分式不等式:移项通分/分母有意义 绝对值不等式 无理不等式:去根号注意非负性 高次不等式:穿线法,奇穿偶不穿 柯西不等式 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 注意首项的问题特值法 裂项相消 方程实数一般数列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不等式 一元二次函数代数整式 分式函数 绝对值比与比例 方程与不等式运算性质,图形 乘法系列公式 内容实例及注意点管理类联考数学总结(2019年11月) 算术应用题浓度问题

数列的最值问题:等比数列二次函数/均值不等式数列应用题:找出公比/公差是关键,有时可穷举通项公式绪考虑d=1的情况求和公式,一元二次方程(无常数项)特别地,无穷递缩等比数列,通项公式需考虑q=1的情况直线 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截得的线段成比例面积公式 三边关系特殊三角形:直角/等腰/等边/等腰直角全等/相似四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等边三角形四心合一“燕尾模型”“鸟头定理”“射影定理”求距离时考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线求面积考虑同底高比/同高底比四边形蝶形定理/梯形蝶形定理圆弦长/切线/弧长/周长扇形面积公式/弦长正多边形 求面积 割补法/分解+组合图形,分块编号求解,等量变形法,割补法,整体思维,构造封闭图形最值问题 平移/垂线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面积的最值解决均值不等式或二次函数求解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 点与点对称 5种直线方程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一般式斜率计算(正切值),图形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相交,平行(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公式)直线的象限判定 直线的对称 直线的平移(上加下减b,左加右减x) 标准方程/一般方程 点与圆的关系 直线与圆的关系:相离/相切/相交 圆与圆的关系:外离/内含,外切/内切,相交;外公切线/内公切线圆的对称关系 公共弦方程 C2-C1 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 圆上动点问题,斜率设k求解 线性规划问题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分析出可行域 曲线过定点问题考虑零系数项为0 长方体体对角线 体对角线 外接球 内切求 侧面积/全面积 体积 面积/体积 与水的体积问题,找准等量关系 切开后新增加的表面积? 拼接后减少的面积? 融合后体积相等 虫虫爬行 点到面/面到面 旋转 基本原理 加/减/乘/除 准确分布/合理分类 特色元素/位置优先处理 正难则反/等价转化 相邻问题捆绑法 排座位问题 数字问题:穷举时注意重复数字 穷举/列举法 可重复元素问题,房的人次幂!(谁是“房”?谁是“人”?)全能元素问题,正难则反 几何圆求面积点直线不相邻问题插空法 最值问题立体几何正方体圆柱体球切开/融合问题距离问题解析几何平面几何三角形 数列特别地:绝对值方程的解析图形 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空间几何体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 ' ' ' 'E D C B A ABCDE-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AD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 ' ' 'E D C B A P-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 ' ' 'E D C B A P-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 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侧视图:从左往右俯视图:从上往下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初三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数学知识点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初三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初中几何公式:角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中几何公式:三角形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初中几何知识归纳

初中数学课本几何部分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图形认识初步 图形认识初步 一、图形认识初步 1.几何图形:把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的统称。 2.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这样的图形是平面图形。 3.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这样的图形是立体图形。 4.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5.点,线,面,体 ①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②线与线相交得点,面与面相交得线。 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线段、射线 1.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直线: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4.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5.相交: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称这两条直线相交。 6.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公共点,这个公共点叫交点。 7.中点:M点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8.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9.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三、角 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3.角的度量与表示: ①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 ②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

4.角的比较: 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②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直角等于90度。③工具:量角器、三角尺、经纬仪。 5.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①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②逆定理:在角的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③三角形的心: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以导出:三角形的三个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此点叫做三角形的心,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6.余角和补角 ①余角: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②补角: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③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 ④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大纲考试内容全解析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大纲考试内容全解析管理类联考综合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分别主要以算术、代数、几何和数据分析四个数学知识范围来对这四种能力进行检验。近几年管理类联考考研大纲数学部分没有任何变化,按照以往的经验,今年的大纲应没有变化。9月15号,考研大纲正式发布,与往年相比,确实没有任何变化。 首先,考研大纲很重要,真题都是以大纲为基准进行出题的。它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那些命题人必须在考研大纲范围内出考题。只要我们把考研大纲上规定的知识内容都复习好了,那必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也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既然,考研大纲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资源,同学们应以大纲依据按照知识模块进行详尽的复习,然后再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今天呢,结合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分析各个知识模块的主要考点和各个知识模块在考试中的占比。 由于在历年的考试中平均有5至7道题为应用题求解,今天就针对应用题和大纲中的四个知识范围做详尽的解析。 (一)应用题 应用题部分主要包括:增长率问题、价格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集合问题、线性规划问题、不定方程问题、平均值等问题。其中增长率问题是每年必考考点。 这部分内容总体难度不大,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式,要么列综合式一步步分析得出其值,要么列方程把已知关系通过等式列出来,解方程解得答案。之所以把应用题进行

分类,是因为特定题型会经常使用特定的关系式:比如在解工程问题的应用题中,我们总会把工程总量看做单位1,工作总量又等于工作时间乘以工作效率。 会做应用题也直观地展现考生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应用题在历年考试中的占比较大,分数较多,所以考生应优先解决应用题模块的疑问和问题。 大家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最好分类学习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形成解题的思维定式,以便考试时可以较为迅速地得到答案。 (二)算术 这部分主要涉及整数、分数小数与百分数、比与比例、数轴与绝对值四部分内容。 算术是整个数学的基础,从上学以来就开始接触到这部分内容。整数部分主要考点:质因数分解法、20以内的质数与合数、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与比例的主要考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运算性质、比与比例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会体现在一些应用题上,比如比例问题、增长率问题,主要问题一是给出个体以及个体所占百分比,去求得总体,主要问题二是已知条件中有甲比乙多(少)a%,或者甲是乙的a%,,或者是连续增长率问题。 这部分内容较简单,除了在应用题中考查百分数、比与比例外,在历年的考研中平均会有2至3道题考察这类知识点。

空间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文科)教学内容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知识点归纳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几何体分为多面体和旋转体和简单组合体 ⑴常见的多面体有:棱柱、棱锥、棱台;常见的旋转体有:圆柱、圆锥、圆台、球。简单组合体的构成形式: ⑵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 柱。 ⑶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 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投影: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 (1)定义: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2)三视图中反应的长、宽、高的特点:“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表示空间图形的平面图). 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图形. 3、斜二测画法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xOy (尽可能使更多的点在坐标轴上) ②建立斜坐标系'''x O y ∠,使''' x O y ∠=450(或1350),注意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 ③画对应图形,在已知图形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画成平行于X ‘ 轴,且长度保持不变;在已知图形平行于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画成平行于Y ‘ 轴,且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4、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⑴圆柱侧面积;l r S ??=π2侧面⑵圆锥侧面积:l r S ??=π侧面 ⑶圆台侧面积:()S r R l π=+侧面 ⑷体积公式: h S V ?=柱体;h S V ?=31锥体 ; ()1 3 V h S S =+下台体上 ⑸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323 4 4R V R S ππ==球球,.一般地,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体积比等于相似比的立方。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二、基本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真题解析与答案完美版

2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数学真题解析与答案下载(完美版) 1.某车间计划10天完成一项任务,工作3天后因故停工2天。若要按原计划 完成任务,则工作效率需要提高( ). % % % % % 解析:利用工作量相等建立等量关系,设工作效率需要提高x , 则 11 7(1)51010 x ?=?+?,解得40%x =,故选C 。 2.设函数2 ()2(0)a f x x a x =+ >在()0,+∞内的最小值为0()12f x =,则0x =( ) 解析:利用均值不等式,2()12a f x x x x =++ ≥==,则64a =,当且仅当2a x x x == 时成立,因此4x =,故选B 。 3.某影城统计了一季度的观众人数,如图,则一季度的男女观众人数之比为( ) :4 :6 :13 :12 :3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男女人数之比为 34512 34613 ++=++,故选C 。 4.设实数,a b 满足6,6ab a b a b =++-=,则22a b +=( ) 解析:由题意,很容易能看出2,3a b ==或2,3a b =-=-,所以22a b +=13,故选D 。

5.设圆C 与圆22(5)2x y -+=关于2y x =对称,则圆C 的方程为( ) A.22(3)(4)2x y -+-= B.22(4)(3)2x y ++-= C.22(3)(4)2x y -++= D.22(3)(4)2x y +++= E.22(3)(4)2x y ++-= 解析:根据对称,找出对称圆心的坐标为()3,4-,半径不变,故选E 。 6.在分别标记1,2,3,4,5,6的6张卡片,甲抽取1张,乙从余下的卡片中再抽取2张,乙的卡片数字之和大于甲的卡片数字的概率为( ) A. 1160 B.1360 C.4360 D.4760 E.4960 解析:属于古典概型,用对立事件求解,12 65124647 160 p C C +++=- =,故选D 。 7.将一批树苗种在一个正方形花园边上,四角都种,如果每隔3米种一棵,那么剩下10棵树苗,如果每隔2米种一棵,那么恰好种满正方形的3条边,则这批树苗有( )棵 解析:植树问题,设树苗总数为x ,正方形花园的边长为a , 则3(10)42(1)3x a x a -=??-=? ,解方程组得82x =,故选D 。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知识点归纳及基础练习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一、知识点归纳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其 中,这条定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 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 体叫圆柱. 2.1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2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3.1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我们把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称为棱台. 3.2圆台——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4.1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 (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 1.投影:区分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平行投影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2.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是观察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直观图通常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4.斜二测法:在坐标系'''x o y 中画直观图时,已知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保持平行性不变,平行于x 轴(或在x 轴上)的线段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或在y 轴上)的线段长度减半。 (三)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①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 ②圆柱的表面积 ③圆锥的表面积2S rl r ππ=+ ④圆台的表面积22S rl r Rl R ππππ=+++ ⑤球的表面积24S R π= ⑥扇形的面积公式213602n R S lr π==扇形 (其中l 表示弧长,r 表示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①柱体的体积 V S h =?底 ②锥体的体积 13 V S h =?底 ③台体的体积 1)3V S S h =+ +?下上( ④球体的体积343 V R π= 二、巩固练习: 222r rl S ππ+=

全新 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全总结

初中几何公式:线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初中几何公式:角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中几何公式:三角形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初中几何公式:等腰三角形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初中几何公式:四边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

一、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 与棱的公共点叫做顶点。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其 中,这条定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1.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 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系: ①???????? →??????? →???? 底面是正多形 棱垂直于底面斜棱柱 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 底面为矩形 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 1.3①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 ④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与对角面是矩形。 1.4长方体的性质: ①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如图】222211AC AB AD AA =++ ②(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 ,,,那么 222cos cos cos 1αβγ++=,222sin sin sin 2αβγ++=; ③(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则2 2 2 cos cos cos 2αβγ++=,222 sin sin sin 1αβγ++=.

中考数学几何专题知识点总结78点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

中考数学几何专题知识点总结78点中考数学 几何压轴题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管理类联考数学完整版

管理类联考数学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绪论及预备知识 一、数学试卷形式结构及内容大纲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问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3、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数学基础 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问题求解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4、考查内容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 (一)算术

1、整数 (1)整数及其运算 (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3)奇数、偶数 (4)质数、合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 3、比与比例 4、数轴与绝对值 (二)代数 1、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 (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2、分式及其运算 3、函数 (1)集合 (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4、代数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 (3)二元一次方程组 5、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 (2)均值不等式 (3)不等式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简单分式不等式。 6、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三)几何 1、平面图形 (1)三角形 (2)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3)圆与扇形

2、空间几何体 (1)长方体 (2)圆柱体 (3)球体 3、平面解析几何 (1)平面直角坐标系 (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 (3)两点间距离公式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四)数据分析 l、计数原理 (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2)排列与排列数 (3)组合与组合数 2、数据描述 (1)平均值 (2)方差与标准差?

平面几何知识点总结.

平面几何知识点总结 4.托勒密定理:圆内接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的乘积(两对角线所包矩形的面积)等于两组 对边乘积之和(一组对边所包矩形的面积与另一组对边所包矩形的面积之和). 即: 1 PC BP R Q P AB CA BC ABC ABC l .1=????RB AR QA CQ ,则、、长线分别交于或它们的延 、、的三边并且与的顶点,不经过梅涅劳斯定理:若直线三点共线; 、、,则,这时若 或数为边上的点的个三点中,位于、、并且三点,上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的、、三边的分别是、、梅涅劳斯逆定理:设R Q P 1PC BP 20ABC R Q P AB CA BC ABC R Q P .2=????RB AR QA CQ 1 :.3=???RB AR QA CQ PC BP CR BQ AP AB CA BC ABC R Q P 条件是三线共点的充要、、边上的点,则、 、的分别是、、塞瓦定理:设M Q R A C P B ; 内接于圆,则有: 设四边形BD AC BC AD CD AB ABCD ?=?+?; 内接于圆时,等式成立并且当且仅当四边形中,有:定理:在四边形ABCD BD AC BC AD CD AB ABCD ?≥?+?三点共线; 、、则,、、的垂线,垂足分别为、、作外接圆上一点西姆松定理:若从F E D F E D AC AB BC P ABC ?.5的外接圆上; 在则在同一直线上,、、若其垂足作垂线,的延长线或它们的三边向点西姆松的逆定理:从一ABC P N M L ABC P ??)(.6

; ,则、 于分别交和,连接和弦任意引 的中点蝴蝶定理:一个圆的弦NP MP N M AB CF DE EF CD P AB =.7 ; 2.8GH OG H G O H G O ABC =?且三点共线, 、、,则、、分别为的外心、重心、垂心欧拉定理:设 三线共点。 、、则,、、外面,做三个正三角形的的小于费马点:在每个内角都''''''120.9CC BB AA ABC CAB BCA ABC ?? 三角形。 ,此三角形称为拿破仑中心组成一个正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边为边作三个正三角形三角形的外面,各以三拿破仑三角形:在任意.10 的莫莱恩线。 为三点共线。这条直线称、、,则、、长线交于的延、、别和作其外接圆的切线,分、、三个顶点莫莱恩线:过ABC F E D F E D AB CA BC C B A ABC ??.11 三点共线。 、、,则、、的中点分别是以及线段、,对角线延长线交于的、,另一组对边的延长线交于、的一组对边牛顿定理:设四边形Z Y X Z Y X EF BD AC F BC AD E CD BA ABCD .12 共线。 、、的交点和、和、和三边对边求是凸的不要边形巴斯卡定理:圆内接六N M L BC EF FA CD DE AB ABCDEF )(.13 共点。、、的三条对角线六边形卜利安香定理:圆外切CF BE AD ABCDEF .14 15.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 到三角形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 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和最大的点――重心

4.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知识点归纳(数据分析)

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四)数据分析 1.计数原理 (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12n N m m m =+++. 分步计数原理:12n N m m m =???. (2)排列与排列数 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必须完全相同。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 m n n A n m =-,规定0!1=。 (3)组合与组合数 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用符号m n C 表示。 ()!!! m n n C m n m =- ①;m n n m n C C -= ②m n m n m n C C C 11+-=+ n n n r n n n n C C C C C 2210=++++++ .

14205312-+++=+++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 2.数据描述 (1)平均值 算术平方根: ; 几何平方根 。 定理:1212......(0,1,...,)n n n i x x x x x x x i n n +++≥= (2)方差与标准差 在一组数据,,,,21n x x x 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 的差 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2s ”表示,即])()()[(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 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 ”表示,即])()()[(1222212x x x x x x n s s n -++-+-== 方差的实质是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方 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方差用来比较平均数相同的两组数据波动的大小,也用它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3)数据的图表表示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直观地表示数据信息的统计图形,它由很多宽(组距)相同但高可以变化的小长方形构成,其

(完整版)立体几何体知识点归纳及基础练习.doc

高一数学总复习学案空间几何体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 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其中,这条定直线称 为旋转体的轴。 (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1 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 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 2.1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2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 锥。 3.1 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我们把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称为棱台. 3.2 圆台——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4.1 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 (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 1.投影:区分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平行投影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2.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是观察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画三 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直观图通常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4.斜二测法:在坐标系x 'o ' y ' 中画直观图时,已知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保持平行性不变,平行于x 轴 (或在 x 轴上)的线段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或在 y 轴上)的线段长度减半。重点记忆:直观图2 面积 = 4 原图形面积 (三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①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 ②圆柱的表面积④圆台的表面积 S 2 rl 2 r 2 ③圆锥的表面积 S rl r 2 S rl r 2 Rl R2 ⑤球的表面积 S 4 R2 ⑥扇形的面积公式 S扇形n R2 1 lr 360 2 (其中 l 表示弧长,r表示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①柱体的体积V S底h②锥体的体积V 1 S底h 3 1 S上 S下S下 ) h ④球体的体积V 4 3 ③台体的体积V(S上 3 R 3

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非常全

证明(一) 1、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此外,等式的有关性质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都可以看做公理。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公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公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定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证明(二) 一、公理(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底边长为b,则 2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