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概论试卷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职旅游概论期末试题

完整版中职旅游概论期末试题

完整版中职旅游概论期末试题1. 选择题1. 下列旅游景点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有:A. 北京故宫B. 长城C. 桂林山水D. 三亚亚龙湾2. 旅游资源是指:A. 旅游产业的要素B. 观光旅游的内容C. 旅游目的地的特征D.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3. 下列属于旅行社的职责有:A. 提供机票预订服务B. 组织旅游线路C. 编写旅游攻略D. 提供导游服务4. 旅游交通方式有:A. 飞机B. 汽车C. 高铁D. 骑车E. 步行5. 旅游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 观光旅游B. 自驾游C. 主题旅游D. 冒险旅游E. 文化旅游2. 简答题1. 简述旅游的定义及其特点。

2. 旅游资源分类有哪几种?3. 请简述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及其作用。

4. 简述旅游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5.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6. 以你所在的城市为例,分析一下该城市的旅游资源和特色。

3. 论述题旅游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人类活动,它不仅带给人们愉悦和放松,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本文将从旅游的定义、旅游资源分类、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和旅游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旅游可以定义为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前往其他地方进行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活动。

旅游的特点包括:时空跨越性,即人们通过旅游可以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主观参与性,旅游不仅是观赏,更是一种互动和参与;短期性,旅游活动一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

自然资源包括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等;人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社会资源包括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

各类旅游资源相互结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旅游目的地。

旅行社是旅游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旅游线路的策划和组织,预订交通和住宿等服务。

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包括批发组团和零售个体两种形式。

旅行社的作用是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便捷的旅游服务,确保旅游安全和畅游体验。

旅游对经济和社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交通、酒店、餐饮等;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丰富了人们的视野和知识。

旅游概论中职试卷

旅游概论中职试卷

旅游概论中职试卷摘要:一、旅游概论试卷的来源与作用1.中职教育的背景2.试卷的来源与编制3.对学生学习旅游知识的评估与反馈二、试卷内容分析1.旅游基本概念2.旅游发展史3.旅游行业分类与产业地位4.旅游业的社会经济作用5.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6.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三、试卷考查的能力与素养1.旅游基本知识的掌握2.分析旅游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3.旅游业发展中的社会责任意识四、如何提高旅游概论的学习效果1.结合实践案例学习2.拓展课外阅读与研究3.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正文:【旅游概论中职试卷】旅游概论作为一门中职教育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旅游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旅游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社会责任意识。

本文将围绕旅游概论中职试卷的来源与作用、试卷内容分析、试卷考查的能力与素养、如何提高旅游概论的学习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旅游概论试卷的来源与作用旅游概论试卷主要用于评估学生对旅游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学生提供一个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

中职教育的背景使得旅游概论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具备一定旅游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试卷的来源主要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研究水平的教师编制。

试卷的编制过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旅游知识的评估与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试卷内容分析旅游概论试卷内容涵盖了旅游基本概念、旅游发展史、旅游行业分类与产业地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作用、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考查,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旅游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旅游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三、试卷考查的能力与素养旅游概论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旅游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旅游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此外,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社会责任意识,强调学生在学习旅游知识的同时,要关注旅游业发展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等问题。

四、如何提高旅游概论的学习效果要提高旅游概论的学习效果,首先,学生要结合实践案例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中职旅游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中职旅游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中职旅游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职旅游概论是一门研究什么的课程?A. 旅游管理B. 旅游服务C. 旅游文化D. 旅游经济答案:B2. 旅游服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旅游设施B. 旅游产品C. 旅游活动D. 旅游政策答案:A3. 旅游服务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A. 接待、服务、反馈B. 预订、服务、结算C. 咨询、预订、服务D. 服务、管理、营销答案:A4. 旅游服务的“三心”指的是什么?A. 爱心、细心、耐心B. 诚心、热心、耐心C. 爱心、热心、细心D. 诚心、细心、耐心答案:B5. 旅游服务中的“五常”是指什么?A. 常备不懈、常思进取、常怀感恩、常做总结、常求创新B. 常备不懈、常思进取、常怀感恩、常做计划、常求创新C. 常备不懈、常思进取、常怀感恩、常做总结、常求完美D. 常备不懈、常思进取、常怀感恩、常做计划、常求完美答案:A二、填空题6. 中职旅游概论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服务意识7. 旅游服务的“五心”服务理念包括:诚心、热心、细心、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耐心、爱心8. 旅游服务的“四有”标准是指:有礼貌、有效率、有_________、有_________。

答案:有秩序、有安全9. 旅游服务中的“三不”原则是:不_________、不_________、不_________。

答案:不推诿、不拖延、不抱怨10. 旅游服务中,对客人的“三多”服务是:多_________、多_________、多_________。

答案:多问候、多关心、多帮助三、简答题11. 简述中职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答案:中职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旅游服务中如何体现“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答案:在旅游服务中体现“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尊重客人的意愿和选择,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耐心倾听客人的需求和建议,及时响应和解决客人的问题;再次,保持专业、热情和礼貌的态度,营造舒适的服务环境;最后,不断学习和提升服务技能,满足客人的多样化需求。

(完整版)职高旅游概论测试题

(完整版)职高旅游概论测试题

高三下第二次月考旅行概论职高旅行(考试时间: 150 分钟出题人:)一、名词解说(每题7 分,共 21 分)1.旅行:2.自然生态旅旅行资源:3.旅行娱乐: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1.__________标记着旅行的出生,意味着旅行与旅行的分别,所以,享福旅行实质上就是有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古代旅行活动。

2.旅行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上的快乐感觉”包括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内涵。

3.在旅行发展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一样的旅行特色,其主要根源就在于不一样时代的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差别。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观察,__________对旅行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向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多项选择(每题 3 分,共 15 分)1.一段完好的旅行时间里,存在着非功利性的旅行赏析活动从理论上说相同可称为旅行,如_______。

A.会议旅行B.探亲旅行C.公事旅行D.商务旅行2、旅行活动的性质有()。

D.花费性A.经济性 B. 社会性 C.文化性3.以下能说明旅行拥有季节性的特色的有_______。

A.暑期有很多学校组织教师旅行B.国庆假期被称为“黄金周”C.旅行者出游随季节改变而体现必定的规律性D.北京香山秋季旅行的人最多4.以下部门中,属于直接旅行部门。

A.住宿招待部门B.交通运输部门C.旅行业务组织部门5.旅行交通的特色有 ______。

A.综合性B.地区性.季节性 D.代替性四、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10 分)1.人类旅行观点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_____的产生。

A.农业B.手工业C商.业 D.娱乐业2.______的言谈举止都会表现出一国居民的文化修养,说明管理服务是必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完整版)中职旅游概论期中试卷

(完整版)中职旅游概论期中试卷

酒泉工贸中专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旅游概论》期中测试卷本试卷适用于:12秋酒店管理班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教师:李金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 )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 B.商人 C.官员 D.帝王2.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 )的诞生。

A.旅游 B.迁徙 C.旅行 D.游览3。

旅游是在( )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A.旅游 B.迁徙 C.旅行 D.游览4. 人们一般首先喜欢选择去哪一类地方旅游( )A.山清水秀 B.荒无人烟 C.原始部落 D.繁华都市5. 通过旅游的定义得知,旅游的目的是:( )A.经商 B.定居 C.谋职 D.精神愉快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的本质属性()A.生产属性 B.文化属性 C.经济属性 D.社会属性7。

旅游资源内涵四个方面规定性,除可进入性、价值性、变化性外还有()。

A.垄断性 B.吸引性 C.季节性 D.经济性8。

参观福州马尾造船厂属于()A.宗教旅游 B.度假旅游 C.乡村旅游 D.工业旅游9。

WTO是指()A.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B.世界旅行社协会 C.国际旅馆协会D.世界旅游组织10. 所谓( )是指旅游活动因受到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呈现出旅游淡季、旺季的差异性.A.季节性 B.流动性 C.异地性 D.审美性11. 下列哪一类人属于旅游者( )A.外地学生 B.无业游民 C.出国度蜜月的新人 D.外地农民工12。

按旅游目的划分,可把旅游者分为观光旅游者、度假旅游者和( )三大类。

A.事务旅游者 B.宗教旅游者 C.会议旅游者 D.商务旅游者13. 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个主类.A.6 B.7 C.8 D.914. 五岳名山属于下列哪个旅游资源主类( )A.地文景观 B.水域风光 C.生物景观 D.遗址遗迹1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活动主类()A.哈尔滨冰雪节 B.酒泉社火 C.傣族泼水节 D.中国字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旅游的内容是指食、、行、、购和等六个方面。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期末试题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期末试题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期末试卷出卷人: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徐在林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1998年6月25日—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游览了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北京的长城、桂林七星岩等景点,属于。

A.观光旅游B.专项旅游 C. 新型旅游 D.跨国旅游2.1841年,英国人首次组织团体旅游,开创了近代旅游的先河,因而他成为旅游业的第一个导游。

A.汉泽克尔B.克拉普夫C.托马斯.库克D.詹姆斯.库克3.下列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A.敦煌鸣沙山B.春城昆明C.陕西临潼华清池D.昆曲4. 旅游者对旅游购物品的最基本的要求。

A.纪念性B.针对性C.艺术性D.礼品性5.下列旅游市场中,是我国应该积极开发的、非常有潜力的入境旅游市场是。

A.澳大利亚市场B.西欧市场C.日本市场D.美洲市场6.“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来的。

A.贺兹特B.菲利普.科特勒C.克拉普夫D.克劳德.莫林7. 不仅是人类早期的旅游形式。

也是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

A .观光旅游 B.度假旅游 C. 公务旅游 D.宗教旅游8.我国旅游市场结构和旅游供给结构开始了历史性转变是在A.开创阶段B.改革振兴阶段C.全面发展阶段D.开拓阶段9.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应将视为第一优先考虑的因素。

A.发展B. 利用C.保护D.经济效益10.随着的发展人类的个性化达到最大程度的张扬。

A.文化教育B.医疗技术C.高速公路D.电子技术二、多项选择题(2*10=20分)1.生态旅游的特点有A.天然性B.季节性C.参与性D.知识性2.世界旅游史上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了丝绸之路全程的人是()A.哥伦布B. 托马斯.库克C.马可.波罗D.徐霞客3.旅游资源具有哪些含义()A.吸引性B.可进入性C.价值性D.变化性4.旅游业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A.促进环境的美化和保护B.加速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C. 改变传统观念和社会意识D.有助于文明的传播和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完整版本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期末试卷试题

完整版本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期末试卷试题

完整版本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期末试卷试题旅游媒介要真正发挥作用,“硬件”固然重要,软件的核心人才更为重要。

3、按国际惯例,我国的入境旅游者还包括华侨、港澳台同胞。

X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入境旅游者还包括华侨、港、澳台同胞,但按国际惯例,不将其统计为国际旅游者,因此,为了便于国际上的对比和分类,特把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分开统计,而在称谓上统称为来华入境旅游者。

4.世界旅游业常见的有常规旅游发展模式和非常规旅游发展模式两种,而我国旅游业走的是一条常规旅游发展模式。

X世界旅游业常见的有常规旅游发展模式和非常规旅游发展模式两种,而我国旅游业走的是一条常规旅游发展模式。

六、简答题1、简述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6 分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广泛。

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与游览的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由此可见: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也仅仅是游览而不是旅游。

只有旅行和游览参观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

2、假日旅游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特点是什么?10 分答:原因:(1)充足的闲暇时间。

( 2)收入水平的提高( 3)消费观念的转变( 4)交通条件的改善( 5)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特点:1)旅游者的总量成骤然上升的趋势2)旅游趋向大众化3)注重休闲方式4)具有很大的地域特征5)趋向常态化3、旅游者产生的条件有哪些?9 分答: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产生旅游者的前提条件之一。

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可归纳为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

31、社会条件:一指社会富裕和社会闲暇。

二指人们的旅游权利。

2、个人条件:( 1)有钱。

即有足够用于支付旅游费用的“可随意支配的收入”。

2)有闲。

即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3)旅游动机4)身体条件3、我国为什么选择入境旅游作为头盘棋?15 分(见教材三点)4。

(完整版)中职旅游概论期末试题.docx

(完整版)中职旅游概论期末试题.docx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期末考试题班级:姓名:得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1、我国于 _________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该组织现有个成员国,我国成为该组织的第_________个正式成员国。

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 ______月______日。

3、广义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在______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_________、增加 ______及相关知识。

4、旅游是人们为寻求而进行的旅行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5、旅游区(点)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旅游娱乐设施可划分为 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7、从 50 年代至今, _______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8、旅游业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教育、社会和_______、等方面的影响。

9、旅游业属于第 _______产业。

10、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的答题卡内。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A. 旅游饭店B.旅游景点C.旅行社D.旅游交通2、下面哪个是属我国的亚洲客源国市场()A. 美国市场B. 俄罗斯市场C.日本、韩国市场D.澳大利亚市场3、“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而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该定义被称为()A. 罗马定义B.艾斯特定义C.马尼拉定义D.兰沙罗特定义4、."罗马定义 "将在某国暂时逗留至少 24 小时的游客称为()A、短期游览者B、旅游者C、游览者D、短程游览者5、决定一个人能否定实现旅游的家庭收入水平,主要指其()A、消费水平B、经济状况C、可支配收入D、可随意支配收入6、最具有可靠信誉度的是下面哪种旅游商场()A、旅游商店B、旅游涉外定点商场C、旅游购物品交易会D、购货亭7、旅游活动的媒介是()A.旅游资源B.旅游业C、旅游宣传 D.旅游交通8、申请设立经营入出境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要合并缴纳人民币()A.100 万元B.60 万元C.160 万元D.10 万元9、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A.综合性B.普及性C.群众性D.社会性10、世界旅游组织宣布每年的旅游日是()A.11 月 5 日B. 9 月 27 日C.7 月 15 日D.5 月 18 日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旅游”一词最早见于()
A商朝B秦朝C唐朝D南朝
2()是旅游的吸引物
A旅游业B旅游资源C旅游市场D旅游服务
3不属于国际旅游特点是()
A旅途长B费用高C生活习惯障碍D手续简便
4到北京去万里长城、故宫旅游时()
A观光旅游B度假旅游C商务旅游D文化旅游
5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类型是()
A观光旅游B商务旅游C文化旅游D宗教旅游
6旅游者到香港旅游的购物支出高达()
A60%B61%C70%D71%
7生态旅游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年首先提出
A1980B1981C1982D1983
8( )旅游者多为白领阶层,文化程度较高,消费水平高,且重游率高()
A观光B文化C宗教D购物
9郑州组织的少林寺一日游是()
A地方性旅游B区域性旅游C全国性旅游D国内旅游
10美国人到中国来旅游是()
A处境旅游B入境旅游C跨国旅游D国际旅游
11从整个人类具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游萌芽于( )
A原始社会早期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早期D奴隶社会末期
12()大规模兴建金塔和神庙,吸引了天数人前往参观游览和参加家教庆典活动
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希腊D波斯帝国
13()是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
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希腊D波斯帝国
14旅行方面的文学作品之父()
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希腊D波斯帝国
1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
A1841年B1845年C1851年D1855年
16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全球旅游经济预期年增长率可达到()
A2%B2.2%C4%D4.4%
17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巡游的第一个重要代表()
A周穆王B秦始皇C汉武帝D乾隆
18()年8月15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这里“旅行部”
A1920年B1923年C1945年D1949年
19中国第一家国营旅行社成立于( )
A1920年B1923年C1945年D1949年
20中国国际旅游社成立于()
A1949年B1954年C1964年D1980年
21中国旅行社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于()
A1949年B1954年C1964年D1980年
22截至2011年2月,与中国签订协议正式确定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地区达()A110个B120个C130个D140个
23根据中国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旅游也总收入将超过()亿元,占全国GDP的(),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A1.3万4%B1.3万8%C3.3万4%D3.3万8%
24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的游客赴内地旅游()
A国内旅游B国际旅游C入境旅游D出境旅游
25()描述盛赞东方的富庶,引起了欧洲商人、航海家、封建主对东方的好奇和向往
A《历史》B《苏拉漫游记》C《马克波罗游记》D《佛国记》
26不属于散客旅游的特点是()
A灵活B自由C可选择性强D全包价
27学术考察旅行最早最突出的代表是()
A苏秦B张仪C吕不韦D司马迁
28不属于士人漫游的是()
A陶渊明B徐霞客C李白D杜甫
29产业革命首先在()爆发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30目前,中国大多数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都属于( )
A观光旅游B度假旅游C文化旅游D宗教旅游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共30分)
31旅游是一种超出人类生存需要的新型该机物质和文化的社会消费方式。

()
32旅游是一种消费行动,而非生产行为。

()
33旅游需求重要表现在物质需求。

()
34文化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
35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活动首先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出现。

()
36大众化旅游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形成。

()
37商代出现了民间旅馆——逆旅()
38汉武帝时,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成为当时中国西行最远的旅行者。

( )
39法显着成《佛国记》,被称为中国三水散文的鼻祖。

()
40中国旅游业形成的标志是中国旅行经营机构的建立。

()
41 1923年,中国旅游社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旅游行业的专业杂志——《旅行杂志》。

()
42中国旅游业从20实际80年代末开始崛起的。

()
43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
44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问世,也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
45旅游业及时一定社会文化环境创造出来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旅游媒介,又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
三、名词解释(40分)
1旅游:
2国内旅游:
3国际旅游:
4观光旅游:
5宗教旅游:
6文化旅游:
7旅游(艾斯特定义):
8区域性旅游:
9地方性旅游:
10散客旅游:
四、问答题(53分)
l旅游的基本属性(8分)
2旅游的特点(6分)
3什么是团体旅游?团体旅游的特点(12分)4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6分)
5现代旅游发展主要因素(12分)
6中国古代旅游形式及着名旅行家(12分)五、论述题(34分)
1中国古代旅游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17分)2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历程(1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