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手册

合集下载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6. 显色液:DAB 6.0 mg;0.01 M PBS 10.0 ml;硫酸镍胺 0.1 ml;H2021.0 μl。

二、蛋白样品制备1. 单层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1)倒掉培养液,并将瓶倒扣在吸水纸上使吸水纸吸干培养液(或将瓶直立放置一会儿使残余培养液流到瓶底然后再用移液器将其吸走)。

(2)每瓶细胞加3 ml 4℃预冷的PBS(0.01M pH7.2~7.3)。

平放轻轻摇动1 min洗涤细胞,然后弃去洗液。

重复以上操作两次,共洗细胞三次以洗去培养液。

将PBS弃净后把培养瓶置于冰上。

(3)按1ml裂解液加10 μl PMSF(100 mM),摇匀置于冰上。

(PMSF要摇匀至无结晶时才可与裂解液混合。

)(4)每瓶细胞加400 μl含PMSF的裂解液,于冰上裂解30 min,为使细胞充分裂解培养瓶要经常来回摇动。

(5)裂解完后,用干净的刮棒将细胞刮于培养瓶的一侧(动作要快),然后用枪将细胞碎片和裂解液移至1.5 ml离心管中。

(整个操作尽量在冰上进行。

)(6)于4℃下12000 rpm离心5 min。

(提前开离心机预冷)(7)将离心后的上清分装转移倒0.5 ml的离心管中放于-20℃保存。

2. 组织中总蛋白的提取(1)将少量组织块置于1~2 ml匀浆器中球状部位,用干净的剪刀将组织块尽量剪碎。

(2)加400 μL单去污剂裂解液裂(含PMSF)于匀浆器中,进行匀浆。

然后置于冰上。

(3)几分钟后再碾一会儿再置于冰上,要重复碾几次使组织尽量碾碎。

(4)裂解30 min后,即可用移液器将裂解液移至1.5 ml离心管中,然后在4℃下12000 rpm离心5 min,取上清分装于0.5 ml离心管中并置于-20℃保存。

3. 加药物处理的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由于受药物的影响,一些细胞脱落下来,所以除按1操作外还应收集培养液中的细胞。

以下是培养液中细胞总蛋白的提取:(1)将培养液倒至15 ml离心管中,于2500 rpm离心5 min。

免疫印记手册第六版

免疫印记手册第六版

《蛋白质印迹手册》第六版Western blotting技术作为生物实验室中最给力的工具之一,一直被研究人员广泛使用。

默克密理博公司的《蛋白质印迹手册》(Protein Blotting Handbook)详细介绍了western blotting的原理、操作和技巧,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对希望进一步优化实验的达人,都将带来极大的帮助。

最新第六版的手册在优化抗体浓度和降低背景方面增加了更全面的指引,同时扩展了荧光检测的数据和操作步骤,是蛋白质印迹实验不可缺少的好伙伴。

一、膜的选择摘要:PVDF膜和NC膜作为Western印迹应用中最常用的两种类型的膜,各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选择?近四十年来,默克密理博一直是转印膜的领先供应商。

它目前提供三种PVDF膜。

这三种膜有何不同,分别适合哪些应用呢?详见本文。

印迹所使用的膜的类型可能影响下列因素:•蛋白质结合能力•是否需要用醇预湿•开展多次剥离(stripping)和再生检测(reprobing)实验的能力•蛋白质观察•长期印迹保存•信噪比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硝酸纤维素(NC)是Western印迹应用中最常用的两种类型的膜。

硝酸纤维素膜和PVDF膜的特性比较详见表1。

表1. PVDF和硝酸纤维素膜特性及应用的比较与硝酸纤维素膜相比,电转到PVDF膜上有许多优点。

PVDF膜可提供更好的蛋白质截留率、物理强度和广泛的化学兼容性(Pluskal等,1986)。

其中更高的机械强度和出色的耐化学性让PVDF膜成为免疫检测中各种染色应用和二次检测的理想选择。

使用PVDF膜的另一个优点是,单块凝胶上的平行重复泳道可用于各种应用中,如考马斯蓝染色,接着切割条带进行N端测序,蛋白质水解/肽段分离/内部测序,以及免疫检测(Kurien等,2003)。

市售的硝酸纤维素膜的典型结合能力是80 –100 μg/cm2,而PVDF膜的结合能力是100 –200 μg/cm2。

在检测血清中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时直接比较PVDF和硝酸纤维素膜,结果表明,PVDF膜有着更好的总体HIV抗原截留率,并且有助于改善提高抗体对糖基化包膜抗原的检测(Lauritzen和Pluskal,1998)。

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

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

2
特异性
该技术能够高度特异性地识别并检测目标蛋白,即使在复杂的生物样品中也不会产生交叉反应。
3
检测限
得益于优化的实验步骤和灵敏的检测方法,免疫印迹技术的检测限可达到皮克摩尔级别,能够灵敏检测极微量的目标蛋白。
4
重复性
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可以准确定量并复制实验结果,为蛋白质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蛋白质定量分析
可以利用Western blot结果对特定蛋白的相对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为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结果可视化展示
Western blot采用化学发光检测,可以清晰地显示蛋白条带,结合分子量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实验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通常包括绘制图表、统计分析和计算参数。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实验结果的趋势和特点,为后续的实验设计和结果解释提供依据。
技术改进方向
提高灵敏度
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和试剂配方,不断提高免疫印迹技术的检测敏感度,以更准确地识别低丰度蛋白。
增强特异性
开发高特异性的抗体,减少非特异性结合,提升识别目标蛋白的准确性。
自动化集成
将实验流程进行自动化处理,实现样品预处理、电泳、转膜、免疫反应等步骤的高度整合,提高操作效率。
数据分析优化
2
结果解释和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阐述结果的意义和影响,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
3
图表展示质量
使用恰当的图表、图像等辅助手段,直观、生动地展示实验结果。确保图表制作规范,便于理解和分析。
4
结论和建议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明确的结论,并提出后续研究或应用的建议,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实验设备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Blot)技术手册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Blot)技术手册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 Western Blot 技术手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 Western Blot WB 是将蛋白样本通过聚丙烯酰胺电泳按分子量大小分离 再转移到杂交膜blot 上 然后通过一抗/二抗复合物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检测的方法。

WB是进行蛋白质分析最流行和成熟的技术之一。

本指南讨论Western Blot操作方法及常见问题分析 有助于成功完成WB。

A 蛋白样本提取制备1 细胞或组织裂解2 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3 蛋白定量4 电泳上样样品的准备B 电泳 1 PAGE胶的制备2蛋白分子量Marker 3 阳性对照4 内参对照5 上样与电泳 C 转膜与显色Western Blot 1 胶中蛋白的检测2 蛋白转膜3 膜上蛋白的检测 丽春红4膜的封闭 5 一抗的孵育6 二抗的孵育7 显色 D 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附录1 WB实验试剂配制方法附录2 SDS-PAGE胶的配制2WB概述: 检测原理: 3A 蛋白样本提取制备蛋白样品制备是Western Blotting的第一步 更是决定WB成败的关键步骤 总体原则和注意事项 1 尽可能提取完全或降低样本复杂度只集中于提取目的蛋白 通过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或选择不同的试剂盒产品 2 保持蛋白的处于溶解状态 通过裂解液的PH 盐浓度表面活性剂、还原剂等的选择 3 提取过程防止蛋白降解、聚集、沉淀、修饰等 低温操作 加入合适的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 4 尽量去除核酸 多糖 脂类等干扰分子 通过加入核酸酶或采取不同提取策略 5 样品分装 长期于-80℃中保存 避免反复冻融。

A-1 细胞或组织裂解A-1-1 细胞裂解裂解液Lysis buffer或商品化蛋白抽提试剂盒的选择目的蛋白分布定位推荐裂解液Lysis buffe 推荐试剂盒全细胞NP-40 or RIPA 附录1 全蛋白抽提试剂盒细胞质 可溶蛋白 Tris-HCl 附录1 胞浆蛋白和核蛋白抽提试剂盒线粒体蛋白提取试剂盒细胞质 细胞骨架等不溶蛋白Tris-Triton 附录1 蛋白分级抽提试剂盒细胞质 磷酸化蛋白 磷酸化蛋白抽提试剂盒细胞膜NP-40 or RIPA 附录1 膜蛋白抽提试剂盒蛋白分级抽提试剂盒细胞核RIPA 附录1 核蛋白抽提试剂盒线粒体RIPA 附录1 线粒体蛋白抽提试剂盒亚细胞定位蛋白抽提试剂盒细胞裂解操作方法 1 培养的细胞经预冷的PBS漂洗2次 裂解液中加入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 种类与量见本节2 2 吸净PBS 加入预冷的裂解液 1 ml per 107 cells/100mm dish/150cm2 flask 0.5ml per 5x106 cells/60mm dish/75cm2 flask. 3 用细胞刮子刮取贴壁细胞 将细胞及裂解液温和地转移至预冷的微量离心管中 4 4℃摇动30 min 5 4℃离心12000 rpm 20 min 根椐细胞种类不同调整离心力 6 轻轻吸取上清 转移至新预冷的微量离心管中置于冰上 即为蛋白样本 弃沉淀. A-1-2 组织裂解 1 用灭菌的预冷的工具分离目的组织 尽量置于冰上以防蛋白酶水解 2 将组织块放在圆底的微量离心管或Eppendorf管中 加入液氮冻结组织于冰上均质研磨 长期可保存于-80°C 3 每约5 mg加入约300 μl 预冷的裂解液lysis buffer 冰浴匀浆后置于4℃摇动2小时 裂解液体积与组织样本量有适当比例 最终的蛋白浓度至少达到0.1 mg/ml 理想的蛋白浓度应为1-5 mg/ml. 4 4℃离心12000 rpm 20 min 轻轻吸取上清 转移至新预冷的微量离心管中置于冰上 即为蛋白样本 弃沉淀A-2 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 4 推荐购商品化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复合试剂盒或COOKTAIL 或按下表配制 备注 其中Sodium orthovanadate 配制活化方法如下 所有步聚均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1. 用双蒸水配制100 mM 正矾酸钠溶液. 2. 用盐酸HCl 调至pH 9.0 3. 煮沸至溶液无色尽量减少水分挥发. 4. 冷却至室温 5. 再调pH 至9.0 6. 再煮沸至无色7.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溶液煮沸冷却后达pH 9.0 8. 用水定容至原体积9. 分装保存于- 20°C. 溶液变黄则弃之不用. A-3 蛋白定量Bradford 法Lowry 法或BCA 法 均有商品化试剂盒可选择 操作简单、需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 小牛血清白蛋白BSA 作为标准曲线。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手册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手册

6. 根据所测样品的吸光值,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相应的蛋白含量(μg),除以样品稀释液总体积(100
μL),乘以样品稀释倍数即为样品实际浓度(单位:μg/μL)。
A-4 电泳上样样品的准备
5
A-4-1 变性、还原蛋白样本 一般的抗体只能识别抗原蛋白中的部份序列结构(表位),因此,为使抗体能够达到结合该表位而需要将
1.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一块酶标板,按照下表加入试剂
孔号
0
1
2
3
4
5
6
7
蛋白标准溶液(μL)
0
1
2
4
8
12 16 20
去离子水(μL)
20 19 18 16 12
8
4
0
对应蛋白含量(μg)
0 0.5 1.0 2.0 4.0 6.0 8.0 10.0
2. 根据样品数量,按 50 体积 BCA 试剂 A 加 1 体积 BCA 试剂 B(50:1)配制适量 BCA 工作液,充分混
A-4-2 天然和非还原样本 某些抗体识别的表位是非连续氨基酸构成的蛋白三维结构,此种情况则需要进行非变性的 WB,抗体的说明
书一般会标注,这种非变性电泳不加 SDS,样本也不需煮沸。 某些抗体仅识别蛋白的非还原态,如某些 cysteine 基的氧化态,因此 loading buffer 和电泳液中不加入
3 用细胞刮子刮取贴壁细胞,将细胞及裂解液温和地转移至预冷的微量离心管中,
4 4℃摇动 30 min 5 4℃离心 12,000 rpm,20 min(根椐细胞种类不同调整离心力) 6 轻轻吸取上清,转移至新预冷的微量离心管中置于冰上,即为蛋白样本,弃沉淀.
A-1-2 组织裂解 1 用灭菌的预冷的工具分离目的组织,尽量置于冰上以防蛋白酶水解, 2 将组织块放在圆底的微量离心管或 Eppendorf 管中,加入液氮冻结组织于冰上均质研磨,长期可保存于 -80°C, 3 每约5 mg加入约300 μl 预冷的裂解液lysis buffer,冰浴匀浆后置于4℃摇动2小时,裂解液体积与组 织样本量有适当比例,(最终的蛋白浓度至少达到0.1 mg/ml, 理想的蛋白浓度应为1-5 mg/ml). 4 4℃离心 12,000 rpm,20 min,轻轻吸取上清,转移至新预冷的微量离心管中置于冰上,即为蛋白样本, 弃沉淀,

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

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
编辑ppt
(一)多克隆抗体的概念
抗原通常是由多个抗原决定簇组成的。 由一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由一个B淋巴细胞接
受该抗原所产生的抗体称之为单克隆抗体 (Monoclone antibody)。 由多个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相应地就产生各种 各样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混杂在一起 就是多克隆抗体。 机体内所产生的抗体就是多克隆抗体。
及中和反应等各种不同的反应类型。 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抗原或抗体的检测中多采用
血清作试验,所以体外抗原抗体反应亦称为血清学反应 (serologic reaction)。
编辑ppt
二、印迹法(blotting)
印迹法是指将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上,而后利用相应 的探测反应来检测样品的一种方法。
编辑ppt
抗体的种类
抗体(antibodies,Ab)是专门对抗抗原特异 结构的球蛋白,故也称为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s, Ig)。存在于血清、体液 中,是构成机体免疫作用的主要物质。
免疫球蛋白依据其理化性质及生化性质的不同, 分为五种类型: IgG、 IgA、 IgM、 IgD和 IgE。
编辑ppt
抗原的分类
抗原可以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称
为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半抗原:只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
称为半抗原(hapten),也称为不完全抗原 (incomplete antigen)。与蛋白质结合后成为完 全抗原。半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绝大多数多糖和所有类脂 都属于半抗原。
编辑ppt
淋巴组织
免疫活性细胞
免疫活性介质
编辑ppt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实验步骤和原理及注意事项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实验步骤和原理及注意事项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实验步骤和原理及注意事项1.收集蛋白样品(Protein sample preparation)可以使用适当的裂解液。

收集完蛋白样品后,为确保每个蛋白样品的上样量一致,需要测定每个蛋白样品的蛋白浓度。

根据所使用的裂解液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当的蛋白浓度测定方法。

因为不同的蛋白浓度测定方法对于一些去垢剂和还原剂等的兼容性差别很大。

BCA法。

2. 电泳(Electrophoresis)(1) SDS-PAGE凝胶配制(2) 样品处理在收集的蛋白样品中加入适量浓缩的SDS-PAGE蛋白上样缓冲液。

例如2X或5X的SDS-PAGE蛋白上样缓冲液。

使用5X的SDS-PAGE蛋白上样缓冲液可以减小上样体积,在相同体积的上样孔内可以上样更多的蛋白样品。

100℃或沸水浴加热3-5分钟,以充分变性蛋白(根据蛋白分子的大小,煮沸时间可适当变化,一般不低于5min。

煮沸只是变性蛋白,而不是分解,一般加了抑制酶不会分解。

煮沸对于SDS-PAGE凝胶电泳是必须的,只有煮沸,才能消除蛋白质的立体二级结构,伸展为一维线性结构,所以一般来讲二聚体都会解体,才能完全按照分子量跑电泳,加的蛋白Marker才有指示分子量的意义。

蛋白样品变性后与SDS充分结合,SDS使每个氨基酸带相同的电荷,使整个蛋白呈线性结构. 抗体因为要是线性表位结合的,100度煮10min 后13000,离心5分钟,取上清电泳,因为沉淀会导致拖尾.也可以取上清到另一管,4度可以放一周备再次电泳)。

(3)电泳i.清洗玻璃板:一只手扣紧玻璃板,另一只手蘸点洗衣粉轻轻擦洗。

两面都擦洗过后用自来水冲,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立在筐里晾干。

ii.灌胶与上样(1)玻璃板对齐后放入夹中卡紧。

然后垂直卡在架子上准备灌胶。

(操作时要使两玻璃对齐,以免漏胶。

)(2)配10%分离胶,加入TEMED后立即摇匀即可灌胶。

灌胶时,可用10 ml枪吸取5 ml胶沿玻璃放出,待胶面升到绿带中间线高度时即可。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图示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图示
(4) 耗材
10、100、1000 uL 枪头与移液枪、EP 管、EP 管防爆夹、96 孔板、单格或 5 格孵育盒、镊子、锡纸、保鲜膜、
滤纸、乳胶手套、薄膜手套、医用口罩等
A 蛋白样本提取制备
A-1 细胞或组织裂解
A-2 蛋白定量
A-3 电泳上样样品的准备 一般的抗体只能识别抗原蛋白中的部份序列结构(表位),因此,为使抗体能够达到结合该表位而需要
(2) 主要试剂: 1) RIPA 等裂解液 2) 2×或 5×或 6×或 10×蛋白上样缓冲液 3) 彩色预染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4) 四甲基乙二胺(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 TEMED) 5) 10%过硫酸铵(ammomium persulfate, APS) 6) TrisCl,1.5M(PH 8.8) 缓冲液 7) TrisCl,1M(PH6.8) 缓冲液 8) 30% Acr-Bis(29:1) (即 30% acrylamide-bisacrylamide) 9) 甘氨酸(Glycine) 10)Tris 碱(Trisbase) 1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12)甲醇(methanol) 13)吐温-20(Tween-20) 14)牛血清白蛋白(BSA)或脱脂奶粉 15)PVDF 膜 16)ECL 显色底物 A 液和 B 液 (3)抗体 1)β-Actin 等内参抗体 2)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兔 IgG;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小鼠 IgG 等带 HRP 的二抗 3)指标抗体
C-7 显色 (化学发光法) 现在最常用的是化学发光法:HRP 化学发光底物 Lumino(l ECL 法 chemiluminescence)及其改良法, 对
于 HRP 偶联的二抗,一般传统上使用 ECL 和 ECL+,推荐使用后者,更灵敏。其中不同商家的产品特点总 结 如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技术手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 WB)是将蛋白样本通过聚丙烯酰胺电泳按分子量大小分离,再转移到杂交膜(blot)上,然后通过一抗/二抗复合物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检测的方法。

WB是进行蛋白质分析最流行和成熟的技术之一。

本指南讨论Western Blot操作方法及常见问题分析,有助于成功完成WB。

A 蛋白样本提取制备1 细胞或组织裂解2 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3 蛋白定量4 电泳上样样品的准备B 电泳1 PAGE胶的制备2 蛋白分子量Marker3 阳性对照4 内参对照5 上样与电泳C 转膜与显色(Western Blot)1 胶中蛋白的检测2 蛋白转膜3 膜上蛋白的检测:丽春红4 膜的封闭5 一抗的孵育6 二抗的孵育7 显色D 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附录1 WB实验试剂配制方法附录2 SDS-PAGE胶的配制WB概述:检测原理Western Blot过程示意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膜封闭孵育1小时或过夜孵育一抗孵育1小时或过夜孵育酶标二抗1小时洗膜3×5min/1×10min孵育底物(如为显色法,则直接孵育至显色即可)1min胶片曝光显影1-30minA 蛋白样本提取制备蛋白样品制备是Western Blotting的第一步,更是决定WB成败的关键步骤,总体原则和注意事项:1:尽可能提取完全或降低样本复杂度只集中于提取目的蛋白(通过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或选择不同的试剂盒产品)2:保持蛋白的处于溶解状态(通过裂解液的PH 盐浓度表面活性剂、还原剂等的选择)3:提取过程防止蛋白降解、聚集、沉淀、修饰等,(低温操作,加入合适的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4:尽量去除核酸,多糖,脂类等干扰分子(通过加入核酸酶或采取不同提取策略)5:样品分装,长期于-80℃中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A-1 细胞或组织裂解A-1-1 细胞裂解细胞裂解操作方法:1. 培养的细胞经预冷的PBS漂洗2次,裂解液中加入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种类与量见本节2);2. 吸净PBS,加入预冷的裂解液,(1 ml per 107 cells/100mm dish/150cm2 flask; 0.5ml per 5x106 cells/60mm dish/75cm2 flask);3. 用细胞刮子刮取贴壁细胞,将细胞及裂解液温和地转移至预冷的微量离心管中;4. 4℃摇动30 min;5. 4℃离心12,000 rpm,20 min(根椐细胞种类不同调整离心力);6. 弃沉淀,轻轻吸取上清,转移至新预冷的微量离心管中置于冰上,即为蛋白样本;A-1-2 组织裂解1 用灭菌的预冷的工具分离目的组织,尽量置于冰上以防蛋白酶水解;2 将组织块放在圆底的微量离心管或Eppendorf管中,加入液氮冻结组织于冰上均质研磨,长期可保存于-80°C;3 每约5 mg加入约300 μl 预冷的裂解液lysis buffer,冰浴匀浆后置于4℃摇动2小时,裂解液体积与组织样本量有适当比例,(最终的蛋白浓度至少达到0.1 mg/ml, 理想的蛋白浓度应为1-5 mg/ml);4 4℃离心12,000 rpm,20 min,轻轻吸取上清,转移至新预冷的微量离心管中置于冰上,即为蛋白样本,弃沉淀。

A-2 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推荐购商品化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复合试剂盒或COOKTAIL,或按下表配制:备注:其中Sodium orthovanadate 配制活化方法如下:所有步聚均需在通风橱中进行:1. 用双蒸水配制100 mM 正矾酸钠溶液;2. 用盐酸HCl 调至pH 9.0;3. 煮沸至溶液无色,尽量减少水分挥发;4. 冷却至室温;5. 再调pH至9.0;6. 再煮沸至无色。

7.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溶液煮沸冷却后达pH 9.0;8. 用水定容至原体积;9. 分装保存于- 20°C. 溶液变黄则弃之不用。

A-3 蛋白定量Bradford法Lowry法或BCA法(均有商品化试剂盒可选择,操作简单、需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小牛血清白蛋白(BSA) 作为标准曲线。

如果裂解液中有NP40或其它表面活性剂,则推荐使用BCA 法。

三种方法或产品比较列表如下:BCA测定方法如下:A.酶标板操作1.2. 根据样品数量,按50体积BCA试剂A加1体积BCA试剂B(50:1)配制适量BCA工作液,充分混匀;3. 各孔加入200μL BC A工作液;4. 把酶标板放在振荡器上振荡30sec,37℃放置30分钟,然后在562nm下比色测定。

以蛋白含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5. 稀释待测样品至合适浓度,使样品稀释液总体积为20μL,加入BCA工作液200μL,充分混匀,37℃放置30分钟后,以标准曲线0号管做参比,在562nm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值;6. 根据所测样品的吸光值,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相应的蛋白含量(μg),除以样品稀释液总体积(20μL),乘以样品稀释倍数即为样品实际浓度(单位:μg/μL)。

B.分光光度计测定1.2. 根据样品数量,按50体积BCA试剂A加1体积BCA试剂B(50:1)配制适量BCA工作液,充分混匀;3. 各管加入1000μL BCA工作液;4. 各管充分混匀,37℃放置30分钟,然后在562nm下比色测定。

以蛋白含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5. 稀释待测样品至合适浓度,样品稀释液总体积为100μL,加入BCA工作液1000μL,充分混匀,37℃放置30分钟后,以标准曲线0号管做参比,在562nm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值;6. 根据所测样品的吸光值,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相应的蛋白含量(μg),除以样品稀释液总体积(100μL),乘以样品稀释倍数即为样品实际浓度(单位:μg/μL)。

A-4 电泳上样样品的准备A-4-1 变性、还原蛋白样本一般的抗体只能识别抗原蛋白中的部份序列结构(表位),因此,为使抗体能够达到结合该表位而需要将蛋白样本进行变性,使之打开折叠的空间结构,蛋白变性一般使用含阳离子变性去污剂如SDS的上样buffer (loading buffer),并于95-100°C 煮沸5分钟,对于多次跨膜蛋白,可以于70°C 加热5-10分钟,标准的上样buffer称为2X Laemmli buffer,上样时与样本混合后变性上样即可:2X Laemmli buffer4% SDS10% 2-mercaptoehtanol20% glycerol0.004% bromophenol blue0.125 M Tris HClCheck the pH and bring it to pH 6.8.SDS的阴离子环绕蛋白肽键使之带负电荷,蛋白分子量不同,结合的SDS数量不同,所带负电荷也不同,电泳迁移速度不同,因此SDS-PAGE电泳可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分离开。

A-4-2天然和非还原样本某些抗体识别的表位是非连续氨基酸构成的蛋白三维结构,此种情况则需要进行非变性的WB,抗体的说明书一般会标注,这种非变性电泳不加SDS,样本也不需煮沸。

某些抗体仅识别蛋白的非还原态,如某些cysteine基的氧化态,因此loading buffer和电泳液中不加入ß-mercaptoethanol and DTT注:除说明书特别标注之外,一般情况下,均使用变性和还原电泳B 电泳B-1 PAGE胶的制备聚丙酰胺凝胶PAGE电泳根椐蛋白分子量进行分离蛋白,PAGE胶是由两种化合物聚合而成的,即丙烯酰胺(acr)和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聚合需加入过硫酸铵及DMAP 或TEMED,凝胶为中性、水溶性、三维网状结构。

凝胶的孔径取决于总丙烯酰胺的百分含量(%T))和交联度(%C);T%=(a+b)/m*100%和C%=a/(a+b)*100%;其中:a=双体(bis)的重量;b=单体(arc)的重量;m=溶液的体积(ml) 。

丙烯酰胺总量增加,则孔径减小,5%C构成最小的孔径,任何的%C增加或降低,孔径都增加,凝胶的百分浓度组成需两个参数,丙烯酰胺(acr)和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的总量百分浓度(w/v)。

不同分子量的蛋白选择不同的凝胶浓度(参考下表》,原则上高分子量蛋白用低浓度胶,低分子量蛋白用高浓度胶分离。

不同浓度的凝胶的配制方法见附录2首先配制各组分贮备液,然后分别配制浓缩胶和分离胶。

B-2 蛋白分子量Marker预染或非预染各种分子量的蛋白,用于标示电泳中蛋白的大小和示踪。

商业化产品:非预染Marker(MW 116,97.4,66,45,36,29,24,20.1,14.2KDa)预染Marker(MW 116,97.4,66,45,36,29,24,20.1,14.2KDa)B-3 阳性对照目的蛋白或明确表达目的蛋白的组织或细胞的蛋白提取物,用于检验整个实验体系和过程的正确性有效性/特别是一抗的质量和效率。

建议使用该对照。

可查阅文献或抗体说明书选择购买或自提该对照样本。

B-4 内参对照管家基因编码的、很多组织和细胞中都稳定表达的蛋白,用于检测整个WB实验过程及体系是否正常工作,并作为半定量检测目的蛋白表达量的标准对照。

必须设立。

内参Beta-actin 抗体at 1/5000 dilution, Lysates/proteins at 20 ug per lane Lane 1 : HeLa nuclear Lane 2 : HeLa whole cell lysate Lane 3 : A431 cell lysate Lane 4 : Jurkat celllysate Lane 5 : HEK293 cell lysate.B-5 上样与电泳每孔上样量为20-40 μg蛋白,使用专用枪头或注射针头,勿溢出加样孔,标准电泳缓冲液:1X Tris-glycine:25 mM Tris base190 mM glycine0.1% SDS调pH;8.3.电泳时间按电流仪说明书推荐方法使用(1小时或过夜,取决于电压大小),当染料到达胶的底部,关电源停止电泳,胶不能存放,应立刻进行下一步的转膜。

C 转膜与显色(Western Blot)C-1 胶中蛋白的检测电泳后检测蛋白是否迁移正确与平均,可采用铜染或考马斯蓝染色检测,如果凝胶中的蛋白需要进行转膜则需可逆的铜染法,否则采用不可逆考马斯蓝法染色。

铜染法:电泳胶用蒸馏水洗数秒钟,加入0.3 M CuCl2染色5-10分钟,再用去离子水洗一次,在暗背景下观察在兰色胶背景下蛋白出现透明条带,胶置于0.1-0.25 M Tris/0.25 M EDTA pH 8.0缓冲液中漂洗脱色两次,再置于电转缓冲液中开始转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