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升华和凝华2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作为学生一定要尽快掌握所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

接下来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成绩。

一、选择题1.(2019年赤峰中考题)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B.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C.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答案:C解析:树枝上形成的“雾凇”,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一种液化现象;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是雪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雪花在脸上变成水,是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结霜是凝固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B.凝华C.熔化D.升华答案:B解析: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水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答案:D解析:洒在地上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不是升华,故A错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江面上的大雾,是液化现象,不是升华,故B错误;液态的水放热慢慢变为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不是升华,故C错误;灯丝发光,温度升高,灯丝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而升华,从而使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

6.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这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干冰升华,再液化B.干冰升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C.干冰汽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D.干冰液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答案:B解析:干冰升华后以气体二氧化碳的形式弥散到空气中,不会再液化,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四、升华和凝华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四、升华和凝华
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 态变化吗?
干冰 答:上面一段描述中包
含了凝华、升华、液化。
三、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课本P65 想想议议
水蒸气
吸升 热华
放液 热化
汽吸 化热

凝放 华热
放凝 热固
熔吸 化热

自主阅读 Page65科 学.技术. 社会的内 容回答问 题
1、云、雨、冰雹、雪是怎样形成的? 2、地球上可用淡水资源丰富吗?
巩固练习:
1.物质由 固 态直接变为 气 态的过程叫 升华, 升华时要 吸 热。
2.物质由 气 态直接变为 固 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时要 放 热。
3.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会一天天 减小,这是 升华 现象。
作业:
1、上交作业:课本第6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1、2、4小题。
2、家庭作业:练习册P34~36.
固态的樟脑丸吸热直接变成气态樟脑, 是升华现象。
北方寒冷的冬天,晾在外边的衣服 冻了冰,但一段时间以后也晾干了.这 是为什么?发生的是什么物态变化?
冰吸热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雾凇

气 中 的 水 蒸 气
是 凝 华 现 象













玻璃上的冰花
用久了的白炽灯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灯泡会发黑,这是由于钨 丝受热发生了( 升华)现象,而钨蒸气又在灯泡壁 上发生了( 凝)华现象的缘故。
一、升华和凝华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

凝华和升华

凝华和升华

设计构想本节课课题内容为《升华和凝华》,在学生已有的物态变化知识基础上,理解起来并不难,但由于教材容量小,与这节课有关的物态变化由于授课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在生活中不容易观察到,所以在这节课的授课过程中需要设计一些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要新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设计的学生实验要可操作性强,现象明显,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能近距离观察到现象,再结合多媒体和实物(灯泡)展示一些霜、雾凇等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既培养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课堂内容。

课题名称:第五节升华和凝华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一、概述《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六节内容,本章是学生正式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一章,为了能让学生能更快熟悉物理这门学科,本章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第六节内容中从生活中与升华凝华有关的现象开始,分析图片中物质的前后状态,结合学生实验(碘升华)让学生观察学习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过程是物质状态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以及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情况2会应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分析生活中与之有关的物态现象(如冰花、雾凇的形成)3能灵活运用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知识对“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变黑”这一现象进行解释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升华和凝华”物态变化的认识,能发现生活中与之有关的现象2能够对常见的物态现象应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进行分析3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物理现象,发现物理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能够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良好的物理实验素养2体会“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物理学习理念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 学生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2学生能够主动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存在状态,并可以准确描述物质状态 3学生已经进行过学生分组实验,有一定实验操作和结论分析能力4学生能够通过物体温度的变化和实验中的条件判断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方法、间接强化法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实验器材、板书展示、多媒体展示图片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演示实验:碘与指纹的显现教师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块白屏,并引导学生在白屏上留下指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5升华和凝华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5升华和凝华

• • • • • • • • • •
10、下列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凝华现象( B ) A、冬天,室内冰冻的衣服干了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早晨有浓雾 D、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升华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 B、冰冻的衣服必须先熔化后才能变干 C、气体要变成固体,必须先液化再凝固 D、升华有致冷作用
加热时,碘升华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冷却时,碘凝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5、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 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 变为气态的现象 升华需要吸热
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 变为固态的现象
凝华需要放热
试一试:你能举出生活中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或
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例子吗?
7.农彦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 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8.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主要原因是它遇热产 生————现象,要————-大量的热量,并隔绝————使 火熄灭
9.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用此方 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 真空度膜,即在真空环境下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 它的蒸气喷到玻璃上,从而度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 膜可以改善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膜能度上去的原理是 ( ) • 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时附着在玻璃镜头上的 • D、金属凝固到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小冰粒遇到暖流 熔化为雨点降落
暖 流
总结: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凝固(放热)
液态
液化(放热)
气态
凝华(放热)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第四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能发声。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
2、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 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 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4、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 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
3、家用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三部分组成。电冰箱的电动压缩 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 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在蒸发器里迅速吸热汽化,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4、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由于气体的体积较大,所以采用将氢气液化的 方法减小燃料的体积。
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速还会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 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 间隔在 0.1s 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 原声加强。

1.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内容逻辑关系
①物质的状态转化:首先,我会介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包括熔化、凝固、汽化和凝结。这些都是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②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接着,我会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而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这两个过程,并给出具体的例子。
实验现象:在加热过程中,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通过冷凝器时,气态物质直接变为固态,发生凝华现象。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发生。
题目5:
1.升华现象:冬天,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玻璃时,会凝结成水珠。这是因为窗户玻璃表面的温度较低,使得水蒸气凝结成水珠。
2.凝华现象:当我们把湿衣服晾在室外时,衣服上的水分会逐渐蒸发,最终衣服变干。这是因为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发生凝华现象。
1.课堂管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心。这可能是因为课堂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足够的互动和趣味性。
2.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因为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例如,我可能过于依赖讲授和板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
3.评价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评价方式可能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可能使得部分学生只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4.科学态度: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物理科学的兴趣。他们能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乐于探索和解决问题。
5.合作交流: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们在小组讨论和实验环节中,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能够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能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件
或液化成小水珠
降落
学习目标 新新知知探探究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三、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剖析图(二)
小冰粒变 大而降落
学习目标 新新知知探探究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人工降雨剖析图(三)
遇到暖流融化 为雨点降落
暖流
学习目标 新新知知探探究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三、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中的物态变化
干冰
升华
学习目标 新新知知探探究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思考题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 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 的,若气温较高则无霜生成,因此下霜时 气温较低,人常感到冷。下雪天气温度本 来就低,下雪后,雪的融化时要向周围空 气吸热,而使本来较低的温度进一步降落, 因而雪后寒。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本课课小小结结 随堂练习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3)升华过程中吸热,凝华过程中放
二热。、升华和凝华的日常应用 三、人工降雨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随堂堂练练习习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四、升华和凝华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温故知新
1、物质的三态: 固 态、 液 态、 气 态
2、 ?
固态气Biblioteka 液汽化?化放 吸热

融化(吸热)
液态
凝固(放热)
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学习目标
1、通过视察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了解物 质的固态和蔼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 2、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要吸热,凝 华要放热。 3、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 现象。

北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四、升华和凝华》(一等奖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四、升华和凝华》(一等奖课件)

冷却后 试管壁上的 碘是什么状态?
加热后 碘是什么状态?
固态
变化条件: 放热
气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组内进行交流: 自己知道的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
二、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二、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干 晒干的衣服
二、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动手制造霜
实验器材
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
已知:碘的熔点:113.7℃ 碘的沸点:184℃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500℃左右
仔细观察:
一、将试管放入热水中加热:看到什么现象? →
二、将试管放入冷水后 :试管内有什么变化?

分析论证:
加热前 碘是什么状态?
加热后 碘是什么状态?
固态 变化条件: 吸热 气态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吸热。
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 的温度,可以看到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 (选填 “低”或“高”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 出现了什么?
冰花
雾凇
干冰简介及应用: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变成 看不见二氧化碳气体。并吸收大量的热。
干冰
人工降雨
小结:
收获分享
初中物理 北师大2011课标版(郭玉英主编)八年级全一册
升华和凝华
长春市第171中学 吕少臣
一、温故知新,大胆猜想
物质的三态是什么?
熔化
固态
凝固
?
液态
?
汽化 液化
气态
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能直接转化吗?
你的猜想:……
观察: 碘是什么状态的? 碘是什么颜色的? 试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1)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 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 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巩固练习
(2)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 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窗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广州市第五十二中学 吕慧贞
复习Biblioteka 气态? —?? —?
固态
熔化 —吸
凝固 —放
液化 —放
汽化 —吸
液态
分组实验: 碘的升华和
凝华
常见的升华 和凝华现象
阅读 《科学世界》
一小、升结华和凝华
1.升华: 物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
华 2.凝华: 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
华二、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巩固练习
(3)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 是它遇热____时要__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 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 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