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现代文阅读标题的作用和意蕴 (1)
标题的含义、意蕴和作用

例: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 哪几层深意。(6分)
• 【参考答案】:①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 堰是上善之作;②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 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③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 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探究方法之一:“见微知著” 手法:托物言志”。 (都江堰——人——启迪做人做事角度考 虑。)
标题的意蕴
存在问题:
• 1.在文内不能充分发掘。
因为这类题是基于文本内的探究,故首先要对作 品内容本身有全面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直观显观 的内容,而且要弄清隐含的内容;不仅要抓思想内容、 情感倾向,而且要抓艺术手法、表现技巧。如若在这 方面缺乏全局的分析评断,那么对深刻意蕴的理解很 可能是不全面的。
• 指代意思、引申意思、隐喻意思、象征意思。 (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本文要揭示的 中心。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 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 心。)
• 一语双关,双层含义(一表一里、一虚一实)
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 2、指代意义与隐喻象征义。 • 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 2.“角度”和“层面”扩展不够,思维单一。
其实,“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 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不同的 层面”是指作品可以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 用层面、美学层面;可能涉及的范畴,如政治、文化、 风俗、艺术、科学、历史等。
什么是意蕴?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 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 的某种主旨,揭示的某种现状,表现 的人生某种道理,蕴含的某种哲理, 以及给人的某种启示等等。
(运用的手法技巧)
• 修辞手法 :①使用某种修辞,新颖独特, 引起阅读兴趣;②生动形象、新颖含蓄、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深思。 双关、比喻、拟人,对比反衬、象 征、讽刺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标题含义及作用【常考题型】题型一:标题含义题型二:标题作用(好处、妙处、用意)题或为什么以它为题?题型三:理解标题(含义、作用);题型四:文章未提A,却以A为标题,为什么?;文章以A为标题,为何却写B,为什么?【答题指导】一、标题含义(含意、涵义、内涵)【答题规范】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意思+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试题例举】1、《永远翠绿的富贵竹》问:文章题目“永远翠绿的富贵竹”有何含义?【解析及答案】我们先看表层含义。
字面含义是富贵竹永远翠绿,再结合文章内容,是同学们送给我的,合在一起,就是“同学们送给我的富贵竹永远翠绿”。
接着看“深层含义”,不论是比喻义、象征义还是引申义,都跟主题有关,你也可以把深层次的含义当作主题去答。
我们认真读文章,不难发现,文章倒数第二段有主题总结,故省去了我们提炼主题的麻烦。
参考答案:①表层含义:同学们送给我的富贵竹永远翠绿。
【字面含义+文中内容】②深层含义:教师的根只有深扎于学生之中,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富贵竹是千千万万普通教师光辉形象的写照。
【象征义】2、《龙虎斗》(2017年广州市中考题)问:标题“龙虎斗”内涵丰富,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它的多层含义。
(4分) (梁刚《龙虎斗》) 参考答案:①表层含义指的是一道广帮菜的菜名“龙虎斗”。
深层含义是:②王兴龙与丁晓虎或他们所代表的两家饭馆的竞争。
③也指七宝镇上,本帮菜和广帮菜的竞争。
④也暗指王兴龙与小田一郎的斗争。
⑤还指抗战时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的较量。
【方法提示】对于理解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试题升级——标题含义探究题】同学们,一旦“标题含义”与“探究”二字相结合,往往分值较高,答题方向要侧重于主题与意蕴挖掘,且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
【试题例举】《最大的事情》问:阅读全文,请探究题目“最大的事情”的内涵。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1

如《邓稼先》《藤野先生》
2、概括主要内容
《孙权劝学》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3、贯穿全文线索 《背影》
难忘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 ---再现背影
标题作用
4、揭示主旨,传达情感 • 《伟大的悲剧 》
2、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的理解。 ——重庆卷《成熟的稻谷会弯 腰》
5、一语双关 象征手法 《变色龙 》 《海燕》
标题作用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最后一次讲演》
7、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耐人寻味。
《紫藤萝瀑布》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紫藤萝的繁茂 和旺盛的生命力,新颖含蓄,耐人寻味。
(二)小结 标题的作用
1、表明写作对象(人物) 2、概括主要内容(情节) 3、贯穿全文线索(线索) 4、揭示主旨,传达情感(主题) 5、一语双关 象征手法(写法)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悬念) 7、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关注中考
2011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选择》17、 通读全文,试理解本文题目“选择” 的含义,并说说其中揭示的道理。 (3分) 2018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谢谢你允 许我回报》 21、题目“谢谢你允 许我回报”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 简要分析。(5分)
中考专题复习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祝沟中学 李丰民
(一)揣摩标题的含义
有什么作用?
含义是: 煮鱼时候的声响;冬夜厨房 里的欢笑;关爱他人带来的温暖。 作用是:一语双关 表达了一家人的温 馨与快乐;关爱他人带来的温暖的感情。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复习总结: 请谈谈你的收获吧!
◆我学会了…… ◆我知道了…… ◆我了解了…… ◆我掌握了……
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第12 讲理解内容,把握文意一、(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美的化学反应邓迎雪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
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就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
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
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⑪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⑫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⑬“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
”另一个同学说。
⑭“我还是最喜欢化学。
”秋明说。
⑮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
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⑯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2018届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类型及答题方法123

切分角度层面关联——2018届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类型及答题方法一、结尾画线句的意蕴1.(2014江苏卷《安娜之死》)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答案:①写出蜡烛由亮到暗到灭的过程;②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安娜死亡前的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渐模糊、直到消失的过程;③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暗示了安娜生命的结束;④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和对安娜之死的同情。
2.(2013江苏卷《何容何许人》)“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探究最后一句的内涵。
答案:①何容爱北平是因为北平有合得来的朋友;②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③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的理解、认可之意;④表明作者也是何容这样的人;⑤暗示了何容以及作者对当世的失望。
3.(2016·江苏卷《会明》)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
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
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
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
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
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会明望着这些人微笑时,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
答案①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明对此感到欣慰;②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③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到思想提升的快乐;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更加立体。
4.(2015江苏卷《比邻而居》)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
原来,端午又到了。
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
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
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
14 探究标题的作用和意蕴(从教材中来,到高考中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阅读(全国通用)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标题的作用和意蕴(从教材中来到高考中去)教学目标鉴赏小说标题的作用和意蕴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理解和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和意蕴教学过程一命题初探·微观考情考势微解常见的标题类探究题有两种:一是分析标题作用,二是理解标题意蕴。
小说标题的意蕴一般包含表层义和深层义两部分。
表层义是指标题本义;深层义主要指在文中的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且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联系紧密。
高考链接①(2017·浙江卷)“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5分)(巩高峰《一种美味》)②(2016·全国Ⅰ卷)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锄》)二探究标题作用和意蕴必备知识探究标题的意蕴意义类型操作技巧表层意义探究标题的字面意思、常见意义象征意义探究标题是否象征某种情感、哲理双关意义探究标题是否有弦外之音,暗含某种意义反语意义探究标题是否运用反语手法,讽刺某种不良现象、问题探究标题的作用标题类型作用 时间、地点、环境 ①点明时间、地点;②创设故事背景;③渲染环境氛围物件、物象 ①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②寄托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感;③揭示文章主题;④隐含比喻象征意义;⑤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人物形象①突出人物形象或品质;②暗示故事情节;③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事件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②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问题 ①寄托作者情感;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思考。
三 探究标题作用和意蕴的方法标题作用分析五角度解答标题意蕴题三步骤四 教材引航·典例剖析教材引航——从教材中来【例】阅读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茹志鹃《百合花》,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百合花是用借代手法代指那条印有百合花的被子;②百合花代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③百合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纯洁、高尚的感情,象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暗示军民鱼水情主题。
现代文阅读标题的作用和意蕴

语言风格
标题也能体现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有的平实质朴,有的绚丽多彩,为文章增色添彩。
鲜明的个性化表达
个性化语言
现代文阅读标题中,有些作者运用个性化语言,使标题具有 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如汪曾祺的《受戒》。
独特视角
个性化表达还体现在作者独特的视角和观察角度,如余华的 《活着》,从普通人的视角审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标题所呈现的信息、意象、情感等元素,能 够激发读者的探索欲望。
引导读者进入文本情境
标题可以通过暗示、比喻、象征等 方式,引导读者进入文章所描述的 特定情境。
VS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 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
准确简洁地表达文章主题
标题应该准确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
避免过于晦涩难懂或过于笼统的标题,以免 读者难以理解或产生误解。
为读者提供理解文章的线索
标题可地把握文章 的主线或逻辑框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和结构。
03
现代文阅读标题的意蕴
反映时代背景
时代特征
现代文阅读标题往往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特征和发展趋势 ,如21世纪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议题。
时代情绪
标题也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情绪和思潮,如对环境保护的关 注、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等。
04
现代文阅读标题的实践应用
利用标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好奇心
利用标题的独特性或悬念,引发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 们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引导关注
通过标题呈现文章的核心议题或 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重要 内容。
关联生活
将标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文本内容与 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现代文阅读标题的作用和意 蕴
现代文阅读标题的作用和意蕴

鞋 刘庆邦
小说以“鞋”为中心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P157)
①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 气息,又有时代特点;
②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 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
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关于标题含意与用意答题注意事项
2.标题内涵(意蕴)题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即字典义或常用义,再考虑它的引申义。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标题除了有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 含义,即比喻义和象征义。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即 文章中“能概括本段文字的句子”“能透漏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能体现本 文主题的句子”等。
花》、《水乡戏台》。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差别》、《春之声》、《缸中日
月》、《上善若水》、《垂向大地的杨柳》 (6)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
一、标题意蕴(内涵)
1、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1)本义(字面义)、常用义,表面(语境)意义 (2)与真实意义。(深层义) (3)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象征义) (4)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茶客们谈药——药的后果为主要情节。 (3)揭示主旨。用象征手法,鲁迅在《药》中通过发人
深省的故事提出“什么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的问题。
3、散文标题的作用
(1)交代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 (2)奠定感情基调,传达出作者情感 (3)串联情节结构,预示情感发展变化 (4)化抽象为形象,揭示深刻意蕴或哲理 (5)激发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深入思考
标题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来自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 作用。 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棋王》、《阿Q正传》、《马罗大叔》 (2)以事件为题,如《宝玉挨打》、《失街亭》、《拜谒三苏园》 (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 (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阳光》、《雪中六盘》、《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关键词的深层义
《用音乐对话》 本文的标题很有特色,请联系全文内容,探究标题的 内涵。(4分)
参考答案: 传主用音乐与人生对话,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传主用音乐与人性对话,传达和平与爱的价值,展示伟大的 胸襟;
传主用音乐与世界对话,致力于跨文化交流,赢得了世人的 赞誉。
③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 ④ 关联手法技巧
↖
标题的含义(意蕴、内涵)
(1)表面(语境)意义 本义(字面义) 常用义,
(2)真实意义。(深层义) 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象征义) 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例如1 .请探究标题“还乡”的丰富意蕴 ①重新回到家乡; ②重回农民的生存、生活状态; ③归复良知和淳朴的情感; ④找回做人的本质。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标题让人们思考应如何破解因资源枯竭带来的发展困
境。
双关意义
文章标题的作用
1、使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如象征、比喻、一 语双关等。(《审丑》)
2、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鲁迅《一件小事》) 3、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两弹功臣邓稼先》 4、交代文章的写作顺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交代文章的主题、情感。《亲爱的爸爸妈妈》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位梦华《旅鼠
周末检测《用音乐对话》 本文的标题很有特色,请联系全文内容,探究标题 的内涵。(4分)
没能答出“他与自己对话,成就自己辉煌”的内容,但另 两个方面基本答出了。3分
周末检测《用音乐对话》 本文的标题很有特色,请联系全文内容,探究标题 的内涵。(4分)
音乐是他最擅长的,可以作为成就自己;安抚心灵,可以算是与 人性对话,没有种族国家的限制,可以算是与世界对话。4分
4、散文标题妙处答题思路
(1)把握题目中关键词,看是否交代了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
(2)感悟题目中暗含的情感,看是否奠定了感情基调,传达 出作者情感
(3)关注题目与文章内容的关联,看是否成为串联文章结构 的线索
(4)分析题目蕴含的深层内涵,看是否揭示了某种哲理或深 刻意蕴
(5)揣摩作者创作意图,看是否激发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深 入思考
答案①“彼岸”是女作家构思的小说《美丽的原野》 中“设在一条河溪的彼岸”的“原野”;
②“彼岸”是女作家所向往的与喧嚣城市相对的古朴 乡村;
③“彼岸”是以乡村姑娘为代表的乡村人所向往的城 市文明;
④“彼岸”是人们一直向往追求,但永远难以到达的
远方。
象征意义
例如4结合全文,谈谈本文以“孤儿”为题目的好处。 (8分)
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小说的情节始终没有离开鞋子,在做鞋、送鞋的 过程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得以展现,所以“鞋”是文章的线 索
从环境和主旨方面思考 。文中“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 双鞋了”,物象第一次在文中出现就点明了当地的习俗,也是那个时代 的环境特点,这是物象本身特点蕴含的时代环境,也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
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 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渐难以为继,并 带着英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 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 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 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 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唯有梦醒花凋, 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 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记录,其实不过 是花与夜的争辉。(选自张错的《子夜昙花》,有删节)
二、标题作用
(妙处、原因、效果)
1、小说标题的作用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 围。(以时间、地点、环境为标题)
(2)概括故事情节、交代主要人物、暗示比喻象 征、揭示小说主旨。
(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以物件为标题)
(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以形象特征为标题)
作者为什么以“子夜昙花”为标题?(6分)
参考答案:
①昙花在夜晚(子夜)开放;
②借昙花寄托对恩师怀念和赞美之情;
③“子夜昙花”为全文的行文线索。
鞋 刘庆邦
小说以“鞋”为中心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P157)
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本文“鞋”对主要人物守明起到了很好的衬托 作用,其内心情感的流露都是借助“鞋”完成的:想到给男方做双小鞋 不让他走得太远,透露出对男方的担心;想象男方穿小鞋的窘态以及跟 男方约会时试鞋的情景,透露出向往爱情的守明复杂而甜蜜的心理
①一语双关,揭示主题。“孤儿”既指广路外出打工
后留给妹妹照看的孩子,又指秦浩他们生活的大山中 的城市。(3分)②突出人物的境遇和内心感受。他们原 来让人羡慕的生活随着锡山矿务局的倒闭而变得艰难,
他们居住的城市已成为资源枯竭的城市,失去了活力,
将被人们忘记。“孤儿”这一标题突出了主人公等人
内心的失意与无助。(3分)③引人深思。“孤儿”这一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 《差别》、《春之声》、《缸中日月》、 《上善若水》、《垂向大地的杨柳》
(6)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
一、标题意蕴(内涵)
标题内涵(意蕴)题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即字典义或常用义,再 考虑它的引申义。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标题除了有表层意思 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比喻义和象征义。要 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即文章中 “能概括本段文字的句子”“能透漏作者情感的句子” 或“能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等。
现代文阅读
Hale Waihona Puke 标题意蕴与作用考纲解读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 意”,包括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 “重要词语” 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 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高考小说 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高考真题回眸】
之谜》) 7、标题是文章行文的线索。(《药》《项链》)
一、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文章为什么要以XXX为题?
标题的妙处(作用)
文章以XXX为题在文中有什么效果?
文章以XXX为题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章标题有什么深刻意蕴(含义)?
意蕴、含义
(3)有人认为文章标题应该为XXX,你认为呢?
【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 “××”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 谈你的理解。【探究标题意蕴】 2.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 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 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探讨标题作用】 3 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 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4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3点给4分)
周末检测《用音乐对话》 本文的标题很有特色,请联系全文内容,探究标题 的内涵。(4分)
答的是作用,而不是内涵。0分
周末检测《用音乐对话》 本文的标题很有特色,请联系全文内容,探究标题 的内涵。(4分)
只答音乐的作用。但说“音乐是梅纽因的语言,表 达了他对和平的渴望”,算答了一点。1分
《纸上故乡》邓琴
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义。
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
②“我”关于故乡的文字,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
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 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每点2分,意思对即 可)
(他人文字中的故乡,是我思乡时的慰藉;我自己不成 熟的文字中的故乡,寄托了我的乡愁;我写在纸上的故 乡,是我的精神家园。)
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 强化效果”的作用。
(3)注意小说的“四维”角度:人物、情节、环境、主旨
例: 《药》分析以“药”为题的作用。
答案: (1)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家和
夏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 (2)概括情节。小说以华老栓买药——华小栓吃药——
茶客们谈药——药的后果为主要情节。 (3)揭示主旨。用象征手法,鲁迅在《药》中通过发人
深省的故事提出“什么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的问题。
3、散文标题的作用
(1)交代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 (2)奠定感情基调,传达出作者情感 (3)串联情节结构,预示情感发展变化 (4)化抽象为形象,揭示深刻意蕴或哲理 (5)激发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深入思考
辨析,分析标题的妙处(作用)
二、常见拟题方式
标题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 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
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棋王》、
《阿Q正传》、《马罗大叔》 (2)以事件为题,如《宝玉挨打》、《失街
亭》、《拜谒三苏园》 (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
(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 链》、《阳光》、《雪中六盘》、《窗 花》、《水乡戏台》。
20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16.请结合全文谈谈 “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2011山东卷《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 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2016年全国2卷(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 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讲义P8T4) 2016年全国乙(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讲义P6T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