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意不明公开课教学设计
语病(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教案教学目标:辨析并修改语病中的表意不明教学重点:辨析句子中的表意不明教学难点:学以致用,能够修改病句教学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明确: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解(费解)或不止一种解释(歧义)。
一、例题精讲精练(一).句子内部构成不同造成语义不明确。
如:1.结构层次不同:①讨厌歌功颂德的周小军。
②连队要学习材料,连长连夜归队。
③七名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赛。
(2.语法关系不同:①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不相信。
②布什、布莱尔分别访问埃及、科威特。
3.施事受事不同:①小杨新来乍到,连部门经理都不认识。
②开刀的是她父亲。
③“妇女理发店”(二).由于有关词语的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
1.词类不同造成歧义:例:①“我要炒肉丝”②“饭不热了”③“他原来住在这里”2.动词的支配范围不明【例】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
3.定语、状语修饰(限制)的对象、范围不明【例】我炒了两个妻子喜欢吃的菜。
【例】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例】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搜集起来。
4.中心词的修饰(限制)成分不明【例】今年我校夏季运动会,每班有比赛项目的男生和女生的一半参加本班的入场式。
5.介词的管辖范围不明【例】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例】至于对厂长的意见,我说不出什么。
6.介词、连词词性不明【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例】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
7.词语指代对象不明:例:①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②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③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病句修改(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教案

病句修改(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高中适用区域全国课时时长(分钟)60知识点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教学目标1、了解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病句现象2、掌握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辨别方法教学重点了解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病句现象教学难点熟练识别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现象并修改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复习复习上节课讲授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导入本课教学内容。
预习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含对象不明)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
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
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另外,句子叙述两种以上的情况通常采用“是……还是”“……或(者)……”“有……也有……”等句式结构。
句子“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04年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地区)”感觉上好像是病句,属于指示代词指代不明,其实是没有语病的。
但是如果把“和”换成“或”,或者把“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变成“有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也有不少网络游戏带有色情内容”,后面的句子“这”就犯了指代不明的语病。
人称代词“自己”在句子表达中,既可以指文字叙述的作者本身(即“我自己”或“我”),又可以指句子属于第三人称的主语自己(即“他自己”或“她自己”);如果句子采用的是第三人称来叙述,那么句中的“他(她)”就有可能指句中属于第三人称的主语本身,也可能指句中属于第三人称的宾语本人,也可能指句中人物之外的第三者。
二、知识讲解1、结构混乱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这样的语病就叫杂糅。
表意不明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什么是病句?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2.《考试大纲》对于病句的测试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
考查的题型为选择题。
3.修改病句的方法:(1)增补。
对成分残缺的病句用增补法,缺什么成分就补什么成分。
(2)删除。
对成分“赘余”的病句用删除法删去多余的,对自相矛盾的逻辑病句,依据实际情况删除矛盾的一方。
(3)调换。
对搭配不当的病句,用此法调换词语;对语序不当的病句,用此法调换词语的位置;对前后失却照应的病句,用此法作调整,以使前后照应。
(4)精简。
对句式杂糅、结构混乱的病句,用此法作精简,以使语句表达方式具有单一性,能用多种方法改的,选用最简便的一种。
4.“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
2、知识讲解“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
它分为:指代不明和歧义。
考点/易错点1指代不明(代词或显或隐)例1: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解析:人称代词“自己”指代不明,究竟是“我”,还是“老师”。
改为: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我的评价。
例2:曾记否,我与你刚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解析:表意不明,“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有歧义,主语究竟是“我”还是“你”,可以在“还是”前加“我”或者“你”。
改为:曾记否,我与你刚认识的时候,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例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
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
解析:“这”指代不明,可能指“搜集史料”,也可能指“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
改为: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
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搜集史料方面。
考点/易错点2歧义句的成因包括:1.语音\词义\词性造成的歧义;2.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例1:他已经走了一个钟头了。
表意不明教案

辨析病句——表意不明一、考题再现,如琢如磨1.(2015湖北卷)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解析】B中“前者”指代不明。
2.(2015山东卷)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解析】D表意不明,“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有歧义,利用多重定语和数字生出歧义,也是表意不明类语病常用设题手法。
3.(2015新课标二卷)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解析】D表意不明,1.搭配不当,“种种”修饰“苦难”“不幸”可以,用来修饰“幸福”不当;2.表意不明,“也不例外”应该是“也无例外”,“也不例外”是自己和他人比,“也无例外”更适用于自己和平时比;3.表意不明,“也不例外”是指“陪伴在他身旁”还是指“听他讲述”,还是同时指“这两件事”。
二、例题引路,提升智能(一)指代不明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
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
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另外,句子叙述两种以上的情况通常采用“是……还是”“……或(者)……”“有……也有……”等句式结构。
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2、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解析】“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4、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
公开课教案 表意不明

• 【解析】C项是歧义,“全国几十个 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 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 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六、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2006年高考试题:教师节中老师希 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 句子因为不同停顿而有两种意思:如添加 逗号则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 送祝福”;如添加顿号则可理解为“老师 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别送”。
探究类型
一、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
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 2005年高考】 动补结构“看不上”的一种意思是“看 不起”、“瞧不起”的意思;另一个意思 是“看不着(zháo)”。
试题回放
• (2005天津卷)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 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 【解析】“晚上来的人”有歧义, 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 人”?
笑话一则
• 一个吝啬财主请一位师爷教他儿子,但他不想花 钱,于是便张榜明示:
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唯青菜 豆腐不可少不得银两。
而一位秀才看后,便欣然而往。请问这二人各 自算盘是什么?
财主: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 不得银两。 秀才: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唯青菜 豆腐不可。少不得银两。
四、结构关系不清造成歧义
咬死猎人的狗
• 本句如看作动宾结构,意思为猎人的狗被 咬死;如看作偏正结构,意思为狗咬死了 猎人
试题回放
• (2008江苏卷)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 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 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 【解析】“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 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 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五、多重修饰造成歧义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 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句中的“领导”因有两个修饰语而有两种 理解:一是局长嘱咐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 二是局长嘱咐不同学校的领导。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表意不明 导学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表意不明教学目标:了解造成语句歧义的常见原因,掌握排查歧义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辨析。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归纳总结。
1、这个人好说话。
刘备的胳膊长得怪。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小李说:“老王这人真黑。
”2、咬死了猎人的狗。
您说只是他也得说。
明白这件事不要紧乌黑的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周正。
3。
工人们特别喜爱老李师傅,一来到这个地方就十分快乐。
天色晚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死了、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4。
新建的工厂的大门。
我吃了三个姑娘送来的地瓜。
局长吩咐几个学校的领导,要做好新学期的工作、总结造成歧义的原因:1、词的多音多义导致歧义 2、结构划分不同导致歧义3、指代不清导致歧义4、修饰两可导致歧义二、排查岐义,总结方法、指出下列句子的错误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1。
老胡看到我们特别惊讶,赶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2、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方法:看停顿位置、成分较长的句子,能够通过标点划分结构来检查歧义。
3、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世界读书日”。
4。
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方法:看数量短语。
数量短语作为定语,特别是与“的”同时出现易出现歧义、5、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ﻫ6、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依然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7、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妈妈一样,情愿把小孩们打扮得美丽些。
方法:看代词、如“这”“这些”“其"等在句中易出现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同时要关注随意省略,也容易造成句子指代不明而产生歧义。
8。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9。
表意不明教案

表意不明教案主题:培养学生的表意功力教学目标:1.了解表意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会运用表意的技巧;3.提高学生的表意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表意的概念;2.掌握表意的技巧;3.运用表意能力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表意能力;2.实际应用中的表意难题。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表意的概念和技巧;2.示范法:通过示范教学,演示如何进行表意;3.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意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表意?2.学生回答并讨论。
Step 2:介绍表意的概念(10分钟)1.教师讲解表意的定义和重要性;2.教师通过示例讲解表意的场景。
Step 3:讲解表意的技巧(15分钟)1.情绪和肢体表达的重要性;2.掌握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3.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Step 4:示范表意的技巧(15分钟)1.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进行表意;2.学生观察和理解教师的表意技巧;3.学生模仿教师的表意技巧进行练习。
Step 5:小组讨论(1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思考如何运用表意技巧;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Step 6:实践应用和反思(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应用;2.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3.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2.学生提问和回答。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编写一篇文章,运用表意技巧进行表达;2.作业要求: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表达准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表意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了一些表意的技巧,并进行了实践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学生的表意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通过实际情境进行表意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意能力。
创意语文工作坊同步教案表意不明

创意语文工作坊同步教案表意不明一、指代不明1、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解析:“这表明……”中的“这”指代不明,由句意可知,“这”应指上文“指责这一学说……”的行为,但因滥加“对于那些……的人”而造成“这”指代不明。
应改为“有些人指责……作一般性推理”。
2、最近网络盛传,新疆伊犁记者遇袭案的受害人——《北疆晨报》的一名记者仍在医院抢救,该记者是因为舆论监督遭报复,报社一位高层人士对此予以否认。
解析:表意不明,“此”既可以指遇袭记者在医院抢救,也可以指记者因为舆论监督遭报复。
3、是坚守艺术良心,保证艺术水准,还是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获得高额票房收入,艺术工作者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解析:有歧义,“答案是肯定的”并没有明确是哪一种。
4、关于脂肪对人类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那么脂肪对人类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否定的。
解析:语义两可。
“否定的”是“有益”观点还是“有害”观点,不明确。
5、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解析:语义两可。
“否定的”是“只嘴上说说不采取措施”,还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采取果断措施”,不明确。
6、王会长告诉记者,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姓氏,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曾经在北方地区广泛分布。
解析:有歧义,将“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改为“李、王两种姓氏的部分人口”或“李姓全部人口及王姓的部分人口”。
7、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解析:“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既可以看作承前省略主语“孩子们”的谓语,也可以指李大伯的行为。
8、专家指责化工厂监管不力导致硫酸泄漏,并且在泄漏初期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行为使厂长非常气愤。
解析:有歧义,厂长气愤的对象是“专家”还是“化工厂”,不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新课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胳膊长得怪。
如果熟悉《三国演义》之类的书,就会明白刘备长像特点“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那么“长”应读作“cháng”,是指长度的,即刘备的胳膊比一般人要长,双手垂下来超过了他的膝盖。
不熟悉《三国演义》之类的书,“长”也可读作“zhǎng”,是“生长”的意思,即刘备的胳膊长得和别人不一样,比较奇怪。
二、考点解读: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
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造成对句意误解的现象。
它包括歧义和指代不明。
(一)、停顿位置不同造成歧义(层次组合不同造成歧义)
1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元。
(04全国)
2来自定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消息,定远/三中/学生溺水身亡,家长痛不欲生
辨析方法:分清句子停顿位置
(二)语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1,今天下午我们学校的张校长想学习文件。
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辨析方法:分清句子语法结构关系
(三)语义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方位时间)
语义结构就是从语义角度看组成句子时,事物与事物之间或成分与成分之间所构成的语义属性(隐性)
动词+名词语法结构关系的角度往往产生动宾关系(显性)但从语义结构类型就多了
1吃食堂(处所)
2打人(受事)
3来了客人(施事)
4躲土匪(原因)
5写信(结果)
校长替老师用毛笔写了一副字
施事目的工具结果
1,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2,钱华到补习班才10天,好多人还不认识。
3,三个人读一本书(对象差异上的多义)
同一内容的不同版本(实体不同)
一块儿看同一本书(同一实体)
4,百分之八十的退休金够他和老伴晚年享用了(数量定语的语义指向上的多义)
百分之八十可能指退休金也可能指领工资数量的80%
辨析方法:明确语义关系
(四)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修饰对象有两个造成歧义。
尤其注意数量、多定、多状、多补的情况。
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起色。
98年全国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
2,.李幼斌扮演的马超的弟弟马良为了过上宽裕的生活,铤而走险,贪污了10万元公款。
(04全国)(“李幼斌扮演的”到底是“马超”还是“马良”)
辨析方法:判断修饰语的修饰对象
(五)多音字造成歧义
1,到2007年底,小王还贷款一万元。
(“还”读“haí”,是“仍”的意思;读“huán”,是“归还”的意思。
)
2,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胳膊长得怪
辨析方法:辨析多音字读音
(六)词义两可
1、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05天津卷)
(“晚上”是多义词,有“天黑之后”义,也有“迟上来”义)
2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绝对是一流的
词义两可1,担保保证2,保藏和管理
辨析方法:辨明多义词词义
(七).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省略不当
1、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们打扮得漂亮些。
辨析方法:找主干
(八)“表意不明”还有“指代不明”的情况:
1、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辨析方法:确认代词所指代的对象是否明确。
三,归纳标志易产生歧义句的几种标志;
(1)望见“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厂长采纳了三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
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2).“和”、“对”、“在”等词引起歧义
A. “和”字引起歧义。
“和”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结构,容易造成界限不清,引起歧义。
例如:1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2007安徽卷)停顿位置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98年全国
B. “对”字引起歧义。
例如:
①对学生会提的建议,我们举双手赞成。
例①中的“建议”是学生会提出的,还是针对学生会而提出的,意思不明确。
C. “在”字引起歧义。
介词“在”与方位名词组成“在……上”、“在……中”等来表示方位时,会引起歧义。
例如:①小王在火车上写字。
②他在水中做实验。
例①可以表示把字写在火车上面,也可以表示在火车里把字写在别的什么东西上。
例②可以是他整个人在水里操作实验,也可以是他在水外而实验操作在水中完成,意思不明确。
3、看见指示代词,易产生歧义。
如:妈妈要王玲和她的同学一起去。
4、“的”字结构指代不清引起歧义。
如: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咬死猎人的狗热爱人民的总理读了一个星期的报纸
(5、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如:
(1)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目前去汇报。
(2)今天我们学校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3)此次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他们谁也没有干涉王尔德的权利。
(4)独联体国家的人民看不上2002届世界杯足球赛。
03全国
(5)我要炒白菜。
(“要”可以是:A.将要;B.需要)
3)望见多定、多状、多补,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1.李幼斌扮演的马超的弟弟马良为了能与未婚妻张苇琴过上宽裕的生活,铤而走险,贪污了10万元公款。
(4)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04年全国卷老课程卷,蒙、琼、藏、陕、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