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在预拌砂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质量控制要点分析1.引言概述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的应用和意义,介绍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预拌砂浆配方设计介绍预拌砂浆的配方设计,包括材料配比的设计原则、配合比的选择、添加剂的选用等内容。

3.质量控制要点详细介绍如何控制配制预拌砂浆的质量,包括原材料的筛分、含水率、密度等测试要求、砂浆混合的时间、搅拌速度、砂浆温度的控制。

4.现场施工和质量检测要点介绍预拌砂浆的现场施工,包括砂浆储存、输送、浇灌等,以及施工中预防砂浆分层、出现裂缝等问题。

同时还要介绍质量检测要点,包括强度测试、密度测试、光波碳化测试等。

5.结论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指出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应该注重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提高砂浆配制的质量。

同时推广砂浆的使用价值。

第一章: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

在这个过程中,预制混凝土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预制混凝土中预制构件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由此,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技术和质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预拌混凝土生产的核心是制作预拌砂浆。

机制砂预拌砂浆是在传统的砂浆配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机制砂制作。

相对于传统配制预拌砂浆,机制砂预拌砂浆具有砂浆强度高、抗渗性好、均匀性好、便于施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但是,机制砂预拌砂浆的制作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其质量,以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的质量控制要点,为机制砂制备预拌砂浆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机制砂预拌砂浆的应用和意义,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预制混凝土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技术和质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预拌砂浆的质量对于预拌混凝土的制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机制砂预拌砂浆是一种具有很多优点的预拌砂浆,但其制作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质量。

第二章是预拌砂浆配方设计。

预拌砂浆的配方设计是保证预拌砂浆质量的前提。

浅析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质量控制

浅析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质量控制

浅析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质量控制摘要:随着建筑技术不断发展,绿色节能环保施工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预拌砂浆技术以其多重优势,获得了现代新型建筑的青睐。

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了预拌砂浆的广泛应用。

预拌砂浆是国家大力提倡和鼓励使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为充分发挥预拌砂浆在环境和经济上的综合效益,做好质量管控是基础。

关键词: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质量控制引言我国预拌砂浆行业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推广预拌砂浆的应用可有效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改善建设施工环境。

为使预拌砂浆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做好质量管控是基础。

预拌砂浆的质量控制应从原材料控制、配合比优化、生产质量控制和施工现场控制各个角度全面展开,这些方面都做好,预拌砂浆才能真正发挥绿色建筑材料的优越性。

1推广预拌砂浆的意义1.1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预拌砂浆是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配料、搅拌等生产工艺流程,增加标准化质量控制环节,产品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出厂,以商品化供应的形式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从而避免了传统的现场人工配料、搅拌不确定等人为因素造成空鼓、龟裂等质量问题,能保障产品质量和性能。

由于施工现场使用的是成品预拌砂浆,减少了现场搅拌砂浆所需的时间,实践表明,采用预拌砂浆及机械施工,每人每天抹灰量是传统现场搅拌砂浆的4倍左右,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

1.2充分利用废弃物,实现循环经济生产预拌砂浆可以用一定量粉煤灰代替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用建筑垃圾、尾矿石、矿渣等通过破碎加工成机制砂,经分级作为骨料代替天然砂,这样既减轻开采天然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又保护了自然资源。

预拌砂浆生产使用大量粉煤灰、建筑垃圾、尾矿砂、矿渣等废弃物,从根本上解决了废弃物不乱堆放,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2机制砂配制预拌砂浆质量现状2.1预拌砂浆的使用技术问题预拌砂浆的使用要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砌筑材料性能等具体工程施工要求,对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等具体内容进行使用技术控制。

预拌混凝土用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广东

预拌混凝土用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广东

预拌混凝土用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广东预拌混凝土用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广东前言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而作为混凝土原材料之一的砂料,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节约材料的消耗,广东制定了预拌混凝土用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该技术规程进行全面评估,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技术规程的深度评估1. 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根据技术规程,机制砂的生产工艺要求采用洗砂、破碎、筛分等工序,以确保砂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机制砂的含泥量、粉含量、骨料含量等指标也要求严格控制,以确保机制砂达到预期的技术性能。

2. 机制砂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中明确了机制砂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配合比确定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3.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技术规程中详细介绍了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包括掺量的确定、掺量的影响因素、搅拌时间和方法等。

通过正确的应用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技术规程的广度评估1. 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技术规程明确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用机制砂的适用范围,包括广东地区的建筑工程施工以及其他需要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工程。

这一点对于确保规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非常重要。

2. 技术规程的规定和标准技术规程细化了预拌混凝土用机制砂的规定和标准,包括砂的粒径分布、含泥量、强度等指标的要求,以及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指标的要求。

这些规定和标准的制定,为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3. 技术规程的示范应用技术规程通过示范应用的方式,展示了预拌混凝土用机制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这对于施工方和监理方来说,可以提供实践经验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规程。

机制砂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

机制砂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

机制砂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摘要:机制砂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用砂,其小于5mm的细颗粒品级符合砂浆制作要求,因此在建筑砂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从机制砂的性能特点,机制砂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论述,希望能够给行业带来帮助。

关键词:建筑砂浆;应用;机制砂引言:砂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材料,而砂是砂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使用传统的天然河砂存在工艺难度大、资源有限、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机制砂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1机制砂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现状机制砂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满足不同建筑工程的具体需求。

机制砂在建筑砂浆中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砂浆的使用性能,同时也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以及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2机制砂的特点2.1机制砂概念机制砂是一种用于模拟真实环境中的机械操作和工艺过程的材料。

它通常由细颗粒物质组成,如沙子、矿石粉末或玻璃珠等,并通过特定的粒径和性质来模拟所需的物理特性。

机制砂的概念源自于工程和制造领域,它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工艺优化、装配工艺验证等方面。

通过使用机制砂,可以在不同的操作阶段对机械装配、运动传递和工艺流程进行仿真和验证,从而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机制砂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模拟真实性:机制砂的物理特性和行为与真实材料或工件相似,可以准确地模拟机械操作和工艺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2)可重复性:机制砂的制备和使用过程可以被反复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3)可测量性:通过对机制砂的测量和监测,可以获取相关的物理参数和性能数据,用于评估和改进机械设计或工艺流程。

(4)成本效益:相对于使用真实材料或工件进行试验,机制砂的制备和使用成本更低,且可以减少因试验导致的资源和能源浪费。

机制砂在不同的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机械工程、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进行虚拟验证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

机制砂取代部分特细砂在砌筑砂浆中的应用

机制砂取代部分特细砂在砌筑砂浆中的应用

机制砂取代部分特细砂在砌筑砂浆中的应用邓齐祝摘要:根据昆明本地无天然河砂和有大量山砂(特细砂)的资源情况,研究机制砂在砌筑砂浆中的使用,特别是郑州万达公馆违规使用黄河面砂事件被央视曝光后,解决昆明本地砌筑砂浆中普遍使用山砂(特细砂)问题尤为必要,这里将通过试配使两种不能直接用于砌筑的砂子搭配使用,形成互补,用机制砂取代部分山砂来解决纯机制砂砂浆包裹性差和山砂高含泥量、细度模数小等问题。

1前言为什么要使用机制砂?首先,昆明本地没有河砂,外地采购河砂成本过高,且运输距离过远,不能保证河砂的供应、确保工程进度。

其次,昆明当地砌筑中广泛使用山砂(特细砂),其含泥量在9%至12%范围内,远超出规范《建设用砂》GB/T14684-2011中Ⅲ类砂含泥量要求,其危害不言而喻,但其成本仍高于机制砂10元/吨,为满足强度要求,同等级砂浆特细砂比机制砂每方水泥多用约50Kg,综合起来使用山砂每方成本将高出近30元/方,且砂浆耐久性、外观质量差等。

第三,面对天然河砂资源的逐渐减少和高昂的成本,使用机制砂更加环保,成本低廉,即使在河砂充足的地方,碎石场生产石子中产生的4.75mm以下机制砂,基本作为废料,如将其利用,可为项目节约不少成本。

2机制砂取代部分山砂的试配机制砂的应用已有大量的研究,将不再阐述,其缺点大家都知道,拌制的纯机制砂砂浆包裹性、可塑性差,不利于砌筑。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M5.0水泥砂浆进行试配,设计稠度60~80mm,保水性≥80%。

在机制砂取代山砂量分别为80%、70%、60%。

图1 (图左为机制砂,图右为山砂)(2)配合比及强度等情况表2图2 (机制砂掺入80%,包裹性、可塑性有改善,但砌筑稍困难)图3 (机制砂掺入70%,工作性能良好,颜色轻微发黄)图4 (机制砂掺入60%,工作性能良好,颜色发黄)图5(全使用山砂,未掺入机制砂,保水性差,颜色发黄。

)(3)调整试配当机制掺量在70%时,其28d抗压强度10.7Mpa远高于设计M5要求,为节约成本将水泥调整为238Kg重新试配,配合比情况:(a)原材料同表一(b)机制砂和山砂按7:3综合后,集料含泥量检测为4.7%,满足规范要求的≤5%图63结论(1)机制砂取代山砂越多,砂浆强度越高,当机制砂和山砂比为7:3时,可有效改善砂浆工作性能。

机制砂在预拌砂浆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

机制砂在预拌砂浆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

机制砂在预拌砂浆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作者:翟宇安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3年第07期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和企业的认可;近些年,有部分的学者提出了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的预拌砂浆生产方式,得到了全国预拌砂浆行业的认可。

本文针对机制砂预拌砂浆生产工艺的独特性,简要探讨了机制砂在预拌砂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机制砂;预拌砂浆;关键技术前言机制砂预拌砂浆有着独特的生产工艺,在很多方面都和天然砂预拌砂浆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比如生产控制、材料测试以及施工应用等等;随着低碳经济的机制砂预拌砂浆生产方式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可以进军到这个领域内,但是各地一定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地的资源情况以及环评审批的要求,采用低碳经济的机制砂预拌砂浆生产方式。

1 深入了解预拌砂浆的工作性能,生产出具有高质量以及经久牢靠的砂浆预拌砂浆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砂浆的质量是否经久和牢靠,砂浆的强度往往是由水化过程决定的,这是因为水泥是目前预拌砂浆的胶凝材料。

预拌砂浆强度的形成过程从某个方面来说,其实就是水泥水化的过程以及添加剂和细集料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反应的过程;将水加入到预拌砂浆之后,水泥在形成水化物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物理化学反应,它的主要机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加入水之后,溶解掉水泥中的某些成分;各种电解质离子间发生作用;溶液中出现一些化学反应;出现了一些固体表面水泥水化物和其他的一些沉淀物;形成了三维结构的同时,水化物中生成了晶体,并且在持续的生长;固体颗粒空隙间填充了些砂浆细集料以及水化物晶体。

从这个反应机理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要想有效的控制预拌砂浆的强度,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水泥的组成以及细集料的级配等,还应该合理的控制水灰比,最后影响预拌砂浆强度的因素就是添加剂的种类以及添加的方式,还应该将外界温度、湿度以及搅拌情况等充分的纳入考虑的范围。

赵立群-上海建科院-机制砂和天然石屑制备预拌砂浆性能研究 (3)

赵立群-上海建科院-机制砂和天然石屑制备预拌砂浆性能研究 (3)

机制砂和天然石屑制备预拌砂浆性能研究赵立群1,陈宁(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摘要:本文分别利用机制砂和石屑替代部分河砂配制预拌砂浆,比较它们性能的差异,并初步分析了天然石屑和机制砂对预拌砂浆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

关键词:砂浆、保水性、石屑、机制砂、强度1 前言骨料是砂浆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砂浆中常以天然河砂作为骨料,而天然河砂是不可再生资源,其资源储备只会越来越少。

随着建筑业发展和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市场用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合格的天然砂资源却越来越少,因此,砂资源问题需引起重视,要尽快寻找适宜的材料来替代天然河砂。

每生产1方混凝土,就要消耗1.5吨以上的砂石,我国每年要开挖大量的山石资源,以满足土木建筑工程的需要。

石屑是破碎岩石时产生的细颗粒副产品,其最大粒径小于5mm,级配良好,质地坚硬,表面粗糙。

如石屑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则既污染环境占用土地,又浪费资源[1,2]。

机制砂是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它不包括软质岩和风化岩石的颗粒。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已有应用,国内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全部采用机制砂、石作为混凝土骨料(包括C50以上至C100混凝土骨料),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级配和细度模数稳定,质量可靠。

本研究通过利用机制砂和石屑替代部分河砂配制预拌砂浆,比较它们性能的差异,并结合各集料理化性质和预拌砂浆性能分析其替代河砂对砂浆性能的影响,为利用机制砂和石屑制备砂浆提供一些帮助。

2 试验用原材料2.1水泥上海浦东水泥厂42.5P.O水泥。

表2.1 上海浦东水泥厂42.5 P.O水泥物理性质项目测试值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标准稠度用水量27.4% 3d 28d 3d 28d 初凝3h13min终凝3h33min6.63 9.82 34.99 59.321赵立群:男,1963年11月,高级工程师。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混凝土用的主要原材料——天然沙呈现出越来越匮乏的趋势,这不利于基本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山西运城地区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由于基本建设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造成合格的天然沙已是供不应求,为适应基本建设的需求,大力开发和应用机制砂已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将机制砂成功地应用于商品混凝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试验用原材料和试验方法1.试验用原材料为验证机制砂的应用效果,我们选用C20、C30、C40三种混凝土强度等级。

试验时所用胶凝材料统一采用山西海鑫水泥厂生产的P·O42.5级水泥、山西彤阳炉料有限公司生产的S105矿粉和山西河津电厂生产的Ⅱ级粉煤灰;所用外加剂统一采用山西铁力外加剂厂生产的TL—B泵送剂;所用粗骨料统一采用山西运城三路里采石场生产的5mm~25mm碎石。

其所用的细骨料分别为山西夏县沙场生产的天然河沙、山西闻喜俊沣机制砂Ⅰ和山西闻喜俊沣机制砂Ⅱ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拌。

试验所用原材料检验结果详见表1~表8.2.对比试验方法(1)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采用不同细骨料对比试验。

保持混凝土单方胶凝材料用量基本相同,试拌时采用控制加水量的方法,使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采用不同细骨料时,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基本相同,同时进行新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泌水率测试、和易性观测,并按GB/T50081-2002标准成型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两组(7天、28天),在成型室内静置一昼夜后脱模,再移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95%的标准养护室内养护至规定测试龄期进行抗压试验。

(2)同配合比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对比试验。

选用石粉含量分别为3.0%、5.0%、8.0%和10.0%等不同的机制砂进行试拌,观测拌合混凝土的用水量及7天、28天抗压强度。

试验结果分析1.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实践经验证明:预拌混凝土所用细骨料应具备空隙率小,以节约水泥;比表面积小,以减少润湿集料表面的需水量;要含有适量粒径在0.315mm以下的细颗粒,以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以及黏聚性,有利于克服混凝土的泌水和离析;颗粒表面要求光滑且成椭圆型,以减少混凝土的内摩擦力,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砂在预拌砂浆中的应用
由于天然砂资源日益短缺,价格上涨,一些地区出现了超量开采的现象,既破坏了环境,又危及到河势稳定和堤防安全。

因而,探寻节能、降耗、环保的替代产
品就显得十分迫切,机制砂采用机械破碎岩石生产,既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又完全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成为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我国预拌砂浆所使用的主要集料都是天然砂,然而,随着土木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对工程质量的重视,建筑市场对天然砂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质量上要求也越来越高,合格的天然砂资源却越来越少。

由于天然砂资源日益短缺,价格上涨,一些地区出现了超量开采的现象,既破坏了环境,又危及到河势
稳定和堤防安全。

因而,探寻节能、降耗、环保的替代产品就显得十分迫切,机
制砂采用机械破碎岩石生产,既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又完全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成为大势所趋。

机制砂兼具成本和性能优势
机制砂是用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得,粒径小于 4.75mm的岩石颗粒,其形状多为立方体和棱角状。

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岩石资源丰富,机制
砂的生产可以就地取材,不仅减少了运输费用,而且成本也较天然砂低。

据有关数据显示,河砂市场价为90元/方,而机制砂成本约为60元/方,成本下降33%,经济效益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