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1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 测试卷(含答案)
3.(1).《采薇(节选)》选自______,写一位远征战士_______,诗中唱出了__________。
(2).诗中作者抓住“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这两种分别代表_____和_____的自然景物,描述了______。“杨柳依依”写出了________的样子,“雨雪霏霏”写出了________的情景。
4.《诗经·小雅》在回乡途中的所思所想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春天冬天军旅生活的漫长杨柳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雪花飞舞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载渴载饥我心伤悲yù“雨”在这里是个动词,表示下雨回忆从前,指出征时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二)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采薇
薇:_____________;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_____________; 往:_____________;
依依:_____________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思:_____________; 雨雪:_____________;
霏霏: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采薇》(节选)选自________。 “薇”指________。
2.给多音字组词。
行走háng( )xíng( )
载重zǎi( )zài( )
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精选5篇)

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精选5篇)

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精选5篇)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小编在此整理了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比赛,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篇1)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 (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篇2)1、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凉州词 (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7、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篇3)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高一古诗文诵读篇目

高一古诗文诵读篇目

古诗文诵读篇目
(一)古文(10篇)《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
《陈情表》——李密
《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师说》——韩愈
《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30篇)
《氓》——《诗经》
《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山居秋暝》——王维
《蜀道难》——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将进酒》——李白
《兵车行》——杜甫
《蜀相》——杜甫
《客至》——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石头城》——刘禹锡
《琵琶行》——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李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锦瑟》——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古诗诵读(一年级)拼音

古诗诵读(一年级)拼音

ch i sh a n g池上[t a n g] b a i j 口y i[ 唐] 白居易xi a o w a ch e n g xi a o t 1 n g 小娃撑小艇t o u c a i b a i li a n hu i 偷采白莲回。

b u ji ec a n g z o n gj i不解藏 3踪迹,f u p i ng J y d a o k a i 浮萍道开。

第二篇gu l a n g yu e x i r g古朗月行[ t a n g ] l 1 b a i[ 唐] 李白xi a o sh i b u sh i yu e小时不识月,h u zu o b a i y u p a n呼作白玉盘。

y o u y i y a o t a i j i n g又疑瑶台镜,f e i z a i q i ng y u n du a飞在青云端。

第三篇qu e l a o l i ge c i雀劳利歌辞b e i ch a o m i n ge北朝民歌y u xu e f e i f e i qu e l a o l i雨雪霏霏雀劳利,ch a n g zu 1b a o m a n du a n zu 1 j i 长嘴饱满短嘴饥。

j i n r i ge(ji e xu a n )今日歌(节选)[ m i n g] w c n ji a[ 明] 文嘉j i n r i f u j i n r i今日复今日,j i n r i h c q i du o今日何其、多。

j i n r i y o u b u w e i今日又不为,c 1sh i h c sh i l a o此事何时了?第五篇ji a n g n a n江南mi n ge民歌ji a n g n a n k e c a i li a n江南可采莲li a n y e h e ti n ti a n莲叶何田田!y u x i li a n y e ji a n鱼戏莲叶间y u x i li a n y e d o n g鱼戏莲叶东y u x i li a n y e x i鱼戏莲叶西,y u x i li a n y e n a n鱼戏莲叶南y u x i li a n y e b e i鱼戏莲叶北。

课内古诗文04:《课外古诗词诵读1》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和名著知识梳理(统编版2024)

课内古诗文04:《课外古诗词诵读1》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和名著知识梳理(统编版2024)

第四讲课外古诗词诵读1一、考点思想内容作者基础常识二、知识点讲(一)《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2.诗词鉴赏(1)“入”,“流”:“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2)表达情感:表达对故友深深的怀念和真挚情谊。

3、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二)《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2.诗词鉴赏(1)中心: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与背诵(诵读篇)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与背诵(诵读篇)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诵读篇)一、《三峡》(郦道元)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2.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郦道元在《三峡》中用对比手法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在《三峡》中用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7.《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11.郦道元《三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借助“猿啼”营造了凄清伤感的氛围12.郦道元在《三峡》中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绘出春冬之时明净轻快、动静有致的三峡美景。

13.《三峡》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古诗词诵读目录(1-12级)含诗句2011年

古诗词诵读目录(1-12级)含诗句2011年

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古诗文诵读篇目试行版教导处编2011.9附小古诗文诵读指导建议我校“古诗文诵读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开展得丰富多彩,实实在在。

为进一步推进古诗文诵读活动,引导全体学生积极背诵古诗文,将此项活动做精做实,培养学生诵读习惯,夯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现将古诗文诵读指导的有关内容给教师们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诵读内容:①六个学年共分十二级,每学期一级,每级10首。

附录部分也是诵读的内容。

②尽量做到确保本学年之前的古诗全部能诵读(如3年级最好能背1-6级共60首古诗和6篇附录篇目),然后再适当增加其他一些经典篇目诵读。

③诵读进程:先诵读本学期的10篇古诗文内容,再补背本级之前应诵读篇目,(如3年级,先完成5级篇目,再诵读1-4级的相关篇目)。

2、指导方式:①充分利用好早读课,或齐诵、或引读、或检查比赛。

②课余时间,应布置学生回家诵读,最好能与学生家长共同引导诵读。

③每周抽出一节的时间指导学生诵读。

重在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④各班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有序安排,切忌放羊式引导或急功近利式的安排诵读。

3、检查方式:班级:建立学生古诗文小组,每日接受同学们的诵读要求,教师每周抽一些时间检测部分学生诵读情况。

学校:检测本学期10首是否过关(占80%)。

之前学段的诵读篇目占(20%)。

4、诵读要求:①低年级能有声有色的诵读即可。

记住作者、朝代。

②中年级能把握节奏,有滋有味的诵读,了解古诗主题,作者、朝代。

③高年级能诵读出古诗韵味和情味,并大致了解古诗意思,鼓励个性化解读。

总之,古诗文诵读重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指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

所谓日有所诵,水滴石穿。

让经典诵读伴着学生快乐成长!一级(一年级上)1、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2、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古诗文诵读一年级上册

古诗文诵读一年级上册

古诗文诵读一年级上册《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春江曲》南朝梁萧纲客行只念路,相争度京口。

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夜望单飞雁》南朝梁萧纲天霜河白夜星稀。

一雁声嘶何处归。

早知半路应相失。

不如从来本独飞。

《紫骝马歌辞》北朝乐府高高山头树。

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

何当还故处。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入竹万竿斜。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相见不,笑问客从何处来。

《登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兄》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劳劳亭》唐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移家别湖上亭》唐李白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营州歌》唐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季秋》唐刘番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

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华子冈》唐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拜新月》唐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1《塞上曲》唐戴叔伦汉家旌帜满,不遣匹马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诵读
四年四班
女:经典诗文饱含着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

男:优秀文化写满了中华文明的优美高雅。

女: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男: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合:四年四班古诗文汇报演出现在开始。

女:《三字经》汇集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三字经教会我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三字经教给我们智仁忠信,廉耻礼义。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毂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男: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吴忠豪说:“学小古文能让我们明白许多深刻的哲理和基本的为人处世的礼仪,还能懂得许多历史人物、史实、风俗、典故等文化知识。

这样,就能做到“知书达理”,言谈举止就会显得温文儒雅。

”下面请欣赏小古文诵读。

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是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方式。

或婉约,或豪放,让我们走近她,感受她的无穷魅力。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女:《劝学篇》是荀子的名作,《劝学篇》里,作者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就能取得成效。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乎,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合:让我们一起共享精神的盛宴,从古诗词的珍宝馆里满载而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