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硝化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的机理

硝化抑制剂的机理
硝化抑制剂的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从而提高肥效,并减少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淋溶和反硝化的氮肥损失。
硝化抑制剂的作用原理是:氮肥施入土壤后,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硝化作用,即由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
硝化抑制剂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这一过程,从而使得施入土壤中的氮素大部分以铵态氮形态存在,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
同时,由于硝态氮是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的底物,硝化抑制剂降低了硝态氮的含量,也即抑制了反硝化作用,从而减少氮肥的损失。
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不尽相同,概括来讲,抑制途径主要包括:
抑制土壤中的亚硝化、硝化、甚至反硝化过程,从而阻碍了NH4+向NO2-、NO3-转化过程。
通过减少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生成和累积,从而减少氮肥以硝态氮形式的损失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抑制氨氧化过程中酶的活性,或者氨氧化细菌的生长来抑制硝化作用的。
不同硝化抑制剂作用机理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氰胺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烃类及其衍生物等都是常见的硝化抑制物。
废水中氨氮以非离子氨和离子氨两种状态存在,而氨单加氧酶是氨氧化过程中关键酶之一,能利用非离子氨,而不能利用离子氨。
土壤pH、温度和溶解氧等都是影响硝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抑制生物硝化的物质浓度及其它影响因素!至少这两点你没想到!

抑制生物硝化的物质浓度及其它影响因素!至少这两点你没想到!抑制生物硝化的物质浓度及其它影响因素!至少这两点你没想到!一、对硝化细菌生长及对硝化产生影响物质汇总有毒物质对活性污泥的抑制浓度(mg/L)抑制生物硝化的一些有机物抑制硝化的一些重金属和无机物浓度二、其他硝化反应影响因素1、污泥负荷F/M和泥龄SRT生物硝化属低负荷工艺,F/M一般都在0.15 kgBOD/(kgMLVSS·d)以下。
负荷越低,硝化进行得越充分,NH3-N向NO3—-N转化的效率就越高。
有时为了使出水NH3-N非常低,甚至采用F/M为0.05kgBOD/(kgMLVSS·d)的超低负荷。
与低负荷相对应,生物硝化系统的泥龄SRT一般较长,这主要是因为硝化细菌增殖速度较慢,世代期长,如果不保证足够长的SRT,硝化细菌就培养不起来,也就得不到硝化效果。
实际运行中,SRT控制在多少,取决于温度等因素。
但一般情况下,要得到理想的硝化效果,SRT至少应在15d以上。
2、回流比R与水力停留时间T生物硝化系统的回流比一般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大。
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硝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已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如果回流比太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就较长,容易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
生物硝化系统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Ta一般也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长,至少应在8h之上。
这主要是因为硝化速率较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速率低得多,因而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
3、溶解氧DO硝化工艺混合液的DO应控制在2.0 mg/L,一般在2.0~3.0 mg/L 之间。
当DO小于2.0 mg/L时,硝化将受到抑制;当DO小于1.0 mg/L 时,硝化将受到完全抑制并趋于停止。
生物硝化系统需维持高浓度DO,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硝化细菌为专性好氧菌,无氧时即停止生命活动,不像分解有机物的细菌那样,大多数为兼性菌。
其次,硝化细菌的摄氧速率较分解有机物的细菌低得多,如果不保持充足的氧量,硝化细菌将“争夺”不到所需要的氧。
新型硝化抑制剂DMPSA对甜玉米产量和氮

doi:10.11838/sfsc.1673-6257.21482新型硝化抑制剂DMPSA对甜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沈远鹏1,2,郭广正1,2,张 芬1,2,肖焱波3,4,朱 盼4, 杨宏博1,2,陈新平1,2,王孝忠1,2*[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土肥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 2.西南大学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716;3.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4.欧化农业贸易(深圳)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摘 要:甜玉米是西南地区主要蔬菜作物之一。
当前氮肥用量高、施肥次数频繁、施肥后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管理方式制约着甜玉米绿色高效生产。
为优化我国甜玉米生产氮肥管理,于2018至2019年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开展田间试验,探究减氮配施新型硝化抑制剂DMPSA对甜玉米产量、植株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共设不施氮肥、农民习惯和减氮配施新型硝化抑制剂DMPSA的硫铵、硝酸铵钙和尿素5个处理。
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处理相比,添加新型硝化抑制剂DMPSA的优化施肥处理在降低66.8%~76.8%氮肥用量条件下使产量保持稳定,有利于促进植株氮吸收,同时优化施肥处理显著降低氮盈余约90%并显著提高了195%~210%的氮肥偏生产力、170%~240%的氮肥农学效率和14.5%~20.3%的氮肥回收利用率。
在经济效益方面,优化施肥处理平均净收入提高了2703元/hm2。
不同氮形态配施硝化抑制剂DMPSA处理间在产量、植株氮吸收、氮盈余、氮肥利用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减氮配施DMPSA策略在甜玉米生产中具有减氮增效、稳产增产,并兼顾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有助于实现西南地区甜玉米绿色生产。
关键词:硝化抑制剂;甜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甜玉米(Zea mays L. var. rugosa)作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粮蔬兼用作物,被广泛用作营养性食物,目前全国甜玉米种植面积逾33万hm2,占全球总面积的25%[1-2]。
稳定性肥料中硝化抑制剂作用效果的检测方法

稳定性肥料中硝化抑制剂作用效果的检测方法徐英龙;张蕾;杨明;房娜娜;石元亮【摘要】以硝化抑制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影响硝化抑制剂抑制效果测定方法的主要因素,包括氮土比、培养时间以及土壤类型等.确立了测定稳定性肥料中硝化抑制剂抑制作用效果的最佳检测方法:称取风干后的棕壤200 g,以氮土比1.15:1 000准确称取样肥,并将其充分混匀,以25%的含水量,在30 ℃培养箱中培养.选择自培养开始的第9、12、15 d测定土壤中硝态氮(包括亚硝态氮)的质量分数.该检测方法提高了评价效率和准确度.%Based on the nitrification inhibitory rate as evaluating indicator,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hibiting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were studied,which including:soil nitrogen ratio,incubation time and soil types and etc.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in stabilized fertilizers:200 g of dried brown soil were weighed,and then the amount of fertilizer were weighed according to the nitrogen and soil ratio at 1.15: 1 000.The mixed soil and fertilizer were cultured in the incubator at 30 ℃with 25%the water content.Soilnitrate(including nitrite)content was measured at the 9,12,15 day.The detection method increased the evaluating efficiency and accuracy.【期刊名称】《中国土壤与肥料》【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5页(P157-161)【关键词】检测方法;硝化抑制剂;硝化抑制率;稳定性肥料【作者】徐英龙;张蕾;杨明;房娜娜;石元亮【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01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01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01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1;S14-33稳定性肥料是通过一定工艺在肥料造粒过程中加入脲酶抑制剂和(或)硝化抑制剂,能延缓施入土壤的尿素水解和进一步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而减少氮的挥发和流失,使肥效期得到延长的一类含氮肥料[1]。
什么是硝化抑制剂

什么是硝化抑制剂硝化抑制剂,是由英国格林利夫植物营养有限公司(GRLF)引进的一种肥料增效剂,2019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携手江门中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正农科)代理中国市场,中正农科将硝化抑制剂添加到其公司植施健等品牌中,使肥效及土壤更好吸收!硝化抑制剂是指—类能够抑制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NCT)的生物转化过程的化学物质。
硝化抑制剂通过减少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生成和累积,从而减少氮肥以硝态氮形式的损失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硝化抑制剂虽有利于减少氮素淋溶损失和温室气体(氮氧化物)的排放,一定条件下对提高肥效有积极作用。
中文名称硝化抑制剂外文名称nitrification inhibitor别称氮肥增效剂/伴隆;类型添加剂简介它们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从而阻缓土壤中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反应速度。
铵态氮可被土壤胶体吸着而不易流失,但是在土壤透气条件下,铵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硝态氮,该过程称硝化。
反应的速度取决于土壤湿度和温度。
低于10°C时,硝化反应速度很慢;20°C以上时,反应速度很快。
除水稻等某些作物在灌水条件下能够直接吸收铵态氮外,多数作物吸收硝态氮。
但硝态氮在土壤中容易流失,合理使用硝化抑制剂以控制硝化反应速度,能够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通常硝化抑制剂要与氮肥混匀后再施用。
硝化抑制剂除有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而增加产量的作用外,还可降低农作物中亚硝酸盐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施肥量过高时对土壤、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
硝化抑制剂目前主流工业化的主要有三种:CP、DCD、DMPP。
一、2-氯-6-(三氯甲基)吡啶(又称氮吡啶),代号为(CP),美国陶氏公司产品为:伴能,英国格林利夫研发产品:植施健,常州润丰化工商标:伴隆;二、双氰胺(代号:DCD);三、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代号:DMPP),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
除此三种主流硝化硝化抑制剂外还有脒基硫脲(ASU)、2-甲基-4,6-双(三氯甲苯)均三嗪(MDCT)、2-磺胺噻唑(ST)等。
硝化抑制剂DMPP在肥料上的应用3100字

硝化抑制剂DMPP在肥料上的应用3100字博士,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研究。
曾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农业项目,在云南民族大学期间主持云南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德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专项子项目1项等。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Plant and Soil、《中国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专著一部。
毕业/2/view-12020403.htm导读:硝化抑制剂(DMPP)通过一定工艺添加到氮肥中,抑制铵态氮的硝化过程,延长肥效性、增加稳定性,不仅可提高作物产量、节约肥料成本,还可降低肥料残留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恩泰克是一种添加了硝化抑制剂的肥料,已在多地、多种作物上试验示范,增产效果明显。
氮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对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要更加迫切,氮肥的需求量和施用量不断增加,但是氮肥的实际利用率却不断下降,目前我国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40%,而在欧洲、南美以及北美一些发达国家,氮肥利用率可以达到70%。
过量施用氮肥、氮肥利用率低下既影响氮肥的增产效应,还通过硝化及反硝化作用以淋溶、径流方式及气体挥发等途径损失进入到环境中,造成肥料大量浪费、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加剧、土壤酸化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1 硝化抑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将硝化抑制剂定义为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抑制亚硝化单胞菌属活性,从而减缓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一类物质。
而经过一定工艺加入脲酶抑制剂和(或)硝化抑制剂的肥料,施入土壤后能通过脲酶抑制剂抑制尿素的水解,和(或)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铵态氮的硝化,使肥效期得到延长的一类含氮素肥料定义为稳定性肥料。
硝化抑制剂种类范文

硝化抑制剂种类范文硝化抑制剂是一种用于减少土壤中氨氧化细菌活动的化学物质。
氨氧化细菌是土壤中的一类微生物,它们将尿素或其他含氮化合物氧化成硝酸根离子,这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素的大量流失。
硝化抑制剂的应用可以减少氨氧化细菌的活性,从而降低硝酸盐的形成,遏制氮肥的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硝化抑制剂种类。
1.硝化酶抑制剂硝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土壤中的氨氧化细菌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来降低硝化过程的速率。
这些抑制剂可以抑制氨氧化细菌中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硝化作用。
常见的硝化酶抑制剂包括二甲磷酸酯类化合物和硝酸铵。
2.抗生素类硝化抑制剂抗生素类硝化抑制剂通过抑制氨氧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减少硝化过程。
抗生素可以抑制氨氧化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从而影响其生命周期和能力。
常见的抗生素类硝化抑制剂包括卡那霉素、链霉素等。
3.铵离子类硝化抑制剂铵离子类硝化抑制剂是指能与硝化细菌中的硝酸酶发生作用,阻止其进一步氧化的物质。
这些化合物会与硝酸酶结合,形成不活性的络合物,从而抑制硝酸酶的活性。
常见的铵离子类硝化抑制剂包括氨和氨盐、硫酸铵等。
4.生物制剂类硝化抑制剂生物制剂类硝化抑制剂是利用一些微生物的特点和代谢产物来抑制土壤中的氨氧化细菌活性。
例如,一些分泌抑制物质的细菌和真菌可以抑制氨氧化细菌的活性。
此外,一些生物制剂也可以通过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来减少氨氧化细菌的数量。
常见的生物制剂类硝化抑制剂包括放线菌、拮抗真菌等。
总之,硝化抑制剂的种类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抑制氨氧化细菌的活动。
这些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氮肥的流失和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然而,硝化抑制剂的应用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土壤和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硝化抑制剂DMPP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硝化抑制剂DMPP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俞巧钢;殷建祯;马军伟;邹平;林辉;孙万春;符建荣【期刊名称】《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硝化作用是土壤氮素转化的关键过程之一,利用化学氮肥添加硝化抑制剂可有效调控土壤氮素的转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氮肥损失对大气和水体造成的污染。
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4-dimethypyrazole phosphate, DMPP)是一种对植物及土壤无毒无害的高效硝化抑制剂。
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了国内外硝化抑制剂DMPP的研究历史与特性,通过综述DMPP对土壤硝化抑制作用的机理,全面评述了施用DMPP的环境效应和农学效应,重点阐述了影响DMPP在土壤中硝化抑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归纳了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总页数】10页(P1057-1066)【作者】俞巧钢;殷建祯;马军伟;邹平;林辉;孙万春;符建荣【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杭州 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杭州 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杭州 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杭州 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杭州 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杭州 3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1【相关文献】1.添加硝化抑制剂DMPP对红壤水稻土硝化作用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刘生辉;吴萌;胡锋;李忠佩2.硝化抑制剂DMPP在肥料上的应用 [J], 曾祥明;肖焱波;段慧明3.硝化抑制剂DMPP在草莓中的应用 [J],4.含硝化抑制剂DMPP的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J], 邓松华;梁富忠5.根区施用硝化抑制剂DMPP对不同栽培方式下黄瓜产量及根区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J], 李宝石;刘文科;王奇;查凌雁;张玉彬;周成波;邵明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化抑制剂编辑词条中文名硝化抑制剂别称氮肥增效剂外文名nitrification inhibitor ;类型添加剂目录•1简介•2常用的硝化抑制剂•3硝化抑制剂的农业效应研究•4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简介编辑它们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从而阻缓土壤中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反应速度。
铵态氮可被土壤胶体吸着而不易流失,但是在土壤透气条件下,铵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硝态氮,该过程称硝化。
反应的速度取决于土壤湿度和温度。
低于10°C 时,硝化反应速度很慢;20°C以上时,反应速度很快。
除水稻等某些作物在灌水条件下能够直接吸收铵态氮外,多数作物吸收硝态氮。
但硝态氮在土壤中容易流失,合理使用硝化抑制剂以控制硝化反应速度,能够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通常硝化抑制剂要与氮肥混匀后再施用。
硝化抑制剂除有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而增加产量的作用外,还可降低农作物中亚硝酸盐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施肥量过高时对土壤、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
但在某些情况下,硝化抑制剂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不够稳定。
硝化抑制剂有2-氯-6-(三氯甲苯)吡啶(又称西吡),代号为(P)、脒基硫脲(ASU)、双氰胺(DCD)、2-甲基-4,6-双(三氯甲苯)均三嗪(MDCT)、2-磺胺噻唑(ST)等。
例:硝化抑制剂含量%≥ 99.5水分%≤ 0.30灰分%≤ 0.05熔点°C 209-212含钙量(ppm)≤ 350性状白色晶体,相对密度1.40,熔点202-212°C,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和苯。
干燥时性能稳定,不可燃。
用途添加到化肥中作为硝化抑制剂使用。
2常用的硝化抑制剂编辑常用的硝化抑制剂有:①商品名为N-Serve的硝化抑制剂,是2-氯-6-(三氯甲基)吡啶,施入土壤的最低浓度为0.5~10ppm时,有效时间为6周;②叠氮化钾(含2%~6%的硝酸钾)可溶于无水氨中施用;③日本商品名为AM的硝化抑制剂是2-氨基-4-氯-9-甲基吡啶。
在日本,施用复合肥料时,还使用其他一些硝化抑制剂,如磺胺噻唑、双氰胺、硫脲-N-2,5-二氯苯丁二酰胺、4-氨基-1,2,3-三唑盐酸盐、脒基硫脲等。
3硝化抑制剂的农业效应研究编辑为更好地解决氮肥利用率低、肥效期短的问题,对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几种硝化抑制剂的农业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并期望筛选出一组适合在东北气候、土壤条件下提高氮肥肥效、提高作物产量、省工节肥和减少NO_3~-淋溶污染等的硝化抑制剂。
本实验采用网室培养、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ATC、Dwell、MPC和DCD的不同用量的单因子作用以及组合的协同作用,对土壤尿素氮转化中的硝化程度的抑制效果及对北方的主作物玉米、水稻的产量和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4试验主要结果如下编辑1、ATC的网室培养试验表明:ATC浓度占纯氮量0.1%时就表现出一定的硝化抑制作用,用量为占纯氮量0.1—1.0%的ATC足以抑制硝化5—7周,不同水平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一定浓度的ATC如处理4(占纯氮量的0.4%)的抑制效果是相对较好的,应用处理4第11天、第21天、第36天、第52天可分别降低硝化率为53.87%、3.68%、0.87%、5.25%。
与空白相比,施ATC到52天(约7周)可以降低硝化率达7-25%;与DCD相比,硝化率降幅为5.6-19.3%。
2、ATC的田间试验表明:施用ATC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百粒重和水稻千粒重。
施用ATC对玉米和水稻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在施氮量为133.2kgN/hm~2下,施用占纯氮量0.2—0.6%的ATC,玉米增产范围为128.25—1169.1kg/hm~2,增产幅度为1.40—12.72%;玉米每亩增纯收入5.94—91.37元,其中ATC占纯氮量的0.2%的纯收入最高。
在施氮量为150kgN/hm~2下,施用占纯氮量0.3—0.9%的ATC,水稻的增产范围为32.1—553.2 kg/hm~2,增产幅度为0.83—14.3%,水稻每亩增纯收入-7.59—51.72元,其中ATC占纯氮量的0.3%的处理纯收入最高。
在本实验条件下,ATC的使用比市售的氮肥增效剂(增铵一号)的经济效益要高。
施用占纯氮量0.2—0.6%的ATC提高玉米的氮肥利用率达2.79-9.12%,其中ATC,(占纯氮量的0.2%)最高,达9.12%。
通过综合ATC的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的结果分析,可确认ATC是作为硝化抑制剂的理想材料,ATC较适用量为占纯氮量的0.2—0.4%。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通过试剂MPC、Dwell对硝化抑制作用的培养试验反应出:MPC、Dwell两种试剂都具有硝化抑制作用,都能抑制或延缓、H,‘一N向N以一\的转化,使土壤中保持较高浓度的\11、一N和较低的硝态氮,且各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
Dwe们随浓度的增加土壤中NH!‘一、的累积总量也增加;与DCD相比,Dwell处理土壤中X让一、的累积总量降低量达1.86一52.6%。
MPC随浓度的增加土壤中川一\的累积总量减少,与DCD 相比,MPC处理土壤中凡以一N的累积总量降低达23.8一43.6%。
施用MPc、Dwe川的处理之间表观硝化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 在累积总量上显著低于对照,Dwen平均降低表观硝化率达5 .13一33.1%,与DcD 处理相比,平均降低幅度达2.05一28%。
MPC平均降低表观硝化率达10.7一28.2%,与DCD处理相比,平均降低幅度达3.9一23%。
在本试验条件下,MPC的较适用量为占纯氮量的O,5%,Dwell的较适用量为占纯氮量的0.6%。
1、硝化抑制剂的协同作用(盆栽水稻试验):作为硝化抑制剂的化合物之间有较强的硝化抑制协同作用,能抑制或延缓M一厂一X向N以一N的转化,使土壤中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的、H、一、和较低的硝态氮。
硝化抑制剂组合的协同作用临界时间在91天左右(即抑制硝化时间达9一13周左右)。
但经SAS的均数多重比较分析,这些处理之间在土壤中按态氮和硝态氮浓度上差异都不显著。
施用这些硝化抑制剂组合明显减少了淋溶水中硝态氮、钱态氮总量,降低幅度分别为5一」6%、1.53一65.4%。
各处理淋失的N认一N总量分别占总施氮量的0.6一1.1%,与对照相比,处理的淋失率要减少5一46%。
抑制剂组合能够不同程度增加水稻分桑期的有效分粟数1.4一3.7个/穴:增加水稻千粒重0.02一1.25克; 增加水稻产量5.74一13.07克/盆,增幅为7.86一17.89%,其中增产幅度最大的是处理15;施硝化抑制剂组合的处理能增加氮肥利用率2.33一巧.10%,其中氮肥利用率最高的是处理15。
可以肯定硝化抑制剂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15(即 八践C:D;:A 犯。
.跳,I)CDI%,阮。
1] 0.6%,MPCO.5%)是相对较好的抑制剂组合。
黄腐酸钾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医嘱。
黄腐酸钾(2)快速导航• 中文名黄腐酸钾 主要功效 改良土壤团粒,固氮、解磷 种 类 矿物型,有机型 适用作物 大田作物,经济作物 目录•1基本分类 •矿物型 •有机型 •2主要功效 •3特性功能 •4技术指标 •5适用作物 •6用法用量 • 7词条图册1基本分类编辑矿物型黄腐酸钾是一种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元素肥,黄腐酸钾内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养分更充足、补给更合理,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伏能力更强。
黄腐酸钾能及时的补充土壤中所流失的养分,使土壤活化,具有生命力,减少了土壤内养分被过度吸收引起的重茬病害,产品完全可以代替含量相同的硫酸钾或氯化钾及硫酸钾镁,而且天然、环保。
有机型1、黄腐植酸是腐植酸中的一种成份。
腐植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草炭、褐煤、风化煤等中,可从腐植酸中提取一定的黄腐植酸与氧化钾制成黄腐酸钾。
2、利用生化技术从植物中提取黄腐酸然后与氧化钾制成黄腐酸钾。
2主要功效编辑黄腐酸钾可活化板结土壤,促进各种瓜果蔬菜和大田农作物的生理代谢,促进根系发达、茎叶繁茂。
黄腐酸钾可基施、冲施、追施,冲施或追施亩用量约20-30公斤,可节约各种肥料,可使瓜果蔬菜及各种大田作物提前成熟十天左右,增产20%以上。
可使瓜果蔬菜类延长保鲜期及采摘期,预防落花、落果,增加果品的含糖量,改善果品品质。
一、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调节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减少盐离子对种子和幼苗的危害。
二、固氮、解磷、活化钾。
特别是对钾肥的增效尤为明显,起到增根壮苗、抗重茬、抗病、改良作物品质的作用。
三、强化植物根系的附着力和快速吸收能力,特别是对由于缺乏微量元素而导致的生理病害有明显的效果。
3特性功能编辑1、科学组合新的营养链,全面平衡植物需求。
生化黄腐酸钾并非纯分子化合物,而是一种不均一的复合性的大分子结构且成分极其复杂的混合物。
所以,本品除高含量的的黄腐酸外,还富含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几乎全部氨基酸、氮、磷、钾、多种酶类、糖类(低聚糖、果糖等)蛋白质、核酸、胡敏酸和VC、VE以及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份,是一种绿色的生物菌肥。
2、具有高生物活性功能的未知的促长因子。
通过实践证明,生化黄腐酸钾内核含有尚未探明的具有高生物活性的未知促长因子。
严格意义上说生化黄腐酸钾不含激素类物质,但使用过程中却表现出来与化学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多种植物激素相类似的作用,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全面的调节作用(用本品稀释1500—2000倍,做叶施、根灌、水培,即可验证)。
故许多做叶面肥、冲施肥的厂家采用本品取代或部分取代赤霉素、复硝酚钠、多效唑等合成激素。
3、络合能力强,提高植物微量元素的吸收与运转。
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和体内多种酶的溶性,以及抗逆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但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移动性能甚差,再利用能力极低极易被土壤固化而失去活性。
特别是极易与土壤中的有效磷发生化学作用而导致彼此丧失活性,造成两败俱伤。
生化黄腐酸钾由于总氨基酸和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含量较高,又具有含氧官能团,结构上存在许多有机螫合位和络合位。
这些配位基团能与难溶的诸如钙、镁、硫、铁、锰、钼、铜、锌、硼等许多微量元素发生络合或螫合反应,同时也能在起他位点上同磷素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形成以生化黄腐酸分子为中介载体,同时协调、促进植物根系或叶面对微量元素和磷在体内的吸收、运转,不仅避免了微量元素同磷的直接接触而导致彼此钝化失活,而且起到了积极的平衡作用,从而提高两者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