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电容式触摸屏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电容式触摸屏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电容式触摸屏市场发展现状概述电容式触摸屏是一种使用电容感应原理来实现触摸输入的技术。

它具有识别快速、高灵敏度、支持多点触控等特点,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导航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2024年电容式触摸屏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电容式触摸屏市场在过去几年稳步增长。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电容式触摸屏的需求持续增加,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根据分析,全球电容式触摸屏市场在2019年达到了1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每年1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其中,亚太地区是电容式触摸屏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在2025年将占据全球市场的30%以上份额。

应用领域分析电容式触摸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电容式触摸屏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电容式触摸屏能够提供更好的触摸体验,支持多点触控和手势操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屏幕上。

平板电脑是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电容式触摸屏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响应速度,可以实现对平板电脑屏幕的准确触控,满足用户对操作体验的需求。

汽车导航系统电容式触摸屏在汽车导航系统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它能够提供更便捷的操作方式,使驾驶者能够更方便地控制导航和娱乐功能,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工业控制设备电容式触摸屏在工业控制设备中的应用也呈现增长趋势。

其高灵敏度和耐用性使得它成为工业控制设备中理想的人机交互界面,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操作便利性。

技术发展趋势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发展,未来仍有多项技术发展趋势:超薄设计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轻薄化趋势,电容式触摸屏也在不断追求更薄的设计。

未来的电容式触摸屏将更加轻薄,减少对设备重量和厚度的负担。

高分辨率随着显示屏技术的进步,用户对高分辨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电容式触摸屏未来将更加支持高分辨率的显示,提供更清晰、细腻的图像显示效果。

分析研究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

分析研究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

分析研究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是一种常见的人机交互界面技术,也是目前手机、平板电脑、触摸一体机等设备中常见的显示屏技术之一。

其具有精准的触摸响应、高灵敏度、多点触控、耐磨损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讨其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工作原理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是利用电容感应原理实现的,其工作原理简要可以描述为:在触摸屏上覆盖一层薄膜,这层薄膜上有很多微小的电容传感器。

当手指或者触控笔等物体接近触摸屏时,会改变这些电容传感器的电场分布,进而产生电容变化。

通过测量这些电容变化,就能够确定手指的位置,从而实现对触摸屏的控制。

在工作过程中,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需要通过内部的控制电路来对电容传感器进行采集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外部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这个过程需要高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以保证触摸屏能够准确地响应用户的操作,实现多点触控和高灵敏度。

二、技术特点1. 高精度: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能够实现非常精准的触摸响应,可以识别像素级别的触摸位置,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自然的触控体验。

2. 多点触控:与传统的电阻触摸屏相比,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支持多点触控,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手指或者触控笔进行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3. 高灵敏度: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的灵敏度非常高,可以对轻微触摸做出响应,让用户的操作更加轻松和舒适。

4. 耐磨损:由于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的结构设计简洁并且没有移动部件,因此具有较好的耐磨损性能,可以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保持良好的触摸效果。

5. 低功耗:相比于其他触摸屏技术,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在工作时功耗较低,能够为移动设备提供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三、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功能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投射式多点触控电容触摸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触摸屏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触摸屏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机床电器 2012.3
综述——触摸屏 的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其 中上下基板 的 ITO条纹相互垂 直 。数字式 电阻屏更 加类似于一个 简单 的开关 ,因此通 常被 当做 一个 薄膜 开关来使用 。数 字式 电阻屏可 以实 现多点触控 。
1.2 电容 式触摸 屏
1.2.1 表 面 电容式 表 面电容式触摸屏是通过 电场感应方式感 测屏幕
图 l 数 字 式 电 阻 触摸 屏 原 理
1.1.2 数 字式 电阻屏 数字式 电阻屏 的基本 原理 与模 拟式 的相 似 ,如 图
1所示 ,与模 拟式 电阻屏 在 玻 璃 基板 上 均 匀 涂 布 ITO 层 不 同,数字式 电阻屏只是利用带有 ITO条纹 的基板 ,
基 金 项 目 :国家 863项 目(2010AA03A339)

5一
综述——触摸屏的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机床 电器 2012.3
耐久 、抗刮伤性 良好 、反应灵 敏 、寿命 长 ,能保持 清 晰透 亮的图像质量 ,没有漂移 ,只需安装时一次校 正 ,抗暴 力 性 能好 ,最适合公共信 息查询及办公 室、机关单位及 环 境 比较清洁 的公共场所使用 。 1.4.2 弯曲 声波式 触摸屏
弯 曲声 波式触 摸屏是 基 于声 音脉 冲识 别 的技术 。 当物体触碰 到触摸屏 表 面时 ,传感 器将 会探 测声 波 的 频率 ,通过将该频 率 与预 先存 储在 芯片 内的标准 频率 对 比 ,确定 触摸 点 的位 置 ,通 过 这 种 方式 可 以排 除衣 物 、行李 、灰尘 和昆虫等环境 因素引起 的错误 识别 。表 面式触摸屏 的声 波 沿着基 板 表面 传播 ,而 弯 曲式 的声 波在基板 内部传播 ,所 以弯 曲式 的抗环 境 干扰性 能 优 于表面式 。 目前 弯 曲式触摸屏一 般用于 5寸以上 的信 息亭 、金融设 备和贩卖机等 。

2024年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前景分析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中小尺寸LCD触摸屏的需求也得到了显著增长。

LCD触摸屏以其触控灵敏、高清显示等特点,在各种便携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数据,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用户对于触摸屏交互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3. 市场驱动因素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的增长受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的驱动:3.1 智能设备需求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对于中小尺寸LCD触摸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消费者对于高清显示和触控交互体验的追求,推动了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的发展。

3.2 工业应用需求除了消费电子产品,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在工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设备、仪器仪表等领域对于触摸屏的需求不断增加,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的增长。

3.3 技术进步LCD触摸屏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使得其在显示效果、触控灵敏度等方面有了更好的表现。

技术进步为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4. 市场竞争格局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当前市场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一些知名厂商,它们都拥有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优势。

在竞争中,厂商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性能、优化售后服务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5. 市场挑战和机遇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等。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需要加强研发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注重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的提升。

但是,市场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例如,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于显示效果和触摸反应速度要求更高的中小尺寸LCD触摸屏将得到更多的应用机会。

2024年触控一体机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触控一体机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触控一体机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触控一体机是一种集计算机、显示器和触摸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设备。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触控一体机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触控一体机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从消费者需求、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探讨。

2. 消费者需求分析触控一体机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设备,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以下是触控一体机市场需求的主要特点:2.1 多功能需求消费者对触控一体机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功能,更倾向于购买能够满足多种需求的产品。

触控一体机集成了计算机和显示器的功能,可以用于上网冲浪、办公学习、观看影视等多个方面,因此具备多功能的触控一体机更受消费者欢迎。

2.2 用户友好性需求触控一体机的用户友好性是消费者考虑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

消费者希望产品操作简便、界面友好,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

触控一体机应该具备用户友好的操作系统和界面设计,以及便捷的交互方式。

2.3 高性能需求消费者对于触控一体机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

不仅需要高效的处理器和较大的内存容量,还要求触控一体机能够流畅运行各种应用程序和游戏。

高性能是消费者选择触控一体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触控一体机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以下是触控一体机行业发展趋势的主要特点:3.1 智能家居驱动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触控一体机逐渐应用于家庭环境中。

触控一体机可以作为智能家居的中控设备,通过触摸屏操作实现对家庭智能设备的控制。

这促使触控一体机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2 商业应用需求增加触控一体机可以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例如酒店、餐厅、办公室等场所。

随着商业领域对智能化设备需求的增加,触控一体机在商业应用中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3.3 教育行业需求增长触控一体机在教育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教育机构将触控一体机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用于互动教学、教学演示等方面。

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对触控一体机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

电容式触摸屏原理和技术的特点

电容式触摸屏原理和技术的特点

电容式触摸屏原理和技术的特点电容式触摸屏是通过在基材上镀上一层或者多层导电材料(比如铟锡氧化物ITO)而制成,之后与保护盖板密封贴合以保护电极。

当其它的导电体,比如裸露的手指或者导电笔触摸到它的表面,一个电子回路就在那里形成,感应器嵌入在玻璃里面以检测电流的位置,就这样完成了一个触摸操作。

这种工作方式跟电阻TP依靠物理点击是完全不一样的。

电容式触摸屏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Surface Capacitive-表面电容式在玻璃基板上镀上透明导电涂层,然后在导电涂层上增加一层保护涂层。

电极被放置在玻璃的四个角上,四个角都被施加上相同的相位电压,在玻璃表面形成一个匀强电场。

当手指触摸到玻璃表面,电流将从玻璃的四个角上流经手指,从四个角上流经的电流比例将被测量以判断触摸点的具体位置。

测量出来的电流值跟触摸点到四个角的距离是成反比的。

技术特点:◆更适合大尺寸的显示器◆对很轻的触摸都有反应,而且不需要感应实际的物理压力◆由于只有一层玻璃,产品的透过率很高◆结构坚固,因为它只由一层玻璃组成◆潮湿、灰尘和油污对触摸效果不会产生影响◆视差小◆高分辨率和高响应速度◆不支持裸露手指与带手套组合操作,不支持裸露手指与手写笔组合操作◆不支持多点触摸◆有可能被噪声干扰Projected Capacitive-投射电容式相比表面电容式,投射电容式触摸屏通常用在较小的屏幕尺寸上,内部结构上包括一个集成了IC芯片用于处理数据的线路板,拥有指定图案的许多透明电极层,表面上覆盖一层绝缘的玻璃或者塑料盖板。

当手指接近触摸屏表面,静电电容在多个电极间同时变化,通过测量这些电流之间的比例,可以精确地判断出接触的位置。

投射电容式技术有两种感应方式:栅格式和线感式。

人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含有大量的水份,当手指靠近X和Y电极的图案,在手指和电极间将产生一个耦合电容,耦合电容会使用X和Y电极间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通过侦测电极间哪个位置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触摸感应器就能发现具体的触摸点。

《InCell触摸屏原理》课件

《InCell触摸屏原理》课件
《InCell触摸屏原理》PPT 课件
InCell触摸屏原理课件介绍了触摸屏的概述、InCell触摸屏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InCell触摸屏的优势分析、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触摸屏概述
定义与作用
触摸屏是一种人机交互界面技术,通过触摸屏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指或其他工具在屏幕上进 行操作。

分类及优缺点
触摸屏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电阻式触摸屏、 电容式触摸屏、声波式触摸屏等,每种类型都 有自己的优缺点。
优点分析
在融合了触摸和显示功能的同时,InCell触摸屏实现 了更薄、更轻、更省电的特点,满足了现代设备的 需求。
InCell触摸屏的应用
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InCell触摸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 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触控和显示体验。
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InCell触摸屏有望在更 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汽车、家电等。
InCell触摸屏由液晶屏、触摸传感器、控制电路等组 成,其中触摸传感器嵌入在液晶屏的内部。
工作原理及信号传递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触摸传感器会感知到触摸信号, 并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从而实现相应的操作。
InCell触摸屏优势分析
与传统触摸屏比较
InCell触摸屏相较于传统触摸屏,具备更高的触摸精 度、更卓越的显示效果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InCell触摸屏特点
1 概念和优势
InCell触摸屏是一种集成了触摸功能和液晶显示功能的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薄的 屏幕厚度和更低的能耗。
2 工作原理
InCell触摸屏通过将触摸传感器嵌入液晶显示层中,实现了触摸和显示的融合,使得屏幕 更加简洁和协调。
InCell触摸屏工作原理介绍

触摸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触摸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触摸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一、容量型触摸屏的应用日益广泛容量型触摸屏使用电容来感知用户的操作,具有高灵敏度和精准度的特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容量型触摸屏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除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容量型触摸屏也被应用在汽车导航系统、家电控制面板、广告机和自助终端等领域。

未来,容量型触摸屏有望进一步提升灵敏度和精准度,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人机交互体验。

二、可折叠触摸屏的兴起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用户对于更大屏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可折叠触摸屏的问世填补了这一空白。

可折叠触摸屏采用柔性显示技术,可以实现屏幕的折叠和展开。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切换不同大小的屏幕,既方便携带,又满足了用户对于大屏幕的需求。

目前,可折叠触摸屏已经在一些高端智能手机中得到应用,未来有望进一步普及。

三、感应型触摸屏的创新应用感应型触摸屏通过感应用户手指和物体的接近来实现交互操作。

除了传统的单点触摸,感应型触摸屏还可以实现多点触摸、手势识别和三维交互等功能。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感应型触摸屏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通过人体感应技术,感应型触摸屏可以应用在医疗设备中,帮助医护人员更方便地操作和控制设备;同时,感应型触摸屏还有望应用在虚拟现实领域,实现更加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四、增强现实技术与触摸屏的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沉浸式的体验。

触摸屏与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更直观、便捷的交互方式。

通过触摸屏,用户可以与虚拟物体进行互动,感受到更真实的触感。

未来,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触摸屏与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将带来更多新的应用和体验。

总结:触摸屏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机交互界面,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容量型触摸屏的广泛应用、可折叠触摸屏的兴起、感应型触摸屏的创新应用以及触摸屏与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触摸屏将继续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丰富的交互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摸屏行业技术特点分析》2011-06-05 内部文件背景综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用户只需要在显示屏上的图标或文字上轻轻一点,计算机就能按照我们的指示进行相关的各种操作,完全摆脱了键盘和鼠标的束缚,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你是在商场购物,还是在银行存取款,触摸式的自动服务器能为你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种技术就是日新月异的触摸屏技术。

触摸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多被装于工控计算机、POS 机终端等工业或商用设备之中。

2007年iPhone手机的推出,成为触控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苹果公司把一部至少需要20个按键的移动电话,设计得仅需三四个键就能搞定,剩余操作则全部交由触控屏幕完成。

除赋予了使用者更加直接、便捷的操作体验之外,还使手机的外形变得更加时尚轻薄,增加了人机直接互动的亲切感,引发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同时也开启了触摸屏向主流操控界面迈进的征程。

目前,触摸屏应用范围已变得越来越广泛,从工业用途的工厂设备的控制/操作系统、公共信息查询的电子查询设施、商业用途的提款机,到消费性电子的移动电话、PDA、数码相机等都可看到触控屏幕的身影。

当然,这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仍是手机。

根据调研机构ABIResearch报告指出,2008年采用触控式屏幕的手机出货量将超过1亿部,预计2012年安装触控界面的手机出货量将超过5亿部。

和PC从286、386发展到奔腾机一样,触摸屏的技术经历了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历程,从1974开始出现世界最早的电阻式触摸屏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长,各种触摸技术相继诞生以适应各种行业和层次的应用。

如今,已经形成了各种商业化的触摸屏技术包括:电阻技术触摸屏、表面电容技术触摸屏、投射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表面声波(SAW)技术触摸屏、光学触摸屏、弯曲波技术触摸屏和主动数字转换器技术触摸屏,等等。

已应用到了零售业、公共信息查询、多媒体信息系统、医疗仪器、工业自动控制、娱乐与餐饮业、自动售票系统、仿真与培训系统、教育系统等众多领域。

此外,一些新奇的触摸屏技术也不断产生,包括N-trig、索尼、夏普、TMD和三星几大厂商都在推出的新型触摸屏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像素光传感器(photo sensor in pixel)、聚合物波导(polymer waveguide)、分布光(distributed light)、应变仪(strain gauge)、多触点(multi-touch)、双重力触摸(dual-force touch)、激光点激发触摸(laser-point activated touch)和3D触摸等。

在2007年的SID展中,新型的触摸屏技术分别得到了充分展示,EloTouchSystems展示了其弯曲波(bending-wave)触摸屏技术;富士通元件美国分公司展示了其电阻式触摸屏技术,它不使用氧化铟锡而是利用导电聚合物;TouchInternational展示了投射式电容式技术(projected-capacity)和电阻式触摸屏技术方案,其中投射式电容技术在多点应用中已对现有的触摸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NextWindow展示了多重触控(multi-touch)光学成像触摸技术;LG.Philips LCD公司展示了其47英寸的多重触控屏;RPO首度展示了DigitalWaveguideTouch(DWT)产品,它采用了聚合物光学波导;QSI 则展示了其ForcePanelTechnology触摸屏技术。

从这些新型的触摸技术展示可以看到,基础研究和新型的材料的诞生对新的触摸技术的带动作用,也反映了触摸屏技术的发展新思路。

随着最近苹果公司支持强大触摸功能的iPhone手机的诞生和微软推出的概念性桌面电脑(Surface)及最新的windows7操作系统,一夜之间在整个触摸市场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多点触控技术和触觉反馈技术的应用更是将触摸屏的技术带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触摸技术的魔力。

iPhone的出现表明多点触摸技术可以实现新一代的用户界面操作,以至于所有触摸屏的厂商都在为多点触摸技术摩拳擦掌,同时微软也宣布其下一代操作系统Vista的多个版本均提供对触摸屏的支持,也就是说触摸屏将会以一种标准的接口形式成为计算机的一个外围设备,从另一方面将会极大地推动着触摸屏市场的发展。

根据DisplaySearch 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触摸屏市场到2015年前预计将达到33亿美元,而2007年是12亿美元。

这些数字都说明触摸屏市场的潜力巨大,但是所有的触摸屏生产商如何能更多地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产品来瓜分更多的市场份额唯有稳定可靠的产品,符合多元化的应用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图1是iSupply公司对于2008-2013年触摸屏模块市场的预测走势图。

图1 全球触摸屏模块市场预测(出货量以百万个为单位,销售额以百万美元为单位)虽然触摸屏的市场潜力如此庞大,很多触摸屏技术却由于本身的技术壁垒和缺陷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淡出市场,如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已经完全退出市场。

又例如:红外触摸屏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触摸技术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改进,转眼间,红外触摸技术已经从第一代进入了第五代,原本处于低端的触摸技术凭借其独有的优点和一些不可取代的应用环境如今已经可以与其他高端红外触摸屏产品一比高低,从该技术的新的性能和特性来看,如今的第五代红外触摸屏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机界面系统进行设计,且通过内置的处理器和完善的驱动软件可以进一步实现产品概念的提升。

新的技术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目前,改善现有的技术仍是着重敌点。

但应该注意到,任何一种技术的优势都不可能保持较长时间,国外厂商和一些有竞争能力的国内厂商的研发力度都不容忽视(图2是韩国DAHAN T&S 公司的120英寸多点红外触摸屏,其T-View系列可以将尺寸宽度扩展到120~220英寸,且响应时间仅需10ms),单一产品技术上的优势可能很快就不存在,所以从产品技术本身来确立永久的市场地位已经不太可能了,配合触摸屏的多功能应用和新的应用领域的开发将是以后触摸屏赖以生存的基础。

且从市场的发展形式看,触摸屏应当是由单点向多点,由完成简单的触摸功能向专业化、多媒体化、立体化和大屏幕化的方向发展。

被现在触摸界大为赞赏的“受抑内全反射”(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FTIR)技術的研发人纽约大学的Jefferson Y. Han可谓将触摸应用发挥到了极致,他的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展示表明了快速处理大量2维、3维信息将会是多点触摸屏的重要应用点,微软的Surface也将触摸功能融入了4大特性:1是采用触控式面板;2是具有多点输入功能;3是能多人同时进行互动;4是物体辨识功能(Object Recognition)。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多点触摸的发展方向,而且通过Jeff Han的一句话我们可以更加简洁地理解其中的市场定位,他说“多点触控概念的意义并非将设计好的硬件推给客户,而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为客户发展使用者接口”。

图3为比尔•盖茨展示的一款采用红外和激光技术识别触摸输入的超大尺寸触摸屏,被称为“触摸墙”。

图2 DAHAN T&S 公司的120英寸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控反应时间10ms)图3 比尔•盖茨(Bill Gates)展示的一款4英尺*6英尺的“触摸墙”通过把握市场的方向,不断拓展技术的应用方向,把目前单一产品的优势转换为技术和应用相结合的优势,相应的触摸技术仍将有其独有的生存发展空间。

依照感应方式的不同,触摸屏大致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超音波式等几类。

其中电阻式与电容式的应用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普遍的,其他技术短期内还存在差距。

就技术原理来看,电阻式触摸屏只能算是一种“类触控”技术。

它采用两层镀有导电功能的ITO(铟锡氧化物)PET塑料膜,PET本身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与耐用性,两片ITO设有微粒支点,使屏幕在未被压按时两层ITO间有一定的空隙,处于未导电的状态。

当操作者以指尖或笔尖压按屏幕(外层PET膜)时,压力将使PET膜内凹,因变形而使铟锡氧化物导电层接触导电,再通过侦测X轴、Y轴电压变化换算出对应的压力点,完成整个屏幕的触按处理机制。

由于此种技术成本低廉,现已大量应用于电子产品之上。

目前电阻式触摸屏有4线、5线、6线与8线等多种类型,线数越多,代表可侦测的精密度越高,但成本也会相对提高。

不过,仔细考量电阻式触控技术的原理就会发现,通过触按屏幕触发ITO薄膜导电的侦测机制,在物理上有其局限性:电阻式技术想要增加侦测面积与分辨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线数,但线数的提高也代表着处理运算信息量的增加,这对处理器将是一大负担,同时成本的提升也是问题。

另外,PET膜再怎么强化,材质的耐压性、耐磨性、抗变形能力,毕竟有其极限,长时间运用一定会减低铟锡氧化物导电层接触导通效率,触按点也会因经常使用的就是那几处,造成特定区域过度使用磨损,而降低透明度。

电容式触摸屏与电阻式比较,架构相对简单。

由于电容式触摸屏中的投射电容式(电容式触摸屏主要分为投射电容式与表面电容式两种)可支持当前流行的多点触控功能,并拥有更高的屏幕透光率、更低的整体功耗、更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正不断挑战电阻式触摸屏的市场地位。

一、几种常规的触摸技术及应用简介1、电阻式触摸屏技术1·1四线电阻式触摸屏技术四线电阻式触摸屏是是电阻式家族中应用最广、最普及的一种。

其结构由下线路(玻璃或薄膜材料)导电ITO层和上线路(薄膜材料)导电ITO层组成。

中间有细微绝缘点隔开,当触摸屏表面无压力时,上下线路成开路状态。

一旦有压力施加到触摸屏上,上下线路导通,控制器通过下线路导电ITO层在X坐标方向上施加驱动电压,通过上线路导电ITO层上的探针,侦测X方向上的电压,由此推算出触点的X坐标。

通过控制器改变施加电压的方向,同理可测出触点的Y坐标,从而明确触点的位置。

工作原理:触摸屏附着在显示器的表面,与显示器相配合使用,如果能测量出触摸点在屏幕上的坐标位置,则可根据显示屏上对应坐标点的显示内容或图符获知触摸者的意图。

其中电阻式触摸屏在嵌入式系统中用的较多。

电阻触摸屏是一块4层的透明的复合薄膜屏,如图4所示,最下面是玻璃或有机玻璃构成的基层,最上面是一层外表面经过硬化处理从而光滑防刮的塑料层,中间是两层金属导电层,分别在基层之上和塑料层内表面,在两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导电层在触摸点处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